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都有这个疑惑,语文老师总会教我们理解课文,分析词作用,赏析文段之类的,总之就是语文考试中阅读题的那些题,那些题中让你说句子用处,段落用处,或一东西的象征意,以及作者情感啥的。这些理解是作者自己说的吗?这些用处是作者真实用意吗?如果不是,那人们理解的真的是对的吗?这些词或句子和其中情感真实作者想表达的吗?真的是作者所想的吗?感觉有时很平常的词都能硬生生扯出一大堆来,大文人随便说的一个词都能给你联想出一堆东西,又牵扯到时代,又是什么含义或承接上文哪哪哪,网上有个段子

鲁迅:「晚安!」 语文老师:「晚安」中「晚」字点明了时间,令人联想到天色已黑,象征著当时社会的黑暗。而在这黑暗的天空下人们却感到「安」,侧面反映了人民的麻木,而句末的感叹号体现了鲁迅对人民麻木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鲁迅:「……」

这个确实有些夸张,但也能很好地反应我的问题。

作者写篇文章真是如此用意吗?为何还要设置一个标准答案啥的,我凭自己的理解就是这样子的,为什么要给我一个框架呢,就算大文豪真的自己说了这个词这个句子就是这样,他就这么想的,但我自己读出来就是这样的情感,就是这样的含义,为什么就是错的了呢。人们一边说著「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边又给那些理解,含义设置标准答案,文章写出来不就是让人品读的吗,这样一味的按照老师的教法去理解,去背老师说的那些词,句子的作用,真有用吗?真能提高文章鉴赏力吗?这所谓的文章鉴赏力,必须有一个框架吗,必须按照大众的标准吗?


首先我很欣赏你追根究底的穷究精神,在你身上我看到了做学问的初衷和理想。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应该拥抱怀疑和追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接近真理。

下面就你所说的这个问题给出我自己的答案,供你参考。首先说明要深入研究你提出的问题是很宏大的,我找到核心部分说一下。

应试教育就是这样出题的,他们拿出来的作品也基本是成熟的,它不是你理解的那么简单,也不应该那么简单,因为我们生存的世界就是很复杂的。这些时代背景,创作环境确实很让人头大,还要猜测对方影射了什么,有什么象征意义,这些听起来更是让人无从下手。我想说这些问题都比较高阶,就应试而言属于高分题,不会答也是情有可原的,毕竟学生不会经历这些。不过作者确实可能影射了什么,让作品更有内涵和深度,这是作为一个作家应该有的素质,作品要反应我们生存的世界,还要抓住本质和核心。在考试的环境下,你应该理解出题者的目的,可以说在考试中你不是自由的,你不能说我看到了什么,而应该努力看到出题者想让你看到的东西,因为答案是限定的。

如果结局是开放的,你可以说你看到的任何东西都是对的,因为在你的世界里它确实是存在的。无论他合理或者荒谬。

好在人生是不限定的。


语文老师对课文的解读是机械生硬的解读,因为这些解读都是在大框架之内的解读,也就是只有大义,当然,这大义是社会时代赋予的,而忽略了个性和温情,当然老师(时代)认为个性和温情都是为大众服务的,但是他们不愿承认的是,作者的个性与柔情才是真实的,而所谓的大义才是人们捏造和臆想的。


你好,我是一个学美术的,不单单文学作品,美术作品也是,有很多鉴赏。

以前我也想你一样觉得为什么明明每个人看待事物的方法不同,为什么还要求我们做这么多鉴赏,而且特别是读书时期,答案还是那么几个。首先这是考试必要的,因为有答案才好评判考试标准。

但是在平时生活中,我觉得鉴赏肯定是因人而异的,而且我也觉得因人而异才好,但是我们老师讲过一个事,一幅画,一个人说了一个观点,又有几个人说了同样的观点,那么是可以的,但是大多数人都认为是这个观点,那就不好了,为什么不可能有其他观点呢?画作是这样,文章也是这样。

而且,同样观点的太多了,不一样说不定更有突破口。

还有一个就是,为什么要去试图理解他呢。艺术家是思想高于大众的存在,你能理解他所想的,说明你们在同一个思想位置,或者你能理解一些,也是高于大众的。这不是大多数人能做到的。

之前没记错的话是巴金先生(记错了麻烦提醒我改一下)做自己的散文的阅读理解,结果和规定答案不一样。他说,我写的时候都不知道我是这样想的。(哈哈哈,这样想起来也觉得有点好笑)

至于鉴赏能力,学习那些修饰词语我觉得没毛病啊,就当这是零件,你可以拿他自己去组合自己观点。


作品和鉴赏理论其实是互相独立的两种东西,虽然鉴赏是对作品的理解,但是作品一旦发表其实就像孩子已经长大,作者已经不能控制读者对它的理解,就像父母无法左右成年孩子的生活。

读者对作品怎么理解并不是跟作者有多大关系的事情。作者在撰写一部作品的时候表达的是他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投入作品中的感情和思想与他的生活情况、家庭情况、婚姻感情等各种因素密切相关,是他本人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投射,所以作品对作者来说只是一种表达方式和理解方式,是属于他自己的一种而已。而鉴赏理论的价值就在于它给了作品更多的理解和解读,是不同的读者在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下看到的作品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层面,这赋予了作品更多的意义和价值。一部《红楼梦》成就了一门红学,理论文章数以千万,这肯定超出了曹雪芹本身的表达,但这些研究文章更让我们看到了《红楼梦》的伟大,看到它可以如此寓意深远、内涵丰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这个意思。


其实

应试不应试

还是艺术不艺术

都可以先不谈,没必要谈那么深刻死板

就算是高考阅读也远远没有达到真正的「鉴赏」层次,顶多算是赏析

想要真正理解为什么要这么赏析

题主可以先写一写

《红楼梦》大家都知道,有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草蛇灰线,从头到尾全是

学的时候就有人质疑:「你整个靠垫还能赏析半天」

实际上人家曹老爷子写了10年!这是人家的心血,反而是这些主观的质疑违反了作者的精神

那段时间我很喜欢草蛇灰线

记叙文常常写小说,不到两千字,想让每个句子每个词都有独特的意义

一篇2000字小说写了两个小时改了四个小时

才勉强达到了我想要的信息密度,离曹老人家还差了十万八千里

然后我把这篇小说给好友和老师看

除了老师,我的同学们都没能看出个所以然,只看懂了最浅层的故事

文章是花了心血写的,赏析也是需要用心的,这是对等的

各种手法和角度不是凭空写的,需要观察力想像力共情力表达力

实际上这里存在幸存者偏差

网上大多流传的是那些有槽点的,人们就觉得都有槽点,吐槽还成了「政治正确」

那些文章有些是散文随笔,本身就有随心而写的成分

但也不代表你就读不出作者意图,一个人的文章都表达不了作者的精神

你还写个什么劲?

你还敢叫文学爱好者?学者?文学家?

更何况这些散文往往不是原版,出题组会把一些句子改的更浅显,来降低难度,但不影响整体

总结一下

文章是作者表达自己的一个载体

文章凝聚了心血,留下了痕迹

读者自然也可以通过入境来赏析,这不存在过分解读,老师教的没有问题,应试体制也没有问题

你读不出来是正常的,作者不会希望随便什么人都可以窥探自己的灵魂

赏析的难度就是了解作者的门槛,难度越高,门槛越高

其实每次我把自己的作品发给好友

都期待著可以发现一个与我共鸣的灵魂


文学批评是不是过度解读??

www.zhihu.com图标

这是我之前写的一篇回答,大致可以回答你关于「作者是不是这么想」的问题以及「有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

实际上,即使在现在的应试语文教育中,也没有「标准答案」一说,只是有参考答案。鉴赏本身是一定会存在某个框架的,但是这个框架不是所谓「大众的表现」,而是从人类的审美规律中总结出来的「审美的标准」。

按照康德对审美的定义,审美是一种判断先于快感的高级形式,因此审美的一个重要步骤就是「判断」。而判断必然包含了理性,审美是一个主客一体的意识活动,绝不可能像许多人认为的「完全无法统一」甚至「大相径庭的结论」。

我们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这句话的前提是,你理解出来的那个,得还是一个「哈姆雷特」。如果你说,你看到的是个「哈利波特」,还能说这是合理的理解吗?

而至于鉴赏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我现在的理解是:

文本就是作者在海滩上留下的一串脚印。而读者看不见作者留下那串脚印时的过程,能看到的只有那一串脚印。因此读者追随著这串脚印,观察它的变化和特点,与自己之前所见过的那些脚印做对比,结合自身拥有的知识,去推测留下这串脚印的人,究竟是胖是瘦,是高是矮,当时是跑是跳,是匆忙是悠闲,是快乐是悲伤……你的判断得有根据,那些根据就是这串脚印,以及你所拥有的全部知识与经验。你不能跑得太远,离开那串脚印,但也不必只盯著那串脚印,而忽视了脚印旁边的风景。


标准答案是再糟糕不过的东西,很大部分是出于政治需要的说教,政治不断在变,于是标准答案也在变,老师不能不遵守。即便是老师自己的理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能参考而已,最糟糕的是有些领域老师学有专长,不擅长的领域他也必须硬著头皮说。


文章鉴赏和作者的创作原意关系不大。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