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盘点了一下不同年代那些最伟大的专辑,如果你是「60后」,来看看哪些伟大专辑和你同年出生!让我们先从60年代开始。

1960年

Etta James

「At Last!」

60年代的开篇最佳专辑来自蓝调大师Etta James。

1960年11月15日,她凭借首张专辑「At Last!」一鸣惊人。

这张专辑融合了流行、蓝调和爵士,较同时期的蓝调歌手而言更「主流」。

专辑中的单曲「Stormy Weather」、「I Just Want to Make Love to You」都成为了一个时代的女伶之声,她也因此开创了一种被称为「Crossover diva」的独特演唱风格。

这张专辑在2003年滚石杂志选出的「500张最伟大专辑」中排名第119位,你可以在电影「蓝调传奇」中看到关于Etta James和这张专辑的故事。

由Beyoncé饰演的Etta James

1961年

Robert Johnson

「King of the Delta Blues Singers」

这张专辑来自传奇音乐人Robert Johnson,在2003版滚石500大位列第27位。

Robert Johnson大概是有史以来最神秘的布鲁斯乐手:1911年出生、1938年去世,在世27年流传下来的只有几张78转唱片和几张老照片。

据说他与已婚妇女调情被人毒杀,他和魔鬼的故事也广为流传:

Robert Johnson在密西西比州的一个十字路口遇到了魔鬼,魔鬼拿起吉他,弹了几首歌夺取了他的灵魂,却赋予了他创造布鲁斯的能力。这就是传世名曲「Cross Road Blues」的由来。

但是一个在1938年去世的歌手怎么拥有1961年的最佳专辑呢?

1961年,哥伦比亚唱片公司(Columbia Records)发掘出Robert Johnson的17张旧唱片,并将它们合并为这张「King of the Delta Blues Singers」。

很多人初听下来都认为专辑至少有两个人在弹吉他,但事实上演奏者却只有Robert Johnson本人。

他的唱腔也十分罕见,他能用微调性将许多不同的音调和发声压缩成短歌和短语。

随著这张唱片的发行,世界各地的音乐家,第一次接触到这种三角洲布鲁斯音乐并为之震惊,在Eric Clapton看来,Robert Johnson 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布鲁斯音乐家」。

尤其他在「I Believe Ill Dust My Broom」和「Sweet Home Chicago」等歌曲中创造的低音演奏方式已经成为后世吉他演奏标准。

这张唱片启发了无数音乐家,几乎所有摇滚乐及其分支都可以追溯到它,说它是现代流行乐的源头之一也毫不为过。

1962年

Ray Charles

「Modern Sounds In Country And Western Music」

1962年是特殊的一年,古巴导弹危机使得整个世界都笼罩在一触即发的冷战阴影下。

而在音乐世界,这一年也恰好是一个时代的结束,自此之后的音乐世界就属于披头士。而在此之前的音乐时代,最杰出的代表便是「真正的天才」Ray Charles

由于青光眼,Ray Charles七岁时失明。尽管遇到了如此不幸,查尔斯还是学会了钢琴,并在50年代创造了真正的世俗流行乐。

1962年4月1日,Ray Charles发行了这张职业生涯中最好的专辑「Modern Sounds In Country And Western Music」。

在专辑中,Ray Charles出乎意料地用黑人的灵魂乐重新定义了白人乡村乐,使其成为现代流行乐史中的标志性唱片,被「滚石」和「时代」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专辑之一。

1963年

Bob Dylan

「The Freewheelin Bob Dylan」

60年代初,幻想破灭的Bob Dylan离开家乡前往纽约和哥伦比亚唱片签约,发行了同名首专。但是专辑卖得并不好,哥伦比亚唱片的同事嘲笑他,称他为「愚蠢的哈蒙德」。

1963年5月27日,他发行了第二张专辑,著名的「The Freewheelin Bob Dylan」,在专辑中,他首次展示了自己超凡的创作才能。

专辑中13首歌曲中有11首是他的原创作品,「Blowin In The Wind」、「Masters Of War」、「AHard Rains A-Gonna Fall」等诸多名曲都为民谣音乐和抗议音乐树立了新标杆。

专辑封面是Bob Dylan和当时的女友Suze Rotolo走在冰天雪地的琼斯街头,已然成为那个大时代的图腾符号之一,也影响了无数年轻人耸起肩膀,遥望远方,让女孩在寒风中依偎著自己。

在2003版滚石500名最伟大的专辑中,这张「The Freewheelin Bob Dylan」位列第97。

1964年

The Beatles

「A Hard Days Night」

60年代的世界不属于美国、不属于苏联,而属于披头士。

1963年3月,甲壳虫乐队发行了他们的首张唱片「Please Please Me」,这张唱片统治了英国排行榜长达30周。

但真正让他们统治世界的是1964年的这张「A Hard Days Night」。

1964年2月9日,甲壳虫乐队在Ed Sullivan Show的演出有近7300万的收看量,大约占整个美国人口的三分之一。

同年夏天,披头士发布了第一部电影「A Hard Days Night」。

随后便在1964年7月10日推出了这张同名专辑,收录了电影原声以及无关的作品。

这张「A Hard Days Night」是乐队第一张完全使用四声道录音的专辑。发行后获得巨大成功,留下数首名作,如「A Hard Days Night」,「And I Love Her」,「Cant Buy Me Love」等。

这是头一次在一张唱片里,所有曲目都是The Beatles的原创。2000年,「Q」杂志将它列为其评选最伟大的100张英国专辑的第5位。

1965年

Bob Dylan

「Highway 61 Revisited」

1964年底,The Beatles第一次遇到了Bob Dylan。这无疑是一次历史性的会面,从此开始,二者的音乐都发生了超乎寻常的转变。

Bob Dylan和John Lennon

Bob Dylan先是从民谣歌手摇身一变成摇滚客,在1965 年 8 月 30 日为世界带来了这张「Highway 61 Revisited」(重返61号公路)。

61号公路贯穿美国南北,给了许多布鲁斯乐手灵感,早期布鲁斯乐手常常在路上吟游,「在路上」就是布鲁斯音乐的常见主题。

61号公路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布鲁斯乐手上路的必经之地,所以被称之为「布鲁斯公路」。

Bob Dylan也是其中一员,61号公路也孕育了他。

他将蓝调音乐与诗歌精妙地结合起来,创作出折射著美国政治和文化的歌曲。

有人认为20世纪60年代盛行的反文化运动精神正是源于这张专辑。它在滚石杂志「史上最佳500张专辑」(2003)榜单中名列第4。

而专辑同名歌曲「重访61号公路」更是被滚石评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歌曲,Bob Dylan在其中唱到了「创世纪」、黑人蓝调歌手、国际政治和世界大战,歌词深刻、意向隐喻而丰富。

值得一提的是,里面的黑人蓝调歌手正是前面提到的,1961年最伟大专辑的缔造者 Robert Johnson。

据说那首最著名的「Cross Road Blues」指的就是61号和49号公路的十字交叉口。

1966年

The Beatles

「Revolver」

在Bob Dylan的「Highway 61 Revisited」发行一年后,1966年8月5日,The Beatles发布了同样伟大而革命性的「Revolver」。

「Revolver」承袭了上一张「Rubber Soul」迷幻摇滚风格,并把这种曲风发展到前所未有的巅峰。

为了营造出美妙绝伦的迷幻感,披头士还首次运用了逆录技术,John Lennon将乐谱按照反向顺序弹奏,最后混音的时候再以正向顺序合成。

朦胧眩晕的吉他独奏、千变万化的低沉鼓声造就了这张专辑的独一无二。

它就像是一块声音画布,任凭披头士四人在其中自由地追求著音乐思想和可能彻底改变摇滚的可能性。

这张专辑在滚石500大(2003)中位列第3位。滚石杂志这样评论到:「「Revolver」问世那一刹那,他们已经进入了另一个新世界。」

1967年

The Beatles

「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

在发行「Revolver」后没多久,The Beatles开始因为大批失控的疯狂歌迷而头痛不已,John Lennon说他们可以送出4个蜡像去满足观众,因为「披头士的演出已与音乐无关,就像是一场血腥的部落仪式。

于是他们毅然结束巡演回到伦敦,耗时700个小时录制出一张新专辑:「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

在告别演出后,他们开始潜心于录音室,探索和寻找摇滚乐的内在本质。

1967年5月26日,专辑发行,这堪称20世纪60年代流行文化的标志性时刻,以反文化、嬉皮士精神为主导的迷幻摇滚运动高潮来临。

摇滚乐自从诞生之时就难逃「低俗」的流行范畴,直到这张「佩珀军士」,The Beatles终于开始思考起音乐的严肃性,并由此不断地拓宽摇滚的深度。

摇滚乐自此开始逐渐成为了一门艺术,而不再只是单纯的娱乐。

这也是「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的伟大所在,被滚石在2003年的500大专辑榜单评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专辑。

1968年

The Beatles

The Beatles ("The White Album")

「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发行后的第二年,The Beatles一行人便来到印度小镇瑞诗凯诗学习冥想。

在这里,乐队创作了第九张录音专辑「The Beatles」的大部分歌曲。

1968年11月22日,披头士发行了这张「The Beatles」,因为专辑封面全白没有图案,它又被叫做「White Album」(白色专辑)。

比起前作,这张专辑却温和许多,保持前卫同时,兼顾了耐听性,将披头士出道以来的各种特质都融为一体。

在「滚石」评选的史上最伟大 500 专辑的榜单中,它排在第 10 位。

不过,这也是披头士最后的辉煌时期。「纽约时报」这样写道:

「如果说「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 是一种统一性,那么「The Beatles」更贴近是一张精选辑,每个人自由创作后再与其他人碰撞。」

这样「碰撞」的创作过程正是The Beatles成员之间产生间隙的开端。无论是个人关系,还是创作理念,The Beatles四人在此时都出现了不小的分歧。

尤其是这时,还会有第五个人加入——John Lennon的新女友小野洋子。

1969年

The Beatles

「Abbey Road」

正如我们在前面写到的那样,60年代属于披头士。

1969年,这充满激进、纷扰和争端的迷幻60年代终于在艾比路上划下了句号。

完成「Let It Be」之后,The Beatles 四人决定制作乐队的最后一张专辑。在此之后,乐队成员各奔东西。

由于专辑是录制於伦敦的修道院大道(Abbey Road),所以乐队将其命名为「Abbey Road」。

1969年9 月 26 日,专辑发行。乐队四人行色匆匆地走在艾比路的斑马线上,像极了迫不及待的告别。

这张「Abbey Road」如同对他们多年共同合作的总结,囊括了每一位成员的作品,并将乐队出道以来的各种风格熔于一炉。

专辑发行后一年,Beatles宣告解散,60年代也随之终结。

Beatles最后的合照

披头士的解散结束了由他们统治的音乐时代,也宣告著人类历史最特殊的迷幻时代结束。

爱、自由、和平、反文化、乌托邦、理想主义构建了60年代的精神与现实世界,造就了人类历史影响最深远的一次文化重塑。

正如John Lennon说的那样:

「在60年代,我们所有人都在一艘船上,这艘船发现了新世界,而The Beatles不过是恰好在那艘船的乌鸦巢中。60年代向我们展示了所有人都存在的可能性和责任。这不是答案和终点,它只是让我们瞥见了一种可能性。」

当时间来到70年代时,一切都变得焕然一新,60年代的「伍德斯托克」精神在顷刻间被现实击垮,成为永恒的幻影。

取而代之的是更为现实的性解放、颓废与反抗。

下周,我们会接著盘点70后一代的最伟大专辑,带你重回那个彻底的波普时代。


Norman F**king Rockwell


(系统应该是按歌手首字母整的顺序,不分喜爱先后,都是我的心头肉,那我也按顺序来叨叨好啦/写完发现我话好多,就随便看看吧?(?ˊ??ˋ)??)


1.Alec Benjamin《Narrated For Fou》

是节奏比较轻快的一张专辑,第一次听被Alec Benjamin的少年音吸引(老母亲心态(;′?? ??`)),当然还有这张专辑真的好好听,整张专辑以narrator和singer的角度娓娓道来,讲述(弹唱)一个又一个故事,听起来很舒服,我疯狂心动。这张专辑弹的不是吉他,是我的心弦(不是。个人偏爱《If we have each other》《let me down slowly》《if I killed someone for you》《outrunning karma》,当然其他的也很喜欢啦~


2.AVIVA《Volume Ⅰ》

这张专辑是之前出的歌的合集,因为她也没想到自己会受到那么多人的喜欢,所以她决定以专辑回馈粉丝的喜欢~AVIVA在中国这边可能偏小众,但她的歌真的很好听(至少我觉得嘻嘻),每首我都超爱。全专基本属于暗黑向,但不压抑,反而是很精灵古怪,且歌曲风格基本属于e music。她的音乐大部分是关于她个人情况的(比如被朋友背叛、觉得自己是个outsider等这些消极aspects,看起来好像充满负能量,但实际上没有诶,听完反倒觉得很powerful!!这张没有偏爱,全都爱!


3.Dua Lipa《Future Nostalgia》

不得不说这是一张听了就很快乐的专辑,《wonderland》杂志评论说这是一张重塑这个时代的迪斯科舞曲,欢快得很~反正听了你就知道啪姐有多牛逼啦!!全专也都很爱很爱很爱很爱很爱很爱很爱很爱,尤其爱《future nostalgia》里面的chorus!!听完整个人都回血的那种~


4.FKA twigs《Magdalene》

(首先感谢wb的一个姐妹偶然推给我这个艺术家,在中国也偏属于小众的)小枝这张专辑给我有一种向死而生的感觉(我个人觉得(′△`))【有点悲伤】,再配合上她的舞蹈,简直绝了,真的太美太仙了。噢对了,有人说这张是写和未婚夫(暮光之城男主)分手后的悲痛。我听著确实有那种破碎的感觉,emmm,至于是不是真的break up,我也不清楚。第一次听就觉得整张专辑很让人眼前一亮,特别是《cellophane》这一首的高音和转音部分,像精美瓷器骤然破碎了,任其在地上死寂地摊著般,但又不失优雅与倔强,真的好美啊。这张专辑里的其他歌也都好好听,给我的听感像是一个小女孩获得心心念念的一玻璃罐的糖果后,小心翼翼地在挑选其中的糖果,而突然被人甩开,心和玻璃罐都碎了一地后表现出来的既愤怒又委屈,既乖戾又温顺(?。里面有些歌的调和风格是很奇怪的(不是很符合大众口味,但我还是很喜欢),还带著点古典的韵味,总之,细品你就会知道绝在哪里啦。


5. Halsey《BADLANDS》

这张真的百听不厌,高中第一次听到《strange love》,我真的惊呆了,超级酷!!歌词我也好喜欢,听完觉得自己就是女王(不是。)而后发现整张专辑都是好听的~每一次shuffle到这张专辑的其中一首都给我眼前一亮的感觉。(我真的吹爆了这张专辑嗷嗷嗷嗷嗷)全专都喜欢,要说偏爱,我偏爱《control》《strange love》《color》《new Americana》《drive》《ghost》《gasoline》《castle》(感觉都快把整张说完了嘤嘤)。对了,风格是pop!!总之,这一张专辑真的好酷好酷好酷好酷!!!


6. Lana Del Ray《Born to Die》

先说一句!打雷姐牛逼!打雷姐牛逼!(这张专辑是她颜值巅峰(误。我不是颜饭)这张真的经典到不行!虽然是火葬场之专,但饱含著绝望与磐涅重生的矛盾之争。哎呀,这张真的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绝了,我觉得我的语言太匮乏了!只能以呜呜呜和嘤嘤嘤来表达我内心未能表达的那部分语言。不得不说,这张专辑给我的感受是既疯狂热烈又冷漠淡然,既调皮又风骚(?,有著罪恶的诱惑力而又拒人之外,像罂粟花一般(除此之外,女权主义风格较强烈,当然还有种小女人的感觉啦(杠我你就对)。第一次听到的歌是《off to the races》,全曲的节奏层层递进,到了chorus波澜起伏,从唱腔到歌曲本身再到歌词完全是紧抓你耳朵不放,让人欲罢不能。当然,其他歌也好好听呢。(不好听我头给你!(不同口味偏好另谈(我永远爱这张专辑!!!!)


7. Lana Dey Ray《Norman Fucking Rockwell!》

哎呀,这张去年没有获得GM,我都心痛到哭嘞。这一张和之前的专辑风格还是有点出入的,至少这一张没有那种向死而生的感觉,但还是可以听出是打雷姐特有的风格。全专听起来也是很舒服的,虽然不欢快甚至有些悲伤。我第一次听《California》就哭了,尤为那种包容和带著鼓励积极的爱所感动,"you dont have to be stronger than youre really are" "if you come back to America, you should just hit me up. We will do whatever you want, travel wherever how far. We will hit up all the places" ,虽然歌词没有那么华丽,但可以感受到一种深沉默然的爱。还有其他歌也真的很好听!!百听不厌!!


8.Taylor Swift《Lover》

霉霉就是情歌女王诶~这张专辑挺多元的,有关于爱情的,关于女性,关于支持LGBTQ+等。《Lover》又浪漫又甜蜜的,谁听谁知道!!"My hearts been borrowed. Yours has been blue. Alls well that ends well."《You Need to Calm Down》讲的就是支持LGBTQ+群体(希望每个人都能尊重理解与自己不一样的人/群体)。《The Man》其实是全专我最爱的一首,无论从歌曲本身,还是从歌词含义,还有mv的编排,我都不得不说我好爱霉霉(路人粉!这首歌好像是因为2017年(没记错的话应该是)霉霉在公众场合受到某个celebrity的sexual assaulted,然后这场诉讼真的让人心力交瘁(就大概是证据不足,主观性质较强啥的说不清道不明的,你懂的),所以写了这首歌。歌词里面展现的是对如果【我】是一个男人,那在社会生存就会简单得多的图景,但实际上是指出了社会很多不公平的现象(与女权主义相关)。"If I was a man, Id be a man." 专辑其他的歌也好好听!!(霉霉的歌就没有废曲!每首都很棒!)


9.Taylor Swift《folklore》

很多人都说这张专辑是回村之专,我觉得是,但也不全是,因为与她前期的乡村音乐专辑还是不一样的(不展开讲啦)。啊还有不得不说,霉霉真的是个才女~据说这张专辑是4月开始写的,然后7.21就悄悄发歌了。这张专辑是属于温柔舒适而又慢节奏的,有几首歌关于具有连续性的故事的,以不同主人公的视角写,比如《Betty》是James写给Betty的,《cardigan》是Betty写给James的,《August》是另一个女孩子写给James(intricate的关系嘤嘤)。其中我最最最最喜欢的是《exile》这一首,从低沉温柔的男声开始,到和霉霉的歌声融进这首歌(互相指责对方=????( ヮ 三 ヮ =????) ),真的让我觉得要升天嘞~真的好听到炸喔噢!!其他的歌也是很好听呢!!


10.Taylor Swift《reputation》

拍断大腿也要告诉全世界这张专辑是真的绝!正因为是霉霉在黑暗时期写的,所以这张专辑不再讲述那么多情情爱爱(当然也有!)的,歌词都带有锋芒尖锐感,像是长刺了的玫瑰,鲜艳梦幻但又坚强有力,是重生的坚定与透彻,可以说是有关成长转型的一张专辑吧。《call it what you want》本专我的最爱!!(感谢Joe的陪伴!爱让人重生!)其他也好好听!strong and energetic!(虽然是废话但依然要说)


11. Troye Sivan《Bloom》

终于到了我宝贝戳鹅啦!首先拒绝讨论是否breakup,只从音乐本身谈起。接下来用【另一半】指代鹅写给的对象。这张专辑主要是关于感情问题的,有甜甜的high歌,比如《Bloom》《MY!MY!MY!》《Dance to This》《Lucky Strike》。无疑,都是写给另一半的,是刚陷入爱河的蓝精灵啊,歌词里还吹了一大堆彩虹屁啊(肯定是真情实感的嘎嘎嘎!),比如"my boy like a Queen, unlike one youve ever seen" "the jewel of California" 等等啦,这些歌是有融进80年代的爵士风格的,反正听起来就知道是在热恋期写的!!(听了也会很开心!感兴趣的可以细究歌词(这个男人真的gh最在行,咳咳)。然后我要讲的就是《animal》和《what a heavenly way to die》,这两首歌每次听我都会哭(真掉泪那种)。《animal》可以听出是爱得深沉,至死不渝的那种(在一段关系中好像都会这样(我也不清楚(。)"I am an animal with you."(因为在这段关系中,他们一起养了一只比特犬Nash。Nash是一只灵性很高的狗狗,呜呜呜,超有爱,在戳的另一半出差工作时会陪伴著他,他们还会一起睡觉~戳说它是emotional support) ,这首歌是应该也是热恋期写的啦~他始终向往细水长流的爱,所以这首歌较缓慢但又很轻松,温柔又温暖,我听的时候感觉被卷进他的思绪里(可能我共情能力较强吧嘿嘿),后面又有一段用鼓敲出来的climax,然后又平缓地结束。‖ 戳说过《what a heavenly way to die》是他写过最成功的一首。一样是慢歌,也充满著浪漫与温暖,感受下歌词吧"What a heavenly way to die, what a time to be alive. Because forever is in your eyes. But forever aint half the time." "I wanna spend with you. I wanna be with you." "When our prime has come and gone, and our youth is melted, melted. We can listen to this song. So we dont have to accpet it, accept it. Just as long as youll be home. In the one weve manifested-fested."(所以我希望一切都是rumors,害。【哈哈哈哈哈哈tmd我就知道我嗑的cp不会be!!2020.10.3更】这张专辑其他歌也很好听很好听很好听很好听,有一首是写给ex的(我本能地不喜欢,但歌是好听的)。


12.Troye Sivan《Blue Neighbourhood》

这张专辑虽然大部分歌曲节奏是比较快的,但其实有点悲伤(至少我听起来是这样)。因为是处于一段感情快结束阶段时写的,歌里行间(尤其是那个调,真的会有点压抑感)不免会流露出insecurity和melancholy。戳这孩子创作的音乐就和他本人一样,flexible and changeable,他的歌采用的元素并不单一,听起来就有种【我听完了?】的疑惑,因为基本没有重复的teaser!!害,全专都好好听!我第一次听就觉得很好听的有这些《fools》《for him》《wild》《youth》《lost boy》《blue》。细听后觉得也很奇妙很好听的有《swimming pool》《DKLA》《quiet》《cool》(感觉都把整张专辑背下来了)


以上~当然还有好多好多好多很好听的专辑,但真的太多了。。。我说不过来嘞。。。感谢看完~


我就推一些我喜欢的砖吧。

Lil Wayne 的收山之作,我有一段时间把整张循环了差不多一个月,几乎到了不看词可以跟著一起 rap 的地步。我是真心觉得这张砖的音乐性很强了,很合我的口味。

Zedd 这张砖没一首难听的歌(个人看法),入坑不亏,作为走路的 BGM 不错。虽然是舞曲,但我觉得能让人平静。

Sia 这张砖的歌原本都不是写给自己的,但出来的成品跟她本人意外地夹,我甚至想不出来有谁能比她演绎得更好的。

Bruno Mars 这张是十年前的,我记得那次去音响店,店员说有新货到了,然后递给我一副耳机,我没记错当初听的第一首就是 Locked Out of Heaven,不过这张砖里当然也有比它更好听的。

Jorja Smith 跟我差不多大,Teenage Fantasy 和 Blue Lights 让我很有共鸣,我也重复听了忘了多少遍,是越听越耐听的那种音乐。

Ke$ha 我很早就关注她了,以前她的风格是派对舞曲。后来得知原来那段时间她被制作人虐待,销声匿迹好长一段时间,回归的第一张砖我第一次听就沉默了良久,恭喜她涅槃重生。

Lady Gaga 的专辑质量都很高,我想了很久才选了这张。这张挺早期的,我的回忆也比较多。我记得那是中学的时候,我们班把她 MV 的名场面搬到联欢晚会上演了,当著全校师生的面……

DragonForce 的歌现场肯定气场更强大,不过这张砖还原度不错,我觉得完全可以想像到演出时候的震撼。

Clean Bandit 这张砖的歌首首是精选,其中 Rockabye 的歌词第一次听就想哭,那个内容就像亲眼看到一个举步维艰的单亲妈妈,我就想起我妈来了,可惜她不懂英文。

Drake 的 trap 我意外地特别喜爱,而且我觉得 melody rap 也是一种音乐,所以对于上述的描述我不置可否。

OneRepublic 这张砖是我中学时代的回忆,那时候为了训练英文听力,我用了当时英文老师提供的秘诀,就是听歌默写英文。我用过这张砖「默写」歌词,而 Counting Stars 真的好抓耳,经常让我分心。

我同时是 Nicki Minaj 和 Cardi B 的粉,粉后者一开始是始于性格,当时她在节目里开朗的笑声和搞怪的反应真的让人印象深刻,然后我就开始留意起她的作品。

Beyoncé 这张砖比以前作品更有深度,让我不禁思考婚姻真的对一名女性影响如此之大吗?(笑)Formation 是我整张砖最喜爱的歌曲之一。

Tove Lo 很多歌都很棒,让我苦恼了很久,不知道选哪个砖好。最后我挑了这个,这张砖里有不少我个人觉得好听的歌。入门可以先听 Heroes。

Post Malone 我自己最喜欢的几首都是单曲与 EP,这张砖可以推。另外,上面的描述我想给它点赞。

Daniel Avery 这张砖第一次听就觉得迷之戳中我听觉审美,我闭眼听只觉曲风很美。大部分作品都是无人声,所以也对英语不好的电音爱好者友好。Water Jump 强力推荐。

League of Legends 是一款大热的游戏,我没有玩过,但它的主题曲听过不少。这张砖同样无歌词,对不擅英语的音乐爱好者友好。其中 Silver Scrapes 的知名度应该比较高,可以去听听,说不定是一首你以前一直想知道歌名但没找到的。

Dark Model 这张砖是朋友安利的,推 Judgement Day,大爱这种曲风!

说实话,这张砖我挑不出一首不喜欢的歌。

推 Blood Honey,不一定是最好听的,但一定是最易拉人入坑的。

这张也是没一首不好听!而且是做功课、冥想的必备曲,我个人推 Dark Rift。

每篇专辑写两行字有点累啊,我比如直接点出可以让大家入坑前试听的歌算了)

【未完待续,稍后补充】


说到质量高,马上想起鸽王Frank Ocean的两张神专Blonde和Channel Orange

Channel Orange 婊叉9.5分

Blonde 婊叉9.0分

两张都在PitchFork给的2010s 200佳专辑榜上取得卓越成绩,其中Blonde甚至挤下了Kanye,成为第一名

法海这两张可以直接证明他是另类RB领域的领头人物。每一首的制作都可圈可点,值得细细琢磨。法海很擅长玩概念专辑,所以听的时候最好从头听到尾不间断(建议用Spotify这种歌曲衔接好的)每一首歌位置的编排都是有心的,比如Blonde中通过Be Yourself的独白转到梦幻的Solo,还有后面Pretty Sweet那极富破坏力的编曲再转到Facebook story静谧的娓娓道来,环环相扣,整体氛围非常舒服。

海公主的专辑不流行化,第一次听可能没有一首歌能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它有种魔力让你不断播放它。(我已经被成功洗脑了)

等待法海新专中......

另外,Drake早中期的专辑也是非常值得一听的,他那融合了旋律的说唱以及标志性鸭嗓奠定了他独特的地位。从Take Care的奢华忧郁到If You Are Reading This It』s Too Late的凶狠冷酷,从Doing It Wrong这样纯粹的RB到One Dance,Controlla这种融合了Dance Hall,雷鬼风格的魔性舞曲,几乎没有这个男人没触及过的风格。

(Take Care,乐评天王,Pitchfork上8.6分,好像给了2010年代专辑榜第11名的位置,有五首是盆栽写的,但是整体也走出了Drake自己的高级的风格)

尽管Drake现在专辑质量下降了,但是他依旧是当今欧美乐坛最有活力的歌手(兼舞者)之一,他现在的热单也越来越多了,kiki,上帝计划,现在国内很多网友可能是通过这些歌认识到Drizzy的,不过这些歌不够证明他的实力,早期的Take Care,Nothing Was the Same我吐血推荐,看到国内鸭鸭一些一般的曲子火了,早期神专却依旧无人问津,挺难受的。

(Nothing Was the Same,同8.6分,整张专beat以钢琴、人声为两个重点,营造出一种翱翔于天际的氛围)

Drake大部分歌的beat都很神,不得不说OVO那帮人真会营造氛围,混音太强了

————————更新一波————————

Jamie xx老师的专辑《in colour》

(Pitchfork 9.3)UK

Jamie将极简主义的电子音乐玩得很透彻,全专的风格都很「漂亮」,悦耳的音色,丰富的细节,制作非常高级。这张专很适用于服装店,酒店之类的,透明且舒适。

Jamie很擅长用steeldrums这样清新简单的乐器,来诠释何谓「天才」,何谓「灵性」。没有纷乱,没有炫酷,有的是无限的令人惊叹的ideas

我爱Jamie xx!

《Bon Iver,Bon Iver》 ——Bon Iver

(Pitchfork:9.5) US

我不太了解民谣,但是Bon Iver这张应该可以算2010s最佳独立民谣专辑。精致优美的词曲,诗画一般的意境,仿佛北欧村庄里静谧的田园生活。当年格莱美颁给他是最正确的选择。

《Kid A》 ——Radiohead

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二十多年前的音乐...

《The Colour in Anything》

(pitchfork:8.2) UK

2010s的佼佼者,我觉得James Blake必须要有一席之地。这位拥有如此吸引人的嗓音的忧郁电子天才,为啥这么快就flop了呢....

James的风格独特而有些致郁:碎片的反复呢喃的歌词,无序的工业噪音采样,还有各种冰冷的合成器。这张专辑就如同封面所描绘的场景一般,仿佛一个笼罩著乌云的阴天,里面蕴藏著细腻而复杂的感情。不同于首专《James Blake》(也很棒,但是风格很小众),这张在另类度与悦耳度找到了很佳的平衡点,歌曲风格从晦涩模糊逐渐明晰起来,因此这是我心目中James最成熟的专辑。

《Die Lit》

(Pitchfork:8.5) US

复读式Trap一直以来是个极度两极分化的风格,稍有不慎很容易走向「又一个流水线产品」的深渊。而我们的玩少Playboi Carti,无疑是Mumble Rapper里面的头号玩家,没有人能像他这样做如此纯粹的「嗨歌」。这张专辑从发行一直循环到现在,越听越吊,越来越能感受到Carti那种黑白蒸汽朋克式的艺术风格和玩世不恭的嘻哈态度(pierre作为主要制作人,有很大的功劳)。随便点开一首Die Lit里的歌曲,它都能舒缓你的神经——不用想太多,跟著Carti摇就完事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