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孩子都是天使 ,為什麼會虐待小動物,拿動物發泄,一定是他的環境和身心受到了刺激和傷害,而且不是一次!總之,孩子出現的反應一定不是憑空而降的!一定有原因!找到原因,對症下藥,以暴制暴絕對是下下策!只會讓孩子的情況更加惡劣!我們要怎麼做呢?

當你看到孩子殘忍地對待動物時,感到憤怒和憤慨是很正常的,但要記住,以同樣殘忍的方式對待孩子不會有任何幫助。打屁股對孩子造成的傷害,與小貓被踢時受到的傷害是一樣的。 更糟糕的是,你對孩子發多大脾氣,往往會轉變為孩子對動物發多大脾氣。而且還會給孩子留下可以通過暴力手段解決問題的錯誤心理。所以,家長首先應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不要憤怒地沖孩子喊叫,或是直接上手打孩子。

當發現孩子正在虐待動物時,可以將孩子與被虐的動物分開,並且說:「小貓不是用來打的。對小貓要溫柔。你可以拍拍她或抱抱她,如果你打它或踢它,小貓就不得不另找一個安全的地方了。」家長可以給孩子示範如何以一種安全的方式愛撫和抱動物。告訴孩子,動物的身體和他自己的身體一樣珍貴

如果孩子年齡太小,可能還不知道自己對待動物的方式會有什麼樣的後果,或者他們還沒有把小動物與日常自己手上拿的玩具區分開來。因為孩子也經常賦予玩具「生命」,而當小動物這種有生命的「玩具」不聽話時,孩子就很可能訴諸武力——就好比一個變形金剛,孩子既會和它說話,但也可能突然把它大卸八塊。面對這種情形,家長既不能打罵,也不能放任。而是要在第一時間告訴孩子這樣做的不對的,小動物也是有生命的,要尊重小動物的生命,沒有人有權利隨便剝奪別的小動物的生命。一定要及時糾正,不能放任,否則孩子虐待成癖,長大後可能有暴力虐待的傾向。

孩子虐待小動物不會無緣無故發生的,大多是心裡有壓力、有情緒沒處發泄,纔拿小動物發泄的。家長平時應多跟孩子交流,多關心孩子,引導他們有負面情緒時正確發泄,不要悶在心裡。當孩子們傷害動物或他人時,通常是他們覺得自己受到了傷害。 家長應仔細分析孩子感覺到受了傷害的可能原因,例如家裡新出生了一個嬰兒,或家庭不和,孩子感受不到父母親的溫暖,或父母離異,或孩子因為受到懲罰而傷心…… 要以一種友好的方式跟孩子說出你的猜測,看看是否正確。如果你猜對了,要一起尋找解決方案。

家長多提供機會讓孩子和小動物親密接觸。如經常帶孩子到動物園、海洋館、野生動物園等地方玩耍,讓他了解小動物,發現小動物的諸多可愛之處,給他和小動物親密接觸的機會,培養他和小動物之間的感情。如果可能,也可以給他養一隻小動物,全家人都充滿愛心地來對待這隻小動物,將這隻小動物看成一個必不可少的家庭成員,讓孩子也因此感受到這種親情,並在照顧小動物的過程中增進他和小動物之間的感情。

家人給予孩子足夠被愛的體驗。只有享受到足夠的愛,孩子才會習得釋放自己的愛的能力。因此,父母平時要給予孩子足夠的愛,讓他充分體驗到被愛的愉快感受。平時多給孩子灌輸愛心思想,從小培養孩子善良有愛的性格。如果孩子在愛的環境圍繞下長大,他對這個世界也就會充滿了愛心,自然也就不會出現虐待小動物之類的行為了。

如果孩子生活在殘忍中,他們就學會了殘忍;如果他們生活在尊重中,他們就學會尊重。


投射。

自己的黑暗和痛投射在動物身上。

所以關心孩子, 用愛去感化, 很重要。

這是斯坦福的一本非常有效的心理書籍。 對於投射的講解很詳細。 可以閱讀。


孩子把小動物當玩具,只是想把玩具拆了看看。


問題問清楚啊,是幾歲,什麼事,什麼動物。


去看醫生吧,無端猜測會對孩子造成不好影響。況且不專業的回答也會導致刻板印象。


本能,或者叫天性。覺得奇怪的話 應該是沒有什麼戶外/鄉村童年經歷,沒怎麼接觸過尚未被徹底人工幹預的自然。


要是哺乳動物 魚類的話是得管管,但是昆蟲的話是真沒必要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