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聞,說沒有效果,或者不是特效藥。如果不是特效藥,感覺它的意義就不是很大麼。


首先,這篇論文的結論及其權威性不需要質疑,同樣,作為呼籲理性與知性的知乎,請不要把中醫黑粉的概念帶進來,將粉圈文化帶進自然科學問題會造成極為恐怖的後果。

參考李森科事件

李森科事件_百度百科?

baike.baidu.com圖標

其次,應該講,人類在危難中需要救世主,瑞德西韋在很長時間內擔任了救世主的角色,但很可惜,自然再次向我們證明瞭:無論你有多麼強的精神加持,在自然面前,一切平等,請相信自然科學,不分中西醫

最後,新冠疫情的疫苗曾有新聞報道過,最快也要2~3年的時間,而新葯的開發也需要時間,在新冠疫情仍然存在的當下,希望大家調整心態,合理警惕,避免恐慌(如果可以,盡量不要赴疫區旅遊)。

ps.相信具體的內容會有專業人士解讀,我在這裡放上澎湃新聞的原文:

柳葉刀發表我國完成的瑞德西韋全球首項最高證據等級臨牀研究?

baijiahao.baidu.com圖標


4月29日晚,國際醫學期刊《柳葉刀》在線發表了《瑞德西韋用於成人重症新冠肺炎患者: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多中心試驗》(Remdesivir in adults with severe COVID-19: a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multicentre trial)

這個研究是全球第一項關於新冠肺炎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的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多中心試驗研究。與安慰劑相比,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治療危重症住院患者,並未加快COVID-19的恢復速度,也未降低病死率。與安慰劑相比,瑞德西韋治療未顯著加快上呼吸道或下呼吸道標本中病毒載量下降(感染者體內存在多少SARS-CoV-2)或降低病毒檢出率

從28天死亡率來看,瑞德西韋組和對照組分別為14%和13%;兩組的副作用比例分別為66%和64%。

兩組之間未發現臨牀改善時間有統計學顯著的差異(瑞德西韋組的平均臨牀改善時間為21天,相比安慰劑組為23天)。方案中還預設了亞組分析,雖然不如主要終點指標重要,但也有助於充分了解該藥物的療效。在發病後10天內接受治療的患者中,接受瑞德西韋治療的患者似乎比接受安慰劑的患者恢復得更快(平均臨牀改善時間為18天VS.23天),儘管也沒有統計學顯著差異。針對中美臨牀試驗的結論為何出現截然相反的結果,曹彬教授:「我們對用藥時機有要求,時間窗口在癥狀出現後的12天以內,但最主要的不同是研究終點的不同,美國NIH的研究終點指標過松。如果我們使用這一指標,估計也是陰性結果。」柳葉刀發表我國完成的瑞德西韋全球首項最高證據等級臨牀研究瑞德西韋中國臨牀試驗發表 中美為何結論相反?

+

事實已經很清楚了,中國這個試驗,研究終點更科學嚴謹,結果更全面客觀。

一:病毒載量對比,沒有顯著加快病毒載量下降或降低;

二:死亡率和副作用,都超出對照組;

三:臨牀改善時間,沒有統計學顯著差異;

+


效果不好很好理解,重症治療關鍵本來就不在抗病毒。

病毒載量沒有顯著變化,這不是個好消息。至少說明其抗病毒效果達不到特效,有沒有效還是等輕症組結果。

意義嘛,還是看輕症組和更大樣本試驗吧。就算不能提高治癒率,如果能縮短病程週期,對於緩解醫療資源緊張還是有意義的。

抗病毒方面,氯喹的結果也是有陰有陽,蓮花清瘟等體外實驗濃度過高也表明體內不太可能有明顯抗病毒效果。雖然治療一大關鍵的在於避免輕症轉重症,但搞不好即使是降低重症率這點,抗病毒也指望不上,還是靠對症治療、喫好睡好玩好心情好。


入組人數不是很夠 信度首先不夠高

然後對照組和瑞德西韋組都用了幹擾素 洛匹那韋利托那韋 和糖皮質激素 其中糖皮質激素在mers實驗裏被證明會增加病毒載量...

個人認為中國的論文初步說明瞭三點

藥效對重症不夠好

安全性耐受性還可以 可以聯合其它藥物做雞尾酒療法

有縮短病程傾向

還是希望能理性看待這個葯 網上腦子不好的越來越多了


樣本還是比較少,但是至少證明是非特效藥。


一對夫婦生了一個孩子,如果長得像父母,那就是按反動的孟德爾基因學說生出來的,如果長得像他們的鄰居,那就是按照李森科的革命的環境決定學說生出來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