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想要考研,興趣上我不喜歡事務性學科,對文學,哲學有些興趣,剛工作的時候因為活的很迷茫看過一些哲學入門書籍,對哲學這個學科有些好奇,但還是不明白到底研究的是什麼,研究目標是什麼,所以拿不定主意要不要報這個專業,故現在求問哲學專業學習研究的是什麼東西。


謝邀。

這個問題我不建議有所疑問。一來是因為泛泛而談毫無意義(——其實有意義無意義的價值判斷也是哲學提供根據的),二來是因為如果提問者和回答者沒有一種根本上的焦慮、根本上對世界的追求,他理解不了哲學的任務。——當然,即使有這個追求,大部分人也不可能進入哲學。

1.哲學的目的是什麼。

哲學的目的是什麼,這個問題彷彿是多麼功利的問題一般。哲學有自己的目的,而且很多人一開始並不知道自己是天生哲學家,都是莫名其妙變成了哲學家,比如胡塞爾。並不是所有研究上帝、神的人都是哲學家,這是很顯然的,因為哲學不等於神學。當然,中世紀很多人兼有哲學家和神學家的雙重身份,比如我比較喜歡的奧古斯丁和阿奎那。所以我們有必要在最開始先說說哲學的目的是什麼,因為這個目的往往決定了「x之為x」。

哲學的目的從一開始就是為了尋求某種根據。換個說法就是,「為什麼xxxx」這樣。

在最古的時候這種根據體現為世界的根據,我們認識世界,那麼世界為什麼是這樣,世界的根據是什麼?當然,這個解釋有著諸多的差異,比如古希臘的自然哲學,再比如中世紀的神學,其實都是在回答這個問題。

在近一點就呈現為批判,我們可以認識世界,為什麼我們可以認識,認識的根據是什麼?比如康德、胡塞爾就是這一類。其實我覺得胡塞爾經歷很值得大部分想學哲學的人做參考,以此判斷自己的是否適合哲學。胡塞爾一開始是自然科學家,他也不認為自己是哲學家。但是他是天生的哲學家!他無法和其他的人一樣,以一種茫然的態度來使用概念。他開始追問,這些概念的根據是什麼。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他覺得他無法繼續從事於當時的工作,對概念的追求使它從天文學、物理學轉向了數學,並最終轉到了邏輯學。這種不斷的努力也讓他意識到自己是個哲學家。

其實在現代社會,大部分人小時候比胡塞爾都有著更強的尋根究底的慾望。因為這個時代的特性就是追求,我們在追問時空、世界、宇宙、人生(人生是否可以成為哲學這個有待推定)、死亡……但不管是什麼,那種古典的世界圖景已經被打破了——例如,我們不會在安於「這是老天爺決定的」、「天意如此」這種回答,這種打破更多會呈現一種宗教式的圖景的破壞,其實更準確地說,古人生活的世界其實就是一套編織的宗教世界。但是我們未必都可以把這種慾望付諸於行動。哲學的目的,就在於對這種根據的追求。

2.哲學的任務是什麼。

很多人說,哲學高高在上不接地氣,彷彿哲學就因此與生活完全沒有關係。其實完全不是,哲學的任務恰恰是為我們的生活提供根據。如果我告訴你,你其實是生活在幻象之中,很多人會嗤之以鼻。對吧,我現實經驗到了太陽、海洋、大地,我怎麼會生活在幻象之中?但是事實是否如此?如果一定要讓我寫哲學史,我寫作的方式不會按照時間來寫,也不會按照人物來寫,而是會按照一種分期:前哲學時代—哲學的預備階段—哲學的時代。

(1)一切以獨斷的方式認可的、以往被認為是哲學家的思想家們,都會被劃定到前哲學時代。因為他們的態度並不是一種哲學的態度。哲學雖然是在追求根據,但是我們不可能通過獨斷的方式認肯某種根據。比如,我們說這個杯子是存在的。憑什麼?我們通過經驗感受到了某物,然後我們以內在的感覺來判定了外在某物的存在?我們有什麼資格這麼認定?如果是以這種方式來進行思想陳述,這種思想不能成為哲學。因為這種方式僅僅是以稍微超越一般人的思考方式的思考來界定哲學,但本質他們思考的起點還是一種未經審查的態度。

(2)而一切對這種獨斷論的懷疑、相對主義,則是哲學的預備階段。這一類人很容易滑向虛無主義。我很詫異,因為一直到今天為止,我都不知道這麼認可懷疑主義,比如高爾吉亞、普羅泰戈拉,以及休謨等等。不妨以高爾吉亞為例,高爾吉亞的三個命題:1.無物存在;2. 即使有物存在,也不可知;3. 即使有物存在而又可知,也不可能把它告訴別人。原因很簡單,我們憑將某些內在的什麼感覺超越了內在而達到對外界某種實在的切合?我們的概念,作為一種主觀的指稱,有什麼能力、什麼權利指向某種具體的外界之物?這種思想已經對他當時的獨斷論以及以往的獨斷論提出了詰問,憑什麼你有這種權力認為思維與實在是統一的?這種思想必然會開啟哲學的視野,因為他已經開始對以往自己的思想進行了超越,對潛在的那種觀點進行了駁難。用唯識的話說,就是對俱生我執開始進行破除。想到以前老師在介紹懷疑論時提問的一題目:證明你在教室中聽課。如果認為這個題目很簡單,好吧,你沒有可能入門哲學。

(3)然而,對事物的懷疑不是哲學的終點,而僅僅是起點。會有人說,破壞是最簡單的事情,因為他不需要建造。說這個話的人一般是出於兩種態度——雖然都是對懷疑論者的輕視。一種態度會認為,懷疑論者這種思考都是沒有意義的,所以我們要堅持感覺論,我們感覺到了陽光,我們坐在了椅子上,所以懷疑論者認為無物存在這種觀點沒有意義,最終,這些人滑向了獨斷論,甚至於,入門不了哲學。還有一類人會認為,你只能懷疑,因為懷疑只是起點,有本事你要確切確立起對抗懷疑論的論說。這種人不論最後的努力成功與否,他們畢竟在努力。但是,正因為懷疑論者對世界懷疑這一做法具有永恆的意義,哲學永遠無法完成。對事物懷疑,我們只能開始哲學,但是哲學的完成永遠是進行時。

哲學的任務恰恰是為了對抗懷疑論者,對抗虛無。比如康德,康德為了在世界圖景解體之後為我們重新樹立道德準則,完成了第三批判——真正研究康德的人不會覺得康德的目的是第一批判。至於他的努力是否成功,有待商榷,但是至少他這麼努力了。哲學的任務就是為了給生活提供一種切實的根據。你有什麼資格說,你認識世界了世界。這就是哲學努力所必然要完成的任務。

3.哲學的意義是什麼。

我覺得說了哲學的目的和哲學的任務之後,這個問題是自明的——其實是我懶得打了。


其實我的觀點會被很多人詬病,我已經預見了這種結局。但如果沒有,只能說我太幸運了。因為在回答的時候,我其實已經以一種哲學理念來進行回答。那就是,我們有義務對自然態度進行懸置。


Part.1 哲學的領域

為方便起見,同時也是為了把這門學科分成適於講授的幾個部分,哲學通常會被劃分成若干領域。這些領域最終是相互交織在一起的,當我們研究某一領域的某個問題時,往往不經意間就會發現自己已經置身於另外一個領域了。然而就像大多教其他學者一樣,哲學家也喜歡把東西專門化,你也許會發覺你的主要興趣集中在以下某個領域: 形而上學:關於實在以及萬物最終本性的理論。形而上學的目標是形成一種關於宇宙的全面而整體的世界現。形而上學中有一個有時被稱為本體論的部分,它所研究的是「存在」,試圖依次列出構成宇宙中不同種類的實體的優先性。 倫理學:對善惡對錯的研究,對「好的生活」的尋求,以及對道德原理和準則的辨護,所以它有時又被稱為道德哲學,儘管這實際上只是倫理學的豐富內容的一部分。認識論:對知識的研究,包括諸如「我們能知道什麼?」「我們是怎樣知道某種事物的?」以及「什麼是真理?」這樣的問題。 邏輯(或哲學邏輯):對合理思維和好的論證的形式結構的研究。 宗教哲學(或哲學神學):對宗教、宗教的本質、神聖事物的本質以及相信(或不相信)上帝存在的各種理由的哲學探究。

政治(或社會政治)哲學:對社會和國家的基礎與本質的研究,試圖構想出理想社會的樣子,並在我們自己的社會中實踐某些觀念和改革以更好地達到這個目標。

美學(或藝術哲學):對藝術的本質以及藝術體驗的研究,包括對「美」、「表現」等概念的理解。

Part.2

問題:哲學不是由對這個或那個話題的隨隨便便的思考和論證所組成的,它是被一個問題,一個自己真正關注的問題激發出來的。死亡和生活的意義之所以會成為哲學問題,是因為——溫和地說——我們都關心生與死以及我們的生與死的問題。之所以會產生關於知識的問題,是因為有時某人會懷疑我們是否真正知道我們自認為知道的東西,自古以來,哲學家們一直在回應這種挑戰(比如,你怎麼知道你現在沒有在做夢?或者,你怎麼知道這個世界不是五分鐘前隨著它的所有化石和古代遺迹,以及我們和我們所有過去的記憶一同創造出來的)。哲學可能始於對一般意義上的生活和世界的好奇,但它必須關注某一個問題。以上摘自《大問題:簡明哲學導論》。答主自己也是哲學專業的,不過只是大一,自己不敢妄言。總體而言哲學不提供什麼實用的專業技能,但是提供素養,是每一個保持自身超越性關懷的人都該探索的學問。

首先,哲學研究的是不確定性問題。

這些問題不能定量分析,只能按照某種程式進行定性分析。

而這種程式就是哲學邏輯。

其次,哲學的研究目標,其實目前沒人能夠說清楚。哲學的研究目標是個很模糊的概念,而且這個目標會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生微妙的變化,是很靈動的。

最後,要不要報哲學專業?

個人建議,題主應該在對哲學的興趣程度上進行考察,「有些興趣」顯然不能作為報考的主要依據。哲學真正學的很深入的話,是有些枯燥的,若在哲學領域天賦不夠,單憑那點興趣很難走的長遠。

此外,還應該考察報考哲學的目的,是因為興趣報考,還是因為哲學使人聰慧而報考,還是因為學了哲學會「很能掙錢」?

哲學學通透了,用在掙錢上,很受用,但具體能掙多少,因人而異。哲學學進去了,會提供人授人以漁的漁。比如我學了哲學後,用哲學帶來的思維的提升,在20天內掙到3萬塊錢。很顯然,我是把哲學當作了掙錢的思維工具,這些物質生活,也便是我學哲學「學到的東西」。


本科學的科目很多很雜,中西馬哲 哲學史哲學原著 美學邏輯學倫理學也都會學。 但研究生就是要有具體研究方向的了,我覺著感興趣的話至少該想清楚研究生讀哪個方向,每個人感興趣的領域都是不一樣的,如果剛好學了你不喜歡的可能會覺著很枯燥很崩潰。

我現在是本科,當初錄到哲學時特別崩潰,但是現在學著學著,其實發現是有樂趣在裡面的,老師也講過很多很多學哲學到底為了什麼,講真我比較認同的就是 讓我們更好的選擇。可能有些人覺著這都是冠冕堂皇的漂亮話,不是的,人這一輩子,能看清自己真正想要什麼其實是很難的。

別太功利地去想那麼多,「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我覺著是一種很動人的境界。


哲學主要研究 你對事情的判讀是不是正確!比如飛著的箭到底動不動,無窮小到底有多小,1,2,3 是不是 線 ,面,體。 看見樹葉綠 是不是真綠。一句話 這個世界到底怎麼回事!這就是哲學研究的問題!研究哲學需要悟性,是最有意思的一門學問。但是能學會的人很少。比較難。如果學會了,世界就在你的心裡,應用之妙存乎一心。


研究人的精神唄,如果這種研究能形成體系,那就是可以指導人們更好的生活的。


我不是哲學專業的,但是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你哲學的愛好和專業是完全不同的領域。
不是行家不知道。不過為了工作,考研,哲學,除了老師這個行當目前來說還不錯,沒想到更安逸的了。

學了這麼久我現在也不知道哲學具體講的什麼。


那些啥啥啥的後面,那些現象知識秩序能力、情感意志邏輯理性的後面。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