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結論:看具體術式。在決定未成年人前交叉韌帶修復的手術方式前,Tanner分期(Tanner stage)在臨牀的參照價值。(Tanner分期是根據未成年人的外貌特徵用於評估未成年人生長發育狀態的一項標準。)

  • 對於Tanner1、2期的未成年患者為了更好的保護患者的骨骺預防生長抑制和成角畸形的併發症推薦使用骨骺保護型(關節內/外結合技術)的重建技術進行前交叉韌帶的重建。
  • 對於Tanner3、4期的未成年患者趨向於使用經骨骺型的重建技術,並且使脛骨隧道盡量中央化手術的細節也極為重要,術中及固定時注意保護骨骺。
  • 對於Tanner5期的患者,骨骺接近閉合筆者推薦使用更接近於成年人的重建技術。

一、產生分歧的原因在哪?

未成年人的前交叉韌帶損傷佔同期住院未成年人膝關節病的26.9%。有人認為,未成年人骨骺未閉合,韌帶重建用傳統的方法脛骨隧道鑽孔勢必損傷骨骺生長板,造成對未成年人的生長影響、旋轉及成角畸形。因此對於未成年人前交叉韌帶斷裂的治療,主張先保守治療待骨骺閉合完全後再行前交叉韌帶重建手術。

也有人認為保守治療會有造成半月板損害和軟骨損傷的風險,因此主張對前交叉韌帶完全斷裂的未成年患者行前交叉韌帶重建術。

二、有哪些體案例?

(一)經骨骺的重建術

Redler等【1】對18例平均年齡在14.2歲的自體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韌帶的未成年患者進行了回顧性評估,發現利用四股的胭繩肌肌腱進行自體肌腱移植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均獲得滿意的功能性結果並沒有發現對骨骼生長的抑制。

Mauch 等【2】採用關節鏡下同側股四頭肌肌腱自體移植部分經骨骺重建術的方法治療49例。其中48例都沒有生長幹擾,1例由於股骨後外側生長板中的骨塊放置不當在患者停止生長後出現屈曲外翻畸形。

有人對平均年齡為12.1歲的患者進行經骨骺型重建術手術【3】回均未出現明顯的生長抑制和骨骼的成角及旋轉畸形情況經骨骺型的前交叉韌帶重建適用於tanner分期3~4期的未成年人。

(二)骨骺保護重建術

Lykissas等【4】認為通過分裂的脛骨隧道進行重建的方法其適應證是前交叉韌帶完全撕裂希望今後參加劇烈活動且年齡小於等於14.5歲男孩和小於等於13.5歲的女孩。而對於不打算以後繼續劇烈運動且沒有複發性膝蓋不穩定情況的孩子,骨骼年齡大於14.5歲的男孩,或是大於13.5歲的女孩則不提倡用此方法。

McCarthy 等【5】設計了一種特殊的脛骨隧道鑽在C臂機監視及關節鏡直視下有效保護脛骨隧道正確又不損傷脛骨骨骺;通過全骺內、全內前交叉韌帶重建技術治療了44例患者並進行了平均5.3年的隨訪。其中2例失敗,其餘患者均沒有出現成角及旋轉畸形或骨骼生長抑制。

Kocher 等【6】也研究了61例tanner3期的前交叉韌帶重建病例平均年齡14.7歲,Kocher更推薦自體膕繩肌腱的經骨骺重建術,兩端避開生長板進行固定,而不是選擇關節外技術修復,重建的韌帶位置更接近於解剖位置。不願意配合進行術後康復的患兒也不推薦使用手術治療。

三、動物模型研究

美國特種外科醫院的Chudik等【7】以犬為動物模型模擬未成年犬前交叉韌帶修復技術的實驗,他們選取了25周大的犬進行經過骨骺型、骨骺保護型等的修復技術,16周後處死模型動物進行X線、MR和組織形態學檢查。結果並沒有得出某一個技術具備絕對優勢的結論。

四、綜上所述

不少文獻報道了在決定未成年人前交叉韌帶修復的手術方式前,Tanner分期(Tanner stage)在臨牀的參照價值。(Tanner分期是根據未成年人的外貌特徵用於評估未成年人生長發育狀態的一項標準。)

醫生制定修復計劃及術式時應考慮兒童發育分期不能僅僅通過年齡去評估患者所處的生長和發展的階段。最重要是評定患者的骨骼生長空間如生理年齡、骨骼年齡、生長速率和家庭其他成員的骨骼生長情況等。單一的用某一項指標去評定都可能造成不正確的指引醫生需要結合以上多種因素綜合評定後選擇術式。

Kaeding等【8】搜索了1966年到2009年7月中的文獻進行統計結果表明無論經骨骺型或是骨骺保護型手術都可以在Tanner2~3期的患者降低骨骺生長併發症的發病率。而Tanner 1期的患者在接受骨骺保護型重建術(關節內/外)後同樣取得很好的臨牀效果。

相反在Tanner1期接受經骨骺型重建術的臨牀效果並沒有足夠的文獻支持。對於Tanner4期的患者更多傾向於採用經過骨骺型重建術的適應症。對於年齡更大的青少年,骨骼生長已接近成熟具有很小的生長空間則可以用接近成年人的重建術去治療。

  • 對於Tanner1、2期的未成年患者為了更好的保護患者的骨骺預防生長抑制和成角畸形的併發症推薦使用骨骺保護型(關節內/外結合技術)的重建技術進行前交叉韌帶的重建。
  • 對於Tanner3、4期的未成年患者趨向於使用經骨骺型的重建技術,並且使脛骨隧道盡量中央化手術的細節也極為重要,術中及固定時注意保護骨骺。
  • 對於Tanner5期的患者,骨骺接近閉合筆者推薦使用更接近於成年人的重建技術。

【1】Redler LH, Brafman RT, Trentacosta N, et al.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in skeletally immature patients with transphyseal tunnels[J]. Arthroscopy,2012,28:1710-1717.

【2】Mauch C, Markus PA, Wirries A, et al,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using quadriceps tendon autograft for adolescents with open physes-a technical note[J]. Sports Med Arthrosc Rehabil Ther Technol,2011,3:7.

【3】Streich NA, Reig AC, Shellourne KD. Transphyseal reconstruction of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in prepubescent athletes[J]. Knee Surg Sports Traumatol Arthrose,2010,18:1481-1486.

【4】 Lykissas MG Nathan ST, Wall EJ. All-epiphyseal anterior cruciateligament reconstruction in skeletally immature patients:a surgical technique using a split tibial tunnel[J]. Arthros Tech ,2012,1:133-139.

【5】 MeCarthy MM, Graziano J, Green DW, et al. All-epiphyseal, all-inside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 for skeletally immature patients[J]. Arthrosc Tech,2012,1:231-e239.

【6】 Kocher MS, Micheli LJ. Transphyseal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reconstruction in skeletally immature pubescent adolescents[J].J Bone Joint Surg,2007 89:2632-2639.

【7】 ChudikS, Beasley L, Polter H, et al. The influence of femoral technique for graft placement on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using a skeletally immature canine model with a rapidly growing physis[J]. Arthroscopy,2007,23:1309-1319.

【8】 Kaeding CC, Flanigan D, Donaldson C. Surgical techniques and outcomes after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in preadolescent patients[J]. Arthroscopy,2010,11:1530-1538.


一般建議一方面等生長發育放緩後進行手術,另一方面脛骨止點避免用對於幹骺端有加壓作用的界面螺釘固定,另一方面下肢短縮2cm以內無臨牀意義


對這個問題比較感興趣,專門去查了相關文獻。首先毫無疑問手術會破壞一部分生長板,因此學者們推斷可能會影響骨生長。但後來對病例的長期隨訪(平均時長從15個月至4.1年不等)的結果顯示並沒有出現任何影響生長的情況(倒是有一例因為手術刺激導致長得更長)。但這類能長期隨訪的病例數量都比較少,一般都是幾例到十幾例。另外也有學者嘗試用綿羊來模擬前叉修復手術的情況,同樣沒有發現骨骼發育受影響。

但看到兩篇文獻中有報告一些骨骼畸形的出現如膝外翻,拇外翻等,這可能與重建術後康復沒跟上,穩定性下降有關。因此不如多關注這方面的問題。

提供相關文獻鏈接供參考:

https://sciencedirect.xilesou.top/science/article/pii/S1877056814000528?

sciencedirect.xilesou.top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in the Skeletally Immature Patient?

sciencedirect.xilesou.top圖標Mid-term results of transphyseal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sciencedirect.xilesou.top圖標https://sciencedirect.xilesou.top/science/article/pii/S0749806308001497?

sciencedirect.xilesou.top


我們做了大量的膝關節前交叉韌帶重建手術,未成年人也遇到過。如同文獻羣所描述,未成年人的前交叉韌帶重建手術不影響骨骼發育。

另外人體有發育過程有一個很特別的功能就是自我平衡,當一側肢體人為的使他變短的時候,過些年以後雙側肢體會逐漸發育成等長的。比如小時候髖關節化膿性感染導致髖關節脫位或者是半脫位,患者並沒有因此成為長短腿。因為隨著日常使用和發育,我們會看到大腿和小腿都變長了,從而實現雙下肢等長。

這種情況在臨牀中並不少見,綜上,在骺板上打骨道應該不會對身高造成嚴重的影響,也不會導致不對稱生長。


瀉藥,目前是否做了手術呢?未成年人進行前交叉韌帶重建一般會使用膕繩肌腱移植物。這種移植物一般不會影響骨骺。


注意復健,不會的,我是十四歲做的,後期復健很重視


理論上來說確實有影響,但是就我網上看的資料大部分人並沒有這個問題。好像就有一例十二三歲做的,沒有造成長短腿


手術前,醫生沒有講這個問題嗎?有醫生說會影響,也有醫生告訴我沒有影響。我選擇相信 有影響。畢竟,人體很神奇,醫生也不能完全瞭解,不能百分百確定。不敢冒險。


我就是未成年做了這個手術!醫生讓我去測了骨齡,按常規地方打洞的話會影響生長,但是醫生為了不影響我生長沒用成年人的手術方案(所以我的刀口比一般人多很多)長短腿是要看術後康復,我術後也很怕,每天練壓腿拉伸就不會有大問題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