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不是永恆的,回憶幸福是一件很殘忍的事。

另外你的不安和害怕可能是沒有實現自身意義上的幸福,而是靠寄託在他人他事身上。這樣是虛浮的,不會自足,安穩。


我個人覺得還是一種缺乏安全感的心理表達。因爲可能自己感覺到的幸福並不是永恆的、不是持久的,會感覺自己體驗到的幸福是暫時的、是可能會消失的,一種“不確定”體驗的反映。人大多數時候是這樣的,所以纔會有“居安思危”的感受。


珍惜幸福所以纔會害怕失去幸福

謝邀

張愛玲有一句話“人在接近幸福時倍感幸福,在幸福進行時卻患得患失”

其實也算是比較好理解,在靠近幸福時能感受到幸福逐漸被自己得到而有精神上的滿足這本身就是一種幸福

而得到了卻會患得患失則很明顯的說明了,您再害怕失去幸福

一般來說這種情況一般有以下幾種情況

(以下觀點均爲個人看法,歡迎討論但勿槓勿噴)

一,自卑

自卑心理導致的對自我的不相信與否認,不敢確定自己真的得到了幸福,同時認爲自己隨時有可能失去幸福

二,無意間突然獲得

很簡單的例子,中彩票,可能有那麼一瞬間害怕,怕自己是做夢

三,在長期艱難困苦的生活中經過長久的努力,終於得到了想要的生活

這一點也很簡單,前後過程的較大落差所帶來的衝擊感容易使人產生“我這不是在做夢吧”的感覺,有一個詞在這種情況下比較適用,那就是“恍如隔世”

總之,如果您真的確定這就是您的幸福,那麼請您不要懷疑,並且,

好好珍惜

以上


謝邀。由於沒有辦法跟你去確認具體害怕或不安的是什麼,所以只能簡單的做一些推測,僅供參考。

一個是分離焦慮的主題,乍一聽這句話可能完全想到不到和分離有什麼關係,但其實這句話透露出了一種“融合焦慮”(如果害怕與不安的是失去對方,或對關係的持久性有所擔心等等),從感受上來說就好像“因爲害怕失去,而不敢擁有”,既渴望親密、又害怕親密等等。“融合焦慮”更像是一個變種,它的根源其實是“分離焦慮”。所謂分離焦慮,就是指嬰幼兒因與主要照顧者(比如父母)分離而引起的焦慮、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緒反應。比如媽媽要去工作了,孩子吵着鬧着不想和媽媽分開,這是一種分離。而“分離焦慮”背後的核心感受是恐懼。因爲嬰幼兒的客體恆常性(即父母雖然不在眼前,但是我知道他們還會回來或依舊存在)其實還未建立,有的時候父母只是消失了一下,但或許就被嬰幼兒體驗爲永遠的離開了,從而感受到一種被拋棄、恐懼又無助的感覺。如何與孩子分離是每一位父母都應該正視的一門課,因爲如果沒有處理好,這個恐懼的陰影可能會影響到成人後在關係上的相處。

另一個是自我價值感方面的主題,比如有的人很幸福的時候會產生自我懷疑,我能hold住這種幸福嗎?我值得嗎?今後ta會不會遇到比我更好的人?造成這個的原因可能和父母養育方式有關,比如一個擅於控制的父母,只有在孩子聽話的時候纔會面露悅色;一個無法從伴侶身上獲得情感回饋的主要養育者,只有在孩子身上去尋求這種滿足,當孩子給了,孩子同時也獲得了肯定,也就體會到了自己的價值。好像只有自己在符合對方預期或要求的情況下,纔會獲得認同,纔會體會到自己有價值,這是一種價值條件化。然而事實是,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特殊的存在,各有各的價值,價值的標準也是多元的。

多說一點與題無關的。以上的分析並不是要去責怪父母,“父母皆禍害”這句話聽了很多,原生家庭這個點也不新鮮,但其實作爲父母,那也是他們的第一次,對於父母與孩子來說都是成長,父母對於孩子的愛毋庸置疑,只是愛的方式值得商榷。沒有完美的父母,再好的養育方式也會有不同類型或程度的問題要面對,重點是,從自己做起,我相信一代會比一代強。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