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途銳3.6v6 17年的車,1萬多公里現在,本人現在在加拿大,早上0°-5°左右,昨天早上冷車啟動後,怠速時,轉速表在800到1200之間來回跳,發動機聲音也在起伏不定,哄了一腳油門之後,就好了,這種情況第一次出現,機油是耐低溫的機油,請問正常嗎?感覺才1萬公里,不至於吧,謝謝回答


和題主相似的問題車質網上一查一堆。這個問題真的比較頭疼,4s也解決不了。

需要廠家支持!

首先我們需要先知道,冷啟動發生了什麼?有什麼特殊之處?冷啟動是指發動機水溫在-10~40 °C的初次啟動,由於正好是排放測試要求區間,必須滿足排放法規的要求。

大的分兩方面:

第一快速使三元催化器起燃(加熱三元催化器溫度達到300°C +活性化)凈化排放的尾氣;

第二降低冷啟動的發動機原排(主要是加濃導致的碳氫HC,CO等)。

為了快速起燃,要把大量的熱的尾氣儘快輸送到排氣管,主要採用的方法有提高怠速轉速,推遲點火角。隨著怠速轉速的提升,排放的尾氣多一些,但是太高轉速會引起油耗問題和客戶抱怨。多數品牌的冷啟動怠速都是1500rpm以下的,馬自達等幾個品牌更加激進一些。

還有就是推遲點火角度,將燃燒的能量,不用於做功而是用來加熱排氣管及三元催化器。為此這時缸內的燃燒壓力是特別低,基本介於燃與不燃之間的臨界點。同時因為燃燒無力,為了維持同樣的轉速,需要吸入更多的空氣,簡直一石二鳥。

本來冷啟動時候由於溫度低汽油的氣化不好,以及存在附著在各種面的壁附汽油,需要對燃油進行加濃補充。為了降低原排,也只能最低限度的加濃,將實際空燃比LAMBDA附近。甚至有利用一些新技術實現稀薄燃燒,將空燃比進一步向稀薄界限推進。VVT,VVL這些老技術不說。比如某田D4-S系統,就把噴油量分成進氣道噴射和缸內直噴,期待燃油氣化更佳。

某眾的直噴發動機採用多次噴射,把噴油量分成兩次,第二次在壓縮TDC前利用分層燃燒的概念使得燃燒更佳。

其實這些增強燃燒都是為了進一步削弱燃燒體力提供餘地,而不是為了讓冷啟動多順暢。好比讓一個藥渣喫百年老山參,海豹海狗進補,是為了可以提供更多腎餘價值。

任何事物都有其反面,這樣做有什麼問題呢?就是因為點火推遲,空燃比偏稀,造成了燃燒的不穩定(雖然開發中有做減稀20%之類的覆蓋性實驗)!而發動機,汽車都有個體差異,一個軟體怎麼能適配所有汽車?特別是,這一階段由於氧感測器還沒達到活化溫度,空燃比控制是開環的(閉環控制開路),對汽車個體差異無法調節。

就容易發生部分車輛發生失火,缺缸,表現到感官上就是轉速表不穩,車輛抖動。嚴重的車可能啟動後馬上熄火,反覆多次啟動才能成功。

對這樣的問題,一般而言4s店維修沒有什麼好的解決辦法。如果噴油嘴,火花塞有比較嚴重的積碳,更換可能能解決問題,大的概率是解決不了的。需要主機廠對軟體進行升級做一些改進。當然這其實不算什麼大問題,不要擔心因此汽車使用壽命有什麼影響。對於車主,能做的是採用低粘度的機油,更換合適間隙的點火線圈等等。


沒問題,發動機在熱機,儘快到達正常水溫

啟動後電腦會逐步降低轉速來達到正常怠速,但由於溫度低,機油沒有完全潤滑,有可能熄火的危險,所以電腦會增大噴油量來維持運轉,這樣轉速就又高了,然後就又來減少噴油量,又快熄火了,增加噴油量。一腳油門就正常是不太冷的時候,零下二十度的時候更明顯


我的2015年底購買的2016款Touareg VR6 3.6 也經歷了這個問題。早上冷啟時發動機轉速表上下竄,車在2019年4月份7萬多公里的時候遇到了這個問題,然後發動機燈就亮了。去vw dealer檢查,說是第2個缸misfire因為點火coil導致的,dealer就把1號缸和2號缸的點火線圈swap了,把故障碼清了。目前車8萬8千公里了,前段時間剛提前做了9萬公里的保養,更換了火花塞,前兩天早上冷啟又經歷了兩次這樣的事情,引擎燈又亮了,我的車都是一直停車庫的,準備週一送去dealer看看咋回事。車一直都是在dealer做的保養,還在當初買車有買5 star protection plus,應該在保修內。


油門踏板卡滯,可能是裡邊複位機構有點軟了,沒關係的。如果不適應可以換個新的試試,如果還是不行不要就好了,也就是給4S店二十塊錢工時費。


機油的問題,冷啟動時候機油太黏,轉速起不來。

加油門,機油泵也加大泵油,然後潤滑開始正常。

這樣會加速發動機磨損,建議選粘度低的油,而且要油膜持久的。

說的通俗點,xxoo時潤滑不足的時候,活塞傷,缸套也傷。


低溫冷啟動機油凝滯現象,看看用戶手冊,機油粘度是否合適。新車不要用粘度大的機油,比如5W—40的機油 可能會延遲冷啟動時機油的快速流動,影響起步時的潤滑效果,可能會造成怠速不穩的問題。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