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24年的乖乖女,因為感情的事兒忽然發現自己想要的和父母想要的其實不一樣,進而發現自己有一個總是去遵照他們的期望和要求去回答他們的問題的毛病,這些往往都不是自己想要的。會聽父母的話音,去選擇他們想讓我選擇的東西,冷靜過後,發現跟自己的需求背道而馳,很痛苦。如果不選擇他們想要的,我會害怕,根本不敢對他們說出半個不字,往往就是壓抑著自己。覺得生活不能再這麼下去了,可是又邁不出那一步,恐懼、絕望。


踏出去之後你會發現,呀,原來比想像中容易那麼多呀。

找他們好好談一談,說出你的痛苦和困惑。沒準你會發現,你的父母並不一定真的想控制你,也許他們只是不知道你的真實想法而已,沒人是你心裡的蛔蟲,要積極溝通呀。

我相信你父母也希望有一個有主見、獨立思考女兒、而不是一個扯線木偶。


求同存異,分析自己內心需求與父母期望差異點在哪兒?共同點在哪兒?立足於共同點可以為自己爭取的差異點有多少,可以接受父母期望差異點有多少…

分析好了就努力去溝通調解,將自己內心需求達到一部分,父母期望也沒有拉下…將父母的期望化為自己內心需求的動力是最佳狀態…加油(? ??_??)?


首先你聽父母的聽習慣了,慢慢的發現這不是自己想要的,這就是你發現自己成長了呀,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父母的話可以聽一聽,自己做決定,慢慢來,畢竟二十多年想一下子改變是不可能的,成長總是伴隨著痛苦。其次父母自身可能沒有意識到,認為只要是為你好的,就讓你去做,只有你做到他們認為的,才認可,才放心。你可以跟父母溝通,把自己的想法跟他們說,你不說,你心裡還不舒服。就是你被保護的太好了。溝通很重要。最後你一定要明白你到底想要的什麼?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二十多了,肯定有自己的判斷,自己的思想,讓自己獨立,成長起來。用事實告訴父母。先戰勝自己最重要!


我印象中看到過一句話是,假如你發現你不敢對某人說出不同意見,說明你被這個人控制了,那你就需要反思為什麼會被控制。你現在24歲,習慣於聽從父母的期望去行事,在心理學上叫做「假自體」,意思就是你在扮演著某一個角色,活得不是你自己,因此會感覺到痛苦。不過你意識到了,已經是很大的進步。下面就要看看自己為什麼不敢反抗父母,你害怕什麼?之後再試著一點點突破,告訴父母你在想什麼,得到他們的理解,維持自己的邊界——你的人生要靠自己走,不是父母的安排。


那你這樣那你這樣活的很累,總是被別人牽扯,沒有人影響你,是你自己影響自己,你需要什麼就去做,不要被別人影響,先這樣說,不夠有力量。

我只能說,人都是自私的,就好像你對別人好,別人就一定要對你好,這樣想的話,只是你自己一廂情願


做自己,消除不必要的社交


努力實現財務自由,到時你想做什麼都可以。


有一個掌控欲很強的父親,無論我做任何決定,只要不是他期望的,他就不會滿意,表現方式多種多樣,吵架算是很弱雞的方式了,只要和他溝通他就會時時刻刻給你洗腦,這樣的生活讓我一度覺得很黑暗,感覺隨時隨地有一個至親的人在否定你。後來離開了家,減少了交流,發現快樂多了。


你可以先用自己的方式對父母盡孝,然後再面對自己的內心需求鴨


聽自己的心聲,順其自然就好了,別想太多!


確定自己的內心想法,跟他人保持距離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