瀉藥~

(謝邀完,我真的認認真真思考了很久)

我也想不通為什麼&>o&< 和當紅電影電視劇做個簡單的小對比啵

1.劇情: 要文的有文的,要武的有武的,想看三俗小黃段子,也有。情節跌宕起伏,編劇腦洞也不小,有正能量,有狗血,有瑪麗蘇,還包含大量傳統經典故事。挺好!2.顏值: 真的美的……(看我頭像(?ω?) )扮上美,不扮也美。我杜奶奶,我童奶奶,我素,我言,我蘭蘭,我耿耿,我堅果芋圓杜萌萌(//?//) 乾旦坤生調著個兒的追,台上傾國佳人,台下俊的不得了一小夥子(我永玲( ??ε?? ))完全不輸那些偶像。。關鍵是氣質,氣度,就碾壓!3.演技: 不多說了,現在只要關係夠硬就能進劇組,沒學過表演就能拿獎。關於京劇,我就問一句,功夫不到家,就算是國家京劇院院長兒子敢上台嗎?觀眾把你tong下來!

4.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越來越想不通,喂呀~哭唧唧

(金帥,我的,誰搶砍死)

京劇只有老年人愛聽,不見得的。

我家奶奶,就不愛聽傳統京戲,愛聽相對京劇新潮時髦的越劇,越劇裡面我喜歡聽戚畢,老太太就愛聽尹派,還嘲笑我戚畢是「老人聽的」。嘿!~這代溝·····現在的老年人都不聽傳統的戲曲,唱腔了,喜歡他們那個時代的東西·········

我家椿萱是不愛的。老父親能唱點樣板戲,他們那年代過來的小孩都會。但是也沒我那麼聽得迷的。

我一再強調,京劇以及其他藝術,在民國那個時代是萬人空巷的,以前無論男女老少都喜歡聽戲曲。

你的爺爺奶奶能粉上京劇,未必是他老了沒事兒干去聽。大多數是他們小時候就聽過,就喜愛,覺得這個東西好聽、好看、好玩,是一種令人愉悅的娛樂形式,被娛樂到了。只是歲月讓藝術的欣賞者老了而已。

好比說,你現在喜歡聽花花,薛之謙,還有你家凡凡那炫酷的說唱。等你老了,你也愛聽凡凡、花花、薛之謙。但是年輕人都不愛聽了。他們聽都不會去聽,因為他們覺得,花花、凡凡。薛之謙的歌是「老人聽的」。聽了就「像老人一樣」了

很多人覺得戲曲藝術被劃分成「專屬於老年的審美」因為老人在聽。但是老人在聽不代表只有老人才會聽,只有老人才應該聽,人老了就會去聽。

老人在聽,代表老人還在聽著,依舊熱愛著,能這樣經過時間的沖洗,仍然保留著熱愛的藝術形式,恰恰是戲曲藝術的魅力啊。

花花、薛之謙,還有凡凡那酷炫的說唱,真的能像戲曲藝術一樣,讓你一聽就是一生么?需要時間來檢驗。

真正精湛的,用心的,純粹的藝術,不用去標榜時間劃分年齡層。

所以對藝術的包容程度,不應該由於主要受眾的年齡層而忽略其藝術魅力。對待藝術的包容度,也是其素質的一部分。

有個喜歡周杰倫的朋友跟我說過,周杰倫的歌「永遠不會過時!」。過了那個時代,商業宣傳,媒體推波,潮流的前衛,依舊能讓聽過的人想起,記住,回味。


瀉藥,其實我沒有題主這種感覺,家裡長輩沒喜歡京劇的。。。

以前斷過檔,再恢復的時候,不僅行業內演員承接有問題,觀眾的承接也有,畢竟大家的娛樂愛好受父母影響很大。有宣傳的責任,總把「博大精深」掛嘴邊,掛的太高,難免嚇住一批人(我曾經就算。。。)。還有不少媒體不負責任亂特么寫。不得不承認欣賞京劇有點門檻。入坑大半年了,我還停留在扮相是否好看,氣息是否穩,嗓音是否好聽,表演是否入戲上。基本聽不了老戲迷說的老唱片的韻味,這也是我個人問題,耳朵辨音不太好,受不了大多數老唱片的雜音。不過程祖的《鎖麟囊》錄音是真好聽。(說程祖氣息不足,嗓子壞掉的其心可誅!)節奏慢,磨性子。看戲最好還是看現場,倆小時一個故事,百八十元。現在是信息爆炸時代,熱門一分鐘一換,微博五分鐘一刷,有點屏蔽了京劇的推廣。至於晚會上的戲曲時間太少了,而且凈遇些煞筆導演編的舞美,服裝。。。(不過即便如此,春晚仍舊是京劇吸粉利器,可見其魅力!)我當初就是一四年春晚的同光十三絕,穆桂英那段覺得京劇有意思,至今最喜歡的演員還是李勝素老師。直到去年年底才接觸京劇多起來,(說來不怕笑話,被首頁刷cp的吸引的,不過現已不是cp粉),流水詞真講究啊~還有那一顰一笑,太美了~╰(:з╰∠)_以上都是我的個人看法,我還是個小白。不過藝術嘛,說來也算是一種娛樂,要以自己喜好為本,追求美的享受為前提,喜歡就看,不喜歡不要強求。PS: 跨界,戲腔歌曲都是消費京劇的!不算數!不要學習粉圈那套(因此我倒希望京劇粉絲心理年齡層成熟一點)!不要拉踩!當然要是被踩了,干他nia的懟回去!PSS: 追京劇不要有「我追國粹,我很高貴」的想法。刷年齡的都是**

「我喜歡京劇,但我不是你大爺」


因為審美不足吧,不是一個境界怎能懂呢。

文化底蘊也不一樣,

不如散發弄舟,且自開懷,隨他們去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