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濟角度分析為何出現了攜帶病毒的外來海鮮,但仍然繼續從國外進口海鮮

最近國內又開始出現疫情的反彈,在進口的海鮮產品中,被檢查出有新冠肺炎病毒。 8月12日,安徽省蕪湖市疫情防控應急綜合指揮部通報,當地一餐飲店進口厄瓜多凍蝦外包裝樣本新冠病毒檢測結果為陽性。

據公開報道不完全統計,這是自7月以來,我國第8次在冷凍海鮮食品包裝上發現新冠病毒。

1、7月3日,福建廈門,厄瓜多生產的凍南美白蝦兩個外包裝檢測出新冠病毒。2、7月3日,遼寧大連,厄瓜多生產的凍南美白蝦三個外包裝檢測出新冠病毒。3、7月14日,江西萍鄉,厄瓜多進口凍南美白蝦集裝箱內壁和外包裝檢測出新冠病毒。4、7月14日,重慶沙坪壩區,厄瓜多進口凍南美白蝦外包裝檢測出新冠病毒。5、7月16日,雲南,凍南美白蝦包裝箱外表面樣本檢測出新冠病毒。6、7月23日,遼寧大連,凱洋海鮮的冷庫食品、加工車間、宿舍、食堂等食品和環境的多份樣本檢測出新冠病毒。7、8月11日,山東煙臺,進口冷凍海鮮產品外包裝樣本檢測出新冠病毒。

這個現象一度引起了人們對於進口海鮮的恐慌。因為海鮮的環境比較複雜,又涉及到冷凍的產品,在低溫濕度大的地方,更是適合病毒的生存,所以病毒更多寄居於冷凍海鮮上。而中國對於進口海鮮巨大的需求,也導致了病毒跟隨進口海鮮輸入中國的巨大的風險。往往海鮮出現在的都是人員繁雜的市場或者集市,這更為病毒的傳播提供了更廣的傳播鏈。在意識到這一系列的影響後人們開始呼籲為了杜絕病毒的進一步傳播國家需要禁止進口外國海鮮。

但綜合來講這是一個不太合理的要求,

完全禁止進口是不現實的。從經濟角度分析大批量進口外國冷凍海鮮能夠降低成本,這對於進口貿易企業和批發市場以及那些對這些食材有需求的企業一種節約成本的好辦法。而如果不進口外國海鮮,只是把需求轉向國內市場。將會導致成本的大幅提高,以及貨物供應量的減少。加上國內的休漁期會導致海鮮的供給不足,最終會導致物價上漲。物價上漲就會使得生產的商品或者出售的價格提高,使得企業利潤降低甚至出現虧損。從而會導致企業停工,工人沒有了工作下崗失業。形成一個惡性循環。最終會導致社會的不穩定因素逐級增加。而國內市場為了平衡物價,對於外來進口食物還是有相當大的需求的。所以不能對外來進口食物進行一刀切,這會產生很多不良的影響。

而在6月18日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高峯迴應國內暫停進口海鮮的民意時稱,將「從源頭上管控好進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中國消費者的健康安全」。

所以結論是:真正要做到拒病毒在國門之外,幾乎是不可能的。

一方面我們要深化改革開放,展示我們擁抱全球化的姿態,一方面我們卻執行著與全世界都不同的防疫政策,在經濟下行的情況下更難做到武斷切除甚至是減少進口海鮮供應的決定。

但其實我們的政府還是做了很多應對這些突發情況的方案的。對於疫情嚴重地區供應工廠應有疫情監控機制,訂購合同中,應當體現對於病毒防疫的條款,檢測的前置責任應由供貨方承擔。同時進口海鮮運輸處理環節的消毒主體責任應該落實到批發市場和商超,政府給予指導補貼和監督,這些舉措都是充實完善中國抗疫方案的細節,做好這些事,比爆發了再去做大規模核酸檢測要省事省錢省力多了。而我們老百姓在生活中也可以盡量減少對於進口海鮮的需求,做到及時消毒,不喫生冷食物。

經濟是一個國家健康發展的基本保證,只有經濟穩步增長人民的生活幸福指數才能穩步上升。國家出於各種因素的綜合考慮,不會對進口海鮮採取禁止進口措施。那我們可以從自己做起少買進口海鮮,少去海鮮市場。將病毒傳播風險降到最低。


其實很簡單!禁止不了!很簡單,任何一個瀏覽器 輸入 海鮮倆個字,看看出來多少搜索內容推薦!全是打廣告的,都知道任何瀏覽器的廣告不是老百姓能買的起的,類似莆田系醫院 資本的力量不是我們可以撼動的,雖然是在 shehui主義國家。很簡單的道理,現在所說的輿論其實也在被資本左右,你看學籍頂替,大小媒體一窩上。抗洪救災 ,必須宣傳。好了,到了是否應該禁止海鮮進口這個問題了,可能有無數記者準備採訪發稿,可是發出來了嗎?以這個話題在 百度 qq 搜索,只有前一段商務部發言人的回答 ,寥寥幾條新聞。雖然非醫學 流行病學出身,但我記得初中地理 中國概括的一句話,我國海岸線漫長!我們能否應對 「病毒」的登陸呢?


七八月份,福建、遼寧、江西、重慶、雲南、山東、安徽等多省市的進口海鮮外包裝上、餐飲店裡、加工廠中,不斷被檢測出新冠病毒!

從北京新發地市場的三文魚案板,到大連海鮮公司加工車間60人感染引發的疫情反覆......國際疫情不減退,被污染的進口海鮮似乎使中國防疫時刻面臨風險。這不禁讓人提出疑問:

為什麼還不暫停海鮮進口呢?

(圖片來源:中國新聞網)

01為什麼「中槍」的總是海鮮?

新冠病毒易在低溫潮濕的環境中存活,而海鮮進口全程需要冷鏈運輸,加工也是在陰暗濕冷的環境中進行。

當海鮮進口國爆發疫情,海鮮捕撈和加工鏈上的工作人員一旦感染病毒,病毒就易附著在海鮮或包裝上。

運送至我國後,相關工作人員就可能被這些附著的病毒感染。

另一方面,海鮮多流通在人員繁雜的市場、飯店或工廠,為病毒傳播提供了廣泛的傳播鏈。

02為什麼還不暫停海鮮進口?

暫停海鮮進口將致停工與失業

數據統計,我國進口海鮮需求逐年上漲。2018年中國水產進口額激增44%,2019年達到158億美元。按增長趨勢,預計2020年進口水產需求將達到1000萬噸。

雖受疫情影響,據海關總署數據,1-4月我國進口水產量仍比去年同期增長4.5%,金額超過315億元!

我國海岸線廣闊,為什麼不能自產自銷?如此依賴進口海鮮,還要承擔疫情風險!難道國產海鮮不香嗎?

且不說我國地處溫帶,市面上許多種類的海鮮無法在我國海域養殖或捕撈,短時間內國產海鮮產量也是難以大幅提升的。

冒然暫停海鮮進口,國內海鮮供貨商無法在短時間內找到替代貨源

海鮮加工業、餐飲業等海鮮產業鏈上的企業都將面臨原材料短缺和成本上漲的風險。接踵而至的將是大批海鮮企業停工和工人失業

當然,不暫停海鮮進口並非只是為了海鮮產業的存活。根本原因在於:僅暫停海鮮進口並不能有效阻止海外疫情流入國內

只禁海鮮?治標不治本!

8月13日,深圳市通報了從巴西進口的冷凍雞翅表面樣品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另有廣東、廣西多地市檢測出疑似陽性的冷凍雞翅。

雞翅也會被新冠污染?!

(上海冷凍倉庫採樣,圖片來源:中新社)

想想新冠病毒在進口冷鏈中的存活條件,其實不難理解:只要是低溫、陰暗潮濕的環境,都可能讓病毒「偷渡」至中國!

因此,一切冷鏈進口食品都存在「夾帶」新冠病毒的風險。

單純禁止水產品進口,而不採取真正有效的檢測和防疫措施,是治標不治本的。但全面禁止冷鏈食品進口更不現實!

全面禁止冷鏈食品?不現實!

我國進口食品(農產品)消費比重逐年增高,尤其是肉類、乳品和水海產品,進口金額分別達到95.0億美元、93.0億美元、85.4億美元,佔比合計超過40%!

紐西蘭鮮牛乳、日本和牛、泰國鮮椰子......全面禁止一切生鮮進口,將帶來食品價格上漲!

除了食品產業鏈大面積遭受打擊,還會使食品包裝業、國際貨運業、旅遊業等配套或相關產業雪上加霜。

近年來,中國進口食品來源國已達到170個,覆蓋了全球73.9%的國家和地區。僅僅是水產品進口國,就包括了挪威、俄羅斯、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智利、阿根廷、祕魯、越南、印度尼西亞等等。

全球化背景下,中國已經無法「閉關鎖國」與世界隔絕。單方面暫停進口還將影響中國信譽,破壞國際合作與營商環境。

然而,中國已為控制疫情付出巨大生命和經濟代價,難道就這樣放任病毒流入國內嗎?

03防疫與進口,誰說不能兩全?

政府、海內外冷鏈食品貿易與加工企業、國內餐飲企業已經在從水產進口、加工、分銷等各個環節努力,在防控疫情的基礎上保持一定的海鮮進口量。

國家在幹啥?

目前,國家已暫停了部分發生聚集性感染的境外肉類生產企業進口,並要求進口畜禽肉類食品應當具備《核酸檢測合格證明》,纔可入廠生產。

海關總署在8月14日發布了對進口厄瓜多冷凍白蝦的詳細檢疫要求。

衛健委則要求各省對國外進口的冷鏈運輸、冷藏銷售的水產品以及肉類食品開展專項應急檢測。

除了各省市對進口冷鏈食品的大面積排查,浙江省還上線了全省冷鏈食品追溯系統,消費者通過掃「冷鏈食品溯源碼」,就可以知道購買和食用的進口冷鏈食品信息。

企業也沒閑著

此外,不少冷鏈食品相關企業做出了使人安心的舉動。比如一電商平臺為每件冷鏈商品建立「身份證」使消費者能夠溯源。

(圖片來源:新華社資料圖)

而一家主打銷售生鮮食品的app官方發聲,保證在售每批次進口海鮮肉禽都具有核酸檢測合格報告。

購買海鮮應注意這些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專家李寧說,新冠病毒常見於包裝上,不在食品表面繁殖

因此,在購買進口冷鏈食品時,避免用手直接觸碰,並用75%酒精消毒。

儲存食品也最好採用獨立封閉包裝。日常烹飪和食用注意衛生,生熟案板分開使用,盡量避免喫生冷食物喲。

發佈於 2020-08-31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貝貝貝貝約逛街約喫!!

現在新冠的來源還是撲朔迷離,不過這兩次疫情的爆發都有個共同點,就是都在人流面積的生鮮批發市場,這個就不得不讓人深思。

武漢和北京都是人口眾多的城市,而且還都是交通的樞紐,這兩座城市的人流量極大,每天都有四面八方的人羣湧向這裡。

一旦出現問題,人員的流向的都不太好把控。

為什麼中國兩次疫情爆發都是海鮮市場,難道與進口海鮮有關?

一,沒有明確的結論前,誰也不敢妄下結論

這次北京的疫情出現,是在分割三文魚案板上發現病毒,這個不得不讓大家聯想起武漢的病毒發源地也是海鮮市場,這裡面是不是有什麼聯繫,需要專家進一步追本溯源。北京檢測出的病毒來自歐洲,那麼北京的病毒來源應該是境外輸入,武漢的病毒是不是這樣的,就不得而知了!

二,海鮮的販運條件

海鮮因為要保證鮮活運輸,尤其是進口的海鮮更要全程冷鏈運輸,這種條件下是極易病毒存活的。國外進口的海鮮,從捕撈、加工、運輸、售賣,要經過層層的人手,加上加工海鮮都是陰暗濕冷的環境,這種環境下最易病毒的存活。

如果經手人被病毒感染,那麼很有可能隨著冷鏈運輸被攜帶進來。兩次疫情爆發都在海鮮市場,而且又從加工進口海鮮的案板上檢測到病毒,但如果要全面禁止,還需要徹查到底,等有明確的結論出來,總之進口的海鮮最好暫時不要進口了!反正我是不敢再喫了!


現在新冠的來源還是撲朔迷離,不過這兩次疫情的爆發都有個共同點,就是都在人流面積的生鮮批發市場,這個就不得不讓人深思。

武漢和北京都是人口眾多的城市,而且還都是交通的樞紐,這兩座城市的人流量極大,每天都有四面八方的人羣湧向這裡。

一旦出現問題,人員的流向的都不太好把控。

為什麼中國兩次疫情爆發都是海鮮市場,難道與進口海鮮有關?

一,沒有明確的結論前,誰也不敢妄下結論

這次北京的疫情出現,是在分割三文魚案板上發現病毒,這個不得不讓大家聯想起武漢的病毒發源地也是海鮮市場,這裡面是不是有什麼聯繫,需要專家進一步追本溯源。北京檢測出的病毒來自歐洲,那麼北京的病毒來源應該是境外輸入,武漢的病毒是不是這樣的,就不得而知了!

二,海鮮的販運條件

海鮮因為要保證鮮活運輸,尤其是進口的海鮮更要全程冷鏈運輸,這種條件下是極易病毒存活的。國外進口的海鮮,從捕撈、加工、運輸、售賣,要經過層層的人手,加上加工海鮮都是陰暗濕冷的環境,這種環境下最易病毒的存活。

如果經手人被病毒感染,那麼很有可能隨著冷鏈運輸被攜帶進來。兩次疫情爆發都在海鮮市場,而且又從加工進口海鮮的案板上檢測到病毒,但如果要全面禁止,還需要徹查到底,等有明確的結論出來,總之進口的海鮮最好暫時不要進口了!反正我是不敢再喫了!


這個我感覺還和國情有關,當時國內疫情較輕國外疫情嚴重時,我們國家也沒有像格陵蘭島那樣「與世隔絕」,因為我們國家身為一個大國在某些方面必須要考慮到全球。同樣海鮮問題我們也不可能禁止進口,因為中國市場龐大,一是為了外交,二是為了經濟流動。所以說中國身為一個大國確實有大國情懷,我也是現在國家的立場,畢竟在最困難的時候是國家的領導讓中國的疫情得到控制。只不過可恨之人是那些「明知山有虎 偏向虎山行」的人,就好比疫情爆發由於喫蝙蝠野生動物的人。這只是我的見解,可能很片面,歡迎留言交流


這個問題最幼稚的地方在於短視的就事論事,新冠病毒存在於海鮮外包裝上,除了海鮮,只要是進口產品都可能攜帶隱患病毒,相對來說海鮮的低溫潮濕環境更適合病毒而已。如果除了海鮮,別的渠道也能傳輸病毒呢?全球產業鏈格局下,打算閉關鎖國嗎?


就算全面禁止海鮮進口,也會有人通過一些非法途徑獲取海鮮,總會有人繼續喫海鮮,這個要做到大眾危機意識的提高才可以,還是要大家共同來努力去解決問題。相信,這次的海鮮事件也會像新冠一樣,很快的就可以得到解決。


一個腦洞,能不能檢測下海洋裏的哺乳動物有沒有新冠病毒,比如說海豚。


個人覺得,之所以沒有全面禁止海鮮進口,就是因為不進口造成的損失會遠遠大於零星感染病例造成的損失


國內的海鮮 就很安全 黃魚 鯧魚 帶魚 都從東海捕撈上來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