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喜欢摄影,新手,主要拍人像,也喜欢拍风景类的,求推荐,不是拍立得和胶片机也可。价位千元左右。


作为需要长期使用并且需要用作一些专业用途的话还是选择胶片

首先,从价格上看,拍立得4元/张的成本已经完全超过了与135胶卷中的专业负片的成本,135中在产价格最高的柯达E100反转片100元/卷加上50元左右的冲扫费用除以36每张成本不到4.2元,但是这些专业负片的反转片如果处理得当的话可以拍出和顶级数码相机比肩的照片的

老实说像我这样靠著20一卷的福马分装片苟活的人已经很羡慕你能拍4块钱一张的片子了

顶级的胶片大概能达到什么效果,我先上两张自己的图

Kodak Ektar100 直出
富士 Velvia100反转片

至于胶片可以被发挥到什么程度,我找了几张日本摄影师泷泽干也的片子

可以说是顶级水准的胶片摄影了

此外柯达和富士两家公司依然在生产70mm和35mm电影胶片,淘宝上有很多分装卷出售,价格在30-50元。电影卷的效果丝毫不输顶级胶片,其中柯达5219电影胶片拥有的高达14.5的动态范围至今除了几种价格动辄数十万的专业数码电影摄影机之外还没有任何数码相机能够超过,而这样的专业产品在淘宝上只要30多块钱就可以买到一卷

你说说这还要啥自行车

好莱坞现在还有一个以克里斯托弗·诺兰为首导演的「70mm俱乐部」用70mm(成像面积是35mm的四倍)的胶片拍摄

来自纪录片《阴阳相辅》 这部片子很好的讨论了胶片电影的历史以及胶片电影和数字电影的关系

是枝裕和也坚持用35mm胶片拍摄电影,除此之外《敦刻尔克》《星际穿越》《以你的名字呼唤我》等电影也是使用35mm胶片拍摄的

胶卷诞生一百多年,至今依然在发展。各大厂商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品体系,不同的厂商,不同厂商旗下的不同产品,都有不同的风格,可以偏清淡(富士业务系列),可以偏浓艳(富士Velvia系列),可以偏暖偏红(柯达炮塔系列),也可以偏蓝偏冷(富士x-tra400)。抛开光学部分,可以说,每换一种胶片,你就得到了一台不同的机身

关于胶片的品种,可以参看该回答:

如何挑选胶卷??

www.zhihu.com图标

除此以外,胶片的冲洗,数字化中扫描仪的选择,都可以使得胶片产生不同的效果。等到题主熟悉135后,还可以尝试中大画幅和光学放大等玩法


开始谈到器材,如果题主准备长期进行摄影创作的话,肯定需要学习摄影的基本知识。胶片机与数码相机相比,除了将胶片换成了感光元件以外,没有其他的变化,在结构,操作上与数码相机基本相同。并且由于早起胶片机电子化程度较低,在操作中有更多的手动操作,可以使题主更好的了解相机的基本原理,如曝光三角,ev值,曝光补偿等概念,甚至还包括估光,估焦等技术

尼康FA with 雅西卡124G

相机在60年代逐步进入单反时代,70年代机内测光基本普及,70年代末开始电子化,出现了现在相机上的ASMP等档位,80年代出现了自动对焦。到90年代中期,胶片机的形态,操作,功能已经接近当代相机。到2000年后,各大相机厂商才开发出专业级别的数码单反

对你没有看错,专业数码单反出现到现在还不到二十年,在这之前数码相机只能当家用相机,柯达就是吊死在这颗树上的

关于具体的机器,被炒得很热的四大神机和旁轴七剑均不推荐购买,里面的机子要么是名不副实,要么就是被炒得过高

佳能AE-1 第一款普及型自动单反 但由于为了降低成本材料用量下降 现存的机子质量普遍较差,故障率高,且价格偏高

按品牌来从我使用过的相机开始推荐

尼康 Nikon

首先是尼康fe/fm/fa系列

这一系列是尼康在上世纪70-90年代推出的次专业级单反系列,面向当时的摄影爱好者群体开发。最早,包括FM(1977~1982),FE(1978~1982),FM2(1982~1984),FE2(1983~1987),FA(1983~1987),FM10(1995)。这几款相机均是尼康鼎盛时期的产品,其中FM10至少生产到了2018年,2015年还经历了一次提价。这其中我使用过FE和FA两款,尼康早期的机器用料足,质量硬,在越南战场上常见战地记者们肩背一台徕卡M2,还有一台尼康F。在越南战场上,战地记者唐.麦卡林的尼康F曾为他挡住了一发AK 47子弹,且被击中后依然能够使用,可见其质量之优异

为唐.麦卡林挡住了一颗AK 47枪弹的尼康F

我的尼康FE是在闲鱼上买到的,带43-86变焦镜头,上家是在英国的跳蚤市场上淘来的。估计在车库的旮旯里放了几十年了,到我手里已经是妥妥的战斗成色

卖家当时上的图
尼康FE

但是拿到手里摆弄两下,发现功能完好,镜头镀膜虽然惨不忍睹,但出片还不错

当时假期带著它第一站就到了武汉

柯达 Ultramax400
柯达 Ultramax400
柯达 Ultramax400

后来也用了很长一段时间

FE是尼康早期的自动化单反,只有一档A档光圈优先和M手动挡,但是已经足以满足大多数情况下的拍摄,价位基本可以控制在1000元以内

尼康FA wite 柯达5213电影卷

太累了明天接著写

我回来了

昨天的内容有误,其实富士已经在2012年停产了电影底片,感谢评论指正。挺可惜的,柯达现在还有复产的super8胶片在售

补一张上面用尼康挡子弹的英国摄影师唐.麦卡林在战场上的照片

昨天讲到尼康FA,我手里这台是从朋友手里交换来的,最近不能出去拍照所以没有样片。不过FA作为尼康80年代开发的自动单反,用料还是尼康一贯的高水平,拿在手里手感很好

FA上的PSAM四挡

值得一提的是FA是尼康第一部装备了矩阵测光的相机,也是第一部配备快门优先(S档)的相机,至此,尼康已经配齐了现代相机的APSM四挡。自动化程度较上一代FM/FE系列已经有了很大提高,并在1984年被日本相机和光学仪器检测所评为日本年度最佳相机

不过从预算上来说尼康FA带标头的价格已经达到2000元,与FM/FE的升级版FM2/FE2基本处于同一水平。不过FA的定位是FM2和FE2的升级版,在同等价位情况下FA性价比会更高

这一系列还有一台FM10,是尼康在1995年推出的低端产品,在数码时代到来后,尼康只保留了两款135相机的生产,分别是旗舰产品F6和低端的FM10

尼康为了降低成本,在FM10上使用了大量的塑料部件。由于其生产时间长,市面上有大量成色较新的FM10出售,带原装35-70镜头的套机价格有时能够低至600元左右

除此之外尼康胶片时代还有一条最高级的产品线即F系列,当年是面向记者等群体的专业相机。从1959年的大F一直到末代F6。其中最经典的产品就是F3了,1980年开始生产到2003年才最后停产

尼康F3(左)和F4(右)

F系列的产品价格大约在2000-6000间不等,基本上是135单反系统中的顶级产品了

此外尼康在80年代还自动对焦普及后推出了F301/401/501/601/801几款相机。这些相机全部为自动单反,并且从501开始可以实现自动对焦,401第一次使用了Nikon新研制的AM200AF检测模块

301和501的区别在于501增加了自动对焦AF

这一时期尼康的单反在功能上已经接近当下数码机,基本可以满足专业使用的需求,而且机身大量使用工业塑料,开始变得圆润,现代感增强。但由于用料下降,现在这些相机的价格已经下降到了一个极低的水平,二手市场上200-500元的机身比比皆是

90年代尼康分别开发出了F90/50/70/60/80/100等机型,由于从1992年的F90开始配备3D矩阵测光系统和5分区TTL闪光控制系统。从此Nikon开始步入D时代

F90
F100,尼康次旗舰胶片单反,由于其功能强大,又有「小F5」之称

90年代的胶片外形已经与当代单反并无二至,操作功能也十分接近。除了功能强大的F100之外,二手市场上大多价格低于500元,成色一般的F50甚至只要100元

基本上算白送了

2003年,尼康关闭了F3的生产线,胶片时代正式开始落幕

关于尼康的机器写了不少,其实在二手胶片机市场中尼康的产品相个人认为对比较适合题主,首先尼康在专业单反方面的产品繁多,有相对衔接的旗舰-次旗舰-入门三条完整产品线。并且尼康的尼克尔镜头卡口,从最早的Auto卡口,到Ai卡口,到今天的D卡口和G卡口(狗头)都可以兼容。一支尼康60年代生产的Auto镜头,可以拧到一台今天的尼康数码相机上使用。我就曾经把70年代的尼康镜头拧到朋友的尼康数码单反上拍过活动。佳能由于在发展过程中改变过镜头卡口,使得旧的卡口和新的机身不兼容,等等、大大降低了可玩性

佳能 Cannon

与尼康相比,佳能更注重于家用市场,这也使得佳能在电子化和自动化上更优于尼康。这个趋势似乎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消失

伍迪.艾伦为佳能拍摄的广告,他肩上的大量旁轴相机中就包括家用产品

在70年代前,佳能对尼康还没有什么优势。从80年代相机自动化开始,佳能的开始展现出优势90年代佳能已经可以与尼康比肩,还有了一些自家的特色

这里要介绍的也是一部次旗舰级单反佳能Eos50e

佳能Eos50e,在美国市场又被称为Eos55。1995年上市,当年价格55000日元。「e」代表它装备了佳能开发的眼控对焦系统,可以在取景器中通过目光选定对焦位置。但它远不是「指哪打哪」只不过是在相机预定的几个对焦点里选择罢了。但是它依然不失为一款实用且功能优秀的相机。上文在关于胶片的介绍中引用的「如何挑选胶卷」的回答中,使用的就是这款相机

如何挑选胶卷??

www.zhihu.com图标

这款机子在功能和操作上基本也已经和数码机一致,非常方便转化。一机一镜价格也可以控制在1000元以下

上一些自己的片子

宾得/旭川光学 Pentax

在前面推荐的机子中,有一部分的预算已经接近1000元。考虑到题主还要留些胶片钱,从这里开始尽量还是把成本压在700元以下

宾得(Pentax)是旭川光学公司的单反相机品牌,现称理光。宾得最经典的产品是它的120单反相机宾得67系列。摄影师滨田英明就经常使用宾得67II相机、柯达Portra 400NC及160NC底片

《Haru and Mina》滨田英明
宾得67

在六十年代,宾得曾经推出过一系列优秀的135单反,甲壳虫乐队(The Beatles)的成员就十分喜爱它的相机

宾得135单反
保罗.麦卡特尼

宾得相机也在他们1964年的电影《一夜狂欢》中出现过

想玩自拍结果相机掉水里了

影片中林戈.斯塔尔手持的很可能就是1964年推出的宾得SP

宾得SP是世界上第一款使用TTL测光方式,即通过镜头测光的相机。当年的Asahi Pentax有一句著名的广告词「Just hold an Asahi Pentax」(只需拿好你的宾得相机),这句广告词就是当年用在Spotmatic上的。Spotmatic由设计师Minori Suzuki设计。无论是否保留点测光功能,Pentax Spotmatic的TTL测光功能已经领先当时的相机太多,这也注定了它成为了当时最热销的机型之一

宾得SP
宾得SP的广告

宾得SP是宾得第一款销量超过百万的产品。它开创的TTL测光方式至今仍在使用。而它也是一款用料上佳的机器,在二手市场上带50 1.8镜头的宾得SP价格甚至只要500元。不过由于测光年代久远,要想找到一台测光良好的SP可能会有些困难

我又溜了

明天再来

富士 Fujifilm

富士作为同柯达比肩的大厂,即使到了数码时代,名字里还是带著"film"这个词。当年的胶卷大厂也有自己的相机品牌,柯达大概是由于过于专注于胶片的开发,没有投入太多精力到高端相机市场。结果专业数码相机先是打败了135格式的专业胶片机,然后iphone又带著一众智能手机打败了,柯达 卒

(不过没过多久又活回来了)

(一般人以为柯达因为担心数码取代胶片市场所以不涉足数码,其实CCD就是人家柯达发明的。柯达当年在家用数码市场上也很卖力,只不过当时大家都看不出数码会在高端市场取代135格式,毕竟2000年的时候市场上最好的数码机身也只有400万像素。结果现在不但碾压了135格式,都奔著中画幅去了)

富士在经营的广度上要比柯达广许多,正是靠著这些胶片时代的零碎,富士才很好的活到了现在。其中就包括在135格式的专业相机上的开发,富士不但开发自己的机身,还抛弃了m42卡口,开发了自家的Fujica X卡口,第一台使用X卡口的机身为Fuji STX-1。1982年,它的追针式测光表被3个LED灯所取代,成为STX-1n。1985年,在推出AX系列单反的同时,富士还推出了一款升级版的半自动STX-1n,即STX-2。高电子,它是STX-1n的塑料机身版本,快门升级到1/1000秒

Fuji STX-2

值得一提的是这三款相机使用的都是布帘快门,富士也算是除徕卡之外少有的使用布帘快门的品牌。尽管布帘快门有许多缺陷(据说快门速度最快只能达到1/1000秒)但布帘快门动作轻柔,噪音小,对快速抓拍十分有利

这三款相机现在搭配50/1.9镜头价位在500-800不等

美能达 Minolta

美能达又是胶片时代的一大相机厂商,现在已经退出相机生产。它最为人所知的应该是四大神机之一的X-700,当年性能曾经和尼康的FM2比肩,现在都成了价格上天的四大神机。美能达产品中值得一提的是在X-700之前生产的XG-A和XG-M

XG-A为海外销售版,日本国内版被称为x-7

XG-A于1980年推出,当时是面向普通家庭的家用单反取消了手动曝光模式,可玩性有所下降。出于对XG系列的高端产品XG-9的升级需要,推出了XG-M

现在这两款机型的价格均在600-900元不等

奥林巴斯 OLYMPUS

奥林巴斯同美能达一样曾是光学大厂,现在主要业务在科研用光学器材方面

摄影师尤金.史密斯用奥林巴斯拍摄的水俣病人成为了他最经典的作品

提到奥林巴斯,就要提到传奇设计师谷米美九。1959年米谷美九为奥林巴斯开发设计了价格便宜、携带方便的半格照相机"OLYMPUS PEN"

尤金.史密斯与奥林巴斯PEN
奥林巴斯 PEN FT 系列

1972年,谷米美九操刀为奥林巴斯开发了第一款单反相机OM-1

谷米美九与OM-1

对于奥林巴斯来讲,这款相机的出现相较于50年代末就开发出单反系统的尼康,宾得而言晚了一些。但OM-1依然有很多特别之处。由于五棱镜的改进,OM-1成为了那个时代最轻巧的135单反

不过OM-1由于四大神机的效应价格还是略高,普遍达到了千元以上


其实这不是一个哪个机器更好的问题,拍立得和胶片从用途上来说就不是一类东西。

拍立得主要是为了方便记录生活的产物,用它来学习摄影,就好比你非要用小刀来练刀功。胶片相机无论画质,色彩,景深,对画面各方面的表达都比拍立得要强很多只有速度是不如拍立得的,拍立得拍完就可以拿出来给人看,而胶片要送去冲洗扫描,才能拿到手上。

总得来说如果只是想记录生活拍立得无疑是最好的。但如果要学习摄影最好还是用相机,胶片机的犯错成本非常高,而且很难快速意识到自己拍的问题出在哪,如果真的想好好学,可能会付出比数码更多的精力。

(我说点你可能不爱听话,拍立得和胶片这两个东西可能都不适合你玩,你相机预算只有一千,但玩一次成像的都知道,相机从来都不烧钱,真正贵的是胶卷/相纸。拍立得摁一下快门成本是4元,一盒相纸只能拍十张。胶卷一卷最便宜的现在也是25元左右,加上最便宜的冲扫费快递费大概25左右,相当于一卷50元左右,更别说胶卷价格还在涨。所以这条路其实不太适合一般人去玩)

拍立得推荐:拍立得适用性最广的相机富士mini90二手价格500左右可以买一台。其他的很多拍立得功能上性价比上都不如这个所以拍立得基本只推这个。

胶片机记录生活推荐:奥林巴斯u2/u3,这个相机便携性很强,可以塞口袋里带出去,很方便,傻瓜机,操控简单。缺点:没什么虚化,拍好需要一定练习量,二手价格700左右。

胶片机学习摄影推荐:佳能的eos kiss ?佳能50 f1.8(俗称小痰盂)二手价格900左右。价格不贵,操控性强,拍人像有足够虚化,能拍夜景。缺点是:学习上手难度比傻瓜机要高,需要对摄影有一定理解基础。

胶卷的话挑练习阶段挑便宜的买就好了比如富士c200,金柯达什么的。


拍立得首先就属于胶片机,但知道你的意思,这不好去对比的。


作为门外汉两种相机都用过,拍立得用的最久,胶片机目前只拍了几卷。

作为非专业人士,纯属拍来玩玩记录生活的学生党,

拍立得非常可!即拍即得同时质感爆棚,尤其题主说拍人像!平时可以拿拍立得搞搞文艺人像,也可以在聚会时合影,真的,拍立得玩好几年了,人像绝对可,就是风景容易废片,毕竟太菜。。我也没钱搞研究哈哈哈,曝光距离啥啥的我总是搞不好。但是我拿拍立得也就是拍人像纪念的时候比较多。

这里是拍立得效果,宽幅是lomo的(可玩性高但是操作有点复杂容易出废片),mini是富士的,我的型号是mini25,真的拍人像随便拍都好看哈哈哈。

胶片机的话它特复古,比拍立得方便一点,随便拍的感觉哈哈哈,出去旅游我一定带,就是洗照片有点麻烦,因为不会洗所以都是要寄走洗然后等等等。拍风景也完全Ok好上手,就是人拍出来没有拍立得美哈哈哈

反正两个都比较烧钱,

下面是胶片机,传上来好像有点糊。。这里不得不说胶片机没拍立得好的一点是洗出来基本是电子版,当然也可以印出来,就是没有拍立得那种立马拿在手里留下做纪念的那种感觉。没办法放男朋友钱包里哈哈哈。

最后一张就是洗不好搞出来的。。。

总之都很棒嘻嘻嘻


存在哪个好,拍立得主要是即拍即得,并且有实物可以保存,纪念意义也比较大。当然拍立得也是一种反转片,动态范围很低,高光和暗部能保留的很少,基本不用考虑拍摄大光比风光。下面是同一时间段用拍立得和数码相机拍的画面。

加上目前廉价的富士机器都是结构简单的树脂镜片,成像真的也就图个乐。拿中画幅的机器改拍立得后背成本并不低。

胶片机也分了很多种,常见的有单反,旁轴和ps机。胶片机与数码本质的不同在于记录画面的介质不同,整体的曝光三要素,拍摄的思路都是相通的,并不像拍立得那样局限性那么大。胶片本身的发色倾向,冲扫方式,去色罩校色方法都对最终成像会有很大的影响。包括拍摄的成本,拍立得大概是3~5元一张,135的胶片买便宜的分装卷打包发去用sp3000冲扫大概一张1块多一点,炮塔之类的负片加上哈苏扫描拿3f文件自己去色罩一张大概3块钱,反转片加哈苏单张精扫一张就得近6块钱了。同时还有机身与镜头的投入,所以对于预算一千来说,后期投入更值得考量。下面是柯达电影卷分装的5207配哈苏扫3f文件,和c200配实体店的廉价柯尼卡冲扫(都有后期),以及c200直接冲扫没后期的文件。拍摄机器都是康泰时G1配g28的镜头。

越贵的胶片和冲扫设备,可以越城市的记录真实环境的光线信息,并且能透露出厂商独到的色彩科学理解。胶片冲扫出的偏色,除了胶片本身的特质,还有片基对拍摄环境光线的敏感程度,冲洗流程,扫描设备去色罩的预设都有关系。

如果只是追求拍立得或者胶片拍摄的那种色彩风格,完全可以手机装个vsco或者nomo相机之类的,哪怕交上128一年的订阅,其实也花不了多少钱。只要你有拍摄的想法,最近一两年的手机并不会太限制你的想法。下面这张图出自nomo相机,模仿电影roma的宽度与黑白胶片的拍摄体验(有后期)

如果真的想多学多拍,预算一千,从入门开始,可以考虑买一台二手的nex5,买一个老的手动的大光圈镜头和对应的转接e卡口转接环,一张32G的sd卡,一个手机读卡器。就去拍摄吧,手机装上一个功能全部免费的snapseed,可以满足你入门学习摄影的绝大部分需求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