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她是封建時代下最標準完美的女子,那放在現代呢?????


當然,比古代更討喜。誰不喜歡學識淵博知恩懂禮,知進退,會忍耐,自端莊,又上進的女強人型的大姐姐啊。


以寶釵的容貌才情,學識品性,放在現代根本不用去討別人喜歡,自會有很多人去討她喜歡。


當然會,寶釵在哪都是受歡迎的

某些人就別酸了


當然啊,超級崇拜好嗎!完美獨立女性的代表啊!

雖然起初讀紅樓,看各學者和紅迷的相關解讀文章著作時,也曾對寶釵懷有過敵意的。可以說作為一個「黛玉黨」,有段時間曾是「寶釵黑」。

但後來再慢慢看細細品,拋開一切既定印象,卻發現這位大觀園的「寶藏女孩」——薛寶釵與生俱來的宿命感。

如果你真的讀懂了寶釵,在她面前,你會產生一種天生的疏離感,這種疏離感不是日常接觸上的隔閡,而是你非常清楚,你們思想境界不在同一個高度,你會不敢和她做朋友,但心裡早被她的風姿見識所傾倒。

認識到這一點之後,我對寶釵的人生,更多了一份悲憫感。

《無問西東》里有一句印象深刻的台詞:「如果你提前了解了你所面對的人生,你是否還有勇氣前來?」

寶釵,彷彿就是一個被提前劇透了自己人生劇本的女性。

以現代的眼光看,她像一個從公元2018年穿越回大觀園的人。她提前到達人生的終點看過最後的風光,心中知道最後四大家族最後的沒落頹敗,也清楚自己的生命軌跡最終將會如何歸空。

但她仍然願意選擇從頭來過,甘願糊塗地度過這一生。

因為她深知,在那樣一個時代,也唯有這一條路而已。所以,她必須接受時代和命運賦予她的設定,扮演好一個可親可愛、循規蹈矩識大體的大家閨秀。

儘管我覺得她內心也一樣有如同寶黛二人的自由意識和反抗意識,甚至更強烈百倍,同時她還擁有獨立女性意識和高度解放意識的天性,但在身處那個時代下的商賈大族,她只能將鋒芒掩去,悄悄壓抑自己的獨立意識,按照劇本的走向,選擇一個紈絝不器的少年公子。

你說寶釵真有多愛寶玉嗎?不見得,即便最後不是賈寶玉,她也知道會是另一個甚至不比賈寶玉的男人。

若她身處現代,說不定她是一個崇尚靈魂自由的獨身主義者、氣質哲學家,絕不會選擇一個自知沒有前途也沒有理想、渾渾噩噩度日的風流富二代。別說賈寶玉配不上她,我認為在現代,很多男人也配不上寶釵,以及大觀園的年輕姑娘,這大概就是《紅樓夢》偉大、超前的一個表現。

馬東說他「底色悲涼」,在我看來,這個詞用在寶釵身上也再合適不過。

這種悲涼的底色就源於她的清醒而不獨活,看清了命運的真相仍然要樂觀面對。就像蔡康永提到的「為什麼很多幽默溫暖散發樂觀氣息的人,底色是悲涼的?因為我們誤解了悲涼,沒有來自悲觀的樂觀,是一種無知的不真實的樂觀。」

這正好印證了寶釵悲涼無味的人生底色上的溫暖純善品格,她帶給上至老太太下至一眾姐妹、小丫頭親近感,甚至以她的情商必然會從許多次含酸的語氣中聽出黛玉對她有所嫌隙,她卻不以為意,從未表露任何怨念,仍然會像疼妹妹一樣包容「讓孟光接了梁鴻案」。

這樣的品行可稱完美,但正因處世太周全完美,才容易讓人覺得圓滑世故,少了些生趣。

她對人生的宿命感和虛無感,從她的衣著打扮、吃穿用度就可見一斑:從來不愛花兒粉兒,蘅蕪苑的房屋「如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無,案上只有一個土定瓶中供著數枝菊花,並兩部書、茶甌茶杯而已……」

第二十二回《聽曲文寶玉悟禪機,制燈謎賈政悲讖語》中,更賦予了寶釵無可企及的精神世界。

若說她是大觀園裡思想覺悟和精神境界最高的第一人,恐怕妙玉也不敢提出任何反駁意見。

寶釵看似「入世」,實則應該是「出世」、「得道」,她的思想境界早已超脫俗世。

她看透了人世命運卻不道破這命運機鋒。

在這渾濁世界保持清醒是她唯一的精神寄託,

但同時安守本分、懂得適可而止是她行走在入世之路上的唯一行為準則。

不知道在很多個輾轉難寐的夜晚,她有沒有過矛盾和迷茫,在面對真實的清醒和虛無的渾沌激烈交鋒時,她有沒有過不為人知的選擇與捨棄?

最後,她還是選擇了遵守時代的規則,規行矩步,走完這明明白白的空洞人生。

正如葉芝寫給自己的墓志銘:冷眼一瞥,生與死,騎者,且趕路。

她清醒地認識到自己和所有人的命運都終將歸於寂寥與幻滅,那虛妄的白茫茫大地終將抵達。

但,既來世一遭,不妨好好走走。

她深知命運的不可違逆,於是心平氣和地,順從這沒有退路的唯一歸途。

冷眼於這個時代、家族的興衰熱鬧,寶釵仍然要以一個參與者,去俯就迎合這個世界的冷漠無情。

她有小女兒心性去以扇撲蝶、海棠吟詩,但她更有清醒的警覺,借螃蟹暗諷這黑白顛倒的世道。

她身上有著世族大家小姐的高貴儀態,內心卻藏著現代女性的珍貴特質。

原文來自個人公眾號【有時無說】,歡迎關注閱讀。

夢紅樓|薛寶釵-旁人眼中的熱鬧,是她心中如雪洞般的虛無。?

mp.weixin.qq.com


把前提去掉,無論哪個時代她都是最標準完美的女子。

做個不太恰當類比,放在現代,寶姐姐大概會是劉亦菲+董卿?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