幌盜形惱攏≡瓉砦覍t樓夢的想法就是一幫女人說著風花水月愛情故事,所以年輕的我不喜歡紅樓夢甚至書都沒看過。看了這個我世界觀都破碎了感覺找到了方向,之後把原本不感興趣的紅樓夢給看完了。

這位網友把賈寶玉比喻成玉璽代表皇權,林黛玉是崇禎寶釵象徵後金也就是清朝。其中還有一系列的明朝人物一一對應,但是除了少數歷史人物大多是性別翻轉以女子來寫。可能象徵了作者厭惡男性在末日時候,明末清初大時代中的醜惡表現而對美好的女子形象有了很大的寄託。(事實上明末清初在那些關鍵時候,幾位女子遠遠比他們丈夫情人那些自比清流儒家大師要愛國要更有決斷力……)

原文我就不貼了,這是好幾年前的帖了。很有可能大家都看過,我只是好奇知乎這裡的網友如何看待這個說法!!!

說一下之後就出了吳本,所以我也很懷疑這個貼是為吳本造勢。不過這位網友最後的確說到他發現了真本跡象要去探訪……

不過這裡面的一切都是以原本前80的內容和批註來分析的說服力的確很高


如果你稍微瞭解紅學的歷史,你就不會感到驚訝,因為這是紅學歷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近代以來形成的紅學,大體可以分為三派:批評派、索隱派和考證派。

其中索隱派,指的是要探索紅樓夢背後隱藏的本事。從紅樓夢誕生以來就從未斷絕。而反清之說來自於蔡元培的《紅樓夢索隱》,並在之後一家獨大。

這種觀點有其深刻的歷史背景,當時正值清滅,尚有故老懷念。而革命黨人心裡都還是「驅除韃虜」,對排滿一事非常熱衷。《紅樓夢索隱》正是蔡元培等人藉以表達觀點的一種途徑。其研究方法用胡適的話叫做「猜笨迷」。比如賈寶玉說女人是水做的,見了清爽;男人是泥做的,見了不舒服。蔡元培就解釋說漢人的漢有三點水,達子(明代一些人對清的稱呼,其實不準確)是以土開頭,所以這是反清復明。然而滿清兩個字都有水怎麼解釋?女真更有女字,漢還代表男人怎麼解釋?其說大類如此,胡適在《紅樓夢考證》中給予過嚴厲的批判。

胡適指出(大概意思)索隱派往往靠猜,一件事可以附會多人,幾件事可以附會一個人,每個人說的都不一樣。胡適打破這一類觀點靠的是歷史學的考證工夫,通過網羅清代的典籍資料,考證出紅樓夢的作者是曹雪芹,曹雪芹是曹寅的孫子,曹寅曾接駕四次最後被抄家,紅樓夢其實是曹家自家的事。這一派被稱為考證派,因為它能拿出統一的證據,比光靠猜測靠譜多了。然而考證派越走越偏,非要認為紅樓夢是嚴格按照曹家的故事寫的,絲毫不顧二者的差異性,進而轉變為自傳派。自傳派其實和索隱派的區別也不大了,沒有史料記載的東西往往靠腦補的自圓其說。

也正是如此,一度沉寂的索隱派捲土重來,學習自傳派的方法,參考考證派的部分結論來增加自己的可信度。比如考證派考證出來曹寅的生母是明代遺民顧景星的妹妹,他們認為可以解釋為什麼紅樓夢會流傳到曹家手裡。又比如他們考證出明末遺民確實會稱讚女子,借女子以喻故國。只是他們的方法依舊沒有逃脫胡適的批評。借著不成熟的考證,去假定一件事的對錯,然後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假定其他事的對錯,這樣經過三四層推論,形成一個薄弱的證據鏈,營造出一副很有道理的樣子。

題主所說的帖子我沒有看過,不過我猜大體不會脫離這種方式。總的來說,索隱派的內證(書中的內容)基本出於個人的解讀,且一個人一個樣;而它的外證(書外其他人的記載)基本不存在,因為紅樓夢最早的閱讀者很多都是滿人,他們都看不出來那這反清復明除了自嗨外還有什麼用?

當然這些觀點也未必全是無用的,更無法從紅學史中割離。不過要看也不要去看亂七八糟的東西,去看蔡元培、潘重規,甚至土熱默都行。


我很認同這種說法,主流紅學根本不知所云,牽強附會。只有在這種框架下,各種詭異的情節設置纔有了合乎邏輯的解釋。

尤其是賈瑞正照風月鑒的那一節,更是點名了本書的主旨,「風月鑒(即本書)從正面看只是風月情色,背面看則是恐怖的白骨,而正確的方式應該是從背面看」,否則那一節就完全莫名其妙。


我覺得題主明明沒說錯什麼呀。他想要的是針對「反清復明論」有理有據逐條分析的反駁,但目前這個答案下面並沒有多少這樣的回答,大都是一點兒論據都不給,只開嘲諷讓題主多讀書的回答。那題主可不就得說那段話了嗎?擱我身上我也得這麼說。

一個討論紅樓夢的問題硬是搞得和飯圈沒什麼區別,「就事論事」四個字對一些人來說可能真的很難吧。

我說有些自視甚高的紅樓愛好者,可別再一天天地抱怨部分紅樓研究者腦洞大開牽強附會、追隨者沒見識沒腦子了。他們就算再牽強附會,也至少奉上了自己觀點和論據,合不合理另說。你們呢?只擺出一副眼高於頂鼻孔朝天的樣子。要觀點,觀點沒有,要論據,論據沒有。你們但凡少使點兒小性子,少給人扣帽子扣立場,拿出一篇像你們反對者那樣就事論事、條理清晰的小作文,都不至於把那麼多人推向對方。誰主張誰舉證不知道嗎?愛咋咋吧,惹不起,匿了。


我贊同這個說法。以個人一篇舊作,作為詳細說明。

紅樓夢這本書究竟在講什麼??

從表面上看,小說的內容,就如作者在小說第一回中所說,是「家庭閨閣瑣事」。真的是這樣麼??

顯然不是。?

作者唯恐讀這書的人沒能看穿「家庭閨閣瑣事」的表象,便刻意在第一回的第一段就立即開宗明義地說道:「作者自雲:因曾歷過一番夢幻之後,故將真事隱去,撰此《石頭記》一書也,故曰甄士隱云云。」第一段最後又道:「又何妨用假語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來...故曰賈雨村云云」。這意思非常明白:這段故事,也就是這部小說,是假語,是基於某段真事所創作的。既然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那麼故事所對應的真事究竟是什麼呢?作者既然要用十幾年的光陰,幾十萬字的篇幅來演繹,這真事肯定不會是什麼家長裏短,雞毛蒜皮,也不會只是一家一姓的興衰,而是作者所經歷過的最重大的歷史事件——國家之亡。?

第八回中有兩句詩:白骨如山忘姓氏,無非公子與紅妝。這哪裡像是風月小說裏的詩句?這是大屠殺之後的景象。如此陰森可怖的語句,常現於書中,令人悚然,與正文的氣氛不符,這是作者在不時地提醒讀者,假語背後的真事,是何等地恐怖。只有親眼見過屍山血海的景象的人,才會寫得出這樣傷痛的詩句。?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這首詩同樣見於第一回。作者的辛酸肯定有不少讀者懂了,但是清代的人是沒法把話說明的,只能泛泛地說些「一喉二歌,一牘二書」之類的話。因為隱藏在表象之下的內涵是觸犯清朝統治者的忌諱的。到了近代,纔有蔡元培先生說:此書是在「吊明之亡,揭清之失」。這句話說出了作者的真意。?

明之亡,正是作者最為痛心惋惜的;清有何失?失在殺人太多。清兵南下,明清易代之時,不知多少明人倒在了清人的刀下,作者親身經歷了山河破碎,百姓罹難,萬物凋亡的大難,彷彿再世為人,回首前塵,恍如一夢,故云:「經歷了一番夢幻」,抬眼望去,滄海桑田,天下已是另一個乾坤,正是那「昨夜朱樓夢,今宵水國吟。」而這一聯詩詞見於五十二回,據稱是「真真國女孩子」所作。其言下之意,就是說朱樓變為水國這場變故是女真人帶來的,朱樓就是明國,而水國就是清國。

道教《三官經》有文:水國冷。

這就是作者所安的的一處由表見裏的地方。全書就是身為明朝遺民的作者為了緬懷故國所作的,隱晦地講述了明朝滅亡過程中的一些事件和人物,書中的很多角色,都是明清之際的重要的歷史人物。?

還是第一回第一段,作者道:「...忽念及當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細考較去,覺其行止見識皆出於我上...然閨閣中本自歷歷有人...亦可使閨閣昭傳」,這些話假中有真,由於清人的高壓統治,作者只得隱晦,故意將真實事件淡化,隱藏,將想要紀唸的主要人物化男為女,只用判詞,謎語,詩句等方式來指示他們的真實身份。書中有幾百個人物,其中有對應歷史人物的,較為重要的十二位,就是金陵十二釵。?

說到金陵十二釵,不妨先來看看小說的名字。?

這部小說的名字在第一回中作者自己提到的有「石頭記」,「情僧錄」,「風月寶鑒」,「金陵十二釵」,還有一個「紅樓夢」,一本書怎麼會有這麼多個名字?其實這些名字其實都是指向一個意思,而那些所謂的取名人,則可能都是作者所佈下的疑陣,身外化身,總是一身;名外有名,旨歸一名,這是作者巧意的安排。?

我們逐個來分析這些名字。?

第一個:《石頭記》,書中反覆提到金陵,就是今名南京的城市,而它還有個知名的別名:石頭城。唐人劉禹錫有詩云:一片降帆出石頭。《三國演義》中就曾引用,可見明代時這一別名已經為人所知。明朝建立,先定都於南京,後遷北京。但南京依舊是兩都之一,且還保留一套完整的官僚系統。南京可稱是明朝的龍興之地和第一個首都,不僅是其興起之地,同時也是其衰落之地,所以所謂《石頭記》者,即「明的故事」也。而且,因為南明的政權從南京開始,而小說也是重點暗喻南明弘光朝開始的殘明與清的鬥爭史,所以《石頭記》這個名字是相當貼切的。?

第二個:《情僧錄》。只要稍微轉換一下偏旁,我們就能得到「清憎錄」,清朝可憎的實錄。?

第三個:《風月寶鑒》。清風明月在古代是一個常用詞,去掉風和月,還剩下清和明,所以風月暗指清與明,古語云: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鑒暗指史,至於寶,也可以單獨理解為皇位,有云:身登大寶。因此,《風月寶鑒》,就是清明爭帝之史。另外,小說裡面也有一面叫做風月寶鑒的神鏡,正面看鏡裏是個美女,反面看鏡裏則是個骷髏,作者還一再借著書中人物的口說道:風月寶鑒要看反面,不要看正面。美女就是小說表面的故事,骷髏就是其中隱藏的明末血史。正如第一回開始一樣,作者再度提醒讀者:不要被表面的風月故事所迷惑,要看到明人亡國被屠的殘酷真相,這段歷史纔是這部小說真正想要緬懷的。?

第四個:《金陵十二釵》,金陵就是石頭城南京,十二釵就是小說裏的各位有對應的重要歷史人物的角色,這個題目的意思和《石頭記》差不多,也是「明的故事」,只不過更突出人物。而且,釵字的寫法是金字旁一個叉字,但在書寫時常被簡寫成金字旁一個又字,而與明對立的建州女真建立的國家國號為「金」,為了和宋代時同樣由女真人建立的金國相區別,中原常稱其為後金,後金與又金,意思相似。所以作者用釵來暗指後金,而用金陵來暗指明,明朝從朱元璋到朱由檢,父子相繼共十二輩,所以,金陵十二釵這五個字,其實是對明朝興亡的簡要概括,翻譯過來就是「明傳十二世,其國入後金。」?

第五個:紅樓夢,本文先前提到過,五十二回有詩「昨夜朱樓夢,今宵水國吟」,紅與朱是同義,紅樓夢也好,朱樓夢也好,都是指朱明帝國的舊事,和石頭記,金陵十二釵等題目意義接近,都是在暗指明朝衰亡的歷史。?

作者用朱樓來指代朱家人所建立的明國,暗含著以國為家的意思,再加上作者通篇對落紅的痛惜,還有家亡血史(賈王薛史)四個字,令人覺得作者很可能就是朱明宗室的一員。?

何以見得作者痛惜落紅??

第五回中,賈寶玉夢中來到太虛幻境,遇到警幻仙姑,受她招待,翻看《金陵十二釵》書冊,又喝茶飲酒,聽《紅樓夢》之曲。這一回在全書中的地位極其重要,筆墨集中地揭露了全書的主旨,暗示了主要人物的身份和命運,堪稱全書之魂。寶玉所喝之茶名為千紅一窟,所飲之酒名為萬艷同杯。這兩個名字,其實就和金陵十二衩以及紅樓夢一樣,反映了全書的主題:明末的災難。就是這災難,使得千紅一哭,萬艷同悲。紅借指朱家人,而艷則是百姓。象徵著苦難的無邊黑水襲來,不僅僅朱家人失去了他們的江山,天下萬民也失去了他們的國家,作者因他們喪身亡國的不幸命運而悲痛,為了銘刻這幕悲劇,才寫下了這部小說。?

我們先以第二十七回為例,分析一下作者在書中以暗示手法反映主題的做法。?

先看回目名:滴翠亭楊妃戲彩蝶 埋香冢飛燕泣殘紅?

滴翠亭,滴字是水旁,翠就是青色,所以滴翠就是一個清字。楊妃是胡人政權李唐的貴妃,象徵滿清統治者,彩蝶是玉色,所以彩蝶其實是玉蝶。玉蝶是什麼呢?明代記錄宗室成員的族譜,名叫玉牒。小說《儒林外史》中說造反的寧王,「是玉牒上第八位王子。」所以玉蝶其實就是皇族族譜。清朝入侵以後,大肆捕殺明朝宗室。因此彩蝶被寶釵追逐顯然是在隱喻明朝宗室成員被清朝當局追捕撲殺。?

趙飛燕是漢朝的皇后,象徵漢人,作者用她作黛玉的別稱。而殘紅就是被害的朱家子孫,和玉蝶(玉牒)相呼應。?

這一回裏著重講述了黛玉葬花。葬花是林黛玉的主要事蹟之一,並且黛玉是滿懷悲傷地埋葬了這些花,如果只是花季少女的傷春悲秋,那情感似乎過分強烈,要明白作者是在用花比喻人,落花,就是所有罹難者,殘紅,就是遇害的朱家人,黛玉所哀悼和埋葬的,也是作者所哀悼的,是無數的朱家子孫,和億萬明朝的百姓。葬花吟中,三月香巢初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三月兩字合起來和明字相似,而燕子就是暗自遼東而來的清人。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指的就是滿清對明人的高壓統治,獨倚花鋤偷灑淚,灑上空枝見血痕,反映了明朝遺民埋葬被害同胞時的悲痛。?

那麼金陵十二釵究竟是誰呢?我們就從林黛玉和薛寶釵說起。她們兩人共同的判詞是:?

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

玉帶林中掛,金釵雪裡埋。?

停機德和詠絮才都是古代賢女典故,後兩句雖然是言物,但是寓意不祥,與全書主旨遙相呼應。玉帶林中掛一句,放在明末清初,很容易就讓人聯想到上吊自殺的崇禎帝。黛這一字,上面是一個代字,下面是個黑字,都不是好意思。代指取代,黑指黑暗無光。而明的國號就有光明的意思,光明滅而黑暗生。所以「黛」字就是明被消滅,取代的意思。那麼林呢?崇禎帝名朱由檢,其兄天啟帝名朱由校,名字裏兩個木字。明代皇室取名是按五行相生的規律,天啟崇禎一輩人中名字都有木字偏旁,而天啟和崇禎則是其中最重要的兩顆木,雙木成林。故林暗指明末二帝。至於玉字則暗指皇權,後文細說。林黛玉三個字合起來,就是明末二帝失天下的意思。

順便說一句,作者認為明朝的覆亡,天啟帝也有不小的責任。第五回:「家事消亡首罪寧」、「漫言不肖皆榮出,造釁開端實在寧」,都是在說這個意思。

林黛玉這個名字其實是明朝統治者的象徵,別忘了黛玉還有一個別稱叫絳珠仙子,絳是紅色,和朱同義,珠字是一個王加一個朱,朱王就是明帝。黛玉暗喻明末二帝,其中對崇禎帝朱由檢的影射更為明顯。黛玉和崇禎的性格共同點是都好猜疑,多憤恨。?

再來看薛寶釵,釵字前文說過,是暗指後金。而薛,結合全書的時代背景,無疑是在暗指血,因為全書說的就是明人亡國被屠的遭遇。那麼寶呢?寶和玉相似,都是指皇位。所以薛寶釵三個字,合起來就是後金蹀血登大寶。這個名字是滿清統治者的象徵,具體可以指天聰汗黃臺吉,或者順治、康熙,甚至多爾袞中的任意一人,從深沉多智這一點看,寶釵比較接近康熙。?

黛玉和寶釵的曲子:?

都道是金玉良緣,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舉案齊眉,到底意難平。?

都道是金玉良緣,就是後金統治天下的正當性,俺只念木石前盟,木指明帝,石指失去的皇權,前盟就是前明,意思是我們只懷念過去的明朝和明帝。?

元代的著名詩句: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請注意每句中的第二個字,分別是「滿」和「明」。所以「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這幾句和頭兩句意思一樣,雖天下已是滿人所有,作者心中卻不忘故國。?

後面幾句的重點是「到底意難平」,意思是無論如何,作者始終抱著明朝遺民的心態,對清朝不肯順服。?

至於寶玉,前文說過就是暗指皇位,賈寶玉,就是在影射皇權的物化象徵——傳國玉璽。?

從秦始皇時期開始流傳的傳國玉璽,上面刻有:受命於天,其壽永昌。而寶玉生來所含著的通靈寶玉,上面有文字:莫失莫忘,仙壽恆昌。兩者文義近似。寶玉的銜玉而生,正暗含著受命於天的意思。賈寶玉有個怪癖,愛喫胭脂,從而滿嘴染成紅色。玉璽用時也需用印油染紅,所以寶玉就是玉璽。書中林黛玉和薛寶釵對他的爭奪,其實就是暗喻明清爭帝之戰,這就和風月寶鑒這一書名高度呼應。眾所周知,歷史上的傳國玉璽,在王莽篡漢時砸壞了一隻角,王莽將它用金補起,照舊使用。而寶釵等人心心念唸的以金配玉的計劃,就是暗指清人素有取代明朝的心思。

說過了林,薛二人以及寶玉,該說到十二釵中第三位重要人物,賈元春。?

作者在書中多次提到春、三春等詞,可見頗為重視,其中有緣故。春字裏有一個日,與明字相同,所謂「春和景明」,作者就是用春來暗指明,在南明時期,明清交戰,作者期盼著春天一來,冰雪消融。薛和雪是暗喻清,那麼元春指誰呢??

第五回中,關於元春的畫,是一張弓,上面掛著一個香櫞。香櫞在今天來說是一種類似柑橘的果子,有香氣但不能喫。那香櫞在當時是指什麼呢?小說中說到柚子時,有版本的批語直接寫道:柚子即今香圓之屬也,而原書也用又香又圓來形容柚子,可見在當時人的眼中,柚子和香櫞兩者是相當接近的,甚至可以通用。那麼柚子又代表著誰呢?柚子就是殘明最後一個皇帝,永曆帝朱由榔,柚字是木字旁一個由字,都包含在朱由榔的名字裏。至於一張弓,則是對應著朱由榔的結局。永曆被清人用弓弦勒死,所以弓掛香櫞,就是暗示永曆帝遇害。在第二十二回中,諸春所出的謎語,分別對應各自的結局。其中元春所製作的謎語,謎底是爆竹,爆竹是粉碎化灰之物,而永曆被殺後,即被清人燒化,契合爆竹的寓意。?

元春的判詞:?

二十年來辯是非,榴花開處照宮闈。?

三春爭及初春景,虎兕(兔)相逢大夢歸。?

這首判詞,其含義一向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其實,這首詩是對南明鬥爭史的一個總結。?

二十年來辨是非:二十年來,是指從北京陷落,崇禎帝死(1644)到明朝恢復事業徹底失敗(1664)為止,一共過了二十年。所謂「辯是非」,是指在這一期間,屬於明朝的各個勢力或聯合,或交戰,或互相指責,或內部傾軋,分裂內亂,紛爭不已。?

榴花開處照宮闈:石榴自古寓意多子,而宮闈中的榴花,自然是皇室子孫的象徵。南明時代對清朝的抗爭活動,基本上都是以明朝宗室成員為號召。諸勢力中最有影響力的弘光帝,魯王監國,隆武帝,永曆帝,以及時間很短但稱帝號的紹武帝,都是明朝的宗藩,朱氏的子孫。?

三春爭及初春景:前文說過,春是「明」的代稱,三春就是南明各政權,在這些政權建立之初,都期盼著能恢復失地,重建明朝的舊疆域。?

虎兕相逢大夢歸:然而,由於殘明各勢力彼此不能團結一心,精誠合作,反而內鬥不斷,加上清朝又善於撫用漢族官僚,以至於到了1662年,永曆被殺,魯王病死,南明勢力基本潰滅,復明的事業,化作一場夢幻。永曆帝被擒獲,是在1662年1月,是牛年和虎年之交,兕就是牛,故云虎兕相逢。而有的版本寫作虎兔相逢,可能是傳抄之誤,也可能是作者用魯王之死作為復明事業的結束。魯王病死於1662年11月,可以說是虎兔相逢。虎兕相逢這種用生肖暗示年月的手法,可見於《三國演義》中,管袼對曹操所說的預言:三八縱橫,黃豬遇虎,意指建安二十四年,豬年虎月。?

作者之所以用諸春之首的元春來暗指永曆,是因為永曆政權不僅存在的時間很長,聲勢也是南明諸政權中最大的,依靠從清朝反正的武將還有大西軍,大順軍等農民軍勢力,永曆朝廷曾經聲勢浩大,尤其是原大西軍的李定國,數次打敗清軍,收復過不小的領土。因此,永曆帝在原書作者的心中,地位僅次於崇禎,位列南明諸君王之首,可作南明反清恢復事業的象徵。因而十二釵中,賈元春出現的時候雖少,卻能名列第三。?

?

十二釵中排名第四的,是賈探春。第五回中關於探春的畫,是兩個人在放風箏,還有一片大海,一隻大船,船中一個女子哭泣。?

一片大海,一隻大船,指的就是南明諸政權中存在時間最長,聲勢僅次於永曆政權的魯王監國政權。魯王名朱以海,與一片大海呼應,相比永曆,他是明皇室中較疏遠的藩王,符合探春的庶出身份,他的部隊主要是水師,長期活動於東南沿海,經常駐紮在舟山,與一隻大船呼應。魯王政權屢次進攻清朝都從長江進軍,而且功敗垂成,令人惋惜。風箏指魯王政權遠離大陸,飄泊無定,至於兩個人則是指支撐魯王政權的張名振,張煌言兩位抗清名將。?

探春所配的判詞:?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於末世運偏消。清明涕送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

魯王被時人認為很有才能,而且有恢復明朝的志向,但因為時運不濟,未能成就大業。是為才自精明志自高,生於末世運偏消。?

魯王軍與鄭成功軍合力進軍長江時,勢如破竹,長江沿岸多地都被攻佔,局面大好。然而鄭成功大意,兵敗南京城下,使得明軍的領地得而復失,讓無數抗清志士們翹首企盼的恢復局面未能達成,恢復明朝的夢再度遠去,是為清明涕送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

十二釵中排名第五的史湘雲,關於湘雲的畫,是幾縷飛雲,一灣逝水。幾縷飛雲,一灣逝水合起來乃是個「流」字。她事蹟並不多,主要有:撿到過一隻金麒麟並且戴上了;與寶玉一起烤喫鹿肉;喝醉了睡在花蔭的青石上。麒麟雖說是靈物,也未必是瑞獸,一般認為麒麟的原型就叫「四不像」,不是什麼好意思。而清國在改稱清之前,國號是後金。因此湘雲的位置和寶釵差不多,都是黛玉的敵人,是想要染指寶玉的。她是誰?她就是崇禎帝以及明朝的另一個對手:李自成。?

湘雲之曲中有:英豪闊大寬宏量,英豪這詞原本就有些來自草澤江湖的意味,明末有哪個是英豪?李自成必居其一。?

至於烤鹿肉,文中還說到生喫,就更明顯了。李自成攻下洛陽,俘獲了明朝的福王,將他和鹿肉一起煮來喫了,號稱福祿宴,這事沸沸揚揚,人盡皆知。正如崇禎聞訊大怒一般,湘雲割腥啖羶的行為引來了黛玉的不滿,稱之為遭劫,但湘雲毫不客氣地回罵了她。這樣一場歷史上有名的事件,就被作者用隱晦的筆調輕輕寫出。而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這句話,也很有名,湘雲和寶玉(玉璽)一起共食鹿肉,也是享有天下的意思。?

(中略)?

十二釵中排名第六的,是妙玉。關於她的畫,是一塊美玉落在污泥之中。妙玉指的是那些轉投清朝的明朝舊臣,其代表者,就是錢益謙。錢益謙詩名素著,在天啟,崇禎時代就名震江左,號稱詩壇領袖。和妙玉詩才高明相合。關於妙玉的事蹟,書中寫她住在櫳翠庵,翠就是清,櫳翠庵中一片紅梅,更是寫出了錢益謙等人投降清朝又嚮往前明的複雜心境。錢益謙在弘光朝任禮部尚書,降清之後任禮部侍郎,但他的生涯後期又轉為支持南明,為永曆政權和魯王政權出謀劃策,暗中奔走,為明軍的勝利大喜過望,寫詩慶祝。他的一生就像妙玉那樣,清高放誕,卻又投身於複雜的政治之中,在明清之間搖擺,沒能成為一個出世的名士。在明清之際錯綜複雜的風雲變幻中,除了錢益謙之外還有李成棟,金聲桓等許多人都是由明投清,又叛清嚮明。其中貼近妙玉名士與詩人特性的,當屬錢益謙。?

欲潔何曾潔?雲空未必空。可憐金玉質,終陷淖泥中!這首關於妙玉的詩,反映出作者對妙玉所代表的投清明臣的感慨和惋惜,?

而「可嘆這青燈古殿人將老,孤負了紅粉朱樓春色闌」一句,更是露出了譴責之意。青燈古殿,是指滿清朝廷,紅粉朱樓,則是明朝朝廷。?

十二釵中排名第七的,是賈迎春,關於她的畫,是一隻狼欲咬一美女。其詩為: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閨花柳質,一載赴黃粱!這些暗示中,最為顯眼的,就是中山狼和一載。中山狼是典故,用來形容忘恩負義之人,至於一年,很容易讓人聯想起僅維持了一年的南明弘光政權。賈迎春就是暗指南明諸君王中第一個稱帝號者——福王朱由崧,史稱弘光帝。傳說弘光帝不務朝政,國事皆委任輔臣,這一點和迎春的懦弱無用,被下人欺負很像。而黛玉對她說的:虎狼屯於階陛,尚談因果,也和弘光朝廷的時事很像。實則弘光帝本欲有所作為,卻被朝中的一眾偽君子所阻撓,東林眾人因為前代三大案舊事之故,對兩代福王心存敵意,故而對弘光帝多方防備,甚至對他的身份加以污衊。弘光帝明知道虎狼將近,卻也無可奈何。那麼弘光帝的中山狼是誰呢?他就是明末著名的軍閥、叛將左良玉。左良玉字崑山,昆字的意思就是子孫,而子系二字,合起來是孫字的繁體寫法。所以子系中山狼一句,就是在說左良玉。左崑山敗給農民軍後就徹底不聽號令,割據自雄,殘害百姓,囂張跋扈,最後更揮師進攻弘光朝廷,直接導致弘光政權被清軍滅亡。?

中山狼,無情獸,全不念當日根由,一味的驕奢淫蕩貪歡媾。覷著那侯門艷質同蒲柳,作踐的公府千金似下流。嘆芳魂艷魄,一載盪悠悠。?

迎春的曲子同樣是表達了對左良玉背叛明朝,反攻朝廷的憤恨,和對弘光政權僅一年就覆滅的惋惜。?

十二釵中排名第八的賈惜春,關於她的畫,是一座古廟,裡面一位美女看經獨坐。其詩為:勘破三春景不長,緇衣頓改昔年妝。可憐繡戶侯門女,獨臥青燈古佛旁!前文已經說過,三春指的是南明諸君主。元春是永曆,迎春是弘光,探春是魯王,惜春是誰呢?她就是隆武帝朱聿鍵。隆武政權存在時間較短,建樹極少,所以在諸春中排名最末。而他的結局,卻是說法不一。?

有說他被清兵殺死,也有說他被俘後絕食身亡,更有一種說法是他逃走後出家為僧。最後一種說法並非空穴來風,因為永曆政權就曾派人尋訪他的下落,而清方的資料中也不曾有擒殺隆武的確切記錄,可見隆武帝出家之說,在當時定有流傳,被小說作者所採用。?

惜春之曲:?

將那三春看破,桃紅柳綠待如何?把這韶華打滅,覓那清淡天和。說什麼天上夭桃盛,雲中杏蕊多?到頭來,誰見把秋捱過?則看那白楊村裡人嗚咽,青楓林下鬼吟哦,更兼著連天衰草遮墳墓。這的是昨貧今富人勞碌,春榮秋謝花折磨。似這般生關死劫誰能躲?聞說道西方寶樹喚婆娑,上結著長生果。?

曲子裏含有看破塵世,避禍出家之意,符合隆武帝出家為僧的結局,而最後一句中的長生果,正好和朱聿鍵的字:「長壽」暗中對應。

十二釵中排在第九位的,是王熙鳳。關於她的畫,是一片冰山,山上一隻雌鳳。明代有兩種文藝作品以冰山為名。其一是《天水冰山錄》, 記載了嚴嵩,江彬,錢寧三個權臣落敗抄家時的清單,今尚存。另一為戲曲《冰山記》,描繪魏忠賢平生事蹟,今僅存一出,其情節為魏忠賢失勢後,遭遇冷淡對待。那麼王熙鳳究竟是指誰呢?當從雌鳳入手。鳳凰是自古被稱為祥瑞之鳥,鳳為雄,凰為雌。古有琴曲《鳳求凰》,可資證明。既然鳳是雄鳥,那麼又何來雌鳳之說?所謂雌鳳,其實是在暗喻特別的人——宦官。用雌鳳來形容宦官,寓意相通,在前文幾人中,唯一的宦官,同時也是史上最著名,地位最高的宦官,就是魏忠賢。王熙鳳有才幹卻不識字,善於管家卻收受賄賂,無不是在影射這位天啟、崇禎朝的大太監。他在天啟帝時代深受信任,權傾一時。然而崇禎帝繼位後,受東林派系官僚的影響,對他的態度變為厭恨,將他貶去鳳陽,又下令治罪,並徹底清算其政策和同黨。?

王熙鳳之詩:?

凡鳥偏從末世來,都知愛慕此生才。一從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凡鳥偏從末世來:凡鳥就是鳳字的繁體寫法,天啟和崇禎時期,確是明朝末年。?

都知愛慕此生才:魏忠賢在天啟朝掌握大權,廣受擁戴,此生才,暗合魏忠賢名中的賢字。?

一從二令三人木:檢字的繁體寫法中包含有一個從字,兩個令字,三個人字,還有一個木字。這一句合起來正好是朱由檢的檢字,而且又是朱由檢對魏忠賢的態度的轉變過程:一開始聽從之,接著命令之,最後休(人木)棄之。?

哭向金陵事更哀:魏忠賢在南下的路上,聽說朱由檢要將他治罪,便自盡了。?

王熙鳳之曲:?

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後性空靈。家富人寧,終有個家亡人散各奔騰。枉費了意懸懸半世心,好一似盪悠悠三更夢。忽喇喇,似大廈傾,昏慘慘,似燈將盡。呀!一場歡喜忽悲辛,嘆人世,終難定!?

不同於狹隘偏激的東林黨徒,小說作者對於魏忠賢基本上抱持肯定的態度,認可他對於維持明朝局勢穩定的正面作用,在魏死後,明朝迅速崩潰終結,使得作者嘆息不已,徒呼奈何。?

十二釵中排名第十的,是王熙鳳的女兒巧姐。關於她的畫,是荒村野店中,一位美人紡績。紡績就是織布,畫的意思有流離客居,生活貧苦之意。她其實是指崇禎帝的遺孤,朱三太子朱慈照(炤)。所謂朱三太子,其實是崇禎帝的第四子,封爵永王。他在京城陷落之際,和哥哥一起逃到外公周奎家中,卻被外公獻於李自成。在李自成被清軍擊敗後,他從亂軍中逃出,躲藏於民間,一位王姓的明朝前官員家裡,隱姓埋名多年,一直到七十五歲,才被人告發,康熙下令將其全家處死。康熙年間有許多以朱三太子為號召的反清鬥爭,或許正是因為朱慈炤的存在之故。?

其判?

勢敗休雲貴,家亡莫論親。偶因濟劉氏,巧得遇恩人。?

小說的作者一定也是知道朱三太子藏匿於民間的消息,且在小說寫作時,朱三太子還未被清廷抓獲,才用賈家的這個女兒來對應他。而救助巧姐的人家,判詞說是劉氏,其實是王氏。因為劉姥姥只是依靠女兒女婿過活,而他女婿,與賈府王夫人有親的,乃是姓王,這就和收留朱三太子的王姓官員相同。?

留餘慶,留餘慶,忽遇恩人。幸娘親,幸娘親,積得陰功。勸人生:濟困扶窮,休似俺那愛銀錢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減,上有蒼穹。?

作者對朱三太子能逃出生天感到慶幸,並用狠舅奸兄來形容出賣骨肉的國丈周奎。?

十二釵中的第十一位,李紈,又究竟是誰呢?紈字用於人名頗為罕見,其字的本義是素絹,也就是潔白的細布,意思是李紈所對應的人物的品行高潔,而紈字又與「完」同音,意思是該人物的事業的結局是失敗的。?

第五回中關於李紈的畫,是一盆茂蘭和一位鳳冠霞帔的美人。此人是誰呢??

李紈就是指崇禎朝的鳳陽總督,弘光朝的首席大學士,馬士英。他身居高位,符合鳳冠霞帔,且官號中也有個鳳字,而他的字:瑤草,則呼應一盆茂蘭。蘭花正是一種瑤草。?

馬士英在後世背負了不少惡名,然而考察他的平生事蹟,卻只能看到一個明朝的忠節之臣。?

傳說馬士英本姓李。他在任鳳陽總督時,能夠保境安民,到了北京失陷,明廷覆滅之後,他率領江北四鎮,擁立在宗法倫理上排名最先的藩王福王繼位,建立弘光朝廷。他出任首輔後,形勢險惡,內外交困,內有東林,復社眾多政敵,為了爭權奪利而對他多方攻擊牽制,又有軍閥造反,公然進攻朝廷;外有起義軍割據,清軍又大軍壓境,在如此不利的情形下,他慘淡經營,努力維持,可惜時運不利,在清兵和軍閥的雙重攻擊之下,南京終於失陷,但他依舊剛直不屈,護送弘光太后到浙江後,立即返回前線,參加抗清作戰,可惜都遭到失敗。在魯王政權建立後,他前去投奔,卻被複社勢力的官僚所阻撓,排斥,還聲言要殺他。在這種情形下,他依舊沒有選擇叛變,而是投身到錢塘江防線,參與抵抗清軍並多次作戰。錢塘江防線被突破後,他依舊奮鬥抗清,終於被擒就義。或許馬士英(李紈)的能力不足以力挽狂瀾,但他對明的忠誠和抗清的決心卻是無可質疑。?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行高於眾,眾必非之。馬士英的忠誠,反襯出東林中人變節投清的不忠,於是便引來了他們的攻擊。所謂的馬士英受賄等「劣跡」,就被東林敗類製造出來,加以宣揚,在剃髮當了順民之後,東林的黃宗羲,復社的吳偉業等人,為了討好清朝,更是對弘光帝和馬士英大肆污衊。可謂寡廉鮮恥,惡直醜正。黃和他的弟子,藉助為滿清朝廷編修《明史》的機會,將馬士英說成奸臣,雖說實屬信口雌黃,顛倒黑白,但憑藉著滿清政權的威力, 這一謬說得以流傳並被不察之人所誤信。然而在清朝初期,親歷過這一時期的有識之士,都會對馬士英有著客觀的認識和評價:他雖力有未濟,不能挽救明朝,而且也在朝中排擠過東林政敵,但他為了明朝確已是竭忠盡智,死而後已。其人品顯然高於那些對他攻擊不休者。?

李紈的詩為:?

桃李春風結子完,到頭誰似一盆蘭?如冰水好空相妒,枉與他人作笑談。?

桃李春風結子完,意指明朝諸臣們一直都受到朝廷的恩惠,所謂世受皇恩,其中春就是指明,?

到頭誰似一盆蘭,意指諸臣中有誰能如馬士英般保持忠誠,一盆蘭意帶雙關,既指士英的字,也指君子的德行——忠誠。?

如冰水好空相妒,意指弘光朝中的許多人一直攻擊馬氏,彼此不能相容。?

枉與他人作笑談,意指這些表裡不一之人都會被人恥笑。?

再看曲子:?

雖說是人生莫受老來貧,也須要陰騭積兒孫。這是在警告投清諸臣。?

氣昂昂頭戴簪纓,光燦燦胸懸金印,威赫赫爵祿高登,昏慘慘黃泉路近。這幾句寫出了馬士英位極人臣,卻在不久後兵敗身亡。?

問古來將相可還存?也只是虛名兒與後人欽敬。表達出作者對馬士英的敬佩和感慨。?

金陵十二釵中排名最後的,是秦可卿。關於她的畫,是一座高樓,上有一美人懸樑自盡。 ?

她的判詞:?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榮出,造釁開端實在寧。?

前文說過,最後一句中隱含著對天啟帝的譴責。秦可卿就是天啟朝一個不得不說的人物:奉聖夫人客氏。她作為天啟帝朱由校的乳母,得到了非凡的榮寵,與魏忠賢結成對食夫妻之後,更是顯赫無比。《酌中志》記載她出行時,無數官民前後趨迎,儀仗勝於太后。同時,道路傳言,客氏能獲此隆遇,是因為她與天啟帝有著不倫之情。而小說第五回中,也寫出了寶玉在夢中與名「可卿」者雲雨。總之,在秦可卿的身上,似乎有著難以言說的孽緣。作者通過這種若隱若現的方式,影射了客氏與朱由校之間的傳言。客,讀音為切,和秦相近。正如秦可卿和王熙鳳十分要好一樣,客氏和魏忠賢也是休慼與共。?

畫梁春盡落香塵。擅風情,秉月貌,便是敗家的根本。箕裘頹墮皆從敬,家事消亡首罪寧,宿孽總因情!?

作者在曲子中再次表達了對客氏迷惑天啟帝的不滿,並認為明朝衰落的責任應首先歸咎朱由校。?

說完了十二釵正冊,再簡單說一下副冊和又副冊。?

副冊中唯一的一人,是明的寧靖王朱術桂,他以明朝宗室的身份依附於臺灣的明延平王鄭氏。鄭氏降清,明朝寸土不存,所以是水涸泥幹,朱術桂自殺殉明,所以是芳魂返故鄉,自從兩地生孤木,是一個桂字,意思是明朝到了朱術桂的時期,徹底喪失了所有土地。?

又副冊中的晴雯,是熊廷弼,這兩個人都有些恃才自傲。「風流靈巧遭人怨,壽夭多因誹謗生。」這話用來形容熊廷弼也合適。兩人都是遭人嫉恨,晴雯病中補雀裘,廷弼危局保遼東,都是功大於罪,卻被人構陷而死。熊廷弼生而有神,能令城隍下雨,晴雯死而成神,主司芙蓉花。花襲人,則似乎是孫承宗。承宗和襲人,都是深得其主信任,可說是最受寵信之人,而孫承宗和花襲人之間更直接的聯繫,則要看孫承宗的結局。?

作者用來聯繫虛擬人物和現實人物的紐帶,往往就是一些細節,一些被今時的人所忽略,而當時的人卻知之甚詳的細節。時間已經過去了幾百年,當時非常著名的事件或者傳聞未必能保存和流傳下來,因此對作者的一些暗示,後人未必能懂,加上紅樓夢又被清官方修改過,想必改掉了不少相對明顯和礙眼的犯禁內容,再加上硬加的後四十回,全書已經是面目全非,加上其表面內容原本就有些乾澀,更讓讀者難以看破此書的真正含義。我們只能根據有限的殘留內容,去推測作者的原意。?

說到作者,在下認為曹雪芹更像是一個筆名,那麼這個筆名什麼意思?雪無疑是血的諧音,芹又名水芹菜,是一種水生植物,那麼雪芹無疑就是血水中長出的一棵草,意指劫後餘生之人,而曹暗指食用,槽是牲畜喫食的地方,漕指糧食,所以「曹雪芹」三字,無疑是指飲血而生的芹菜,意思是劫後餘生之人,是作者對自己倖免於難的自嘲,用現代心理學的概念,是一種「倖存者內疚」的隱祕表達。?

雖然不能確定紅樓夢的作者是誰,但從小說中對明代人物的好惡來看,作者應該是倖存的明朝宗室。?

最後用清朝乾隆帝的一句話來作總結:此明珠家事也。乾隆帝想必讀過未刪改的原本,加上他的生活年代離小說記錄的時代相去不遠,所以他應該是讀懂了的。所謂明珠,不是康熙朝的大臣納蘭明珠,而是明朝的朱姓君王。紅樓夢這部小說,說的就是明朝和明朝的那些君王。


我對這類話的態度從來都是:不聽不聽王八念經。

按這種胡說八道,我完全可以說紅樓夢是預言書,反正都是扯淡,生拉硬拽的往上套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