蜀漢方面的人才是最少的,早期是「荊州派」,包括關羽、張飛、趙雲、諸葛亮等人,後期以「荊州派」為主,兼容「益州派」和「東州派」,而且內部十分不團結。前期劉、關、張親如兄弟,諸葛亮、龐統、法正也都真心輔佐;但到後期,「窩裡鬥」頻頻發生,李嚴被廢,彭羨被殺,就連養子劉封都被賜死,魏延和楊儀更是往死裏打。——所謂「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不請自來:

《三國志:先主傳》:先主遣麋竺、孫乾與劉表相聞,表自郊迎,以上賓禮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荊州豪傑歸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陰御之。

劉備前期自然不用說,由於名望不足、沒有一個穩定的基本盤等原因很難收集能人名士,想想陳羣、袁渙,這兩個對於名士來說可是非常具備代表性的人,陳羣和孔融交好,很年輕的時候就出名了,陳羣的父祖也是名士:

《彧別傳》:陳羣與孔融論汝、潁人物,羣曰:「荀文若、公達、休若、友若、仲豫,當今並無對。

袁渙政績斐然公族子弟,都響應了劉備的徵闢,還有袁渙、陳羣在劉備危難的時候都不落井下石,袁渙甚至面對呂布的威脅都還義正言辭的反駁呂布,這些都能說明一個問題,劉備可以說是時運不濟的。

後來到荊州後「荊州豪傑歸先主者日益多」,可以說這是劉備名望的提升所影響的,接下來,我就主要針對以下題主的簡介吧:

《三國志·劉封傳》:自關羽圍樊城、襄陽,連呼封、達,令發兵自助。封、達辭以山郡初附,未可動搖,不承羽命。會羽覆敗,先主恨之。又封與達忿爭不和,封尋奪達鼓吹。達既懼罪,又忿恚封,遂表辭先主,率所領降魏。

關羽襄樊之戰失敗,其中劉封、孟達的責任居大,劉封是飲酒作樂延誤軍機致使上庸三郡完蛋和孟達出走。(有關飲酒作樂延誤軍機這點,劉封奪了孟達的儀仗鼓吹隊能幹嘛?還在申耽這種鐵杆向劉備的情況下還被申儀叛亂)

《亮公文上尚書》:「平為大臣,受恩過量,不思忠報,橫造無端,危恥不辦,迷罔上下,論獄棄科,導人為奸,情狹志狂,若無天地。自度奸露,嫌心遂生,聞軍臨至,西鄉託疾還沮、漳,軍臨至沮,復還江陽,平參軍狐忠勤諫乃止。

李嚴那個是利慾薰心況且李嚴沒有所謂派系,原本叫他去漢中他再三藉口推辭,又想把五郡連並起來,自己作巴州刺史,還延誤軍機。李嚴犯錯不連坐李豐,李豐還繼續在蜀漢任官。況且李嚴的待遇也好,僅僅就是免官和失去任官資格,連牢獄之災都沒有……

《三國志:彭羕傳》:羕聞當遠出,私情不悅,往詣馬超。超問羕曰:「卿才具秀拔,主公相待至重,謂卿當與孔明、孝直諸人齊足並驅,寧當外授小郡,失人本望乎?」羕曰:「老革荒悖,可復道邪!」又謂超曰:「卿為其外,我為其內,天下不足定也。」超羈旅歸國,常懷危懼,聞羕言大驚,默然不答。羕退,具表羕辭,於是收羕付有司。

彭羕不臣之心教唆馬超謀逆,所以罪有應得。

《後漢書·劉焉傳》:初,南陽、三輔民數萬戶流入益州,焉悉收以為眾,名曰"東州兵"。

還有所謂東州派也不存在啊,所謂提到東州的說法就是這個東州兵記載啊。

《三國志:魏延傳》: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還者,但欲除殺儀等

攻擊友軍未遂=往死裏打?您真是厲害啊……

順便一提秦宓,口才絕倫,文采斐然;光秦宓一個駁倒張溫的辯天說都很強了,至於「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魏書》:九月,蜀陰平太守廖惇反,攻守善羌侯宕蕈營。雍州刺史郭淮遣廣魏太守王贇、南安太守遊奕將兵討惇。淮上書:"贇、奕等分兵夾山東西,圍落賊表,破在旦夕。"帝曰:"兵勢惡離。"促詔淮敕奕諸別營非要處者,還令據便地。詔敕未到,奕軍為惇所破;贇為流矢所中死。

廖化有據陰平殲滅郭淮分軍的記載,順便一提廖惇就是廖化,廖化還不夠強?我再講一下其他季漢名將吧:

《三國志:先主傳》:初,先主忿孫權之襲關羽,將東徵,秋七月,遂帥諸軍伐吳。孫權遣書請和,先主盛怒不許,吳將陸議、李異、劉阿等屯巫、秭歸;將軍吳班、馮習自巫攻破異等,軍次秭歸,武陵五溪蠻夷遣使請兵。

馮習、吳班、陳式破秭歸前線的陸遜一夥。

《三國志:張嶷傳》:先主定蜀之際,山寇攻縣,縣長捐家逃亡,嶷冒白刃,攜負夫人,夫人得免。由是顯名,州召為從事。

張嶷在山賊攻城的情況下保住縣長夫人得以倖免。

《三國志:張嶷傳》:建興五年,丞相亮北住漢中,廣漢、綿竹山賊張慕等鈔盜軍資,劫掠吏民,嶷以都尉將兵討之。嶷度其鳥散,難以戰禽,乃詐與和親,剋期置酒。酒酣,嶷身率左右,因斬慕等五十餘級,渠帥悉殄。尋其餘類,旬日清泰。 廣漢郡一帶山賊劫掠北伐物資,張嶷以計策詐騙平定。拜為牙門將,屬馬忠,北討汶山叛羌,南平四郡蠻夷,輒有籌畫戰克之功

《益部耆舊傳》:嶷受兵馬三百人,隨馬忠討叛羌。嶷別督數營在先,至他裏。邑所在高峻,嶷隨山立上四五里。羌於要厄作石門,於門上施牀,積石於其上,過者下石槌擊之,無不糜爛。嶷度不可得攻,乃使譯告曉之曰:「汝汶山諸種反叛,傷害良善,天子命將討滅惡類。汝等若稽顙過軍,資給糧費,福祿永隆,其報百倍。若終不從,大兵致誅,雷擊電下,雖追悔之,亦無益也。」耆帥得命,即出詣嶷,給糧過軍。軍前討餘種,餘種聞他裏已下,悉恐怖失所,或迎軍出降,或奔竄山谷,放兵攻擊,軍以克捷。後南夷劉胄又反,以馬忠為督庲降討胄,嶷復屬焉,戰鬥常冠軍首,遂斬胄。平南事訖,牂牁興古獠種復反,忠令嶷領諸營往討,嶷內招降得二千人,悉傳詣漢中。和馬忠二人緊密配合恩威並施相繼平定汶山、南中的暴亂

而且張嶷在行動中常常表現出一個優秀將領的才幹,文武兼備。

《三國志:張翼傳》:建興九年,為庲降都督、綏南中郎將。翼性持法嚴,不得殊俗之歡心。耆率劉胄北叛作亂,翼舉兵討胄。胄未破,會被徵當還,羣下咸宜便馳騎即罪,翼曰:「不然。吾以蠻夷蠢動,不稱職故還耳,然代人未至,吾方臨戰場,當運糧積穀,為滅賊之資,豈可以黜退之故而廢公家之務乎?」於是統攝不懈,代到乃發。馬忠因其成基以破殄胄,丞相亮聞而善之。

張翼與于禁相似,手下人讓他回成都請罪,張翼並不聽從,並整理織運送、屯積糧草,作為討滅叛賊的物資,可謂有名將之風。(難怪我這麼喜歡于禁和張翼233)

《三國志·王平傳》:建興六年,屬參軍馬謖先鋒。謖舍水上山,舉措煩擾,平連規諫謖,謖不能用,大敗於街亭。眾盡星散,惟平所領千人,鳴鼓自持,魏將張郃疑其伏兵,不往逼也。於是平徐徐收合諸營遺迸,率將士而還。丞相亮既誅馬謖及將軍張休、李盛,奪將軍黃襲等兵,平特見崇顯,加拜參軍,統五部兼當營事,進位討寇將軍,封亭侯……九年,亮圍祁山,平別守南圍。魏大將軍司馬宣王攻亮,張郃攻平,平堅守不動,郃不能克。

王平還幾次刁難張郃呢,曹爽那個我就不說了。

《三國志:馬忠傳》:別遣馬忠伐牂柯,李恢向益州,以犍為太守廣漢王士為益州太守。高定元自旄牛、定笮、卑水多為壘守。亮欲俟定元軍眾集合,並討之,軍卑水。定元部曲殺雍闓及士庶等,孟獲代闓為主。亮既斬定元,而馬忠破牂柯,李恢敗於南中。雍闓孟獲之亂中分軍平定牂牁郡的暴亂

同時張嶷馬忠也是被蜀漢所倚重的益州籍人才,柳隱有評價但是沒事例,只好先作罷。

最後引我一個朋友的話來總結吧:

三國演義害人不淺,蜀漢羣英皆為庸才!

因為《三國演義》對於蜀漢並不友好的傾向所以導致了很多蜀漢的人才在演義裏要麼被埋沒要麼被弱化要麼甚至被黑的慘不忍睹,不要帶演義的感覺去讀歷史。像是有些劇情在演義裏我都不知道杜撰出來幹嘛的,那個魏延陳式不聽軍令追擊魏軍的,想表達什麼?蜀漢一堆蠢材嗎?


你的標題中「英俊輩出」令人深思到底是指才能還是顏值。我完全沒看過這個詞語,見諒。

補充的內容頗有意思。關羽、張飛、趙雲我尋思都是北方人,何以冠以「荊州派」?窩裡鬥這個詞可以定位李、楊、魏、劉、彭這些人的問題嗎?李嚴明著延誤軍糧,謊報軍情,暗裡勸諸葛亮加九錫;楊儀誣陷魏延造反,遣馬岱追斬魏延並全家,後面感嘆該北上投魏;魏延燒毀棧道,阻止大軍撤回;劉封欺凌孟達,不救關侯,丟失上庸;彭暗地和馬超計劃要顛覆劉備。哪個不是有重大錯誤?他們還是三國志列到一個傳裏的,題主真的有讀過嗎?

廖化本人早年是關侯主簿,東吳背盟後他詐死攜母千里歸漢,遇上劉備後被封宜都太守,夷陵之戰作為督也參戰。後面也單獨領軍伐魏,更是規勸姜維北伐黷武,季漢滅亡後死在遷往洛陽路上。一生堪稱傳奇,用「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來評價他我是不服氣的。


劉備集團為什麼人才少?因為一直在東奔西跑。而且季漢記錄留下來的太少了,難以窺見全貌。來敏、賴恭、劉琰、韓冉等等這些名字我都是後面看三國志纔看到,出鏡率也很低。


就說一下窩裡鬥。

蜀漢可沒出現二宮之變是吧,也沒逼死過股肱大臣呢,更沒有前方軍事重鎮反了三次,更更沒有權臣直接架空皇帝。

好一個窩裡鬥啊……

至於人才,你咋不問為啥英國人才沒有三哥家多?橋豆麻袋,貌似這句話不成立啊,不過不影響邏輯,自己品一品吧。


因為劉備獲得人才是靠的抽武將,曹操是靠體量,而孫權是一開始就獲得了整個江東的武將池

曹操的人才靠的是不斷的積累,在這期間他一開始用親族,然後獲得特定士族青睞,後來也有招降,並且唯纔是舉,這是一個典型的滾雪球以至於曹魏後來形成了一個人才招募體系,可以說這保證了曹魏永遠不缺人才,當然分三六九等就是了

孫家獲得了江東基本盤,他的武將池出不了江東,而別人也抽不了他的武將池,而且因地制宜的成分很高,這些武將可以說有的可能本身不強,但因為是本土所以擁有很多加成

劉備獲得武將就靠運氣了,能力是能力,但是抽武將靠的還是運氣,劉備一開始沒有自己的基本盤,也沒有自己的家族,也沒有政治資本,也沒有錢,在這種情況下關張,糜家一開始其實可能不是以投靠的方式加入他,而是以合作的方式,我們還可以看到劉備陣營籍貫的多樣性,關張趙出自河北,糜孫出自北海,諸葛出自荊州,到最後安於益州。可以說劉備一生漂泊,但是也因此而生,其本質還是亂世梟雄,縱橫四海則生,偏安一隅則死


無論什麼時代,人都要穿衣喫飯,不能靠愛來發電。

一個經常破產倒閉,開不出工資的劉備,這樣還願意跟他的,那纔是奇怪吧

你會發現劉備的人才大量擴充是在有了荊州巴蜀這樣的根據地以後。

簡單的發幾個靠愛發電的人物,不全見諒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