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多讀證道本之類的,《西遊原旨》《西遊真詮》,瞭解古代道士對西遊的解讀,基本上就不會有太多看不懂,不過要注意

不要看陰謀論

不要看陰謀論

不要看陰謀論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一旦看了陰謀論,我就擔心你白看了

不過最主要的是多讀幾遍原著,有句話說得好,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在讀《西遊記》之前,我覺得有幾個點要先行注意。

1、《西遊記》作者不一定是吳承恩,而且《西遊記》文本歷經增刪修改;

2、西遊故事有著明顯的演變發展過程,從《大唐西域記》到世德堂本《西遊記》之間,有《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元雜劇《西遊記》、明平話《西遊記》、簡本《西遊記》等各種版本;

3、西遊取經故事在發展過程中,大量吸收了各種民間傳說、宗教神話、奇聞逸事等原型故事;

4、作為獨立文本存在的西遊記,有著自己獨特的世界觀。

這四點毋需深研,但我覺得知道這些之後,能夠少很多對原著的糾結之處。

本人也是門外漢一枚,以上結論如有錯誤,希望各位知友在評論區予以更正。


佛道相爭似未恰,或以三國窺西遊

1

古月道人常說,讀《西遊記》,一定要明確這是本虛構小說,而非紀實文學。一定要跳出現實宗教和歷史的束縛,從小說本身構建的話語體系去解讀體味,不能拿現實的佛教、道教以及歷史時間、人物、事件去生搬硬套。

在《西遊記》構建的話語體系中,道法是天地間仙佛等諸神法力之源。無論天仙,諸佛,地仙,妖魔,鬼怪等修習的皆是道法。太上老君曾自言化胡為佛,可見佛乃胡道耳,其源流仍是道法。這是《西遊記》這本小說的基本設定,不可須臾或忘。《西遊記》各處以道論佛,根由便在這裡。這也是人們從菩提祖師的法門論證其是佛派還是道派,結果各執一詞,難以定論的原因。

貧道在前文《是誰創作《西遊記》,五百年來論不休》說過,全真教道士在《西遊記》成書過程中發揮了極大作用。這個話語體系也基本反應的是全真教的思想。全真教提倡三教平等,認為「儒門釋戶道相通,三教從來一祖風」。但同時,又認為儒、道、釋的核心都是「道」,「教雖分三,道則唯一」「天下無二道,聖人不兩心」。

基於以上認識,貧道大開腦洞,在《西遊記》小說基礎上,推測出一個《西遊記》話語體系中的天界神佛勢力格局。需要強調的是,這些推論乃古月道人所作荒誕不經之言,登不得大雅,經不起考據,若有質疑,只當胡道。

2

話說,自盤古開闢、三才定位,天地之間有道法傳世。道法最初被道派三清掌握,他們是天地至尊、最有權勢的存在。三清作為道法之源流,用道法同化萬物,向人神各界傳道。與此同時,眾生也對道法各取所需,在理論上演化出「道字門中三百六十旁門」,在實踐中形成了靈山、五莊觀、蓬萊島等等實權門派,以及三山五嶽洞府等山頭勢力。

道法隨時間演化,理論在分化,影響在降低。道派的權威逐漸受到挑戰,對天地眾生的控制力在下降,不得不在各方壓力下,推出了天庭這個類似聯合國的機構來完成對天地眾生的管理。這和現實當中宗教國家由政教合一向政教分離轉變的道理相同。

基於這種道法淵源和道派謀算,道派在仙界地位依然最尊。三清退居幕後,居於凌霄之上三十三天最高層,地位雖低於中世紀的教皇,但高於武俠片中的幫派長老。道派三清主要由太上老君出世與天庭和諸門派洞府打交道。三清雖尊玉皇為帝,但通過諸部神職掌控天庭運轉,權勢依然熏天。《西遊記》第五回,太上老君來朝時,玉帝須和王母一同出迎。

3

玉帝是道法世俗化,道派權勢弱化,眾法門暗鬥妥協的產物。類似一個傀儡皇帝或者聯合國的祕書長。

玉帝自己是道派出身,其本身並無底班,天庭要員大都是來自道派,權勢主要依託道派勢力支撐。

面相對道派三清,玉帝是典型的弱主遇到強臣。

但年月日久,玉帝雖然是個橡皮圖章,手裡卻也積累了四大天師等一幫文臣心腹。這些文臣天師都是在人間修道多年成仙,受到人間「忠臣良相」耳濡目染,到天庭被拔擢到玉帝前輔政,自然生了「君為臣綱」的觀念,成為鐵杆「保皇派」,開始為玉帝明裡暗裡招攬人手,提升玉帝權威,擴大天庭話語權。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以玉帝為首的天庭代表了儒家的價值觀,與道派、佛派正好形成儒道釋三教的相互滲透融合牽制。

時光荏苒,玉帝勢力逐漸坐大,真有了君臨天地的氣象。但道派依舊勢力龐大,滲透到上至三十三天各府各宮仙職,下至各地山神土地城隍之中。《西遊記》中,凡間香火供奉,上祭三清三寶觀音,下祭各部眾神乃至山神土地城隍,除了倒齋供給狗喫的鳳仙郡,很少見直接祭祀玉帝,向天庭供奉香火。

所以,以四天師為代表的「保皇派」並玉帝本人想從道派權臣手中奪權,一無財權,二無人手,很難明火執仗與天庭鬥爭。

這些來自人間的「天師」,很自然用上了凡間帝王術中的「扶一派,打一派」策略。於是縱容扶持佛派向道派奪權成了天庭很長一個時期的基本方針。

4

《西遊記》的話語體系秉承了老子化胡成佛的說法。

在這個話語體系中,佛派的淵源是道派,是太上老君化胡而來。佛法是胡道,依然是道法的範疇。

佛派根基遠在西天靈山大雷音寺,雖然積極在天庭安插扶植像托塔天王李靖父子那樣的勢力;在天界有幾個像觀音菩薩那樣個人影響力較高的門人;與天庭通過金星李長庚加強溝通聯繫,和道派通過玉真觀這個常駐靈山機構增進互信,但其在天界高層的影響還是有限。在天庭就職的弟子四大天王被道派同化嚴重,且只是看門守戶之輩;李靖父子影響力和戰鬥力都不高,還經常受到道派武裝勢力的掣肘,發揮不了大的影響。

佛派真正的影響是在人間。主要靠手裡掌握的「胡蘿蔔+大棒」發揮深遠影響。

所謂「胡蘿蔔」,就是觀音菩薩從事的「掃三災救八難」慈善活動。這個活動可以市恩賣義邀買人心,更可以廣樹招牌募集香火經費。無論諸天神聖,還是下界凡人,誰都不能保證沒個三災八難。因此「救苦救難」的名號讓觀音菩薩在人間的聲望日隆。無論是無法無天的孫猴子,還是榔槺憊懶的豬剛鬣,聽到觀音菩薩大名,無不屈膝磕頭,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及時雨」宋江在江湖上「如雷貫耳、納頭便拜」的號召力和得到的實惠。

當然,在貧道看來,觀音菩薩的聲望對佛派來說是雙刃劍:在提高佛派聲望和影響的同時,也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南海系的崛起。觀音菩薩在仙界的地位甚至很多時候可以同如來相提並論,可以直接與太上老君賭賽鬥法。並且在道派和天庭有意無意挑撥下,給人以隱然另立門戶的印象。南海的崛起,遮掩瞭如來、彌勒諸佛的光輝,反襯了文殊、普賢諸菩薩的無能,因此難免遭受來自佛道內部的猜忌和嫉妒。取經路上的來自佛派內部的磨難,很多都是他們假八十一難之名使的絆子。這是後話。

所謂「大棒」,就是地藏王菩薩佔領的地獄鬼府考覈懲治系統。這是個對眾生影響巨大的部門,不但可以震懾恐嚇,還可綁票勒索。三界五行之內,沒人敢不買他的賬。《西遊記》中很多大事件,如悟空大鬧幽冥界、李世民地府還魂等都是利用該系統推動,為佛派佛法東傳戰略的實施立下汗馬功勞。簡單說,《西遊記》中凡是出現鬼的地方,如獨角鬼王、大力鬼王等,只要往地藏王——或者說他背後的佛派身上聯想,都會有意外發現。

佛派揮動「胡蘿蔔+大棒」,在人間香火鼎盛、聲望日隆,加快了向天庭擴張的步伐。

5

佛派有野心和實力挑戰道派地位。天庭政府暗地縱容甚至慫恿。操縱天界無數年,權力滲透到天地每個角落的道派見招拆招,對此有恃無恐。

從「天地之數」的大視角俯瞰,《西遊記》的故事,就是截取了這樣一個仙界形勢三分未分、鬥而不破的節點,講述了一段道派、佛教、天庭三方陰謀陽謀爭鬥不休的故事。

三派的鬥爭或明或暗,鬥而不破。同時,五莊觀、蓬萊島、灌江口等等各方割據勢力,二十八宿、九曜星官、十二元辰、五方揭諦、四值功曹、東西星斗、南北二神、五嶽四瀆、普天星相等等天庭神聖,或暗通款曲,或騎牆觀望,或明哲保身,或伺機而動……

所以說,以佛道爭霸的視角看《西遊記》,視野有點窄。若以三國視角,看那弱主與權臣、中央與諸侯、官僚與草莽、主流與草根的博弈;看天界大勢、爾虞我詐、羣雄逐鹿、三分割據;看天界各方勢力與諸位神仙鬼怪拉幫結派、跑馬圈地,施展陰謀陽謀,爭權奪勢,豈不是另有一番風趣?


不要解讀,就當童話故事看,那才足夠美好,殘酷的事情,社會全能教你,不用看小說。。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