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概括一下:

事物【囊括所有涉及人的意識活動如某些情感問題 理想的追求抱負等等】發展態勢而言是已知【識時務者為俊傑】好還是未知【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好?(最好是考慮個人也就是單指自己而言,要是延伸至宏觀人類世界或者舉例歷史人物也行)


補充:智障如我貌似看錯題目了⊙▽⊙,我沒有看題目詳細描述就想當然的回答了,就很菜O_o

——————

(前排標註,我是民哲,很喜歡和觀點不一樣的人討論,但求意見不合的人不噴……不然……不然……

不然我就哭給你看!!別欺負我不會吵架Orz)

————————全知全能的話,就成了邏輯上的「神」了,重點不是全能,而是全知。全知的話要看是動態還是靜態的了,靜態的全知也就是指從時間的開始到當前一刻的所有知識都擁有了,這種感覺,是好是壞你應該明白,就好比玩遊戲突然滿級了,地圖全開,物品全擁有成就全開,所有屬性無限大,你懂的,彷彿一瞬間人生失去了繼續的意義……當然,動態的全知,就是說超越時間這個緯度,整個宇宙(宇宙這個描述其實也不太對了)裏所有的知識你都擁有,也就是所謂的神的感覺,而且知識最可怕的一點就是他會改變你的三觀,當你的知識達到宇宙的角度的時候,你就不會再以人類的三觀來看待世界,最簡單的就是喜怒哀樂這類情緒,在他發生之前你就能從無論所謂的物理化學生物社會學等等方面瞭解到,產生的後果什麼的都能大致得到,從此,情緒這種東西也會漸漸消失,就會漸漸變得越來越像道家所描述的那樣,是好是壞這個貌似就不足以形容了,對於社會來說,你就是消失了,對於個人來說,你早已失去了好壞這種人類特有的判斷方式了……

感覺這個話題好大,大得有點力不從心。

我個人認為,對於客觀事物,通過努力能做到全然全知。而且確實認識越多越深刻越好。

但是在主觀意識上,全然全知姑且不說能不能做到,就算做到,也不算好。例如人與人的交往,加入了人的一些個人認識,裡面含了很多模糊不清的地帶,才形成豐富多彩的社會羣體。如果這時候再參照什麼都知道的標準,那就沒意思了。

朦朧美。
雖然不知道為什麼會被邀請…明明是一個情商很低的人…個人認為全然全知是極好的。

因為能預見所作所為的後果,所以能作出適當的選擇,無論這個選擇是利於己或是利於集體,一定是自己認為「好」的結果。魯國有個人是孔子的弟子(名字忘了),他在外國解救許多魯國人回鄉,魯國的老大想要褒獎他,他拒絕了。孔子聽說後,破口大罵。弟子不解,孔子說,拒絕了褒獎,那麼那些索要錢財的人不就處於不義的地位了麼,誰還會去外國解救魯國人呢?果然,在外受苦的魯國人很少被帶回魯國了(大概這麼個故事)


謝邀!人只要生命體還在,就有慾望,就有未知。全然全知不存在,更說不出好與不好。

會很危險。


前提錯誤。

人不可能全知。


蟹腰。前幾天看林語堂的蘇東坡傳,感覺裡面的蘇東坡就像一個題目所形容的全然全知的人,林語堂筆下的蘇軾知道歷史發展的趨勢,卻無力阻止無力改變,也許是很悲哀的一件事情。而我,則希望能是一個全然全知的人,雖然我可能只是想要知道將來最容易發生的事情,就像幾年前的我如果知道現在的我的樣子,或許還是不會對讀書上心。全然全知對於我這類人來說,可能只是一個技能點,擁有推動我們往中二這條道路的力量。但對於真正有抱負有能力的人,全然全知會是他們最需要的能力,一直以來看的小說電影電視劇什麼的裡面都會有一個站錯隊的大臣或者英雄,或許在我們眼裡只是一個可惜的角色,但若是在他們自己的世界中,獲得這個能力的人,必然會傾盡全力去改變他們自己的結局。好了,不裝逼了,晚上的夢裡我一定是那個擊倒惡龍救出公主的人。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