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可以為上海言話做眼啥?


別說20年,就算是200年,

只要上海還叫上海,

那麼叫「上海話」的這種方言仍然存在。

只是可能和現在的上海話有所不同。

全世界的語言都是這樣,不斷變化的,

普通話確立至今不過幾十年,還有國家語委在規範,但是現在的普通話已經和當時的普通話發音有了很大變化。

英語也是,猜猜現在的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哪一個更接近200年前的英語?

去看看黑澤明的電影,60年前的日語和現代的日語是不是差別也很大?

方言有變化,太正常不過了。

你所珍視的某個方言,在古代某一時間或許就是當時的官話與當地土語混合而成的產物。當時人看待它,就像部分現代人看待「滬普」、「廣普」、「川普」一樣的態度。

有什麼好重視甚至惋惜的?

說回上海話,

現在上海話、吳語乃至全國大部分方言(除了粵語、閩南話),都面臨一個問題:缺少廣泛接受的通用標準。

一個字,雞說讀雞,鴨說讀鴨,各讀各的。

這是保護方言,還是在以保護方言的名義推銷自己?

比如「好叫好伐」有一期講人稱代詞,一壁給別人普及正確讀音,一壁自己連某些字讀什麼都沒搞清。

上海話的人稱代詞原來這麼寫好叫好伐的視頻 · 1.6 萬播放

事實上,按照傳統的標準,「吾」讀作「ngu」而不是「wu」。

說到底,還是因為上海話沒有廣泛接受的統一標準。

該怎麼辦?

想保護方言,該怎麼做。參考我在無錫話下的另一回答。

高洋:個人如何儘力保護方言??

www.zhihu.com圖標

真的沒前途了。20年後可能沒有人年輕人講上海話


應該是「吾尼可以為上海話做點啥」

保護郊區方言,讓郊區本地人在郊區用上自己的方言。


按照現在的情況,假如不鼓勵同齡小孩之間講上海話。等5060後徹底老去,8090後成為社會中堅,上海話就會越來越被邊緣化,逐步淡出歷史的舞台。


復興唄,這麼好的方言,毀掉了可惜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