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散思維,包括國際陣營、國家政治路線及人物等等吧


我的話……可能會寫一個《美麗新世界》吧。

在1990年前後,以克留奇科夫、亞佐夫等軍政要人為首的緊急狀態委員會設法逮捕並囚禁了葉利欽與戈爾巴喬夫。隨後,戈爾巴喬夫被強制退休。緊急狀態委員會選擇了納扎爾巴耶夫作為蘇聯的新總統,後者隨即開始修補戈爾巴喬夫造成的漏子。通過大量出口資源與重工業,與桃花石進行工業技術合作,蘇聯獲得了桃花石的輕工業產品與農產品,一定程度上挽救了party的支持度。蘇聯中央的保守主義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穩住了東歐的幾個加盟國。即使蘇聯失去了波羅的海與他在中歐的勢力範圍,蘇聯仍然繼續存在。

而布希總統對蘇聯的虛弱深信不疑。美利堅合眾國在海灣戰爭中投入了過多的軍事力量。薩達姆政權在一方面得到了蘇聯的支援,另一方面也在蘇聯顧問的警告下避免了倉促的失敗。即使有組織的反抗力量仍然被聯軍壓倒性地粉碎,但至少薩達姆能夠藏匿起來繼續組織游擊戰爭。在巴拿馬戰爭方才結束,海灣戰爭懸而未決的情況下,美國又決定倉促地開始支持車臣的獨立戰爭。

但在布希四處用兵的同時,災難性的1990年經濟危機卻最終失控了。聯儲肆無忌憚地開動印鈔機以支付軍費,當局卻繼續緊縮金融政策,再加上曠日持久的海灣戰爭與車臣戰爭,人們對美國經濟的信心崩潰了。黑色星期一重新上演。參議院要求停止戰爭,並第一次通過了議案,布希將之打回,並以辭職相威脅——於是,他成為了繼尼克松之後的第二個辭職的總統。丹·奎爾成為了總統,他隨後執行了參議院的意志,選擇了從海灣撤軍。

海灣戰爭的半途而廢最終導致布希所謂的「世界新秩序」(The New Order)成為了笑話。同時,納扎爾巴耶夫開始重新與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國家商議重新成立經互會的可能性,但效果不佳。同時,車臣被慘烈鎮壓。

丹·奎爾在剩餘任期中提出了所謂的「回到舊美國」,他全面否定了布希的執政。並開始宣揚傳統價值觀,一方面推行聯邦範圍內的墮胎違法法案,一方面在公開場合宣揚宗教的重要性。他還秉持某種意義上的孤立主義理念。丹·奎爾對海外盟友的冷漠導致其開始與美國離心離德。他對經濟危機的消極應對直接導致90年經濟危機演變為全資本主義世界的巨大危機,寶島、HK與日本皆不能倖免。也因此,桃花石的對外開放政策受到了巨大挫折。開始轉向與經互會的合作。

丹·奎爾的政策也影響到了後來的總統。杜卡基斯為迎合民間的思潮,改換門庭開始,成為了一名保守主義者。這也讓他贏得了92年大選。美國的進一步保守化導致其在海外的影響力進一步削減。民間的披頭士也不再流行,人們開始紛紛效仿他們父輩在50年代(即丹·奎爾宣揚的「黃金一代」)的穿著與行事方式。新教徒價值觀與白人至上主義大行其道。曼德拉直言不諱地指出:「美國如今的種族狀況正在滑向一個我們都不願意看到的方向。」

愈演愈烈的經濟危機導致韓國經濟崩潰。大量脫南者北上。由於北高麗並未經歷「苦難行軍」,以及化肥等先進技術的大量運用,北方的生活質量越發提高,與經濟崩潰的南方形成鮮明對比。此時,元帥重新提出了他的「高麗聯邦」計劃。由於經過多年的海外駐軍縮編,此時美軍在韓駐軍不超過1000人,且在聯合司令部嚴重缺乏存在感。提前上位的新任總統金大中以「陽光半島」回應,驅逐了在韓美軍,高麗民族以共同建立一個嶄新的邦聯的方式完成統一。史稱「高麗劇變」。

高麗的失陷導致美國當局大為光火。孤立主義在一定程度上鬆動——以一種錯誤的方式。1995年2月26日,美軍宣布親桃花石的村山富市首相有通赤嫌疑,將之逮捕並扶植了橋本龍太郎上位。東京事件讓全世界嘩然。日本也由此進入漫長的軍事戒嚴狀態。但此事已經讓美國的盟友大為警惕。在德國等歐洲國家的美國駐軍指揮官發現,他們已經開始被從指揮部中架空,且營地也開始遭到當地軍隊的監視。

當時間來到2000年,世界的樣貌已經全然不同。蘇維埃聯盟通過經濟危機重建了與一部分舊日盟友的經濟紐帶,但這些老朋友仍然對蘇聯充滿警惕。在蘇聯國內,路線問題與腐敗問題也愈演愈烈。歐洲在經濟危機後開始轉向獨立與自主,歐盟的一體化進程大大加快——同時,他們也必須思考自己與蘇聯的關係。由於資本主義市場的普遍不景氣,遭到重大挫折的桃花石改革派與正統派之間的裂痕越來越大。至於在一切的始作俑者——美利堅合眾國,艾伯特·戈爾的「信息化自由國家」正通向一個布滿迷霧的未來。


我看了看,這個問題的答案里竟然沒有一個人提到P社官方自己做的魔怔世界觀,The Abyss無盡深淵,或者也可以叫Armageddon,末日決戰

歐羅巴蘇維埃聯邦

大不列顛王國十九世紀的歷史是一部戰術上獲得勝利而戰略上遭遇失敗的歷史。由於貿易水平全方面的持續提升,失去美洲的殖民地在最初看來並不是什麼大的損失。大不列顛王國的日益繁榮和皇室血統的緊密聯繫使得丹麥王國也與大不列顛王國結成了聯合王國。漢諾威也是王國的另一塊領土,新的聯合王國增強了大不列顛的安全並且還導致了薩利克繼承法的通過從而保證了王國的統一。這使得愛德華之女維多利亞被剝奪了繼承權,而坎伯蘭公爵恩斯特·奧古斯特則成為了王位的繼承者。然而恩斯特公爵極度不受民眾的歡迎,其極端保守黨立場令其與當時政治局勢格格不入。但幸運女神依舊眷顧著王國,荷蘭王國也投入了它的懷抱,從而使不列顛在西北歐擁有了一大塊緊密的國土。隨著憲章運動的興起,恩斯特公爵成為武力鎮壓運動的最強有力支持者,並親自帶領軍隊鎮壓起義。儘管鎮壓最終獲得了勝利,但澳大利亞、紐西蘭的殖民地以及好望角的荷蘭領地最終都離開了不列顛王國。為了阻擋革命,王國佔領了奧屬尼德蘭,也就是比利時,但這無法彌補失去印度的損失——在那場兵變之後,暴露出政府的無能也令王國的國際聲望不斷下滑。政府不得不面對日益高漲的國家主義的起義,但是在採取了分而治之的政策之後,政府仍然可以暫時維持局面。然而,社會主義的興起使得各種國家主義得以聯合起來。他們團結在一個領導人之下,並舉行了一場聲勢浩大的革命。最終,新的國家——歐洲蘇維埃聯邦(蘇維埃源自俄國流產的蘇維埃革命)成立了。他們現在躊躇滿志,已做好向鄰國輸出革命的準備。

法蘭西-西班牙波旁王國

法國在18世紀末勉強避開了革命的浪潮,而最後一位波旁王朝的國王的死導致了王冠傳到了王族的西班牙旁支手裡。新的王國很快就將葡萄牙收入囊中。當歐洲諸國開始聯合起來對抗這個新興的超級大國的時候,卡洛斯戰爭(Carlist War)爆發了。它成為了當地的民族主義部隊與那些支持大一統的勢力之間的血腥內戰。而對於歐洲的其他國家,這場戰爭成為減輕壓力的良機,他們因此想方設法扶持反對波旁王朝的力量。波旁王朝的軍隊最終在歐洲獲得了勝利,但這是以失去他們的殖民帝國為代價的。波旁王朝窮盡十九世紀剩餘的時間去試圖重新控制它的舊殖民地,但未獲成功;同時它還在國內推行政治改革,並最終確立了新的君主立憲制度。但王朝從未放棄尋找擴張的出路,而腐朽的奧斯曼帝國看起來正是這個突破點。波旁王朝聯同義大利和哥薩克兩個盟友發動了一場針對奧斯曼帝國的戰爭,戰勝之後王朝在北非獲取了豐厚的利益。然而,從歐洲到北非這條漫長的邊境線上,波旁王朝都不得不面對,它那些在意識形態上與之對立的鄰國們。

羅馬社會主義共和國

1848年,大革命席捲歐洲,稱霸歐洲六百餘年的哈布斯堡王朝覆滅。撒丁尼亞王國成為這場大廈崩塌的最大受益者,並由此拉開義大利歷史嶄新的一幕。撒丁尼亞王國的軍隊橫掃北義大利並攻陷維也納,迅速奪取了整個義大利的控制權,同時不放過任何一個在義大利國內穩步增加自己威信的機會,使得分裂了數個世紀的義大利終告統一。但她依舊保持著渴望擴張和榮譽的傳統,在義大利同波旁王朝和哥薩克組成的聯盟與奧斯曼帝國的戰爭中,義大利獲得了奧斯曼帝國在利比亞,突尼西亞以及巴爾幹半島的部分領土。但此戰中義大利也付出了高昂的代價。這個慘痛的勝利直接導致了政府和共產主義者之間的矛盾升級,並且極端的民族主義使得義大利政治出現了明顯的兩極分化。最終,一個克羅埃西亞人約瑟普·布羅茲領導的共產黨贏得了勝利並且建立了羅馬社會主義共和國。

普魯士帝國

普魯士王國最初只是在德意志地區爭奪地盤的角逐者。但是,在首次戰勝俄國之後,普魯士得到了波蘭廣袤的土地。當時普魯士利用1848年革命迅速地崛起。在做了少量讓步之後(不同於最近戰勝俄國的情形),普魯士得以對瀕臨崩潰的奧地利進行干預,並且和強大的義大利撒丁尼亞王國瓜分了這個國家。奧地利的覆滅讓普魯士獲得了全德國的統治權,並且德意志境內的其他小國(仍在英國統治下的漢諾威除外)也紛紛被併入到普魯士的勢力範圍中。這個新的國家保留了獨裁製度,而社會主義陣營的擴張使得在社會主義國家包圍之中的普魯士深感憂慮。共產主義革命使得義大利和不列顛成了毗鄰的兩個強有力的共產主義兄弟,而普魯士的中心位置看起來也日益虛弱,是時候明確地向俄羅斯帝國示好了。

俄羅斯帝國

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早期是俄羅斯帝國的災難時期,許多人都在揣測這個國家能否繼續存在下去。首先,帝國在普魯士、瑞典、波斯以及奧斯曼帝國的打擊下一敗塗地,在歐洲和中亞丟失了大片國土;這也使得保守的政府無力打擊在奧地利的革命軍。然而,俄羅斯帝國元氣逐漸恢復並且在亞洲採取了積極的政策。最初,俄羅斯向日本發出戰爭叫囂迫使日本做出退步,隨後俄國在滿洲的影響穩定地提升。但是日本並非久居人下之輩,當俄國在滿洲的影響日益增加的時候,日本人對抗的決心也越發堅定。日俄戰爭最終以俄國的失敗而告終,並且在國內引發了革命。在被迫放棄全部利益和亞洲的領地之後,俄國幾乎面臨崩潰。烏克蘭隨後脫離了帝國並成立了新的國家——哥薩克,但好在俄羅斯國內政府採取了恰當的彈壓措施並獲得成功。俄羅斯帝國一邊舔舐著傷口一邊等待著復仇的機會……

瑞典王國

對於很多人來說,現代瑞典王國始建於偉大的北方戰爭時期。當時俄國人屢次索要王國在德意志的領土,但她最終成功地將俄國人拒之門外並在世人眼中維護了自己波羅的海強權的地位。之後,瑞典王國迅速利用丹麥王國的解體,將挪威納入王國的版圖;而在另一場對俄戰爭勝利之後,瑞典獲得了全部俄羅斯的波羅的海沿岸和科拉半島。由於俄國停止了對波羅的海地區的爭奪,瑞典王國外交上的唯一焦點便是與大英帝國在挪威歸屬問題上的持續爭吵,但這並未導致戰爭。在十九世紀的後半葉,王國的外交政策走向孤立主義,同時在國內推行改革。最終,一個更加繁榮民主的國家建立起來,大多數瑞典王國的公民也滿心期待著永久的和平與繁榮。然而,當鄰國開始發出戰爭恐嚇,王國的和平與繁榮無疑只是空想。瑞典王國已經明白戰爭不可避免。

中華共和國

目睹了明帝國在十九世紀末的逐漸瓦解,中國淪為俄羅斯和日本爭奪滿洲控制權的戰場。這對許多中國民族主義者的立場來說是無法接受的,伴隨而來的必定是推翻明帝國的革命。由於軍閥出自他們權力基礎的競爭,國共雙方在爭奪南方的控制權,革命的結果幾乎被視為中國的毀滅。在當時看來,中國已經陷入深淵。然而就在此時,T G 一 代 目的突然離世使得更為務實的二 代 目成為了T G 新的領袖。他認為中國的前途命運要比發起康米主義革命(日後還有機會)更為重要,很快他就和國民黨達成協議,國共聯軍很快就消滅了中國大地上的所有軍閥,建立了民主的聯合政府。這時的中國是數百年來最強盛的,也將不用給周圍各國好臉色看了,一頭睡獅在東方醒來。

日不落蘇維埃革命共和國

在十九世紀中葉,當日本跳出長久的與世隔絕中時,它像是個將在世界上確立其地位的國家。並且它很快就明白到領土是大日本邁上擴張進程的關鍵。日本首先向北瞄準了腐朽的明王朝,並迫使其割讓了領土。直到俄國的政策使日本認識到要避免互相敵對的情況。它又轉而南下,把目標放在了太平洋上那些在十九世紀早期的混亂中被舊殖民勢力所拋棄的島嶼上。然而這一系列的擴張很快就導致了與澳大拉西亞之間的摩擦加劇,而這並不是日本所希望的。日本人對他們南方的鄰居做出了種種妥協,雙方都默認在他們之間有一個合理的緩衝區以及簽署一份和平協議。俄國在滿洲與朝鮮的影響不斷增長,使日本很擔心本島的安全,這使日本人再次轉向北方。日俄戰爭是非常殘酷的,正當日本看起來會因為它自己的努力而破產時,革命動搖了俄國,這給予了日本完全的勝利和北方邊界的安全。然而,正當日本看起來達到了它的目的時,國內的動蕩打擊了整個國家,在日本邁向光榮後社會上大量的窮人開始日益左傾。海陸軍中不斷增長的派別之爭和民主政治效率的下降使日本不得不面對國內高漲的混亂狀態。因為共產主義革命動搖了軍隊,無法鎮壓革命力量。革命者起初認為天皇只是被蒙蔽了,一旦天皇知道了國內的現狀,所有的一切都會變好的。然而沒有什麼比天皇的朝廷更加保守了,於是革命迅速促成了一個成熟的革命共和國。

美洲合眾國

新生的美國在獨立戰爭中征服了魁北克地區,從而在接下來的和平談判中獲得了整個加拿大,成立了北美合眾國。然而,合眾國政府面臨著紐約州和加拿大地區一些親英派的不滿。政府剿撫並用但收效甚微。當南北戰爭爆發時,在加拿大地區和紐約州有大量的親英派叛亂,妄圖利用內戰來彌補過去所犯下的錯誤。面臨兩線作戰的合眾國政府決定首先解決北方叛亂。1864年北方贏得了戰爭,但是和南方叛軍相比北方只獲得了很少的利益。由於預測到不能在短期內解決戰爭,北方選民轉而支持民主黨,並由五大湖戰役中的英雄喬治·麥克萊倫(George B. McClellan)代表北方和南方和平談判。合眾國繼續設法動搖南部聯邦,並達成協議保護幾個南部聯邦的邊境州,並最終帶他們回歸合眾國。然而南方鄰居們仍然對合眾國充滿敵意。

南部同盟和墨西哥聯盟帝國

在很多西班牙殖民地看來,卡洛斯戰爭(Carlist War)在法蘭西-西班牙波旁王朝的爆發對他們來說無疑是一個獨立的絕好機會。一時眾多對波旁王朝統治不滿的殖民地紛紛揭竿而起為自己的獨立而奮鬥。墨西哥人此時也從西班牙獨立出來,並在迅速控制了新格拉納達和波旁王朝在加勒比地區的殖民地後,正式宣告墨西哥的成立。但在與北方的美國鄰居激戰並失去部分領土後,墨西哥舉國上下對美國的敵意劇增。戰後由波旁王朝扶持的短命皇帝馬克西米利安一世也極力阻止墨西哥介入美國南部聯盟的獨立戰爭,但很快皇帝就被推翻並在克雷塔羅槍決,而這位皇帝留下的遺產僅是一個皇帝的頭銜。然而同時來之不易的勝利耗盡了南部同盟整個國家的國力,在國際上的聲望也幾乎喪失殆盡。而且美國的敵意依舊不斷傳來並且持續向南推進。在此壓力下,幾個與美國接壤的成員紛紛放棄獨立向美國投降,這使得美國南部同盟不得不向墨西哥靠攏。最終,兩個國家意識到聯合在一起的必要性,於是美國南部同盟與墨西哥合併,加勒比聯邦成立。雖然部分國民對這個新政府的獨裁主義相當不滿,但此時對於這個國家來說復仇才是頭等大事。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

對於奧斯曼土耳其來說,整個19世紀圍繞的主題只有復甦。在和俄羅斯帝國的戰爭中將對手挫敗後,奧斯曼收復了其在高加索山脈的大部分失地。奧地利的覆滅也讓奧斯曼在巴爾幹半島方面能稍微喘口氣。四周緊張局勢的暫時緩解讓奧斯曼政府能將注意力轉移到對內部權力的控制上。這期間,奧斯曼國內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並且將帝國的勢力範圍擴展到非洲。然而在義大利、波旁王朝和哥薩克聯軍面前,剛剛復甦的奧斯曼帝國依舊顯得非常脆弱。在談判桌上,戰敗的奧斯曼不得不割讓了西非和大部分巴爾幹半島的領土。隨後,奧斯曼開始致力於勤勉的改革中。其經濟實力在改革後得以大幅提升,奧斯曼帝國又一次以世界強權的狀態出現在世人眼中。

澳大拉西亞

在聯合王國血腥鎮壓憲章運動期間,許多利己主義殖民者對國家的前途憂心忡忡。當混亂達到頂峰時,他們發現自己別無選擇只有脫離祖國自己發展,於是成立了澳大拉西亞聯盟。經過19世紀的長期和平發展,澳大拉西亞吸引了大量來自祖國的追尋自由的移民。然而當日本開始向力量真空的太平洋擴展時,國內爆發了一場排外浪潮。這使得澳洲政府意識到必須建立起自己的太平洋戰略緩衝帶。戰事一觸即發,但經過多方艱難的磋商,終於達成協議,劃分出日本、印度支那和澳大拉西亞各自的勢力範圍。隨著日本革命和一個革命共產主義政府的出現,澳洲北部疆界的壓力開始增長……

波斯民主共和國

在19世紀的國際舞台上,幾乎很少能看見波斯的身影。雖然波斯曾同奧斯曼、瑞典和普魯士聯盟參加了對俄羅斯的戰爭,並作為勝利方獲得數塊中亞的土地。但除此之外,波斯的表現只能以無所作為來形容。這主要是因為波斯國王忙於調解內部新興勢力和傳統勢力之間日益尖銳的矛盾。傳統勢力主要由地主和穆斯林支持,而新興勢力則代表著中產階級和工人階級的利益。直到20世紀初,波斯國王都能很巧妙地把矛盾控制在可調解的範圍內,但緊接著他們出現了一次致命的錯誤。由傳統勢力領導的遊行抗議次數不斷增加,這個現象讓國王認為傳統勢力比想像中強大並做出了一些讓步。但事實上,這是傳統勢力最後一次作為一種勢力來呼喊。國王的讓步導致了整個新興勢力的憤怒並發起了一次共產主義革命,隨即波斯民主共和國宣告成立。

非洲民眾共和國

在英法兩國爆發的革命都以失敗收場,直接導致了在這兩國所屬的非洲殖民地先後獨立並被白人族裔的政府所控制。這些政府迅速聯合在一起以避免被宗主國吞併,並積極籌劃著開發黑非洲的計劃。19世紀末,政府意識到要在日漸緊張的國際局勢下繼續保持獨立,國家需要更為強大的工業基礎。然而,這個特別舉動也為日後白人統治制度的終結埋下禍根。因為這項行動的前提是要造就一個以黑人為主的工人階層。在20世紀初,由前衣索比亞皇帝發起並建立了非洲國民大會。這在大多數黑人群體看來此舉是為保護他們長久以來的勞動成果而發起的一個抵制奧斯曼帝國入侵衣索比亞的運動。隨後,以前埋下的禍根開始爆發,一個由黑人組成的國民政府開始掌權。很快,在和少數依舊在軍政要位上任職的白人達成妥協後,新政府的威信得到了鞏固。但來自北方的敵意依舊不斷,看來衝突勢必不可避免。

烏克蘭尼亞-哥薩克王國

哥薩克——這個世界上最年輕的國家創建於1905年的俄國革命時期。有些人認為假如沙皇尼古拉二世當時願意做出讓步,那麼富饒的烏克蘭將一直是帝國的一部分;然而這個新興、年輕的國家最終在大革命的動蕩歲月中從俄國獨立並且建國。隨後哥薩克加入了義大利和波旁王朝的同盟,並成功地將多瑙河畔諸國納入了這個新興國家的版圖。如果身處一個更加和平的年代,哥薩克或許能獲得長遠而又繁榮的發展;然而當戰爭的風暴即將來臨,那些意識形態相同的盟友又在何方呢?

美洲國家解放陣線聯盟

波旁王朝卡洛斯戰爭(Carlist War)的爆發對於很多西屬和葡屬殖民地來說正是獨立的絕佳機會。如西蒙·玻利瓦爾(Simon Bolivar)和何塞·德·聖馬丁(Jose de San Martin)就是領導南美解放運動的傳奇人物。局部的利益短視,往往導致整個體系全面崩潰,此點在獨立戰爭中得到了充分體現。好在,波旁王朝對獨立運動採取干涉的努力反而促使了當地精英階層重新採取合作的態度。殘酷的戰鬥塑造了南美人民的民族精神。然而新生國家依然有著一些嚴重的問題,比如19世紀普遍存在的社會不公正現象導致民眾的不滿迅速增加,直到20世紀20年代,憤怒的人民推翻了腐朽的舊制度,成立了嶄新的共產主義國家。時刻準備著向北方輸出其革命理想的共產黨政府在西半球處於相對孤立而危險的狀態。

印度共和國

聯合王國開始面對國內嚴重的動蕩局面時,印度兵變發生了——儘管印度歷史學家稱為印度獨立戰爭。看起來不列顛的力量開始衰落了以至於它無法輸送援軍來鎮壓孟加拉士兵。當起義滲透到軍隊里時,馬德拉斯和孟買也加入了叛變,不列顛對印度一百年來的統治到達了終點。復興的莫卧兒帝國把自己的目標定在安定那些在長時間衰退期間脫離並併入阿富汗的富裕省份,然而它的大規模工業化使得當時的政治真正定型。新近獲得權力的中層勞動者日益醒悟於舊有帝制秩序和自由政治的失敗,從而轉向了更加極端的民族主義政策。舊秩序無法應對新的社會,一場革命掃除了這一切並帶給民族主義者以力量。新政府的第一個動作是將國家重新命名為印度,並開始探尋將印度轉變為世界舞台上重要力量的道路。

泰蘭聯邦帝國

18世紀末18世紀初,歐洲殖民者在亞洲的影響力持續增加。亞洲諸國對於這個狀況表現得相當恐慌,並各自尋找著出路。泰國最終找到了解決方案。當時正值波旁王朝內部發生卡洛斯戰爭(Carlist War)無暇東顧,繼而是英國印度殖民地叛亂,泰國成功將印度支那,馬來亞和緬甸納入其控制範圍內,繼而以此形成一個足夠強大的防禦實力來保持自身的獨立。這個多國集團本來只是把權威和尊嚴局限在對歐洲殖民者成功的抵禦,但逐漸它就意識到自己需要一個更為廣闊的本土來在國際舞台上表達自己,聯邦帝國由此誕生,隨後政府賦予了那些非泰國公民權利,此舉很大程度上緩和了當時國內各民族的矛盾。但緊接著帝國在印度尼西亞的擴張行為引起了日本和澳大拉西亞的敵視,同時中南王國這個名字也沒有為其贏得鄰居中國的任何善意。環顧亞洲,帝國唯一的善鄰只有印度。

以上這些所有現在看起來都無比魔怔的玩意,確實都是P社當年自己編的


假如沒有人贏得冷戰?

蘇聯領導人安德羅波夫並沒有去世,而是仿照南方的鄰國開始了改革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這一切卻因為他的繼任者在地球某處進行了一次災難性的干預而戛然而止。蘇聯雖然沒有消失,影響力卻大大減弱。

美國與蘇聯一直處於冷戰狀態直到1998年金融危機爆發,布希總統在1996年把那個花花公子趕出了白宮,然而他積極的對外擴張政策讓美國好不容易充盈起來的國庫再次見底。金融危機的到來更是讓經濟問題雪上加霜,而現政府的所作所為卻讓所有人大失所望。一陣騷操作以後美國曾經掌控世界的經濟體系徹底崩潰了。

兩個曾經左右世界的帝國變為孤立主義的大本營,曾經遍布全球的軍事基地只剩下家門口的幾個可以勉強維持。當然只是暫時的。

在東亞,美國撤出了第一島鏈以後,沖華在2003年與寶島當局進行談判,雙方同意於當年年底統一,寶島特別行政區成立。

朝縣突然南下的進攻讓深陷經濟危機大量縮減軍費的南方錯不及防。一場短暫而血腥的內戰結束後,半島再一次統一在一個旗幟下。

霓虹是80年代當之無愧的經濟霸主,卻也是經濟危機時受傷最為嚴重的國家,在遊戲開始時日本仍然擁有大量debuff。

歐洲在美蘇兩國崩潰的同時迅速開展了與東歐各國的和談,以經濟援助為誘惑把整個東歐納入了歐盟的麾下。曾經拿破崙那曇花一現的成功再現讓所有歐陸人民都喜笑顏開。但是統一的外表下,暗流涌動。

有趣的國家:

美利堅合眾國

美利堅合眾國,應許之地,自由的燈塔,至少她崩潰前是如此。如今,美利堅合眾國重新變成了二戰開始前的模樣,她的人民為經濟疲於奔命,她的政府一片狼藉。但是她仍然坐擁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科技和海空軍,隨時準備奪回原屬於她自己的榮耀。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

因為一次災難性的干預失敗和金融危機的發生,把這個剛剛融入資本主義經濟的紅色國度拖入了萬劫不復的深淵,雖然她仍然維持著現有的領土,但是曾經龐大的蘇東集團如今只剩下了蒙古和朝縣兩個跟班。她能否再一次另整個西方顫抖嗎?

沖華

國家統一——這個曾經遙不可及的願望變成了現實,在大洋彼岸的敵人撤出第一島鏈以後,已經沒有什麼可以阻擋她的了。面對經濟危機的積極措施讓她成為了世界上少數幾個不再被這場災難性的經濟問題所影響的國家。現在,她究竟是要回到30年前那個對外輸出葛明的激情國度,還是繼續融入資本市場?

霓虹

飢餓的土地是暴動的土壤,作為一個受金融危機影響最大的國家,霓虹已經繁華不再。曾經人來人往的銀座被紙箱和帳篷堆滿,高樓大廈淪為貧民的棲身之所。政府的換屆已經是家常便飯,人民迫切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政體來取代他們。不管向左還是向右,至少要先填飽肚子。

朝縣

三千里華麗江山盡收囊中,一個統一的國家重現在半島上。但是除了戰後的重建,還有更大的問題擺在眼前——是發展核武,走自己的路,還是一直當背後兩位大哥的跟班?

法蘭西第五共和國

從大西洋沿岸到波蘭、羅馬尼亞——歐洲人民大獲全勝!歐盟終於成了一個無論在各個方面都能與那兩個強權一較高下的組織,但是其內部也並非是一條心。法國和德國都想爭奪領導權,東歐的捷克斯洛伐克和羅馬尼亞仍然是射惠主義國家,這個包含了極左到極右的組織成員存在巨大的分歧,作為歐盟排頭兵的法國能調和好並帶領歐盟走向世界嗎?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兩極格局的崩塌和第二第三世界的崛起讓這個工業革命的故鄉看到了恢復往日榮光的機會歐洲大陸上,歐盟已經完成東擴,沒有人會注意到前殖民地正在發生的變化。或許這就是不列顛的機遇?再一次讓日不落帝國以另一種方式呈現,還是選擇一條從未設想的道路。

可能感興趣的國家:

以色列國

美國的戰略收縮讓這個西亞小國再一次陷入贖罪日戰爭時的境地,周圍的阿拉伯國家已經做好了一雪前恥的準備。佔領區內的巴勒斯坦游擊隊也在暗中活動。大衛王的子民們是否還能守住自己寶貴的國土。

南非共和國

歡迎來到寶石與黃金的國度,布爾人與祖魯人、科伊桑人共同的家園——南非。雖然種族隔離已經廢除,但是大量白人精英仍然掌控著這個非洲大陸上最富裕的國家,而許多黑人在獲得自由後仍然生活在貧窮之中。經濟與種族是這個國度永恆不變的話題。是循序漸進的改革,還是使用另一種更加激進的方法?

巴西聯邦共和國

作為南美一等一的大國,巴西擁有著豐富的資源和較為強大的工農業。高科技產業的興起讓巴西有了進入世界大國俱樂部的趨勢,但是國內複雜的治安、經濟問題依然困擾著她。若改革太慢,她將粉身碎骨。


紅線(又名如果蘇聯擊敗了波蘭)

背景:隨著一次大戰的結束,從沙俄的屍體上,一個新生的共產主義國家,蘇聯,如同一顆新星般升起。出於恐懼,白匪軍與英法干涉軍合兵一處,準備將紅色的火苗撲滅在萌芽階段,卻反而被燒的一乾二淨。內戰結束後,紅軍的兵鋒沒有止步於蘇聯境內,而是一路向西。在這一段歷史中,波蘭人沒能擋住紅軍的進軍,紅軍一直打到了法德邊境,才因為疲憊而停下了前進的步伐,歐洲也迎來了一段和平的年代。但所有人都清楚的是,戰端再起只是個時間問題。

焦點-德蘇之爭:隨著列寧與世長辭,以及斯大林並不光彩的上位,早已對自身在共產國際中的地位不滿的德國糾結起了許多東歐國家,開始質疑來自莫斯科的領導。畢竟,民主德國要比要比一窮二白的蘇俄富裕的多,在整個社會主義陣營都依賴著德國進口的機器,並且以在德國進修為榮的時候,德國又憑什麼要將共產國際的領導權拱手讓人呢?

德蘇兩國可以通過一系列國策與決議擴展自己在共產國際中的影響力。如果冷靜的頭腦佔據了上風,雙方的爭端可以以和平的方式解決,但如果其中一方採用了激進的策略,共產國際將一分為二,甚至爆發內戰。

如果在對外戰爭爆發時爭端仍然沒有得到解決,所有共產國際加盟國都會遭受嚴重的經濟懲罰。

焦點-西班牙:搖搖欲墜的西班牙共和國已經成為資本主義世界與社會主義世界對抗的最前沿,雙方都在為必然爆發的內戰招兵買馬。

機制-危機計數器:相較於原版機制較為離奇的世界緊張度,我認為為每個重大事件設置自己的緊張度會合理的多,危機計數器就是為了體現這一點而設計的機制。每一個決定干涉西班牙內戰的國家都會按照各自的國家力量提升危機計數器的上限,而它們每次干涉這場戰爭都會積累危機點數。舉例而言,用租借法案輸送1000條槍只會產生極少的危機點數,而派出軍官或是出動志願軍則會積累較多的危機點數。危機計數器被填滿的百分比越多,各國就能越大幅度的干涉戰爭,而干涉的幅度越大,產生的危機點數就越多。從提供武器與物資,到排出志願軍,到出動海軍封鎖港口或是用空軍進行戰略轟炸。最後,當計數器積滿時,則可以直接加入戰爭。共產國際一方想要獲勝,要麼就得儘可能控制戰爭的規模,派出國際縱隊支援戰爭,並維持共產國際的權威,通過國際決議來緩和西班牙左翼間的矛盾。或者快速積累危機點數開啟世界大戰,從陸地上擊潰法國後直接支援西班牙。不過要小心,在這段歷史中,低地國家由於恐懼,將自己的要塞防線與法國的馬奇諾防線結合在了一起,強行突破註定會是一場硬仗。

有人看就繼續更


關於這個世界線更多設定可以看我的專欄 臨高啟明:第四十個十年

…雖然很久沒寫了


1628年,五百來自未來的中國人,以澳宋和元老院為名,登上了大明的瓊州府…

1928年,即聖歷三百年,在元老院即將統一全球的前夕,因時空擾動變得永遠健康的馬國務卿率領另外八位伏波軍軍團長掀起了對元老院的叛亂,啟明星旗在猩紅底色的惡魔五芒星旗下顯得晦暗難明,就如同帝國的未來一般…

2028年,聖歷300年,元老們的屍體在曾為元老院議事大廳的臨高黃金冰棺內妥善保存起來,特偵隊一如既往地守護在他們死去的主人周圍。歸化民高領主們(帝國海軍至高提督、帝國陸軍元帥、澳宋帝國仲裁庭庭長新道教掌教、臨高修院院長、工業部部長、丁培爾傳媒集團總長)掌握了帝國的最高權利…

現如今,永遠偉大光榮正確的澳宋帝國正一步步的踏入深淵。

在北美洲,在苦寒的五大湖之北,那是馬千矚及其追隨者建立的混沌國度,那是三千里恐懼之眼,那是帝國之大敵,是讓澳宋不停流血的撕裂傷。而第十三次黑暗遠征,似乎現正在其中醞釀…

在南美,那片被暗紅皮膚靈族盤踞的雨林本該是帝國最後的征服目標,但馬千矚的叛亂毀滅了這一切。叛亂後的一百年里,帝國對再維持在南美的據點已經漸漸感到力不從心,而派駐當地的工業部技術員彙報了一個令人憂心的消息:愚昧無知的靈族似乎已經開始模仿澳宋技術,但日薄西山的帝國似乎已經無力再組織一次犁庭掃穴…

在非洲,黑色或白色皮膚的獸人仍在劫掠我們的商站,襲擊我們的駐軍…該死!難道我們不是已經在泰拉統一戰爭中徹底毀滅了他們的國家和文明嗎?

在中東…哦,那次失敗的核試驗殺死了僅剩的幾名元老,還讓輻射野獸在那片人類絕地之上肆虐…科技,科技進步不該是這樣的…

在西伯利亞,那些自動運行的工廠,那些自行修建的建築,那些全金屬打造的士兵,那些可以發射將人蒸發的光束的自行載具,那些…比起澳宋還要偉大的科技技術,到底是什麼人帶來了這些?他到底想幹什麼?

甚至,就在帝國卧榻之側的東南亞,還有那些高呼著「上上善道」的黑爾派…

就連大洋之上,也有那些低賤種族餘孽組成的海盜…

在風雨飄搖中,帝國迎來了聖410年…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