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濟失調是指肌力正常情況下運動的協調障礙


共濟運動是指,在前庭、脊髓、小腦和錐體外系共同參與下完成的協調和平衡的運動。

共濟失調是小腦、本體感覺及前庭功能障礙導致運動笨拙和不協調,累及四肢、軀幹及咽喉機可引起姿勢,步態和語言障礙。

按病理部位可分為小腦性共濟失調,大腦型共濟失調和感覺共濟失調。


共濟失調,就是在人體肌肉正常工作的狀態下,對運動產生了妨礙的作用。並且,一般都是表現在下肢,嚴重的患者則會導致四肢癱瘓或者是偏癱等問題。因為癱瘓的問題所以難以自主行動,各種各樣的動作也是十分生硬,看起來十分不協調。所以,一旦發現此類癥狀,必須要儘早治療,及時就醫。


共濟失調包含走路不穩 說話不清 吞咽困難 飲水嗆咳等情況


共濟失調指在肌力沒有減退的情況下,肢體運動的協調動作失靈、不平穩與不協調,即運動的協調障礙,肢體隨意運動的幅度及協調發生紊亂,以及不能維持軀體姿勢和平衡的癥狀。


共濟失調主要是運動運動障礙的一種表現。


先來說一下中西醫治療的區別:

西醫治療方法

藥物治療

 任何療效最多只能達到中度的改善。

(1)維生素

  多種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B12的反覆應用;維生素E替代能阻止和改善家族性維生素E缺乏症。

(2)水楊酸毒扁豆鹼粉

水楊酸毒扁豆鹼為擬膽鹼葯,有抗膽鹼酯酶作用,作用於M膽鹼受體和N膽鹼受體,能使乙醯膽鹼蓄積而出

現膽鹼能神經興奮。因不良反應多,持續時間長,臨床僅用於青光眼及驗光後對抗擴瞳葯。

(3)左旋多巴

在SCA,特別是MJD/SCA的病人中,左旋多巴可使強直或其他帕金森綜合征癥狀得到緩解。

  為抗震顫麻痹葯。通過血腦屏障進入腦組織,經多巴脫羧酶脫羧而轉變成多巴胺,發揮作用。用於原發性震

顫麻痹症及非葯原性震顫麻痹綜合征,對中、輕度效果較好,重度或老年人較差。

中醫治療方法

中醫療法:中醫認為腦髓空虛是小腦萎縮的病理變化,中醫理論認為腎氣腎精虧虛 是其基本病機 。但是,中醫治療療程長、見效慢,而且無法從根本上控制病情進展,所以我們就得尋求更為有效的治療方法。

腎主骨生髓,腦為髓海,髓海空虛,腦失所養,氣血濡養經絡骨結等論述,是臨床的理論基礎。

治療之法必須以活血化瘀為先,血不活則瘀不去,瘀不去則經絡不通,經絡不通則腦和肌肉失之營養。

所周知中醫治療疾病多從患者病情的整體情況出發,注重患者臟腑的功能,望聞問切,四診合參,辨證論治,再到理法方葯,從而使藥物更加適合患者的病情,以達到藥到病除!

中藥:在很多患者心目中,認為中藥吃起來很苦,但是良藥苦口,中藥對頭暈癥狀的治療一針見血,療效徹底,根本性治癒,不反覆。

萎縮的論述,在小腦萎縮的病因病機、辯證治療方面有所發展。所以目前一般提倡使用中醫中藥來預防和治療


暈,好像我的癥狀啊,我是車禍,大腦撞擊的,瀰漫性軸索損傷說是,也有這個共濟失調的癥狀啊,都不知道怎麼搞搞啊?


中醫中藥治療腦萎縮(大腦萎縮,小腦萎縮)合併肌肉萎縮,在長期發展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顯示了中醫的優越性。

整體觀念:《內經》中有關肝主筋脈,腎主骨生髓,腦為髓海,髓海空虛,腦失所養,氣血濡養經絡骨結等論述,是臨床的理論基礎。肢體損於外則氣血虧於內,營衛有所不貫,臟腑由之不和,說明人體的損傷必然影響到整體,因而整體治療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