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武士手里握著一条鱼来到一休禅师的房间。

他说道:?我们打个赌,禅师说我手中的这条鱼是死是活?? 一休知道如果他说是死的,武士肯定会松开手;而如果他说是活的,那武士一定会暗中使劲把鱼捏死。
于是,一休说:?是死的。?

武士马上把手松开,笑道:?哈哈,禅师你输了,你看这鱼是活的。?

一休淡淡一笑,说道:?是的,我输了。?
一休输了,但是他却赢得了一条实实在在的鱼。


泻药!!!

从这个故事的赌局中,我们看出,一休不可能会赢。因为鱼在武士的手里面。局面在被武士掌控著。

一休知道如果他说是死的,武士肯定会松开手;而如果他说是活的,那武士一定会暗中使劲把鱼捏死。

从博弈论的角度来分析,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现在摆在一休面前的是两弊(一休都会输),不同的地方是,一个是鱼活,一个是鱼死。两弊相衡取其轻,绝大多数人肯定会选择让鱼活下来,而一休也是一位修行的得道高僧,从不杀生的禅师,肯定会近其可能的不让鱼受到伤害。

从哲学的角度来分析,世间万物,生生相惜,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能够真的永远存在,有所得,必有所失,有所失,必有所得。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肯定会舍弃一个(赌局输)而得到另一个(活鱼)。

从佛家的角度来分析,一休是修行的得道禅师,佛家云:慈悲为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一休禅师肯定会尽其可能的让鱼活下去。 我猜测,假设赌局中,一休有赢的机会,但是一休能够赢的代价是鱼的死去,我想一休肯定会选择输,让鱼存活下去。

从儒家学说的角度来分析,从古至今,孔孟之道,《论语》一直都是我们都在学习的东西,在很多的时候,儒学又被推崇为国学,我想《论语》中的「舍己为人」也是对这个故事最好的诠释。

同理,从慈爱、博爱等其他角度去看待故事,我们依然能够从故事看到它所想告诉我们的东西。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个故事,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我们所理解的,所学到的东西也是不一样的。主要就看你是以何等眼光去看待这个故事了。

故事是死的,而看故事的人是活的。能从故事中学到多少东西,主要还是取决看这篇故事的人,看的有多深。

废话说了这么多,希望提主不要觉得啰嗦,哈哈。

最后,再给提主送上两则小故事,希望能够喜欢。

1、在印度洋的大海啸中发生了一个感人的故事。一位年轻的妈妈在万分紧急的情况下为了救三岁的儿子忍痛放弃了五岁的大儿子。否则,母子三人无生还的可能。救了小儿子之后没想到奇迹发生了,大儿子竟然也得以生还。在人生的抉择中很多时候不是由得人的,放弃也是一种睿智。

2、一个拾贝壳的小女孩刚到沙滩便捡了两手贝壳,妈妈就对女儿说:「先放下手中的,等会你才能捡到更美的贝壳。」小女孩的母亲想以此来告诉她:随著成长的脚步她要舍弃更多,不管她愿不愿意。


如果说这案例告诉我们经验,让我们借鉴;还不如说我们还是好多人执著于输赢,不在乎生死

结果是什么?表面武士赢了,一休输了。实际武士输了一条鱼,一休赢了一条鱼。然而实际上一休还是输了,鱼对一休来说,有什么价值呢?出家人又不能吃荤。不仅输了赌注落得笑话,还拿回无用的东西。

你慈悲为怀,他不定感激在心。

你算那条小鱼干 ?
想的黑暗一点,无论怎样一休都是输,倒不如说是死的,这样能在别人眼里认为一休是为了救那一条鱼才会输。能表现的很高尚
谢邀,个人理解故事告诉我们输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
力量是改变世界的杠杆,若一休一禅杖便能开山碎石;那武士还敢戏弄他吗?不怕被一禅杖打成傻子吗?

想看事情的真实的一面时,需要智慧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