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感覺……或許和近些年宮鬥文宅鬥文盛行有些關係……

有些讀者習慣了宮鬥文里常有的你死我活的生活狀態,對紅樓夢裡人人皆苦,還都是命運使然的設定不太能理解,就拿宮斗的框架去套紅樓,看人物的行為就都帶了點陰謀論的味道,派別之爭就比較激烈了……

再一個,雖然黛玉寶釵應該是並列女主角,但是現行的語文教育基本都把黛玉說成是女一號,讀者把自己代入黛玉的更多,加上後四十回把寶釵黑的不像話,很容易產生寶釵是惡毒女二的錯覺……

題主所說的這種情況,我個人認為或許是出現在沒太理解紅樓主旨的讀者身上的,上文說了紅樓夢是一出命運使然的悲劇,沒有誰是罪魁禍首,如果真的讀懂了,就算會有因為偏好而格外喜歡的人物,也不會特別去討厭其他人。寶釵和黛玉從來都不是對頭,沒有愛其中一個就必須要恨另一個的講究。

一點愚見。


個人感覺,主要原因有二。

首先,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緣兩段感情,是相繼發生在男主人公賈寶玉身上的。一段代表了理想的愛情:情投意合心心相印;一段代表了理想的婚姻,相濡以沫琴瑟和諧。其分界就是書中本來安排好的黛死釵嫁——黛玉淚盡而逝,賈家敗落,與早已無人頂門立戶(薛蟠不成器,薛蝌是旁支)已經中落的薛家抱團取暖,金玉良緣舉案齊眉到底意難平。而書里開頭黛玉對寶釵的忌憚,主要是為金玉良緣埋一個伏筆而已,到了寶玉吐真情和互剖金蘭語後,這兩個女性角色合二為一再無芥蒂。可惜的是,80回後散佚了,前半部分黛玉的戲份重,綻放光彩,寶釵這個角色基本屬於韜光養晦偶露崢嶸(然而已經很驚艷,所以會有一大批擁躉),80回後黛玉魂歸太虛,寶釵戲份加重,大方光彩的文字不可考,程高通行版扭曲了寶釵的形象,尤其調包計使得世人頗多毀謗,聯繫到前期黛玉的種種猜忌,使山中高士的形象成了心機的世俗女子。同時,也將釵黛關係重新變成對立,兩個角色的擁躉也就隨之對立了。

其二,審美門檻不一樣。其實黛玉這個角色相對寶釵而言,是表裡如一的,就是伶俐善感的世外仙姝,而寶釵則是表裡不一的——八面玲瓏的外表下空無清冷的性情。其實喜歡寶釵的人分兩種,一種喜歡寶釵的體貼周全,把她當成賢妻良友的典範。另一種則更喜歡寶釵赤條條來去無牽掛、任他隨聚隨分、珍重芳姿晝掩門的境界以及看穿本質後還能猶憐草木青的心胸。可以說,寶釵這個角色的第一種表象之美的審美門檻比較低——欣賞寶釵的敦厚周到幾乎不需要什麼門檻,相反,黛玉的風流婉約真情至性是有一定審美門檻的,一些人會就此得出黛玉小性矯情的結論進而不喜,而欣賞寶釵的透徹出世則需要比較高的審美門檻——大眾所欣賞的妙齡少女之美,應該是詩情畫意婉轉風流宜喜宜嗔的,身上體現的應該是生動鮮活的人性而非空明澄澈的佛性,沒錯,我說的這一意象就是黛玉,這一人物的身份與性情是統一的,是集中體現了大眾審美情趣的,是有一定程度的審美力就能欣賞的,而寶釵身上體現的錯位的矛盾性,使之難以得到普遍的理解和認同。

此外,極少數受階級鬥爭思維影響和才子佳人傳奇或宮斗小說套路影響的讀者,簡單粗暴用二分法把黛玉說成矯情的小布爾喬亞,不知檢點情竇初開的閨中少女,金手指開太大的瑪麗蘇,把寶釵歸為封建衛道士,破壞官配的第三者,惡毒心機女配的,自然會多有貶損,什麼事都能拿來一黑。


引用周汝昌先生的觀點。

歷史遺留問題,他說,過去我們談寶釵好或黛玉好,是受了程高本後40回影響,黛死釵嫁,把宏觀的「千紅一哭,萬艷同悲」引向了狹隘的「勾心鬥角,爭風吃醋」上。對寶二奶奶的人選引申到黛黨釵黨之爭。把這個思路從外圍把它打破了,所有女兒都是薄命司,曹雪芹是為普天下女兒而寫書。何必去爭誰好,那不是糟蹋了嗎。


因為紅樓夢的普及度和國民文化水平嚴重不符

而這世界上的閑人太多,

總有那麼一類人,不僅把《紅樓夢》和世面上的三流言情、宅斗小說混為一談

還把「金陵十二釵」當作「創造101」看

成天這個沒實力只會哭,那個憑家世心機重,

你內涵踩了我家妹妹,你捧蒸煮帶了我家姐姐的

真是開闊了我的眼界

《紅樓夢》是中國許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這名目的書。誰是作者和續者姑且勿論,單是命意,就因讀者的眼光而有種種: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

——《集外集拾遺· 繹洞花主 小引》魯迅

一切圈子發展到最後,終點都是粉圈。

——《這話我沒說過》魯迅


在13-28歲間,我都是喜歡林黛玉而不喜歡薛寶釵的,那時的我不曾想過人生是需要經營的,更不知如何去經營。憑著天賦的一些小聰明,一路混過來。從沒想過,何為自律、何為他人的需要。不知天高地厚,一切肆意妄為。那時我還不懂欣賞寶釵,甚至內心存在對她的妖魔化。

在28-30歲間,任性讓我碰了壁,天賦的小聰明再無重要價值。對現實給予的重重打擊,我毫無抵抗之力。在深深的痛苦中,我徹夜失眠,半年間從曾經的童顏迅速衰老十多歲,我憤恨過、痛哭過、怨天尤人過,想過墮落和報復然而我沒有,心底清醒的知道那無濟於事,也創造不了幸福。於是,讀書、反思、吸收睿智長輩的智慧、在實踐中去學習控制自己的人生。我逐漸開始變化,開始喜歡薛寶釵不喜歡林黛玉。喜歡薛寶釵的自律、周全、智慧、通達,她是自洽的、也是積極的,她是有自尊的、也是圓融的。欣賞她接納現實、然後積極應對的心態。開始嫌棄黛玉的弱小。

到今天,這兩個女子都是我的愛。黛玉和寶釵都是不完美的,一個是尚未通達的聰明而敏感的孩子,一個是和樂敦厚的真智者;一個是尚未雕琢完成、仍然稜角突出的美玉,一個是被現實打磨光滑的成品。兩個人都在成長,黛玉可以成長為寶釵,也可以成長為另一種樣子。寶釵的智慧還可以更深厚。都是值得愛的好女子。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