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不僅僅是一堆簡單規則。假設寫作一手抑揚五步格的詩歌,雖然我們迫不得已才會去學習抑揚五步格,但格式已經與這首詩歌融為一體。

如果一個初學者將格式僅僅看作是一些關於空格和標點的規則,不過是他為展現故事而必須忍受的繁瑣規定,那麼他便誤解了格式的真正意義。他沒有意識到,格式本身便是故事的一部分。」——大衛·特羅捷,《編劇聖經》


這個啊,其實很簡單,你們都想多了...在好萊塢寫劇本是有相對標準的格式的,具體的書上應該有寫就不在此贅述了。

其好處基本上每一張紙大約實際影片的1分鐘內容。

所以這句話的意義在於通過這種格式來相對穩定劇本的節奏和劇本的時長、結構等等。但是實際上這個玩意第一,這不適合於中國國情。那些所謂的1分鐘一頁的劇本翻譯成中文之後,就完全不是這樣了...說好的80-120頁的劇本翻譯成中文大概35-45頁左右。第二,這個玩意提示的是標準的好萊塢商業編劇的寫法。但是寶貝,你知道一年好萊塢拍多少電影,有多少劇本咩~最後,劇本格式並不能美化劇本,最多相對標準的格式可以在給別人看的時候顯得專業一些而已,而實際上,好萊塢的劇本格式,在國內並不太常用...如果有大多是工作本。劇本這個玩意其實有好多種類耶...文學劇本(買到的劇本基本都是文學劇本)拍攝劇本(可能涉及調度)分鏡頭劇本(不需要解釋)

舞臺演出本(舞臺調度,燈光,音響等等都在其中)

演員用劇本(每個演員會有自己的劇本,著重標註各自臺詞以及更為概括和準確的前後場戲關係)大概就是這樣。

我用我寫的故事,來展示一下利用格式來為故事潤色的一種辦法。格式一定非常多,我這個故事只是一種形式而已。

1、武松走上了景陽岡,他的手裡拿著哨棒,他的身上,還藏著一把槍。在關鍵的時候,掏出來很長。

2、在密林中的某處洞穴,有一隻老虎正在閉眼歇。它喜歡每晚的圓月,它等著那天的另一隻老虎過來。它還想一起唱那隻好聽的歌:兩隻老虎兩隻老虎跑得快,跑得快。

那次它們在月色下邂逅的時候,月亮剛剛調皮地爬上枝頭。它倆相互的觸碰嘴脣在彼此身上聞嗅,它們歡快的一起奔跑一起慢慢走,它們哼唱著兩隻老虎跑得快,蹦蹦跳跳真可愛。

已經過了半年,那隻老虎一直沒有出現。它有時嗚咽有時呼喊。它等來的,是人類的出現。

3、它在憤怒中飢餓,把一位淑女活捉。她和老公從這裡經過,她無法順利的掙脫。和她剛剛新婚不久的老公,已經丟下行李跑的沒有影子了。在昨晚客寨的時候他倆還特別的親熱,她現在已經因為老公的無情和冷漠,忘記了那些快活。

老虎把她壓在身下,大眼睛看著她,她美麗的大眼睛特別大。她感受它毛皮的柔軟光滑,還有流著口水的牙。它的,牙齒,又尖,又可怕。它的,眼睛,又大,又蕭殺。

它的嘴巴越張越大,然後在她閉眼的一瞬間,把她,把她的身體一口吞下。老虎打著飽嗝,從嘴裡吐出衣物,把好看的衣服還給她。

在那血淋淋的荒野小路,還有耳環和玉鐲還有一串珍珠。這是那對昨晚還恩愛的新婚夫婦,當年的定情信物。

4、武松走的搖晃搖晃,他緊握著他的哨棒,穩住了和他一起搖晃的槍。他剛剛喫過熟牛肉,這還喝了這家網紅店的酒。他希望走了之後,以後還能繼續回購。因為這個酒,好喝不上頭。他在在月色下走了好久。

5、他在一塊大石頭上歇著腳,一邊摘下一棵狗尾草,一邊唱歌一邊把耳朵掏。翻過這山就能見到大哥大嫂,他不知道給大哥大嫂買什麼禮物好。他想著隨便買一些鞭炮,和大哥一起點燃,一起回憶童年過年玩鞭炮的美好。

至於他的大嫂,給她買些胭脂水粉,讓她更加俊俏?不好不好,不能這樣魯莽的對待大嫂。不如就買些韭菜雞蛋,辛苦一下大嫂,給自己和大哥包一些好喫的水餃。哎,啥也不想了,生活多麼幸福美好,我的大哥大嫂明天就可以見到。睡覺睡覺。


最有鏡頭感的格式既是:每表述完一個鏡頭標上標點,也可以跳段。當然會十分像流水賬 如下文:

全景→特寫→中景→遠景

我獨自一人站在熙熙攘攘的街道邊上:全景 紅燈才剛剛跳到綠燈:特寫行人便匆匆從我身旁經過:中景

而我卻仍獨自一人站在斑馬線的盡頭一動也不動:遠景

文章為:

2016年12月31日,晚上23點30分,微雨。我獨自一人站在熙熙攘攘的街道邊上,紅燈才剛剛跳到綠燈,行人便匆匆從我肩旁經過,而我卻仍獨自一人站在斑馬線的盡頭一動也不動。或者是:2016年12月31日,晚上23點30分,微雨。我獨自一人站在熙熙攘攘的街道邊上。紅燈才剛剛跳到綠燈。行人便匆匆從我肩旁經過。而我卻仍獨自一人站在斑馬線的盡頭一動也不動。
又見一位認為劇本單純是為了閱讀的。

歸根結底劇本還是要看人物性格,人物關係,情節設置,節奏等等這些故事的內在元素。

劇本格式如何,目前中國似乎沒有一定之規。我見過很多影視公司買了ip後讓原作者自己寫劇本的。寫得好不好也不會因為他格式如何如何。
標準的格式 不是套路只是形式 起承轉合 任何作品都試用
格式有很多種,最常見的就是首尾呼應。e.g.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哪怕是短短的一句話,孔子也要首尾呼應呢。
說的簡單點,劇本格式要專業,否則別人只要掃一眼,就會把你的劇本扔到垃圾桶。

格式只是套路,關鍵是故事。

掌握好格式套路,是為故事錦上添花。

故事套路,再專業的格式也無法挽救作為套路的結果。


就是郭敬明書裏常用的,用一句很深情的話,突然另起一行,寫在一段描寫的後面。突出這段描寫的重點和人物的心理活動,使文章具有建築美。
如果非要深究,嚴格來說,舞臺劇、電視劇、電影各類的劇本格式都有不小的差別,但人物行動纔是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的最主要原因,而格式卻做不到。就像你想增肥,穿寬大的衣服也無濟於事。當然,如果在故事敘事方法、格式、節奏等表面上下足功夫,自然會為自己的劇本增色不少。但劇本的故事內核可不能敷衍了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