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完後,看了 @Xiuquan Yu 的回答,發現有點重了,有點冒昧了……

以下原答案:

這題我會。

其實題主再進一步觀察的話,會發現,在唐朝以前,皇帝死後都是稱為什麼X帝,不止是漢朝的,比如隋文帝,隋煬帝……但是唐朝之後,就是稱為什麼祖、什麼宗了,比如唐高祖李淵,唐太宗李世民……

所以這個題目,也可以更進一步這麼問:為什麼唐以前皇帝稱謚號,唐以後稱廟號?

首先說明,稱X帝的這個X,是謚號;而稱X祖或X宗的X,則是廟號。古代皇帝在位的時候,一般有年號,死後有謚號,然後被放進太廟後,又有廟號。

在漢朝以前,準確說是漢武帝以前,皇帝們是沒有年號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年號是漢武帝的「建元」(原誤作建武,感謝評論區大佬指正),最後一個是溥儀的「宣統」——當然袁世凱後來搞了個「洪憲」,但一般不論。

而謚號則要更早一些,在西周時期就形成了,一般是帝王將相死了以後,會根據他的生平,上一個「謚號」,作為蓋棺定論的評價,常見的謚號,比如:文、武、宣、成、康、桓、厲什麼什麼的……

然後廟號,則更早一些,一般認為是從商朝開始的,比如商朝時候的高祖湯,太宗太甲什麼的……但是周朝,則沒有廟號,只有謚號,秦朝時,廟號謚號都沒有,漢朝時又恢復了。

好了,名詞解釋完畢,下面回歸正題,為什麼唐以前皇帝們都稱謚號,唐以後則稱廟號(其實更準確說,明清兩朝,又普遍稱年號)?

其中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我看好幾個答案裏,都提到的,唐以後,皇帝的謚號開始越來越長,稱呼起來不方便。

這個鍋主要是唐高宗李治要背的。唐以前,皇帝們的謚號一般是一個字,最多的也是兩個字,後面加個「皇帝」二字,簡稱X帝,或至多簡稱XX帝,稱呼起來確實方便,比如漢文帝劉恆,漢武帝劉徹,漢光武帝劉秀,漢獻帝劉協,魏武帝曹操,宋武帝劉裕,隋煬帝楊廣……

但是唐朝開始,李淵死後,李世民給他爹上的謚號是「武皇帝」,廟號是「高祖」,又加上李淵做了一段時間的太上皇,所以李淵死後的全稱應該是:唐高祖太武皇帝李淵;然後李世民死後,李治一開始給他上的謚號是「文皇帝」,廟號「太宗」,因此李世民的全稱應該是「唐太宗文皇帝李世民」……

但是後來因為種種原因,李治開始飄了,在武則天的攛掇下,開始給祖宗們加謚號,李淵的謚號改成「神堯皇帝」,李世民的改成「文武聖皇帝」,這麼一搞,本來謚號是蓋棺定論,沒想到定了之後還可以改,於是後世的皇帝們也就不斷給祖宗加戲碼,李淵的謚號後來被加成「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李世民則是「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

再後來的皇帝,一般死後,直接就綴一長串的謚號,比如清太祖努爾哈赤的謚號:「太祖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不算皇帝二字共27個字。

因此,從唐朝開始,謚號開始貶值,而且又美(臭)又長,稱呼不便,於是謚號就不再作為皇帝死後的稱呼了。

而另一個也同樣重要的原因,是唐朝以前,並不是每個皇帝都有廟號。

中國古代是崇祖的,國家有太廟,王侯將相有家廟。那麼這個「廟」裏,卻並不是每個死去的人都能進的,更不是每個進去的人,都能有個號的。因為祖宗有太多了,因此一般只有那些對國家有大功,值得子孫永世祭祀的人才有廟號。而廟號,一般都是按「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標準來上的,創基立業的稱「太」,功高的稱「高」,中興的稱「中」。

比如西漢一共15個皇帝,有廟號的只有四個:漢太祖高皇帝劉邦,漢太宗孝文皇帝劉恆,漢世宗孝武皇帝劉徹,漢中宗孝宣皇帝劉詢。

再比如東漢一共14個皇帝,有廟號的只有三個:漢世祖光武皇帝劉秀,漢顯宗孝明皇帝劉莊,漢肅宗孝章皇帝劉炟。

而到三國南北朝時期,廟號才開始逐漸普及,除了亡國之君或者是被廢的皇帝,一般都會有廟號(也因為三國南北朝時期,王朝更替快,祖宗少),而在隋朝以後,基本上是個皇帝就有個廟號了。

因此當唐朝開始,謚號越來越長不方便用做稱呼的時候,廟號就取而代之了。

而在明清兩朝,因為每個皇帝基本都一輩子只有一個年號,因此也常用年號來稱呼皇帝

比如康熙皇帝,康熙是年號,他的廟號是「聖祖」,謚號是「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

因此,按照古代的規矩,正確稱呼康熙應該是:清聖祖 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 愛新覺羅 玄燁,但我們一般都叫他康熙,歷史大佬們也會叫他玄燁,或者康麻子。

以上!

~~~~~~~~~~我是一條分割線~~~~~~~~~~

此處在補充一點常見的歷史錯誤,劉邦先生,他的謚號呢是「高皇帝」,廟號是「太祖」,因此他先生的正確叫法應該是:漢太祖,或者漢高帝

但是因為太史公司馬遷寫《史記》的時候,給人稱呼成了高祖,因此以訛傳訛,後來大家都習慣叫他 漢高祖劉邦……

但是看史書,會發現西漢的君臣稱呼劉邦,一般都是:高皇帝,或者高帝。

~~~~~~~~我是另一條分割線~~~~~~~~~

關於廟號,評論裏@衛公子有提到,此處再補充下:

一般情況創業之人的廟號稱太祖,而且一般都是太祖在前高祖在後,創基立業的稱「太」,功高的稱「高。

比如劉邦是漢太祖,趙匡胤是宋太祖,鐵木真是元太祖,朱元璋是明太祖,努爾哈赤是清太祖。

而實際是王朝開創卻不稱太祖的,比如曹魏文帝曹丕,稱高祖,而曹魏太祖是曹操;隋朝文帝楊堅廟號是高祖,太祖是他爹楊忠;唐朝李淵也稱高祖,太祖是他爺爺李虎,主要原因是,魏、隋、唐這幾個國號是從曹操、楊忠、李虎開始的,所以這幾位實際是開國之主的大哥就不好意思自己佔太祖的位子,而屈就高祖了。

但是晉朝比較奇葩,晉太祖是司馬昭,而司馬昭的老爹司馬懿反而是高祖。

其原因麼,一方面晉這個國號確實是從司馬昭開始纔有的,司馬懿司馬師都只是舞陽侯。而另一方面,晉朝是司馬炎稱帝的,但司馬炎即位之初很尷尬,一方面他老子司馬昭生前不停地拍著自己的座,說他這個位子遲早是他已經過繼給司馬師的次子司馬攸的,搞得司馬炎很尷尬……

所以如果司馬炎尊司馬懿為太祖,那麼按照宗法制度,司馬炎過繼給司馬師的弟弟司馬攸,纔是司馬家族的長房長子,繼承序列在司馬炎前面,司馬炎屬於小宗了。所謂柿子可以忍,橘子不可以忍,所以司馬炎就尊他爹司馬昭為太祖。

但按照一般情況,太祖之前的祖宗一般就省略不計了,但畢竟司馬家的天下,是司馬懿開始的,而且司馬炎在建立晉朝的過程中,除了投胎的姿勢好,其它基本沒有功勞,典型的坐享其成,在朝裏的大臣宗室,也都是他爺爺爸爸輩份的,如果司馬炎略掉了司馬懿,那估計他也得被宗室大臣們略掉,於是就尊司馬懿為高祖了!

~~~~~~~~我是另一條分割線~~~~~~~~~

贊數破百,感謝感謝


漢*帝是謚號,

唐*宗是廟號。

謚號用來評價君主的所作所為,寫進史書。

廟號作用主要是後代對他進行祭祀,寫進家譜。

最早的時候,廟號是很稀缺的,

有大功有大德的祖先才配有廟號。

所以漢朝皇帝不可能都稱呼廟號,

因為他們大多數壓根就沒有廟號。

後來不管是謚號,還是廟號,

都通貨膨脹了。

謚號變成了好幾個字十幾個字甚至幾十個字,

全是好話,沒有壞話,

給你個

大清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帝,

你知道是誰嗎。

這沒法用來稱呼了。

廟號也你有我有全都有了,

可以用來稱呼了。

再後來廟號也通脹了,

又沒用了。


史盲真是張口就來,李世民謚號長是李治為了孝順父親改的,有這時間編歷史不如去查查資料,太宗生前文武並重,兒子覺的文差了點不足以詮釋李世民,就給李世民謚號加了個武,文武皇帝有意見,李世民開疆拓土漢人皇帝裡面也沒誰比得過吧,還配不上武字了??

至於所謂李世民開看起居注先例的(而且李世民並沒有看到起居注),前有秦皇漢武燒史書,後有南北朝史官離奇死亡,有的皇帝直接自己寫起居注的前科在居然能輪到李世民一個後人開先例,更別提史上記載李世民殺兄過程都清清楚楚,而非一筆帶過,誰改史這麼改的??


自己瞭解過這個問題,現在借題主的提問,希望可以把問題說明白。不確之處請各位知友指點。

首先,從一句詞來看: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裡麪包含的幾位帝王: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再加一個康熙,這些典型基本涵蓋了古代帝王稱呼的幾種形式,一個一個來說。

秦始皇,這是國號+皇帝序位的叫法。這是比較特殊的叫法,只在秦朝存在。因為秦朝曾短暫廢除謚號制度(見述後文)。所謂「朕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即從秦始皇為始皇帝,繼任者胡亥為二世皇帝。是簡單存粹的一套按序稱呼叫法。當然,秦二世而亡,漢朝又恢復了謚號制度。所以這種稱呼也使用範圍很少,有點類似西方的拿破崙三世,威廉二世之類。

漢武帝,這是國號+謚號的省稱的叫法。注意,武帝是孝武的省稱,漢武帝的謚號為孝武皇帝。這裡先說一說謚號制度。謚號是人死後對其進行評價的文字。即謚號不為皇帝所專有,大臣也可以有。這種制度的起源貌似有爭議,但不晚於周。謚號制度的選字有一套標準。分為上平下三等,上謚也叫美謚,都是正面評價,比如文:經天緯地曰文,比如武,克定禍亂曰武,這些都是好字,平謚多為哀悼同情性質,比如哀,早孤短折曰哀,而下謚也叫惡謚,就是批評性質了,比如靈,不勤成名曰靈。有專門的謚法表,這裡就不贅述了。謚號起初的作用基本像學期結束老師給成績冊上的評價,優良差。而且其標準還是很嚴格的,基本還算是有一說一。

謚號制度是兩千多年至清朝一以貫之的。所以基本上除了亡國之君以及被廢的皇帝,都會有自己的謚號(其實被廢的有些也會有謚號,但那就不是作為皇帝的身份了)。漢武帝的謚號為孝武皇帝,為什麼要省稱漢武帝呢?劉備謚號為昭烈皇帝,他被稱為漢昭烈帝啊。這是兩漢皇帝謚號的規律造成。漢朝皇帝的謚號除高帝劉邦,光武帝劉秀外,其餘都是孝某皇帝,謚號前一個字大家都一樣,所以就省稱了。前面說,幾乎每個皇帝都有自己的謚號,既然都有自己的謚號,那為啥不叫謚號呢?隋唐是一個分界線。隋朝以前的多稱謚號(含漢朝省稱的情況),唐朝以後的皇帝多稱廟號。

唐太宗,這是國號加廟號的叫法。廟號,即皇帝死後立廟祭祀的稱號。廟號和謚號有所不同,主要幾點在於:廟號是帝王所專有的,原則上都是好詞,原則上廟號不是每個皇帝都有。廟號制度的起源,據說是商朝,這點印象不太深了。為什麼說廟號都是好詞,因為皇帝死後被立廟需要有一定功德。稱號在形式上也較為單一:某祖、某宗兩種。有功稱祖,有德稱宗。再進一步闡述,開創中興為功,受業守成為德。所以一般開國君主稱祖居多。如漢太祖,漢世祖(光武帝劉秀,名為中興,實為再造),隋高祖等,繼任皇帝稱宗居多,如漢太宗,唐高宗。這條規則,會有特例,但大部分情況是這樣的,廟號選字可做文章的也就在於某祖某宗的這個某,我們見得多的廟字,太,高,中,世,烈等,都是好字,太字是廟號的最好的了。那說到這,問題又來了,為啥隋以前的皇帝不以廟號來稱呼呢?因為前期廟號不是每個皇帝都有,例如西漢十二帝,統共只有四位皇帝有廟號,除高帝稱太祖,文帝稱太宗外,其餘只有世宗武帝,中宗宣帝。廟號類似於學期結束的獎狀,三號學生,有了就是好的。前面說廟號原則上不是每個皇帝都有,但情況是會發生變化的。

廟號的泛濫,始於曹魏。我們說不管是謚號,還是廟號,都是死了之後纔有的。有一位例外——魏烈祖明皇帝曹叡。據《三國志魏書明帝紀》記載:

有司奏:武皇帝撥亂反正,為魏太祖,樂用武始之舞。文皇帝應天受命,為魏高祖,樂用鹹熙之舞。帝製作興治,為魏烈祖,樂用章武之舞。三祖之廟,萬世不毀。

在曹叡還活著的時候,就堂而皇之地給自己定下了烈祖的廟號。在這之後,皇帝的廟號就不甚嚴格。幾乎成了皇帝的標配。那麼前面回答的問題又回來了。大概在曹魏之後,皇帝廟號也有了,謚號也有了,為啥在隋朝之後,唐高祖唐太宗都叫廟號了呢?

因為謚號也泛濫了。而且泛濫得更離譜。都叫唐高祖,唐太宗,前面說幾乎每個皇帝都是有他們自己的謚號的,這兩位當然也有。唐高祖的謚號是: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唐太宗的謚號是: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謚號變長了。這種情況可稱之為「皇帝謚號的彩虹屁化」。打個比方,皇帝就是帥哥,一開始的人,叫大帥哥,俊帥哥,後面的人覺得不行,我要比前面的人更厲害,我叫超大帥哥,超級無敵大帥哥,宇宙超級無敵大帥哥,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宇宙超級無敵大帥哥。於是乎,宋太祖的謚號叫:啟運立極英武睿文神德聖功至明大孝皇帝。明太祖的謚號叫: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清太祖的謚號叫: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幾個字就不說了,自己數。(PS:與此對比,元朝皇帝的謚號相比前面的宋,後面的明,就顯得太短了, 兩字至數個字,當然這是相對而言)清太祖的謚號是中國歷史上謚號最長的。據說東亞中華文化圈外國友人歷史上有更長的100多字的謚號。可想而知,謚號在唐之後顯然已經不適合用來稱呼定位皇帝了。而相對的,廟號雖然泛濫了,但其字數不變,都是一個字,且也變成了人人都有,自然而然,很適合接過謚號的棒子,擔任起定位皇帝稱呼的功能。廟號的用字到後來太高世中等,出現了特別多像謚字的情況,可稱為「謚字廟用」。如唐昭宗,宋仁宗,明武宗等。至於有的網友說,有些廟號明褒暗貶,用作謚號是美詞,用作廟號是貶稱云云,不知道,不清楚,不敢苟同。

成吉思汗,是汗號。成吉思汗,孛兒只斤鐵木真 ,元太祖法天啟運聖武皇帝。(是不是比宋元明的要含蓄?)成吉思汗是元世祖忽必烈追尊的皇帝,成吉思汗自己在位時,尚是蒙古帝國。汗號即是北方少數民族的稱號制度。在其內部基本是對標漢語中的皇帝的。但在漢文化中,汗是不如皇帝的,有一種「山帶王」的味道在裡面。所以在蒙古帝國入主中原後,還是覺得皇帝顯得厲害。但元朝皇帝是兼任蒙古帝國的大汗的。後面的清朝在後金一度也稱汗。鐵木真的汗號稱法,主要由於成吉思汗實在是太出名了。總而言之,汗號是北方少數民族的產物。另,隋文帝,唐太宗分別被北方少數民族尊為聖人可汗和天可汗。

康熙,是稱呼年號的叫法。意即「康熙年間在位的那位皇帝」。這裡說說年號。年號是君主的一種紀年名號。一般為雙字,偶有三字,四字,乃至多字,大部分為雙字。其起源很清晰,始於漢武帝。之前的君主紀年都是在位君主+某某年,也就是沒有年號。劉邦在位期間叫高帝某年,我們學過的負荊請罪,第一句「趙惠文王十六年」,都是如此。起初一個帝王在位隨他高興,可以多次改元,有祥瑞了,高興了,清零,明年叫一個新年號名字。漢武帝就有建元 元光 元朔 元狩 元鼎 元封 太初 天漢 太始 徵和 後元11個年號

在明朝以前,皇帝的年號在位數量一個到數十個不等。幾無規律可循。有不喜歡改元的(魏文帝黃初,昭烈帝章武,可能也是來不及改吧),也有改元狂魔武則天這樣的。而朱元璋洪武之後,或許是出於慣例,或許是祖制,後面的皇帝不出意外(明英宗復闢改元,清太宗稱帝改元,同治帝因政變改元)都是一個年號,也稱一世一元制度。這就為以年號稱呼皇帝提供了條件。明朝皇帝叫法是一個過渡時期,明世宗也叫嘉靖,兩者都較為常見,明神宗也叫萬曆,亦是如此,到了清朝的皇帝,就全是叫年號了,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這麼叫過來。

除了以上叫法,其實還有其他的稱呼方式:先主,後主,末帝,廢帝,少帝,高貴鄉公,海陵王等。這些叫法不為常例,基本屬於特殊情況。

首先,先主後主,最著名的就是劉備劉禪父子。出現這種叫法,一般是所處的政權在位君主少。先主後主一前一後,多了就不好區分了。先主後主搭配出現一般是隻有兩個君主,後主還可以單獨出現,情況和末帝類似,見後述。而且一般是割據政權這麼叫。其他的案例還有,陳後主,後蜀後主,南唐先主,南唐後主。南唐還有個中主,因為總共在位三個君主。末帝,故名思義,最後一位皇帝,多為沒有謚號的亡國之君,如吳末帝孫皓,廢帝少帝,都是被廢的皇帝,某位皇帝確實在位,因為某種原因被廢了,或是死後被追廢,不管是權臣還是政變啥的吧,總之他死後沒有了皇帝的名分,但人家確實在位過,這類皇帝多稱廢帝,少帝是特指其中年少者。例如有名的少帝劉辯,吳廢帝孫亮等。高貴鄉公,海陵王是特指兩個皇帝,曹髦和完顏亮。這種其實也是廢帝,或被廢后降封,或死後追貶,這兩個是他們失去皇帝名分之後的新爵位,這種情況可能和廢帝少帝等重複,例如少帝劉辯也稱陳留王,廢帝劉賀也稱海昏侯,其他東昏侯歸命侯違命侯等,則為末代君主被另一方滅國後降封的爵位。有興趣的朋友自行百度。這些叫法要麼政權情況特殊,要麼廟謚號都無,是特例。

除上文提到的謚號,廟號,年號,汗號外,還有一些構成稱呼的以及不構成稱呼但也是與帝王相關的「號」。國號陵號城號,尊號

國號是一個國家的名字。它在皇帝的稱呼構成上一般作為前綴。多為一個字,偶有兩字數字(太平天國),很多國號為先秦諸侯國的古國名,例如秦、魏、趙、燕等。在宋以前,國號多為開國皇帝封公-&>封王-&>稱帝三步走時的封地名稱。曹操封魏王,曹丕稱帝國號魏,李淵襲封唐國公,稱帝國號唐,朱溫封梁王,稱帝國號梁等。元的國號來自「大哉乾元」,明的國號來源不大清楚,反正不是來自明教,清朝國號據說是滿文的雅譯。

說到國號,那麼看這一串:西漢、曹魏、蜀漢、北魏、前燕、北周、後梁、北元。。。在國號前面有綴字。這些是史家為區分有相同國號的政權起的別名。有東南西北綴稱,前後綴稱,姓氏綴稱、民族綴稱,地理綴稱等,東南西北綴稱多為政權疆域或都城相對所處的方位,東漢西漢、東晉西晉,南燕北燕等,前後綴稱多為相同國號但分屬不同時期的政權,如前秦後秦,前燕後燕等,姓氏綴稱則是政權皇室姓氏,如曹魏,蕭梁,明夏等,民族綴稱則多見於少數民族政權,指出其皇室所屬民族,如氐秦,蒙元,滿清等,地理綴稱則多陳割據政權,以其割據地古地名為綴(多為先秦所屬古國名),如蜀漢(一時間沒想到別的例子),需要注意的是,這些也只在對應政權滅亡之後才會出現,是用來區分的。所以電視上「我北周如何如何」,「我蜀漢如何如何」,都是沒做足功課。稱呼自己所數政權只有「我大宋」、「我大金」「我皇明」。這些政權區分叫法,有時也參與組成帝王稱呼,如蜀漢先主,北齊神武帝,後周世宗,前秦景昭帝等。

陵號,是皇帝死後所下葬的陵墓的名字。一到二字不等,稱某陵或某某陵。有名的漢武帝茂陵,唐太宗昭陵,明太祖孝陵(經知友 小貓釣魚 。。我艾特不到正確的人。。糾錯改,原作長陵,長陵當為明成祖陵號)。宋朝皇帝陵墓多為永某陵,如宋神宗永裕陵,宋高宗永思陵。陵號的用字特別像謚號用字。很多文學作品中用帝王的陵號代稱該帝王。

城號是西夏政權皇帝的轉有稱呼。如李元昊為風角城皇帝,李秉常為白城皇帝。具體來歷不明,有清楚的知友可以普及。

尊號也稱徽號,可以理解為在世版的彩虹屁謚號,清朝一般給皇后皇太后的尊號叫徽號讓皇帝們活著的時候就可以過一把宇宙無敵大帥哥的癮。瞭解不多,徽號可以是一點一點積累的,有名的像慈禧太后,一開始徽號「昭豫莊誠」,後來啥啥啥事加兩個字,生日加兩個字,最後加到十六個字。最後的謚號保留了這十六個字,增至二十二字,這裡就不貼了。

最後的最後,像建文帝這樣要是出家了的,得有法號,嘉靖這樣喜歡修道的,得有道號。滑稽.jog

————————2020-09-20更新————————

增加兩個問題的討論。1.太祖與高祖的使用情況 2.廟號用字的褒貶問題

1.太祖與高祖的使用情況

因為本題問下有知友 @大逗比 的回答裏說到這個問題。他說到太祖和高祖的使用情況,一部分同意,一部分不同意。首先,太祖的規格是要高於高祖的,太祖在廟號裏是規格最高的。太,本身有最大的意思。所以規格最高應該給誰呢?給開國稱帝的人嗎?開國稱帝的帝王是功勞最大的嗎?不一定,功勞最大的是最開始建立國家的那位。最開始建立國家和開國稱帝不是一個概念。

開始建國,準確的叫法叫始受封,也就是開始被前朝的帝王封為一個有小朝廷的爵位(一般是被迫),當然,也可以是自封。再具體一點說,就是上文提到的,國號來源的三步走裡面的某公某王。先輩裏第一個有封國的,是為始受封。開國稱帝建國的,也有一個專門叫法——始受命,即開始接受天命,簡單來說就是最先稱帝的那人。

太祖一般就是給這位始受封的君主(在位不一定是皇帝,一般會被追尊為皇帝),或者是開國皇帝覺得某位先輩雖然沒有封國,但有創業之實,追尊其為太祖,那等既是始受封又是始受命的開國皇帝死後,自然就沒有太祖,而退而稱高祖了。我們看案例(當然沒會有不按規矩來的任性娃):

曹操始受封魏公,廟號太祖;孫權始受封吳王,廟號太祖;司馬昭始受封晉公,廟號太祖;慕容皝始自稱燕王,廟號太祖;蕭道成始受封齊公,廟號太祖。。。例子還有很多,就不一一例舉了。

而高祖的使用,有說法是始受命者。但情況較太祖而言並不那麼絕對。以晉之追尊三帝,宣景文來說,宣帝是高祖,晉帝是世宗,文帝是太祖。首先文帝是始受封沒有問題,宣帝為高祖,他雖然不是始受封,卻是始受權(滑稽.jpg),在太祖已被使用的情況下稱高祖並無不妥。至於大逗比知友(這是他的id,並未蔑稱)所稱如果宣帝稱太祖則會影響武帝法統云云,實不敢苟同。

2.廟號用字的褒貶問題

關於廟號的褒貶,上文說到,由於廟號泛濫變成人手一個,那麼當為數不多的廟字用完之後,廟字的選用,必然開始放飛起來,有謚字廟用的情況。而看明朝諸帝的謚確有以古代謚號對比本朝廟號的情況,姑舉武宗一例,查《明實錄》中明武宗謚議(找到的文本沒有標點,第一次自己標點,刺激):

大行皇帝尊謚議曰:

臣等會同公、侯、駙馬、伯、五府六部、都察院等衙門官、魏國公徐鵬舉等:伏惟大行皇帝首出庶物,天挺英資,育德青宮,講誦不分於寒暑;談經翠幄,興衰備覽於古今。即位之初,躬親政理,詔令之下,究極民情。纂修孝宗實錄以鋪張丕顯之謨,續成通鑒纂要以繼述先朝之緒。再舉尊崇之典,孝事重關;特頒御製之詩,睦親宗室。屢增額數而嘉重進士之科,創立規條而申嚴武舉之選。會時艱之洊至,勞聖慮以多方。變起維城,釁生藩鎮。邊城驚於河曲,烽火達於甘泉。命將出師,聲罪致討,大憝既獲,磐宗載安。受脤於社而振旅於疆,戰勝於外而福生於內。除惡務本,去邪勿疑,凡席之憂,弭之於頃刻;蕭牆之變,撲之於劻勷。內外無患是曰聖人;威嚴不殺乃稱神武,大行皇帝蓋有之矣。人方薦瘥,天未悔禍;盜賊滿野,流亡載途,自青兗以達兩河,由楚越而亙西蜀。數勤大將,累發內兵,授成算於九重,收坐勝於萬裏。此則武功之再見也。粵自丁丑,訖於庚辰,屬邊境之不寧,致皇輿之遠狩。天戈至止,月捷頻聞,日轂才臨,風煙頓息,豈意南昌之地,復為逆犯之圖,流言外聞,甚於管蔡之惡;奸黨內應,急於吳楚之謀。六飛親徵,萬軍齊發,曾無亡矢之費,遂收除蔓之功。茲豈人為,實有天助,此又武功之屢見也。方將戢戈櫜弓,重興文治,講勢論道,再造太平,而一疾彌留,踰於旬月,丁寧顧命之言,彷彿輪臺之詔。念天下之重事,在嗣統之得人,遠遵皇祖之明訓,上承母后之懿旨,奉迎聖明,付託神器,此又漢唐以下,人主傳授之明且正,未有若今日之事者也。遺詔一下,朝野吞聲,拊心如摧,攀髯莫逮。臣等竊嘗遍觀史冊,所載歷代帝王前啟後承,必有文德以興炳蔚之教,必有武功以振恬熙之風。漢之武帝,唐之武宗,皆以聰明果毅,蹈厲發揚,思欲振殊俗而威遠夷,覲耿光而揚大烈。以今方之,殆同條而共貫也。大行皇帝尊謚宜天錫之曰:承天達道英肅睿哲昭德顯功宏文思孝毅皇帝,廟號武宗。上以配九廟之徽稱,下以新四方之觀聽。臣等拜手稽首謹議。

武字是與漢武帝相比擬的,顯然沒有貶稱的意思。至於其餘世宗為世系轉變,文宗為文弱,光宗為在位短云云,實為先立靶子,再穿鑿附會。頂多可以說一句,某個廟號在某個帝王之後,讓人有些聯想,所謂」人從宋後羞名檜,我至墳前愧姓秦「。但這只是看廟謚的人的一廂情願,這並不是謚字的意思發生了改變,也不是在上廟謚時的本意。


這鍋是李治的,當然李治的鍋和武則天也少不了關係。

李治之前,謚號都是一個字或者兩個字,而兩個字的部分除必要情況下也盡量用一個共同的字,可以省略。

比如漢朝大部分皇帝謚號是孝x帝,簡稱x帝。孝文皇帝 簡稱文帝 孝景皇帝 簡稱景帝 孝武皇帝簡稱武帝。

但是李治非要作啊(或者說武則天),上元元年,給李淵和李世民加謚,以前謚號是一生綜合評價,所謂蓋棺定論。但是李治這一搞棺是蓋了,論定不了啊。謚號增加稱呼困難是一部分原因,畢竟後來沒個兩位數謚號都不算當過皇帝。謚號的不確定性也是一個原因,誰知道那天新皇上一高興,謚號就改了?謚號實際上開始貶值了。

吐槽一下這兩口子吧,李治本來挺正常的,娶了武則天之後就開始放飛自我了,當然不排除是二聖臨朝,武則天做的。把從麟德元年二聖臨朝開始出現的奇葩事說說,無傷大雅,但是看著都累。

這些愛好如下:

改年號 從麟德元年開始,到神龍政變武則天退位。41年用了28個年號,平均一年五個月換一個年號。

改官名 同樣是這兩口子反覆修改官名、官職多次。

改機構名 和改官名配套,大白話的中書、門下等等等統統改為好聽的鳳閣鸞臺麟閣。

改做官服 武則天為官服設計圖案,所有人都要穿的美美噠。

改人名,所有得罪武則天的人,武則天都會送他們一個難聽的名字。比如孫萬榮、李盡忠起兵,武則天第一件事不是派兵剿滅,而是給他們把名字改為孫萬斬、李盡滅。所謂千刀萬剮。把老李家改姓武,得罪她的改姓各種動物。當然不先剿滅孫、李也不能說是武則天不分輕重,武則天認真和孫李打後,45萬人被人家兩萬人虐爆了,後來靠請外族幫忙纔打贏。畢竟武則天什麼都擅長,就是不擅長對外,對外戰績還不如她那個被歷代鄙視的兒子李顯,在二次繼位後戰績都遠遠超過武則天。

改謚號,這個就不重複了。

對於大部分皇帝來說,沒什麼意義的名稱、衣著等等,對武則天來說這非常重要。對大部分皇帝很重要的領土、外交尊嚴,對武則天反而不重要。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