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醫學上對人體的理解都一知半解。但是大部分心理學都對某一種心理現象只從思想上去解釋,卻很少從物質層面(包括但不限於大腦的具體物質方面的運作)去解釋。同時,醫學方面對大腦、神經的研究也十分有限。我覺得相對準確的方式應該是從微觀成面(分子)推演到宏觀層面(行為),纔是相對合理的(因為事物都是由小,聚少成多變成大的)。而且人的行為只是大部分收神經網路控制的同時還受其他因素影響(其他組織器官和環境等)。並且我認為心理學的發展還受制於技術的水平的進步。我是覺得預測人的行為只有「拉普拉斯妖」可以做到,人做出的預測始終「精確程度」不夠。


1.心理學何以成為獨立的一門科學?

1879年馮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

2.人是否存在自由意志?

人類是否擁有自由意志,關於這個問題哲學上主要有三種立場:自由意志論、硬決定論與軟決定論。這些主張雖然都有各自的論證,但通過對自由意志產生的思想根源進行語境分析就會發現,人類是否擁有自由意志在脫離語境的情況下是一個沒有統一答案的問題,因為僅僅從本體論層面看,"自由"與"因果"的矛盾是一個無解的哲學難題。

3.人是否存在自由意志和心理學是否是一門根基不穩的科學有無直接關係?

沒有,人是否存在自由意志是倫理學、哲學所研究的問題。

4.心理學的根基是什麼?

理論根基:生理學/解剖學

方法根基:實驗/測量/統計學

5.心理學是否是一門根基不穩的科學?

題主對於「根基不穩」的定義,更趨近於實證主義觀點。

  • 實證主義範式是以經驗主義、客觀主義、自然主義為認識論基礎構建的一套嚴密、成熟的理論體系和實踐規範,其精神實質是科學主義,其行動綱領是推動學科"科學化"。實證主義範式對提升中國教育學的科學性有不可或缺的意義,但其意義也不能誇大或泛化,否則可能造成"去思想"、"去價值"、"去人文"等風險。

實證主義在過去百多年演變中經歷了三個階段——十九世紀末的實證主義、二十世紀上半葉的新實證主義、二十世紀後半葉的後實證主義,在各階段的發展軌跡中,實證主義在社會科學及教育研究領域從來不是主導取向,不斷遭遇到其他範式的強力挑戰。

隨著美國機能主義接受實用主義思想的指導,心理學的發展不再僅限於主流心理學方向,非主流心理學也在實用主義的影響下佔據了心理學界的一席合法之位。心理學之研究對象特殊,純客觀的科學方法不能帶領其一路高歌,講究效用的實用主義也非無懈可擊,心理學的漫長發展道路還需結合二者,以辯證唯物主義的視野,站在整合立場的心態充分繼續挖掘心理學之潛能。


參考文獻:

1.魏屹東;武勝國 「自由意志問題」的語境同一論解答 《學術月刊》2018年11期

2.李均 論實證主義範式及其對教育學的意義《教育研究》2018年07期

3.曾榮光;羅雲;葉菊艷 尋找實證研究的意義:比較—歷史視域中的實證主義之爭 《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18年03期

4.葉子雨 從實證主義到實用主義對心理學的影響《科教導刊(中旬刊) 》2019年02期


根基穩不穩看你指的是心理學哪個方向的了。我覺得認知心理學之類的根基很穩,都是從實驗數據(這跟物質還是非物質無關)出發,驗證或者推翻假設,從而一步一步地完善理論——這跟物理學沒什麼差別。至於周易心理學什麼的,沒接觸過,不好說根基穩不穩。

最後,如果說心理現象只從思想上去解釋就算根基不穩,那麼,請堅決打倒經濟學——有些方向連實驗都不做,一天到晚推公式不是玄學是什麼!此外,其根基之一——理性人假說已經被批倒批臭啦!未來屬於神經經濟學!哈哈哈哈


我實在是認為心理學這個學科名字取的不好,把心理學裂變成「行為科學」「腦科學」,根基就穩了。剩下根基不穩的部分劃給文學院或者哲學院吧。


謝邀。

這個問題其實已經是被問得最多的,也已經是被回答得最多的。就如有人質疑心理學是否可以稱之為科學那樣。這個問題只不過是進一步在學科上,以及從宏觀微觀上說點事兒。貌似是在肯定了心理學有一些根基,但是根基還是不穩。說白了,這個問題可以套到很多比較新興的學科上都可以這樣問。

但是,「穩」和「不穩」可能是比較相對的。如果拿醫學說,跟一百年前比,已經很大的改變,我們可以說因為這些不斷的改變和推進,醫學根基就不穩嗎?同樣,我們甚至可以說,任何在改變中的學科都有根基不穩的嫌疑。

其實,很多在類似問題下的回答也經常說,人類是複雜的,存在個體區別,環境也是很難控制的。研究起來真的不容易。工具方式都已經是用目前最先進的也很難很確定的說出一個人確切的心理行為和結果。

所以,我認為心理學就和一切學科一樣,已經是與時俱進了。至於那些對於科學心理學覺得沒有涉及人文那部分的答案,我反而覺得,目前的演進,必需是要跟人文那種區別開來。不然的話,根本就沒法科學可驗證地發展。舊的一套非科學性的心理學目前大部分只活躍在娛樂和文學電影電視中了。然而,因為科學不帶他們玩,很多人就不樂意了。


題主很明顯對心理學嚴重缺乏瞭解......

心理學的研究方法都有哪些?口說無憑,上課本吧。

看看課本怎麼說的。

吉峯《心身醫學》

題主所說的從思想上去解釋,只涉及了4的一部分。

但心理學研究方法還有123。

心理學分為基礎心理學和應用心理學。

基礎心理學涉及大量的生理學生物學和大量的實驗研究。

即使動力學取向的很多心理學家的理論也是基於對嬰兒上千小時的觀察得出的結論。

而心理治療呢?很多都和醫學有關係。臨牀研究要想有說服力同樣要做實驗。沒有成熟的數據分析和實驗數據,你的臨牀報告會在別人做meta分析的時候被排除出納入標準的。

而且做實驗現在很多都要求雙盲rct實驗,未採用盲法或者缺乏多結局指標也是實驗缺乏精確度的表現。

最好你能拿出有統計學意義的大樣本多中心的實驗數據分析。而不是單個的臨牀經驗總結,這纔是心理治療研究的正路。

朋友圈轉發的那些心理學文章,那些百分之九十九都只是科普一下而已。因為涉及生物學腦科知識太多普通人看不懂,其實和雞湯沒有區別的。

不希望有人把那些就當作心理學研究的全部。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