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種社會現象,有了人類就有了教育。學校教育在體現政治意志、宗教觀念、道德取向、人生價值追求和做人的原則等方面,在傳授科學文化知識的基礎上開發學生的智力,發展學生的思維和能力方面;在適應社會需求和經濟發展方面都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我們必須清楚地認識到,一個人從嬰兒 童年 少年 青年 成年,都是誰在影響著他的成長,都是誰在管理和促進他各方面的發展,他的性格、能力和信念及責任心的形成都是在家庭環境中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一個成長中的孩子在學校是一名學生,同時他也是家庭中的孩子,一個社區的人。學校、家庭和社會都在影響著他的成長。

追尋教育的實質,面對不足的現實,我們不得不重申:教育,學校、家庭和社會都必須承擔責任,因為,我們大家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

(二)學校教育至關重要,但家庭和社會的教育更不可忽視

教育是培養新一代準備從事社會生活的整個過程,學校教育只是其中的一個部分,家庭、社會及他本人的教育功能各有特性,是不可輕視和無可替代的。

1、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有特別重要的作用

家庭是一個人首先接受教育,而且又可以對其終生施教的地方。「養不教,父之過」。正是說一個孩子的成長和教育,家庭有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當然,家庭教育沒有學校教育系統、專業,但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個性、人格、意志、是非觀念和品性等方面的影響是學校教育遠不能及的。我們常常發現有好些父子倆和母子倆走路的姿勢,說話的風格都很相近。這樣的事實就足以證明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是何等重要。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是長期的教師,是終生的教師!家庭是一個人出生以後的第一個生活環境,孩子在家庭中生活的時間長,其身心成長關健在家庭,對孩子影響最深的人往往也在家庭。因此,家庭教育在家務勞動,青春期的教育,個性意志的形成,生活習慣,道德行為的養成等方面都有特別重要的作用。

2、社會教育對孩子的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

社會教育是多方面的,社會教育無處不在,隨時發生,有政府的,社會團體的,社區的。比如:網吧就是社區的一個「教育場所」。社會發展的動向,社區的一次活動,社區人情的生活習性,社區發生的某一事件和人們對此的評價和看法,對孩子來說都是一個生動活潑的教育過程。

(三)學校、家庭和社會共同承擔教育的責任,三者之間相互協調,緊密聯繫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學校、家庭和社會的教育,三者之間要緊密聯繫、相互協調、理念合拍、方法相容、經常溝通、形成合力。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創設的「生活教育」,實踐和倡導的「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的思想對我們的影響極其深遠。教育由學校、家庭和社會共同擔任,他們之間不可分割,緊密聯繫,相互協調。

三種教育協調一致,互相配合,有利於實現整個教育在時空上的緊密銜接。因為家庭、學校和社會這三方面以不同的空間和時間形式佔據了孩子的整個生活,無論哪一方面出現空白,都將使孩子在一定時間、空間範圍內放任自流,從而一些不健康的東西就有可能乘虛而入。

總之,學校、家庭和社會共同承擔教育責任,這是新世紀中構築並形成的一個優良局面,也是我們創建和諧社會的一項重要內容。因此,教師和學校要認清自己的角色和位置:「我們是教師!我們愛學校!我們更愛自己的職業!」

(四)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緊密結合,有利於保證整個教育在方向上的高度一致。

在實際教育工作中,我們常常看到這樣的情形,孩子在學校受到的思想道德教育,會被家長或朋友的幾句話沖得一乾二淨,而孩子在家中受到的思想薰陶,會被社會上的某些不健康的東西弄得昏頭轉向,給他們的思想造成極大的混亂。

擺脫社會的影響和教育,對於兒童少年的影響和教育更大。因此,培養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家庭、學校、社會三方面的施教作用應一致配合,互相促進,互相影響,相得益彰,構成一個育人的整體。但是我們目前的教育體制還不能完全適應這種要求。主要表現為忽視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只靠課內教育。這種傳統的,封閉的教育,違背了兒童少年的思想品德、智力乃至身體的發育規律。應明確的是他們是在社會的交往和活動中形成的,他們的活動場所,既在家庭又在幼兒園和學校;既在課室內,也在課室外;既在校內、園內,也在校外、園外;他們交往的對象,既有家庭成員,也有老師、小朋友、同學和其他社會成員。他們接受的信息,既有課本也有廣播、電視電影、課外書刊和互聯網等。特別是在信息日益發達的時代,兒童少年在社會上接受的信息量越來越多。因此必須改革,使我們的教育從單軌制轉向多軌制,從封閉式轉向開放式,形成家庭、學校、社會三結合的教育網路。而做好三結合的教育工作,首先應從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結合上入手。

(五)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三者的協調配合,有利於實現各種教育作用的互補,從而加強對孩子教育的有效性。

與家庭教育比較起來,學校教育具有更強的計劃性、統一性和系統性等特點,它有利於孩子較為系統地掌握科學知識,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社會教育在內容上具有多樣性、實用性、補償性的特點,其教育方式也更加靈活多樣,有利於孩子瞭解自然和社會,發展不同的興趣愛好,培育健康的人格。

人的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這裡包含著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三者相互關聯且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制約,這項教育工程離開哪一項都不可能,但在這項系統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

在三方面結合的教育中,要以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為根本,全面搞好社會教育。運用社會力量進行教育是家庭、學校、社會教育結合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人們的思想影響極大,良好的社會風氣和社會教育有利於兒童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建國以來,社會教育在貫徹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教育方針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因此,三者有機結合,缺一不可,教育好子女是與家庭、學校、社會教育面面相關的,只有全面結合,全面教育,全面用心,才能培養出新世紀的合格人才。

(六)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協調一致,互相配合,有利於實現整個教育在時空上的緊密銜接。

家庭、社會和學校這三個方面以不同的空間和時間形勢佔據了學生的整個生活。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無論哪一個方面出現空白,都將使對學生的各種教育無法有機地銜接起來,是學生在一定的時間、空間範圍內放任自流,從而為一些不健康的東西乘機滲入提供機會。因此,搞好三種教育的銜接,是整體化教育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

(七)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學校教育的協調一致,互相配合,有利於實現各種教育間的互補作用,從而加強整體教育的有效性。

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學校教育不僅在時空上有所不同,而且在教育內容、教育方法、教育效果上也有各自的特點。在家庭教育中,由於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有一種親密的血緣關係,因此,在教育中常常帶有濃厚的感情色彩。學校教育具有統一性、系統性等特點,它有利於學生較為系統地掌握科學知識,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社會教育在內容上具有多樣性、實用性、及時性和補償性的特點,所採用的教育方式也更加靈活多樣,這有利於學生了解自然和社會,也有利於他們發展不同興趣愛好。

家庭、學校和社會教育有著各自的特點和優勢,他們之間很難互相代替,只有把這三個方面協調一致起來,取長補短,充分發揮他們各自的特長的多渠道一致影響的疊加效應,才能取得最佳的整體教育效果。

(八)三結合教育合力的基本形式

在實踐中發揮三結合教育合力可運用的基本形式有:①互相訪問;②通訊聯繫;③家長會和家長學校;④教育講座。

(九)社會政治經濟對教育的影響

社會政治經濟制度與教育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政治經濟制度決定著教育的發展,教育又反作用與社會政治經濟制度。具體而言,社會政治經濟制度對教育的制約與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社會政治經濟制約著教育目的

自從國家出現以後,教育就作為社會控制的手段之一具有了政治社會化的職能。所謂政治社會化,從社會個體發展的角度說,是一個人通過受教育形成其基本政治態度的過程。教育作為政治社會化的手段或途徑總是受到社會政治力量的控制,這種控制首先表現在教育目的的選擇或教育職能的定位方面。這是自國家出現以來已被證明的事實。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人,至於培養具有什麼樣的政治觀念、政治態度的人,這是由社會政治具體決定的。在古代階級社會,學校教育的目的主要集中於培養明貴賤、別尊卑,自覺維護宗法等級制度的統治人才。

到了現代社會,雖然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對教育目的的選擇具有很大的制約作用,但是統治階級控制教育,使教育培養能夠掌握國家機器、管理生產和維護本階級利益人才這一點並沒有什麼改變。教育最明確地反映著統治階級的需要,教育是政治統治的強有力工具。這也就是為什麼在大致相同的生產力水平基礎上,不同的政治觀念、政治制度之下有不同的教育的主要原因。當然,社會政治只是決定教育目的的一方面因素,而不是全部因素。

2、社會政治經濟決定著教育的領導權

教育的領導權由誰來掌握,這是由社會政治制度直接決定的。由於教育是利害攸關的大事,所以統治階級為了使其完全按照自己的要求來進行,就一定要把教育大權把握在自己手中。統治階級會充分利用他們在政治、經濟和思想等方面的統治地位來統治教育。統治階級對教育的領導權的把握主要表現在:

(1)通過國家權力機構對教育實現控制或管理。政府、執政黨從組織上對教育機構實行直接領導,儘管領導的組織形式或方式各不相同,有的是實行中央集權制,有的實行地方分權制。統治階級會通過國家機器,以各種不同的手段,頒佈政策法令,制定教育的發展規劃和發展戰略,規定教育的方針和路線。同時直接制定教育法律法規,決定教育者的培養和任用。所有這一切,都以強制的手段監督執行,以此將教育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2)利用經濟力量的控制來達到對教育的領導。國家權力機關通過教育經費的劃撥和投放間接實現對教育的領導和管理,控制教育發展的規模和速度,決定教育機構的興衰存亡。與此同時,統治階級中的個別人還常用發放教育經費或為教育捐款等形式有效地控制教育管理權。

(3)以思想宣傳上的優勢力量來影響或控制教育。由於統治階級在社會生活中處於統治地位,所以統治階級的思想必定是統治思想。統治階級能夠利用國家的宣傳機器,將自己的思想價值觀念傳播於社會,並實際左右教育的發展方向。

以上我們探討了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幾者之間的區別、聯繫和協調,而除了三大教育以外,還有一個自我教育,它是將外化教育內植於心,將被動教育轉化為主動教育,自覺根據社會需求,整合優質資源,將個人優勢結合發揮至淋漓盡致,不斷適應社會,與時俱進的一種內在教育。自我教育是集所有教育優勢大成者,也是所有教育最高境界。一個人一旦擁有自我教育的能力,便離成功教育不遠。

總之,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良好的家庭教育為孩子成才提供了必要條件。學校教育為孩子成才提供了必要的育人環境和完整、系統的育人條件,所以兩者之間的關係是密切的、不可分割的。因而,一個人的成才需要雙方不斷的配合、促進,才能孕育出絢麗奪目的教育之花,纔能夠完成對孩子教育的預期目標,鼓勵他們掌握好全面的科學知識與技能,真正具備建設祖國所需要的

本領,成為祖國的棟樑之材。學校、家庭和社會共同承擔教育責任,這是新世紀中構築並形成的一個優良局面,也是我們創建和諧社會的一項重要內容

想獲得更多教育行業資訊可以關注深學邦公眾號


家庭教育是一個人的基本教育,家庭教育決定人的品質、特性。

學校教育是給予人生長中的知識儲備,決定以後前進的方向。

社會教育影響人對於生活及生存的看法及活法。


學校是小版的的社會,但是學校環境又是大部分人可以自己去選擇的,至少在幼兒園和大學是這樣的,所以學校教育相對社會教育來說稍微可控一些。

而很多的社交技巧,為人處世和性格行形成基本都靠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最重要,好的學校教育是錦上貼花。


個人感覺就是:

學校教育決定你在步入社會時的門檻高低;

家庭教育決定你在未來需不需要和他人相比再加強一下社會教育;

社會教育 取決於前面兩者進行的如何,同時把一個人塑造的更加完備。


相互關聯,都很重要!家庭教育貫穿一個人的一輩子!


很簡單

家庭教育的準則就是能夠讓孩子擁有最基本的各種能力,和麪對生活時的方式最初步的奠定。

學校教育要相對於要進步一點,就是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以及他對於這個世界的理解和世界的認知,在這樣的基礎上提升學生整體的文化素質。出於這樣的考慮,對於學生的人際圈和互聯圈有了一定的限制,但是作為初步社會的試煉,學校跟社會還是依然存在差異。

作為最真實的場地,社會環境會給予這個人非常豐富的條件,以及不受限制的範圍,需要一個人的能力來輔助他去判別和分辨,去實現他自己想實現的目標,去做出他能夠做出的貢獻,是實現一個人價值的所在和為一生的奠定之處,當然作為前兩步的最終環節,人生的大部分都是在這裡度過,但是最初的路卻不在這裡。

至於這三者的關係,我想前面闡述的非常清楚,在最初的那一段時光的時候,從走出學校的那一刻前,都是學校,家庭和社會環境,社會環境會用較少的比重佔據一席之地,家庭環境較為較大,學校依次而定,學校和家庭是影響一個人一生基礎的最重要的環節,也表現了他出入學校後在社會能夠做出的能力和貢獻的發源地。

而成年之後,我們會發現社會在我們生活中的比重往往是大於家庭再大於學校的,家庭和學校因此而遞,所以社會環境佔的比重就會比較大,但是許多人會因為社會環境佔的比較大,而有意的去縮小社會環境佔的比重,並以此來增加學校,跟家庭。當然最主要的是家庭佔據的因素所在。


三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把我們打造成祖國的花朵,民族的希望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