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感性」,是否只是人與人之間相互利用的一種手段或者工具? 在我目前的想法裡面,我更覺得「感性」(或者是說「感情」「情懷」慾望」)是人性的 一種弱點。理性好像比較智慧。而人都是「感性」與「理性」並存的。所以部分強大的人,是否會理性的去控制自己的感性程度來感染身邊的人,達到自己的目的?所以更優秀的人應該是更理性的人,理性的在利用人類的感性。

而這個問題提出,我更希望有人能夠指出感性的強大之處


題主得是特別年輕吧?

親情、友情、愛情都是故事?

天才都是孤獨或者不被人理解的還不夠?

萬人敬仰、孤獨終老的聰明人能控制誰?

理性是只能解釋邏輯問題的。

而藝術類則無從下手,

音樂、美術、審美、時尚甚至美食等等,

感性不是生活必備,但是品味人間的前提。


但凡是人類都有理性和感性兩面吧,只是金字塔頂層的人更自控,處事更有邏輯,看起來更理性而已。


理性的人會控制自己的感性來感染人。

但是理性的人依然有感情需求,所以感性也不是聰明人控制普通人的工具。


感性可能會被任何人利用吧!


看你如何理解感性。電磁感應,互感自感,也是感,儀錶儀器都是感,你理性的人為何要相信和依賴這些儀錶儀器?不僅僅如此,人其實也是有這種感的本事,能感應天地鬼神,萬物,這也是沒有理性的,甚至遭到理性的質疑和否認,然而,深入其中,就會發現這比理性還要深廣快速準確。這在《易經·繫辭》叫作寂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往深里講這裡面包含了神通,完全不能被理性所能理解,然而確實存在。


這個問題問得有水平。

理性和感性的區別在於:理性的人對客觀事實的探索認知更接近真相,而感性的人往往充滿了認知偏見甚至錯誤。

任何事物的產生都有其必然充足的理由,如果我們能夠找到所有的因素——即事實真相,事物的產生在我們看來就會顯得理所當然,如果我們找不到或者找不全事實真相,事物的產生在我們看來就顯得理不應當。

理所當然,意味著我們無法反駁,也就無法產生各種各樣的情緒,譬如懷疑、抱怨、驚喜、遺憾、惋惜……只有當我們認為理不應當,想要去辯駁,才會產生情緒。

理性思考追求的是接近事實真相,而心理和情緒波動正取決於主觀認知和客觀事實的差距。

所謂的感性就是發現不了事實真相或者不接受事實真相導致的偏見傲慢觸動了情緒。

理性的人,即掌握真理的人能看到無知的人的無知,也許願意去喚醒,也許將錯就錯。

如果非要說感性和無知的好處,那就是懵懵懂懂可以讓生活更有趣,正所謂「生活的樂趣就在於不可知不可說」。

另外,文學藝術都是感性的產物,感性可以賦予人藝術創造力。


蒙邀……

建議題主多去學習下心理學就知道咯……感性是處理人際關係的必要,比如同情心、惻隱心、愛心……傳達的是溫暖的特質,最強大的感性就是不離開理性智慧的大慈悲……即無我利他的菩薩心腸……


何謂聰明?何謂感性?何謂理性?感性就是跟著感覺走理性就是跟著道理走?莽撞就是感性冷靜就是理性?聰明人控制普通人這是褒義么?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