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存的時空是否只有一種可能性?

我們的未來是早已註定的嗎?


自由意志,從字面上還是很好理解的,就是不受約束的意志。外部的力量,感知的閾值,物理定律,因果邏輯等,均無法束縛的意志,即自由意志。

對自由意志的存在與否,是哲學的長期爭議。

那我們如何入手去探討這個問題呢?對自由意志的論述,其出發點是選擇。想選擇,是選擇的意念;能選擇,是選擇的權利。自由意志的問題,我們就從想和能這兩個角度來展開,並進一步探討自由意志的存在與否。

1、想的邊界

想有邊界嗎?人的意念在多大程度上是自由的?

為了讓讀者從更輕鬆的角度去切入這個問題,請你們考慮一下以下幾個問題:

1)最近流行的大數據分析,是不完全歸納,在哲學小徑第四站裡面,我們指出過,歸納不能推導出必然的結論,但是大數據如何就能夠暴力的剝離因果而確定了消費者選擇傾向呢?

2)來個悖論:人能夠想得出他自己想不出來的事物嗎?

3)人為什麼總是傾向於聽取對自己有利的建議,同時把黑鍋甩給別人?

4)不同性格的人,為什麼有不同的風險偏好?為什麼無知者無畏?

5)潛意識中,大腦思考的範圍能到多大程度?

2、能的邊界

能有邊界嗎?人的權利在多大程度上是自由的?

同樣為了更輕鬆的切入這個問題,請讀者們先考慮以下幾個問題:

1)人的聽覺響音範圍(聽閾)在20Hz~20kHz,對我們聽取世界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呢?

2)螞蟻具有簡單行為系統,對螞蟻的限制認知編織了多大的域呢?

3)人大腦的計算能力峰值為多少?是否有個上限?計算能力對我們學習和思考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

4)制度變遷或者技術演進過程中,為什麼具有強烈的路徑依賴?

5)意識形態如何深刻的影響著群體行為和個人選擇中的某些必然?

如果有心的讀者將以上問題和自由意志這個概念結合起來思考,就會不由自主的想到雅各布·馬里的鬼魂在狄更斯的《聖誕歡歌》中的那句話:「我戴著我在生活中鍛造的鎖鏈。」

既然想選和能選都有個邊界,那麼自由就是特定邊界條件下的自由,想和能都有特定的邊界。

但是邊界的出現,意味著部分的自由,也就是說意識有著部分的自由,但是這一部分自由我們是否真的可以擁有呢?這是個好問題。

這個問題好在哪裡呢?它把「自由意志的問題」用「因果是否存在」這把標尺來度量一下。為什麼這麼說呢?請跟著茗齋主人的腳步接著往下走。

假定因果客觀存在,那我們做出的每個選擇意願,都是有一個前因決定的,而這個前因又是由另一個前因來決定的,另一個前因也有前前因來決定,追本溯源,就像多米諾骨牌在時間的逆序中倒溯,總有一個骨牌的起點決定了我們的選擇意願,既然是被客觀決定的,就把最後一絲殘留的自由也給剝奪走了。

那我們再反過來,否定因果的客觀存在,看看會發生什麼。這個條件下,我們相信我們即使不擁有完全的自由意志,但也仍掌握著一丁點自由,那便是,在某些方面,我們可以選擇影響自己意識的因素。也就是隨機。在隨機的條件下,我們的選擇就不具備確定性了,也就是自由的了。因為在哲學小徑第十五站裡面我們講過,隨機的本質就是它對應的現象是無法完全歸納的。在無法完全歸納的邊界上,因果是既無法證實,也無法證偽。

這就慢慢的來到自由意志問題的核心爭論點了:自由意志的癥結,其根源在於因果是否客觀存在。

有的人認為意志是絕對自由的,有的人認為意志是部分自由的,有的人認為意志是毫無自由的。

有的人認為意志可以如列子御風而行,神遊天地;有的人認為意志即使套著厚重的枷鎖下,也可引吭高歌;有的人認為意志萬變皆有宗,快樂的木偶只是短暫的忘了牽著的線。

俄國的舍爾巴茨基則從另一個角度提出了嶄新的觀點,他認為,佛教特殊的因的理論(十二因緣),其目的是為了捍衛自由意志。十二因緣開始於無明,也就是說意志的出發點是無明的,是一本糊塗賬,而糊塗賬怎麼理解呢?其實恰恰是隨機。舍爾巴茨基雖然未能指出本質,卻從印度哲學裡面反觀自由意志這個問題,實為難得。

然而在佛學中,多講究因緣和合,沒有絕對的自由,也無恆常的意志,所以自由意志問題,若不是經過反觀,也是碰撞不出這樣智慧的花火。

自由意志問題的探究具有很高的社會價值,它一反大家所熟知的拉普拉斯信條,讓你去思考到底這個世界是不是被真的就是被確定和可以預知的嗎?客觀規律和因果聯繫是世界的全部嗎?從法理學角度來看,法律的懲戒是基於個體具有自由意志的,如果沒有了自由意志,個體為什麼需要接受懲罰呢?必然和亦然,哪個更真實?過去和未來,哪個更可信?每一個當下,是否是自由的坍縮?


雖然是和稀泥,但是形而上學沒有辦法提供絕對正確的答案。

個人認為既然說不清道不明,選擇對自己安慰效果最好的觀點即可。在需要主觀能動性大膽奮鬥時選擇相信自由意志。在備受摧殘選擇放棄後,應該選擇相信決定論。

這種市井智慧雖然十分庸俗,肯定保守鄙夷。但不從個人自身感受和利益出發,不太可能找到意義。期望有一個獨立於人的客觀絕對真理,並希望這個真理還能指導我們是十分不現實的。


我一年前開始困惑於決定論和自由意志的關係。我開始時更傾向相信決定論,認為自由意志不存在,時間一切從開始到最後,都已經設定好了,因為我們認知的大多數物質都在遵循各自的規律在運行,只是由於我們技術有限,無法解釋某些現象。自由意志不存在這個觀點,曾經讓我深感痛苦和絕望,因為它似乎阻斷了我們身為智慧生物追求的生命意義。歷經一年的思考與學習,我逐漸發現,決定論的對立面不是自由,而是隨機,並且只有決定論成立,我們才有自由可言。自由意志,通俗地打個比方,就是一個人面對幾條路,他擁有自己思考與選擇的能力。而一個人想擁有思考與選擇的能力,必然需要一個可運行的大腦,那麼大腦需要什麼?血管提供營養,腦細胞正常運行等等,逐層向微觀推導,我們會發現一個人想要思考,組成他大腦的所有物質包括分子、原子、質子等等,都要遵循一定的規律運動,而規律正是決定論的核心。無規律的隨機運動,在我眼裡是不存在的,只是那個規律還沒有被認知,就像擲骰子,知道它的一切信息,比如受力、方向、質量、密度分布等等,我們完全可以用計算機模擬出它的後續運動軌跡與結果,雖然由於技術原因無法完全正確。很多人困惑點在於不知道把自由意志放在哪個層面與領域討論,把自由意志分解成分子原子運動,放到物理學領域討論,沒有多學科知識,自然很難想明白。而且關於隨機與自由意志的區別,許多人也沒有想清楚。自由意志因人而存在,我建議放在人文領域討論就好,一定要放到物理層面,我認為至少需要人文、醫學、物理這三個領域一定的知識才更有利於理解。


我必須提出一個問題:我們知道,圓周率的每一個數字都是決定的。

請問,圓周率自由嗎?

更準確來說,你的人生和圓周率相比,哪個更加自由?

這個問題最大的陷阱在於:決定論和自由意志是不矛盾的

一個完全決定的東西——例如圓周率,它依然可能在最大程度上是自由的,而且和一個決定論並不矛盾。

我們可以想像兩種可能的情況。

其一:我們的人生出現在圓周率上的某個區域,接著,我們往前追溯,看到了一串數字,往後追溯,也看到了一串數字,並且, 我們清楚圓周率的計算方法本身。

此時,因果是完全確定的。

就算圓周率的第一位也沒有用,因為看到圓周率的第一位,只能說明,我們看不到3.14之前的信息,不能說明我們處於圓周率的開頭。

在一個完全確定的世界中,我們依然沒有任何辦法根據已有的信息,知道我們現在身處在圓周率的哪個區域。

其二:我們的人生是絕對的自由意志,沒有任何法則和規律可以決定我們的世界。

這意味著因果並不是完全確定的。

問題來了,它和一個被圓周率徹底決定的世界,又有什麼區別呢?

可以看出,決定論和自由意志是同時成立的,決定論並不代表沒有自由意志。

相反,在一個完全決定的世界中,依然可能具備最大程度的自由意志。

可能舉圓周率不太好,我舉另外一個數列吧。

從零開始,1.2.3.4.5.6.7.8.9.10.11....構成的一組無窮長的窮舉數列。

易知我們總會找得到一組數列,其描繪了整個宇宙。

該組數列按一定法則生成,所以是有規律並且全然決定的。

問題來了,在其中的我們有自由意志嗎?


我們的未來是否註定要考慮兩個問題。

一個是自由意志,一個是隨機性。

自由意志實際上是個什麼呢,實際上是決定我的行為的不是大腦的物質活動,而是我的思維。

我的思維和我的大腦的關係誰在前誰在後呢?

自由意志論的支持者要麼是在反對進化論,認為人類的大腦一定程度上不符合生物學,要麼是在搞唯心主義,無質量無體積的思維能影響大腦的生化活動。

至於隨機性,無論量子力學是否支持真隨機,隨機都不等於自由,也不支持自由意志,否則每一個微觀粒子都有自由意志。

而且量子力學的測量問題尚未解決,決定論與非決定論的詮釋同時成立,問題依然是懸置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