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舅舅希望法外開恩,這樣的可能性存在么?

——————

看了不少回答。題外話,想問,不分析事態和現行法律,上來就不希望他死的答者是出於什麼心態,是不是你們的父母也給你們極大的壓迫感?另外,如果吳謝宇是個技校生,你們還希望他死嗎?

5月3日補充


我似乎不是那種擅長博人點贊的答主,但似乎我的回答格外容易引人討論?

點贊數和討論數差不多,挺好的。真理越辯越明。

經提醒更對答案進行一下修改,一則解釋一下本答案的邏輯方向,二則更正一下謝天琴是吳舅舅的姐姐不是妹妹。感謝 @符夕 和 @南煙 指正。


題目是被判死刑的幾率,這理論上是個實然性問題,畢竟法律作為社會規則的底線是有其既定標準的;然而在問題描述中,卻基於「吳舅舅寬恕」和「其他人原諒」,這顯然是個應然性問題,我主要是從這個角度回答問題。

但是,法律的實然和應然之間的界限似乎並不那麼清晰,所以才有了「中案看社會影響」的說法,比如崑山龍哥案。這跟一個人判斷事實時,所必然夾雜的價值判斷一樣,是值得討論的。

先說結論:其被判死刑的幾率絕不會因一部分人的對其原諒或者崇拜而變低。

和崑山龍哥案一樣,這是一個教化社會的機會。

首先,說一說說他舅舅原諒他的事情。

之前看過一個頻繁被綠還頻繁原諒妻子的答主,非常不能理解,以為他是來凡塵佈道的。我想有一些人看到吳的舅舅原諒吳,肯定也不能理解吧。

我們常常被那些震撼人心的原諒故事感動,比如藺相如原諒廉頗,蔣琬原諒楊戲,馬伊琍原諒文章。但是當我們回到每個人的具體情形去觀察其決策,就會發現其選擇不原諒的空間本來就很小。如何對抗強秦,如何經營弱蜀,如果在娛樂圈活得不那麼灰頭土臉,這些問題都切切實實擺在眼前。

所以,吳的舅舅也一樣,生活給他「不原諒」的空間太小了。謝天琴是他的親姐妹,吳也是他的親外甥,他能怎麼做?

如果是我,鑒於經濟困難、記者環繞、宗族情分,甚至還有腦殘粉來勸我,我也會選擇原諒吧。

總之,原諒,往往不是因為本性寬容,而是因為生活所迫。

其次,說一說吳粉絲寄希望於法外開恩的情況。

這種風氣主要瀰漫在飯圈,但不只停留在飯圈,其早就蔓延和影響到各個認知領域,我不想用「三觀不正」來解釋這種現象。

我們姑且先叫他們飯圈文化感染者吧,這些人不在乎宏觀道德,只在乎微觀感知;不關心家國情懷,關心自身確幸;不討論法律倫理,只討論情緒得失。

表面上看,對他們而言,一個人的好——無論是長得好、學得好、口才好、很努力,都可以成為他們由路轉粉的理由。

但是其底層邏輯卻並非如此。好人常有,但為公眾所知的卻不常有;為公眾所知的有很多,能夠在某種程度上實現「雲虐粉」的又不多。以上才是吳招來一群飯圈文化感染者的原因。

吳謝宇就可以從這些方面滿足他們的需要,比如公眾關注度高、虐心的劇情、和觀眾0溝通、還有天之驕子跌落凡塵的人生幻滅感,這些都給飯圈文化感染者的插上了放飛自我的翅膀。在這個過程中,彌合吳謝宇的致命缺點和真相空白的不是他們嘴裡說的「好帥好可憐」,而是畸形而非凡的想像力

這種人看世界往往非常單維,當然,在各個學科中,他們有不同的名字。比如,政治學裡民粹主義的主力軍,心理學中認知障礙研究的可靠樣本,這些人做出的消費決策往往讓經濟學家棄療。在各個時代和領域,他們也有不同的名字,比如鄭爽的「明明很努力」粉,比如第二批走上傳銷崗位的講師,比如那些未曾後悔過的紅衛兵,比如抗戰時心甘情願為日本人服務的中國人。

可悲的是,在某種程度上,通訊越發達、越搞高考教育、個體佔有的自由時間越多,這類人就會越來越多,因為這都是孕育豐富「單維想像力」的溫床。

我只能說,讓我們遠離此類思維,做個人吧。


另外,就事論事,談一談吳謝宇案。

我應該算是第一批知道這件事的P大同學之一,因而一直在關注他,事發這幾年,也廣泛閱覽了關於他的各種分析文章。有些話一直想說,從他被抓之後的報道也算得到些印證,先來懟一下以下觀點:

第一,觀眾們都太愛把現實當作電影去想像了。比如甚囂塵上的「完美犯罪說」、「Gay之反叛說」、「挑釁司法說」、「知乎潛伏說」,這些說法必定會隨著案情的披露而不攻自破。

第二,往往有一些《最強大腦》看多的人把智商差別放大到匪夷所思的地步,吳謝宇成績好或者犯罪後的若干行為,並不能證明他能從信息化驅動下的緊密社會系統中脫身。

第三,我覺得最幼稚的問題就是「為什麼北大會出這種學生,北大人是否覺得恥辱?」,並想反手想問他「為什麼中國人里會出現這種人,身為中國人你是否覺得恥辱?」。

第四,我不知道他是否有反社會人格,但那些將其視為偶像的人,一定是反社會人格。也不必跟我普及犯罪嫌疑人的概念,討論這種顯而易見的問題沒必要揣著明白裝糊塗。

接下來說一下我的看法:

很多人在各自簡單的解讀角度里把他的人設推向極致,反而把他複雜化了。吳謝宇在哪方面都不完美,只在各方面處於他個人限度之內罷了。他雖然做了計劃,但留下了太多蛛絲馬跡;他雖然長期在逃,卻遠沒有人們想像中那麼從容不迫;他雖然痛下殺手,卻並非沒有一絲一毫的人性;他雖然看似孤勇,卻一定是活在恐懼之中;他雖然三年沒有被發現,但也註定領受了三年的不便和痛苦;他雖然是北大出來的,但也和北大乃至其他學校出來的人一樣,有著人性中左右顛簸的善與惡,這種惡即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貫的,更不是突發的。

事實就是,一個表面上看起來跟你我一樣的人,不敢對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在一艘漏水的船上進行著於事無補的努力,駛向離岸越來越遠的地方而已。


回答的人挺多的,但從法律角度分析的少,更多人願意從家庭倫理或者道德層面考慮這件事。當然這種角度更吸引人眼球,但不是司法審判中考慮的問題,家庭鄰里糾紛導致的故意殺人一般不判處死刑,但吳謝宇案極有可能不適用,畢竟從現在證據看應該是預謀殺人,做過充分準備。

現在還需要偵查機關搞清楚的是殺人動機,即使之前有預謀也可能有特別動機,比如家暴,甚至虐待。需要搜集關鍵證據,尤其是兇器,直接證明殺人事實,零口供是不足以判處死刑的,詳情看這位大哥的回答喵口令 http://yukhj.com/s/Ld2aI?tm=c74148,基本概括了刑事訴訟中的程序和證據內容,不過觀點有嘩眾取寵之嫌。吳謝宇的精神狀態基本沒什麼問題,事實基本清楚,坐實證據就可以判死刑。

但死立幾乎不可能,這兩年再也沒有一條人命就罪大惡極,直接判死立的,很少很少。而且吳謝宇弒母只是社會影響力大,是社會輿論關注而已,而非本人社會危害性大,事實證明外逃一年也沒什麼問題,改造可塑性和重返社會可能較大,加上被害人家屬諒解,被告人吳謝宇主動坦白,積極認罪,有悔過情節。最後法院極有可能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吳謝宇本身不缺錢,緩刑考驗期內也不太可能再犯,應該不會死。

最後要說的是故意殺人罪之外的其他犯罪,可見的還有詐騙罪,盜用身份證件罪。數罪併罰,應該會被吸收,最後一個死緩而已。嘆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諸君不過看客,非要吃這人血饅頭嘛?


基於故意殺人已經定罪的前提。

一般來說,只殺一個,也算事出有因,事後認真悔改的話,死刑概率真的不大,基本上是無期或者20年。

不過一旦某個案子變成全國民眾都關注的大案就很敏感了,一旦殺死母親還不會死刑的案子全國皆知,搞不好很多人會模仿,為了達到以儆效尤的目的的話,判死刑的概率會提高,旨在告誡所有人復仇不是解決問題的好的方式,不要學習。


好多回答是在答該不該判死刑

從目前披露的證據來看是大概率判死刑的。

故意殺人罪既遂一般處以十年以上,無期徒刑和死刑

如果殺人屬實,且排除了正當防衛和緊急避險,就成立違法,再進一步,如果他當時的精神沒有問題,即有認識自己行為的可能性,(看吳在網上的購買記錄,應該可以排除精神問題)同時也存在期待可能性,他完全可以不殺死母親。

因此極大概率定故意殺人罪既遂

剩下的就是量刑問題

量刑的依據是什麼呢?

「故意殺人的動機是多種多樣和錯綜複雜的。常見的如報復、圖財、拒捕、義憤、氣憤、失戀、流氓動機等。動機可以反映殺人者主觀惡性的不同程度,對正確量刑有重要意義。」

在我看來,這段摘自百度百科故意殺人罪的量刑的敘述就是瞎扯。

量刑的依據不應當是根據行為人的主觀惡性來處罰,而是應該以對法益侵害的程度來處罰。

我舉一個例子:

甲剛從牢里放出來,心理十分扭曲,想報復社會殺幾個祖國的花朵,買了很多把各式各樣的西瓜刀,一天傍晚蹲在學校門口,結果只等來一個小學生,甲出手,還沒砍死,報警,被抓。

乙是公司職員,常年被上司欺壓,成天受氣,一天上司又是一頓臭罵,乙終於忍無可忍,抽出皮帶,勒死了上司,第二天被抓。

上述兩個案例都是故意殺人罪,如果按主觀動機來量刑,那甲的主觀罪過顯然更重,乙的量刑就會輕於甲。這顯然不符合罪責刑相適應。

如果認為動機可以影響定罪量刑,那麼也就是說處罰的依據是行為人邪惡的內心和他危險的性格。而犯罪行為只是體現出了行為人的危險性格。

這完全是本末倒置的,如果承認上述主觀主義刑法觀,將會使定罪量刑具有恣意性,必然破壞罪刑法定。而且這意味著國家想方設法地對付個人,使全體公民的自由受到威脅。

比起上述觀點,我更願意認為刑法處罰的是行為,而不是行為人

行為人因為行為違反了刑法的規定,所以要受到處罰,為什麼要處罰?因為行為人的犯罪行為對某些法益造成了侵害。作為懲罰,他需要受到刑罰的報應。

處罰的依據就是對法益造成了侵害或有侵害的危險性

在刑法面前所有人都是抽象的,你要受處罰只是因為你的行為符合了構成要件。你對法益侵害的結果越嚴重,或說對別人傷害的更深,你所受的處罰越重。而不是說你的犯罪動機越邪惡處罰越重。

以上為大家構建了一個比較正確的刑法觀,我們再來看本案,吳殺死了她的母親,故意殺人既遂,還處理的屍體防腐(這個也有人覺得保護了屍體、我是不這麼覺得),掩飾罪行,未有自首情節,違法性較重,我覺得應當判處死刑,最低無期。

當然死刑也有執行方式,比如立即執行,比如死緩。

我覺得不判死刑還是小几率


(最新消息:詳情看我下面發的想法,這裡有吳謝宇姑父和新聞記者聊天記錄的截圖,說明吳家人其實也認為吳謝宇很可能有家族遺傳精神病

人之初最新的發帖: http://tieba.baidu.com/p/6163420243? …?

www.zhihu.com圖標

(原回答)

如果是因為精神病(弒母)的話不死刑的幾率會比較大。。。

(一種猜測:可能是當時吳精神病發,導致弒母)

另外他舅舅希望減刑,可能不僅有自己的考慮,也可能考慮到了(吳父)家裡的精神病史。

------

這是對疑似他的賬號的信息收集:(我自己的回答)如何看待弒母案嫌疑人吳謝宇三年後被抓?

(如果確實是小號,那麼精神病的幾率確實很大,但是現在沒辦法完全肯定,暫時還是猜測)

而如果這個小號確實是他的話,那麼情況還可以再補充一下:可能是精神病導致他殺害母親,而他自己應該有很長一段時間對自己有精神病這件事並不知情(可能到後來才知情,於是會厭惡自己,這點可以解釋Amanda後期在知乎的言論)

而且就現在的聊天記錄分析來看,他可能是多重人格(有聊天記錄的律師的分析),也有可能是躁鬱症(人之初,即和Amanda聊天的網友的判斷)。

其中多重人格的可能性不是很大,畢竟雖然確實有患這種病的人,不過中國好像還沒有多重人格犯罪的報道?但如果真的是多重人格的話,說不定去機場的人格和弒母的人格不一樣。。。(後半句瞎猜的,還是等結果吧)

具體看我放的鏈接就行了。

我的回答:(這個和上面那個一樣)

如何看待高智商罪犯北大學子弒母案嫌疑人吳謝宇三年後被抓??

www.zhihu.com圖標

別人的回答:Amanda其他賬號相關的推斷,不過僅供參考。

知乎用戶Amanda是吳謝宇嗎??

www.zhihu.com圖標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