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現在的平臺重要性凸顯的淋漓盡致時,情不自禁的想起早年那批為了某種自由的嚮往和個人經濟的發展,移民到北美洲(美國沒獨立前)的人。到底是生活所迫還是生存所逼。


1)社會存在的基石在於分工和交換。分工能夠提高效率,交換能夠滿足需求。社會是否發展要看是否能夠進一步滿足社會需求。

2)平臺的重要性更多的體現在資源上,好的平臺可以拿到更多的資源,畢竟社會上資源的總量是有限的。但是資源掌握在誰手裡能發揮更大的作用就很難說了。但是從個人的角度來說,能享受更多的資源顯然是有益的。

3)所謂的那批清教徒被迫移民美洲,表面上上看是因為有共同的理想,故而美國發展的很好。但實際上,美洲屬於未開發的處女地,這意味著大量的資源,尤其是土地,由無產者變成了有產者。由於擺脫了了原有的生產關係,生產力得到極大的釋放。此外,美國的強大是上百年持續發展的結果,在清教徒的時代,美洲和澳洲一樣,那是罪犯,冒險者,無產者的歸屬。


效率和速度從來不是一個概念


現在也是。

社會也沒停止發展。

決定社會發展的是社會生產力,不是人與人的關係。


不明白你啥意思?

不會物以類聚,人以羣分的文明?

根據那誰誰誰的理論,人類的本質是孤獨,

無論是宗教還是氏族或者現代社會

都是創造一個共同點,產生一個集體,假裝自己融入其中,從而克服孤獨

所以應該沒有這樣的文明


不存在這樣的文明,也不存在這樣的時代,人類從來沒有過這種階段,或許在進化為人類之前,很久很久之前,都沒有這種狀態。


不會,因為人類本來就是羣居動物


不會,人類文明建立在社會性上面,你說的社會從來不存在過,因為我們的祖先猴子都做不到。


黨同伐異是人性,在你說的那個時代之前就有中世紀宗教戰爭了。

能回到哪裡去?


不會因為失去了分工效率很低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