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大陸作為人類的起源之地,在早在7000年前就有絢麗的文明但是直到現代好多還是酋長制,這是什麼原因呢?為什麼美洲大陸很早就有印第安人和瑪雅人等等,但是社會結構直到19世紀仍處於奴隸制?澳洲也是相同的,為啥在很早很早就有了智慧人種,但是並沒有發展出絢麗的文明?為什麼以上這些地區的人,他們的生產力或者說科學技術並沒有什麼發展?是什麼原因促成了歐洲大陸作為近現代文明的發源之地?按說當時整個歐洲都處於教會的黑暗統治之下,是什麼原因突然就出現了文藝復興,進而科學開始以不曾有過的速度開始發展?


有思考、然後質疑,難能可貴!

首先,文明是循環的,不是單一進程的,看看日月星辰的運行不難明白。史前發達的文明非常多,每個時期形態不同,不能只站在現在的狀態去衡量。文明的起源也不是非洲,各大洲都有很古老的文明,很多發掘了也沒有公佈,並沒有一個人去窮盡統計,而是各自按照自己的理論需要去收集、組合證據。

其次,成住壞、天道循環是規律,也可以說是動力,歷史的安排看上去很偶然,實際上是必然。最終的動力是什麼?為了拯救,為了此週期結束時能進入下一個新的週期,進入美好的未來,並帶著所有歷史上曾經的輝煌。


是使族羣得以延續。


大哉問!

達爾文進化論實際上是一個與熵增加原理並列的宇宙基本規律。人類社會發展的動力和生物進化一樣,受進化規律支配。

傳統認為生產力是社會發展動力是站不住腳的,湯因比等很多學者已有論述。人類社會應視為一簇相互嵌套、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系統:行政系統、軍事系統、生產系統、家庭系統等。每一個系統或通過工商經營,或服務收費,或財政撥款獲得資源支持自身運作。各個系統相互競爭有限的資源。由於自身不能適應環境得不到資源的系統就會萎縮甚至消失,而獲得資源的系統得以健康發展。社會由此不斷前進。這和生物進化如出一轍。和社會達爾文主義不同的是:消失淘汰的是社會系統而不是個人。系統中的個人在系統潰散後會融入其他系統而不是被消滅。

再來看題主的問題:非洲物產豐富,人類不需要太過複雜的社會組織就能存活,因而社會系統沒有進化的動力,故長期處於原始部落社會。澳洲和南美於歐亞大陸長期隔絕,沒有外部刺激交流,也難發展。其餘中國印度經過長期發展,整個社會系統已經與環境高度適應,已經很難依靠自身力量走出循環。只有歐洲,社會系統發育尚淺,經伊斯蘭復興刺激,通過大規模從阿拉伯翻譯經典,刺激了自身的文藝復興,火藥的傳人擊垮了各地的封建主。新大陸的發現輸入大批白銀,有如掌握了世界貨幣。這一切使得早已發育於南歐的資本主義生產系統被大量複製。所有這些條件湊到一起,不爆發生產革命都難。


以人為本,與自然和諧相處。


貪婪與自私,小到個體大到種羣。


文明前進或者社會發展的源動力, 當然是競爭, 主要在兩個方面.

  1. 首先是能量釋放模式的進步. 區別於其它生物, 人類具備一個得天獨厚的能力: 遠程攻擊. 遠古時期, 人類能夠拋擲長矛, 讓自己成為地球主宰. 一路發展下來, 直到結束二戰的兩顆原子彈, 還有今天絞殺恐怖分子的忍者炸彈, 都是能量釋放模式的演示. 在競爭中, 能夠更有效地釋放能量, 就取得控制權, 佔領優勢地位, 於是整個社會在這種動力的驅動下不停地發展進步.
  2. 其次是信息管理模式的進步. 據說, 智人從非洲出發, 一共有兩次, 第一次北上, 被體形更大, 力量更強的尼安德特人打敗. 退回非洲老家. 又過了五十萬年, 智人在老家發展出來社會協作機制. 形成了羣體作戰的策略, 這一次面對尼安德特人, 就勢如破竹了. 最終一路高歌, 最後擴散到了南美, 澳大利亞. 統治了全世界. 從此以後, 思想, 語言, 信息, 就成為了人類社會不斷前進的根本驅動力. 直到今天人類社會進入了信息時代. 可以說, 誰佔領了信息高地, 誰就是地球的主宰.

從近現代史上的著名事件, 可以看出明顯的結論: 誰更好地利用能量, 更好地掌握信息, 就在時代的潮流中成為領頭羊.


我是唯物史觀,認為人類之所以文明發展,首先是陽光,其次是資源條件。

若是不將陽光提至首要,那有人會說南極大陸也曾出現過高級文明。

由華夏文明來看,一個地域或民族在上古要興盛起來,第一得生息在河流結冰的緯度,這是解決交通問題,曾經的蒙古帝國和俄羅斯能橫掃歐亞大陸靠得是什麼:冰河,所以,他們南下就會自取其亡;

第二得有內流河或內流湖,如此才能形成鹽湖和鹼湖,不然你如何軟化獸皮,因為,西藏有那麼多的「措」,所以,它也可以很古老,條件是高原草場和大大小小的「措」;

第三須有埋層較淺的露天煤礦,只有燃煤偶然煉化隕鐵,人類才能學會冶煉,陶則是副產品,河流的下游多為沖積平原,古人類如何知道埋深幾十米下有鐵礦和煤礦的?

用這三個條件去衡量其他文明,你就明白他們不能發展成高級的原因了。

只要太陽照耀地球,那就會有能源的增量,人類只要不是沉湎於破壞與殺戮,這個星球運轉的大方向便是平衡與興盛。至於誰終將會成為文明的引領者,應該是勞動者,而不是寄生者。社會發展到再高級的程度,終究還需「自食其力」,不然,將是退化、降級以至消亡。


再提證據:

1、今天長江為何成為黃金水道?在船隻無機械動力的時代,那是因為三峽的壩底海拔高度只是4米,說明從上海到三峽落差才幾米。重慶奉節長江面海拔僅73米。於是,古代過三峽得用縴夫拉船逆行,這說明每公里河流的落差達到20公分以上的,對人類來說就是天塹,有去無回的交通,之於社會發展不是助力而是阻礙。

2、二千年前長江的入海口在揚州、鎮江一帶,那時北京的城區還是大海或是海灘呢!今天的文明興盛地,在古代有可能是窮困之所,不然,中原文明為什麼稱山東、江蘇為「東夷」呢!閩粵雲貴是「南蠻」,何來「百越」?實質就是被河流分割成的一個個小方國,只能鎖國成王,很難形成統一的超級政權,皆因過江太難,更何況是輜重了。

3、《易》經中有「黃裳,元吉」、「白賁,無咎」、「賁於丘園,束帛戔戔」、「劓刖,困於赤紱」等,這些爻辭說明商末已經有人工的顏色了。至於文學作品中的「白衣飄飄」,南北朝時期之前中國沒有棉花,若沒有鹼,你如何將麻衣、獸皮軟化、漂白並上色?

4、《易:姤卦》「九五:以杞包瓜,含章,有隕自天。」「含章」之人才可得「隕」,不是說明「隕」有重要價值和作用嗎?隕鐵墜落時經大氣燒磨後,不可能再有銳角,必然再經高溫燒化成流趟樣後,才會冷卻凝結為片狀物,磨礪後可作為切割工具。

我認為這是人類發現青銅器的最原始過程。


事物是絕對運動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