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上個星期的辯論賽決賽,無敵氣,這個賽制是決賽四個隊伍,按分數來排名的。我不知道這樣排名合不合理(暫時沒法噴)。

我們這個賽制是一辯立論,二三辯盤問環節,四辯結辯。一辯對一辯,二辯盤問二三辯其中一個,三辯盤問二三辯其中一個,不能打斷那種,四辯對四辯。

評委給的分數我就很懵逼

我們最後第三名,第一名算是有點實力,拿第一名也沒法噴(因為我們從頭到尾就沒有抽到這個隊伍就很尷尬,抽到我覺得我們7分把握能贏)

第二名我就得噴了,二辯盤問環節打成申論一樣,噼裏啪啦一堆話,問一句你怎麼看(評委你居然不扣分?),自由辯的時候二三遍觀點相互矛盾,給對面指出,二辯回答不好意思,我們的失誤,之前沒討論好(評委你還不扣分?),自由辯給對方打成傻逼。

我們隊除了三辯水平有點菜,我二辯,對面二三辯都提問我,他們自己都問到沒問題問,時間都用不完。總結一句,除了三辯,其他都沒有太大毛病,可能和第一名比沒有顯得太突出(主要是他們的對手太菜)

但是就是這樣的隊伍居然排在我們前面,拿了第二名(我覺得他們拿第四名一點不過分),我真的腦闊痛。


1.你說的太籠統了還是,而且比較主觀,說實話我根據你的描述完全判斷不出來四個隊真實水平如何

2.嗶哩吧啦說一堆問:你怎麼看(概念上算不上錯,要看他具體說什麼,如果真的是很有利的論證或例子也是沒啥毛病的)

3.評委菜確實沒什麼意思不參加也罷,但你描述裏沒有評委信息我也不好判斷是不是真的菜

4.按分數排名的比賽我見過,個人不建議這樣吧,畢竟不同辯題和辯論環境相差還是會比較大

5.放平心態吧,參加點兒正式的比賽


從我進隊第一天起

隊裏師兄師姐告訴我的就只有一句話:

「會輸是因為你還不夠強」

只要不是評委收黑錢/偏心等等諸如此類

從一開始就決定敗局的比賽

只要輸了,那就是因為你還不夠強!

這裡的「強」包括但不限於:

對方辯友包辯題,我要怎麼破

評委聽不懂,那我要怎麼講

甚至包括如何在評委不懂辯論的情況下,讓他把票投給你

所以懂我意思嗎?

你要學的不只是辯論,更是人生。


輸贏不重要,重要的是比賽結束後,是否還想變強。

罵評委從來沒有什麼用,因為評委並不會鳥你,並因此改變自己。

只有想想要怎麼做能得更好,纔有意義。

一個跑步的奧運冠軍,可能換了個地方,在一個滿是雜物、障礙的小巷子裏,沒有跑過一個偷他錢包的小偷。

如果,他是一個想要做這個世界上跑步最牛逼的男人,他就應該思考:為啥我就是跑不過那個小偷。這個世界並不是哪裡都是標準跑道。

如果,他是一個以跑步為樂的人,那就曬之一笑,拂手而去。找個自己喜歡的跑道,然後再跑便是了。

最後,於我自己而言,說服不了一個大活人,就是我自己又菜了,管他評委是個啥,是辯手裁亦或社會裁。辯論的意義從不應該是一小撮人制定下標準規則按圖索驥的遊戲,而是通貫「一」理可用「萬」物的鍛煉。公道自在人心,不入人心的,虛晃把戲罷了。


說服彩筆不就是辯論的真諦嗎?

不想著去說服彩筆評委

難道還想評委幫你補論點嗎?

真到了那個時候,呵呵

提問:碰到女媧補天型評委該怎麼辦?


惹,好難答哦。和你確定一個問題,是評委巨菜,還是你不夠強?

這個問題,沒有證據、沒有普遍共識的前提下,無論你咋說,作為第三方的我們都有這樣的疑問。

相應地,你這個問題涉及到兩類問題:

1.辯手如何正確看待自己的實力

2.如何才能當一個好評委

大家想一個事兒,就是當一個辯手水平不高的時候,很多水平不高的辯手是不是常聽不懂評委在說什麼,甚至還有可能自大的認為評委就是菜雞?這事兒完全有可能,因此有了第一個問題。這樣的辯手只有正確地看待了自己的實力,纔能有具有正確的比賽觀的可能...

第二就是在於好辯手不等同於好評委。我們先假設你們學校校賽的評委都是好辯手,但也有可能評不好比賽,導致你們覺得這些王八羔子是些菜雞評委。所以纔有第二個問題。一個比賽有好的評委,它的公信力才能提升吧。

我覺得吧,你需要好好審視這兩個問題。第二個問題,我覺得議題過於龐大,也有很多大佬有自己的體系什麼的,我就不作答了。

第一個議題可以聊聊。

在我們學校2019年的校賽初賽,發生了個賊尷尬的事兒。就是某大一新生輸了比賽,年輕氣盛甚至還有點幼稚,凌晨跑到了階梯教室把黑板寫的滿滿的,寫了一堆自己對這場比賽的怨恨,中英文並用,而且還沒寫清楚評委哪裡評錯了。在這個大字報上揚言要請馬薇薇、陳銘為他「報仇」......

我知道這個事兒的第一時間,笑超大聲(劃掉)。我沒看他比賽,我不知道情況是怎樣的。但是寫大字報這事兒挺幼稚的,凡事兒好好說嘛。

後來出於好奇我打聽了點關於這位學弟的故事。得到的回答大同小異,無非是這個人很自大,認為誰也打不贏他,在生活裏張嘴閉嘴「你給我論證下」,認為別人都很菜,blahblahblah...

我覺得挺有意思的,畢竟看熱鬧嘛,笑而不語,冷眼旁觀,看別人出醜就對了。但是我也有一絲覺得這種人可憐。我沒怎麼和這個學弟接觸過,但感覺到他身上有很強的執念,一股子「沒有人能懂他」的憤世感。我可能是個凡人,我覺得不是沒人能懂他,而是他沒認清自己,還不斷地與各種無辜的人做鬥爭,我相信他自己很累,同時別人也不該受他的打擾,怎麼看都是件損人不利己的行為,他心裡還沒數。我覺得挺可憐。

但是呢,每個人都有那個階段,就跟絕大多數人要經歷青春期、更年期似的。往往隨著一個人的技能水平的提升,他要經歷自信之峯,絕望之谷,還有開悟之坡。這個學弟也一樣,他的技能水平很低,他只不過在自信之峯罷了。

我覺得在一個校賽的小小的圈子裡,很容易放大這種心態,畢竟池塘小,大家接觸深,看得透徹。我水平也不是特別好,在校內還算可以,但我明白在校外往往別人比我強,所以無論技術水平如何,謙遜總是沒有太大風險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