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非獨生子女,我是姐姐。

從小到大家裡的東西都是要分享給弟弟的,舉個例子,(小時候)如果一起買了雪糕,弟弟總是最先吃完,然後眼巴巴看著我的雪糕,這個時候我就在父母爺爺奶奶的推動下,不得不把我的雪糕分給他。(真的非常非常討厭這種感覺,從小到大都是這樣子)

後來慢慢發現自己不是一個愛分享的人,特別是對於自己喜歡的東西(喜歡的東西比較少)

發現之後我就嘗試過強行讓自己去分享,當收到回應的時候我還是蠻開心的,也會玩的比較好。但如果是一直單方面的付出,我就會有點厭惡要自己強行分享的想法(拿分零食打比方,一直在遞零食給某部分人,但某部分人有零食的時候卻主動忽略我,給我身邊的人,我就有點氣了)

問這個問題,主要是因為弟弟吧,最近發現我經常會因為,他不經過我同意就開始吃我買的零食,拿我的東西,或者是動用一切我認為是我的東西。我就會開始生氣,我覺得這個東西就是我的,他不能這樣子

不是不想分享給他,而是他如果一開始就不過問就動,我就會生氣。如果過問了,我吃的時候一定會分享。自我感覺只要東西的所有權在我,他不侵犯的條件下,我很大方的。

我出去玩買吃的看到他愛吃的一定會給他帶,或者逛街的時候也會給他帶禮物

我最近發現了自己一個很不好的地方,我開始藏東西了,在我確認這個東西屬於我之後,我就會把它藏起來不給弟弟看見。但是我吃的時候我還是會分享給他。如果他提前找出來又不經我同意就吃的時候我就會開始爆炸。

我自己思考了為什麼會這樣,發現可能是我的自我領域意識過強了。貌似非獨生子女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這樣子的領域意識,我也了解了是怎麼形成的。

我現在想知道我要怎麼去改善我的這種領域意識過強的行為?


這需要了解自我意識,也需要了解邊界。

自我意識包含你如何看待自己,你如何看待你和客觀世界的關係。

邊界是區分你和你之外的事物的一個界限,有了邊界,我們的日常行為操作才能更高效。

如果你認為你對自己領域的意識過強,說明你內心非常強調邊界,也希望別人可以遵守你的邊界。但是可能成長等原因,你對邊界的這部分訴求並沒有自由表達的空間,所以藏東西是一個典型的行為,來設立自己的物品的邊界。

常規來說,你喜歡的東西,只需告訴別人,這是我喜歡的,你不要動。但是因為之前對邊界的訴求和成長過程中與之相悖的經歷,帶來了很大的矛盾讓你很難輕鬆做到簡單表達對自己喜歡的東西的所有權。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藏起來,這樣別人沒有發現,你也無須面對之前所說的那種矛盾帶來的內在衝突。

但是我們也會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評價,這些評價也會影響我們對自己的認識。久而久之,對於這些我們內心不接受的行為,我們會產生一些對自我的負面認識,這時候我們又開始自我批評和指責。這些過程帶給我們很大的內在壓力,可能周圍的人都不知道我們發生了什麼事情而背負了這麼大的心理壓力。

如何調節,首先要清晰的了解自我意識,主動設置邊界,讓邊界設置可自由實現。這時候對於要藏起來的東西,可以大方地對別人說,這個對我很重要,我不能分享。

這需要時間,也需要嘗試。

祝你好運,青年節快樂!


看到你的描述,我覺得你能夠學會保護好自己的邊界是一件對自己有益的事情,也是對自己的權利的保護,在你的描述中可以看到你的家人也認為大的該讓著小的,照顧照顧弟弟,看上去是一種希望你去學會照顧弟弟,去學會分享,但是這也是種單方面的去分享,對於弟弟卻沒有這樣的要求,同時這樣的分享是需要同時作為孩子的你放棄自己的應得的部分,作為孩子心理不舒服是必然的,

在分享的過程中我們都會希望分享是自己主動的,而且也希望分享是一種互動,能夠有回應,如果分享是被動的,被要求的,就會成為一種被犧牲和控制,這也不是分享本身的意義。

弟弟的這種行為本身是一種習慣,是一被長輩默許的行為,認為你的東西只要他想要就可以拿,本身是沒有邊界的,同時也能夠看到你是愛弟弟,也不是不捨得吃的而是生氣他的行為,沒有對你的尊重在裡面,也沒有邊界感,所以你這樣做只是想要得到對方的尊重,和邊界,這不是自私也不是自我領域意識過強,而是對自己邊界的保護,負責,能夠保護自己的領地和權利是一件好事。

下次也可以自信的告訴弟弟,你的東西就是你的,他不可以隨意的吃或者動,需要經過自己的允許合同意才可以。同時你也可以選擇願意和不願意。


強者的基本素質,無需改變


你要更多的了解領地意識強的動物,如老虎等,自我認識很重要


改個屁啊,叫別人多改變改變來遷就你不就好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