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挑出版社和翻譯的人的時候很是為自己捉急,不知道那一個版本好。


沒有萬無一失。但通常看封面和內封的介紹。

幾個原則:

1. 最好原文直譯

2. 譯者的經歷,什麼林xx翻譯村上就走開。3. 看書名的文法水準如何4. 看豆瓣讀書上的人如何吐槽

5. 網購不是可以有試讀嘛!


我的閱讀習慣是:讀外國文學時,把重心放在在一本書上面。

譯本方面:相關的幾種主要譯本,在有能力的情況下,我會選擇全部閱讀。在這一時期,進行此書的系統性吸收式閱讀。從作者的信息到譯者的信息...從作品的年代背景到譯者的年代背景。豐富全面的知識涉及能讓一本書的閱讀完成度達到比較高的地步,也就是閱讀質量很高。

當年讀《百年孤獨》時,黃本和範本我都仔細著讀過,自己更喜歡的是黃本,但範本同樣貢獻了一些好的東西給我。

不過這樣的閱讀是有前提條件的,這本書必須有與之匹配的迷人之處才能展開這樣系統的閱讀。因為系統深入的讀書,對腦力來講的確是個不小的開銷。精簡至上。

所以在普通海量閱讀時,我一般在網路上搜索出各種譯本的節選篇章(即使是沒有資源的書籍,片段大概還是有的)。

若是在圖書館,可以找出不同譯本,翻閱相同的篇章進行初步閱讀,選出自己想要的那一本書。進行選擇對比的標準就是:翻譯風格、字詞運用、還有朦朧的整體感覺....以能打動自己的譯本為佳。

在網路上參考其他讀者的意見也是可行的。但是我還是堅持認為,自己看的書非得自己選纔行。

出版社方面:

國內的主流出版社,說多也不太多的。自己讀書的同時,順便留意一下出版社的信息,在心裡畫個底。長期下來,對出版社的選擇也會有你自己的考量。我也曾經看過論壇上網友歸納各出版社的排名,列出優劣。結果僅憑這些名單,我不僅沒能輕鬆做出選擇,反而在選書選出版社的時候,產生了更多的雜念。倒是弄巧成拙了。現在當我挑書時,發現自己對每個出版社,先入為主的會有一些看法。這就是我慢慢培養起來的「出版社觀念」,自己適用,口味完美。

final report:

1)網路檢索。

2)圖書館翻閱對比。3)選擇自己喜歡的而不是別人喜歡的。4)培養自身的出版社觀念。5)適當參考其他讀者意見。6)有條件可以多讀幾種譯本,系統閱讀。7)讀到糟糕的譯本也是一種...成長。tips:這裡我沒有考慮特別小眾,甚至市面上難以尋索的版本。因為我懶,找不到的版本,我就不看了嘛。

主要還是看出版社,記得我語文老師說過,像人民文學出版社、譯林出版社、三聯書店的版應該都挺好的,他們都會請德高望重的譯者翻譯,基本上信、達、雅。一些不入流的二三類出版社的譯本通常譯者水平有限,句子晦澀難懂,印刷還有錯誤。總之,一般情況下印刷出過很多版次的書都是廣為流傳的本子。豆瓣讀書上應該不同版本的優劣也有人評價。


看出版社 看翻譯者 看圖書策劃

推薦 北京燕山 人民文學 上海文藝 上海譯文 南海

暫時 簡略回答


我是看出版社。像譯林這類比較靠譜。或者買雙語的。

商務翻譯比較好,不過它們都是一些哲理的書籍比較多,另外人民文學翻譯的也挺不錯的,比較權威。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