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此彼此。都是大臣,都是政客。

高拱為人剛正,徐階和張居正為人圓滑。

張居正的財政改革為大明續命30年,然而他的二畝一丁和銀本位納稅改革加劇了南北方負擔不平衡,為北方李自成張獻忠的如火如荼加了一把火。

張居正居然是死於媚葯,馬上風,這可是大明君臣的傳統,hiahshia!


個人認為首推張居正。(本回答只論功績,不論三人人品等因素)。

首先,先簡明扼要地瞭解一下三位明代首輔主要的歷史功績:

徐階:選拔賢能,如推薦高拱、張居正,整頓吏治;扳倒嚴嵩,使嘉靖最後幾年混亂的朝局有了一定的改善;妥善處理好嘉靖、隆慶兩朝政治交接的問題等。

高拱:在隆慶朝促進明朝與蒙古各部結束了兩百餘年的敵對狀態,雙方互市(隆慶和議);安定西北邊境,在隆慶朝勵精圖治,為接下來張居正改革奠定了良好基礎等。

張居正:促進了「隆慶和議」,加強了國防軍事力量,領導並主持了「萬曆新政」,整頓吏治,抑制土地兼併,加強中央集權,增加了地方財政收入,使大明王朝暫時得到了「中興」,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明中期以來尖銳的社會矛盾,暫緩了明朝的衰落速度等。有「救時良相」之稱。

綜合來看,還是張居正的功績最大。


徐階,高拱 ,張居正哪個功績最大?

張居正 降維打擊


我認為張居正的功績最大,徐階、高拱時期內鬥比較歷害,主要精力都用在了內部鬥爭上了,騰不出手來搞經濟,張居正就不同了,他任職初期即迅速司禮監秉筆太監馮保搞好了關係,在一個內部穩定的環境中集中精力搞改革,經濟得到了大發展,有明朝中興的跡象,可惜讓萬曆皇帝給破壞了!


功績:張居正>髙拱>徐階.

人品:髙拱>徐階>張居正.

理財:徐階>張居正>髙拱.


徐階極力討好世宗,漸漸頂替了嚴嵩的獨寵,借嚴子嚴世蕃因事入獄,讓嚴嵩下臺。後來嚴世蕃被判死刑,嚴嵩被抄家,都跟徐階佈置有關。徐階引高拱、張居正入閣,並安排他們作為裕王日講官,裕王就是以後的穆宗。後徐階和高拱互相攻擊,高拱失敗。

穆宗即位後,徐階得罪穆宗,不久就下臺了。本來可能到張居正改革了。但張居正又推薦了高拱。高拱又深得穆宗信任,高拱成為內閣的實際掌控者,並把李春芳等人排擠出去,成為內閣首輔。張居正只能再次隱忍。高拱的能力是很強的,主導了俺答封貢,解除了北方大患,南方也在他任期穩定下來。

穆宗去世,高拱失去支持,有得罪了內監馮保,馮保挑唆後,又惹惱了小皇帝萬曆和兩宮太后。高拱就只有下臺了。才輪到張居正改革了。張居正積極處理好和馮保的關係,也注重和太后的關係,成為萬曆的老師,萬曆小的時候什麼都聽他的。他的改革才能進行下去。

徐階對張居正有知遇之恩,也穩定了嚴嵩留下的混亂朝局,高拱和張居正是老同事,高拱主導的幾件大事中,都有張居正的協助。高拱也算為張居正改革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功績最大當然要數張居正,只有他當政時最受皇帝信任,也沒人再能和他爭奪內閣首輔的地位,他有十年的時間,他還有一個盤算已久的改革計劃。他的考成法頒布以後,幾年內大明國力就提高了,國庫充盈,邊境穩定,內亂平息,潘季馴把黃河也治理好了,戚繼光守住薊州,沒人敢犯。

成也小萬曆,敗也小萬曆。

我的文章裏,有張居正一生的傳記,可以詳細瞭解下。或者關注我的公眾號:人物地理,說說歷史上的人和地。


徐階、高拱是普通的賢相,每朝每代都會出好幾個。張居正是改革家,與之相似的也只有一個王安石。


各有千秋,個人感覺張居正,無論如何大明國庫裏確實錢多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