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都在關注減負問題,通常來說,身邊的家長和老師對減負都抱負面的態度。

但其實,教育部推行的減負政策,也並非完全沒有道理。

社會心理學上有一種現象叫做 Group Polarization,意思是當羣體討論某件事情的時候,容易產生意見的兩極化分佈。所以我們要適當反思,要不然很容易被輿論牽著鼻子走。

關於減負和競爭

在很多相關討論裏,很多人都有同一個默認的邏輯:減負一定會減掉孩子的競爭力。

其實減負不等於降低競爭力。相反,如果在學校裏高調提倡對學術的競爭,可能使原本成績較差的同學失去學習動機,而失去學習動機對學生影響深遠。

我在之前的一個回答裏也曾提到過,在香港某重點中學裡我曾經遇到的一個學生,他初一留級,沒有一科是及格的,當時正在重讀初一。他父母和老師懷疑他可能有學習障礙,來找心理學家做智力評估【韋氏兒童智力量表第四版(香港版)】。

結果讓大家都大跌眼鏡,這孩子天賦異秉,智商超過130(人羣中的前2%),在香港是資優兒童。然而當學生失去學習動機的時候,他的優勢完全無法在學業上展現出來。幸虧他只是初一,可以趕得上來。

這個孩子讓我反思了很久——在應試系統下,很多像這樣的孩子,可能就一直埋沒下去了。

同樣,為了名次而競爭對學習,也會帶來很大的負面作用。

香港大學教育心理學林瑞芳教授早在 2004 年就通過實驗驗證了競爭對學習動力的負面影響(Lam et al., 2004) 。

實驗將學生分為兩組學習一個新技能,和不需要競爭的同學相比,被要求和同學競爭的小組傾向選擇容易的任務(因為怕輸)且在失敗後對自我評價更差。

被要求競爭的學生,他們的目標通常會變成和同輩比較輸和贏 (performance goal),而不被要求與他人競爭的同學的目標通常會是讓自己學到新的知識和讓自己進步 (learning goal)。

再來看看教育部的十項禁令:

...嚴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設立任何名義的重點班、快慢班;

嚴禁初高中學校對學生進行中高考成績排名、宣傳中高考狀元和升學率,教育行政部門也不得對學校中高考情況進行排名,以及向學校提供非本校的中高考成績數據...

這些確實是減少為名次而競爭的做法,進而降低學生不必要的競爭壓力。當孩子能夠在一個相對合作而非只為名次競爭的環境下,其實更有利於他們內在學習動力的發展。

關於教育機會均等

中國教育的另一大特點,除了學生學業壓力大,就是地方差異大。就算是同一個城市,不同的學校的教學質量也是參差不齊。

2012 年,上海曾在著名的國際學生評估項目 PISA 測試中蟬聯世界第一,而早在 2009 年奪冠的是歐,OECD 就拍過一個簡短的紀錄片(暫時沒有找到國內的資源),將上海的基礎教育的成果歸功於成功的教育改革。

而這所謂的教育改革就是「減低城鄉、重點和非重點學校的教育水平差距」。

簡單來說就是讓好的學校帶動較差的學校,動用重點學校教師資源,特別是優秀退休教師的力量,去教學水平較低的學校進行聽課、指導,把教學的重點做成 PPT,給教學經驗相對較少的老師上課的時候直接用。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 中提到的各種關於「學校劃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學」、「緩解擇校熱」、「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普通高中優質特色發展」」,這樣的做法其實會將重點高中的拔尖收生弱化,從而使得不同中學的生源平均化

實行學區制管理的地方,要合理劃分學區範圍,將熱點小學、初中分散至每個學區,確保各學區之間優質教育資源大致均衡。要結合實際,採取集團化辦學、委託管理、強校帶弱校等方式,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

其實就是政府希望將好的學校分佈在一個城市的每個不同的學區,再繼續通過強校幫助弱校的形式,提高各個學區的平均水平。

教育部在減少基礎教育差異上確實是下了不少決心了,不久前又推出了《深度貧困地區教育脫貧攻堅實施方案(2018-2020年)》 ,希望能夠縮小地區間的貧富差距和教育差異。


基礎教育的首要目的,不應該只是培養拔尖人才,而是提高全民的整體素質和整體教育水平。管理一個龐大的且地方差異甚大的教育體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很多政策太一刀切就可能在一個地區水土不服,但如果政策不夠清晰,便會成為很多人鑽政策空子發財的的途徑。就比如取消各種特長生,會可惜了通過特長改變命運的孩子,但也會少更多特長招生的暗箱操作。

相比多幾個奧林匹克數學冠軍,或是各高校搶著要些狀元,如果我們國家的孩子,能夠不管出生在哪個地方、不論出生於怎樣的家庭中,都可以受到應有的教育、各展所長,那顯然是我們更希望見到的。

但是,即使政策意圖是好的,政府要改革教育和提高基礎教育水平的決心和誠意還得從財政教育資金投入佔GDP比例來看。

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在 2016 年達到了4.22%,雖然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在 2012 年以前,全國教育經費佔 GDP 的比例還不到 4%——和 OECD 成員國教育支出的平均水平(5.2%)還差整整一個多百分點,任重道遠。

2013年,OECD成員國教育經費佔GDP平均值5.2%。

中國的教育改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這絕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如何更好的推進融合教育,如何在學校支援有特殊需要的學生?

如何推進學校的精神健康教育?

如何從中小學基礎教育開始,貫穿高等教育,展開職業生涯規劃?

更重要的是,如何保障政策被正確和合適地執行?

所謂祛邪扶正,教育部除了告訴學校、家長不應該做什麼的同時,更應該向大眾宣傳應該怎樣才能把孩子的教育做得更好,才能真正減少父母的教育焦慮。

References:

Lam, S. F., Yim, P. S., Law, J. S., Cheung, R. W. (2004). The effects of competition on achievement motivation in Chinese classrooms.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4(2), 281-296.


本回答由真知拙見嘉賓 @Melo 撰寫

這裡是我們的自留地——「真知拙見KnowledgeHot」,30+ 位嘉賓歡迎你的道來,更期待你向我們拋出更多的「為什麼」。

每日點滴拙見,匯聚真知海洋。

發佈於 2020-01-23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老錢老錢

現在的減負,在提高教學方法上也沒有突破性的進展,減少學習的內容,又什麼都不捨得放棄,還堅持文理不分科,最後降低了學習的難度又逃不過高考的競爭。這樣的減負必然進入一個怪圈,越減負學生的負擔越重,減「」負」真的變成了加「正」。


現在的減負,在提高教學方法上也沒有突破性的進展,減少學習的內容,又什麼都不捨得放棄,還堅持文理不分科,最後降低了學習的難度又逃不過高考的競爭。這樣的減負必然進入一個怪圈,越減負學生的負擔越重,減「」負」真的變成了加「正」。


在網上看到相關的這樣一個評論,我非常贊同:

所謂快樂的歐洲基礎教育就是階級固化,老鼠的兒子別學別的只學打洞。德國不花錢的公立機構基本小學初期就是認紅綠燈,玩沙子,煮咖啡,問路,報警,買菜做飯看醫生無作業。而於此同等的私立小學上課兩語種,作業大量,賽馬,棋牌,初級珠寶鑒定。大把的金錢輔助培養,到了高中,普通人家孩子打工賺學費家長不管,考上大學政府補貼+貸款,考不上小時候學的煮咖啡,堆沙子,手工課好機遇的進工廠考技能等級做工,再懶散一點就打工一輩子,不是大多數德國人不買房,是買不起,反正福利好,起條幅遊行打打難民搶回點福利資源就好。只有資本家代代以信託方式代代相傳。還是國內應試基礎教育好,至少在兒童時代體現公平競爭,基礎牢固。不光中小學繼續如此,更應該給大學增負,真正的延伸教育其實在大學,不是高考就結束了奮鬥,而是大學畢業真正拿到學位纔是狀元。


水管子問題。無論減負不減負,好的社會資源,崗位就那麼少。一些天朝的主要部門,實權部門,油水部門,已經成為世襲制,跟你的學歷能力毫無關係。而普通人,能爭取的崗位已經很少了。經商無本,入仕無門,種田無田。工薪階級沒有後路只能與千千萬萬的人海中掙扎一條活路。

我們拼的不是孩子,而是希望他們將來至少在搬磚之外還能有些許的選擇,在高高的房價面前,還能有成為房奴的資格。我們卑微前行,卻要更加掙扎與生活。我們頭上無片瓦,腳下無片土。我們能夠給孩子什麼?除了無論多苦難都要活下去的勇氣,還有就是學習,來掙扎一份出路。

天朝的教育從來不是教育,而是遴選符合標準的幹活人。


沒有拔根。

我們用問答的方式來尋找答案

Q1:為什麼學生壓力過大?

A1:因為學生想要獲得好成績。

Q2:為什麼學生想要獲得好成績?

A2:因為學生想要進入好大學。

Q3:為什麼學生想要進入好大學?

A3:因為大公司只招好大學。

Q4:為什麼大公司只招好大學?

A4:因為只用好大學的學生也夠他們用了。

Q5:為什麼只用好大學的學生也夠了?

A5:因為我們建了太多的大學,陷入了一個中等高校數量陷阱之中(大家不用百度谷歌必應維基大數字去查了,這是我自己定義的概念,歡迎提出改進意見)

要改,很簡單,建或減,或者用法律卡第四個問題,現在教育減負還只是在解決第一個問題,我們要卡第四第五個問題才能根本上解決問題。

關於競爭壓力的減小,我只能說,薪酬差異還在那,自信的孩子依舊會拼搏。

A:你行你上啊!

我:意見在這拿走不謝。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