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好,我們常說的韌帶損傷,主要分為3度:

I度:是指韌帶輕度扭傷,韌帶結構完整,可能有水 腫、腫脹及點狀出血

II度:是指韌帶個別小纖維撕裂,但韌帶總體的連續性存在,經常有明顯的水腫和出血,韌帶穩定性降低

III度:韌帶完全斷裂

(出自書籍:?科術後康復,第3?)

之所以要說 一下這個分級,你可以聽從醫生的建議以及結合自己的情況,看一下自己屬於幾度的損傷,下面是針對損傷相應的處理方式。

2.急性I、II度的韌帶損傷,我們採取的治療措施是PEACE原則

P(Protection)保護:急性期內避免能夠產生疼痛的活動

E(Elevation)抬高:儘可能地抬高受傷位置,高於心髒水平

A(Avoid anti-inflammatories)避免使用抗炎藥物

C(Compresssion)加壓:有助於限制腫脹

E(Education)教育:避免不必要的被動治療和藥物治療,給點時間讓你的身體慢慢恢復

後續管理採取LOVE原則

L(Load)負荷:在疼痛允許的情況下儘快地恢復正常活動

O(Optimism)樂觀: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有利於損傷的恢復

V(Vascularisation)血管形成:儘早進行無痛的有氧運動,以提高動力,增加受傷結構處的血流量

E(Exercise)活動:在不產生疼痛的情況下進行活動,有利於損傷後的早期運動能力、力量和本體 感覺的恢復

III度的韌帶損傷則需要進行手術治療

3.如果處理不好,可能會出現的情況是:

a.關節腫脹

b.?期疼痛

c.產生關節積液

d.韌帶是以產生瘢痕的形式而恢復的,如果處理不好會產生瘢痕粘連

e.關節活動受限甚至僵硬

f.如果有其他組織的損傷可能會產生?折

建議你根據自己的情況來採取相應的措施,避免產生這些後遺症。


韌帶損傷的部位因自體修復癒合會形成疤痕,如果沒有相應的康復處理,這個疤痕內的纖維組織會錯亂無序、粘連等,從而會影響韌帶彈性、關節活動度,嚴重者腫脹遲遲不消、疼痛長期存在。所以建議韌帶損傷需要進行專業處理。


韌帶由緻密結締組織構成,當受到暴力就可引起損傷,輕者為韌帶扭傷。系韌帶過度牽伸或部分纖維斷裂所致。表現為疼痛、壓痛、不同程度的腫脹,活動受限。X線檢查無異常發現,重者為韌帶斷裂,有時合併關節扭傷、撕脫骨折或關節脫位。表現為疼痛、明顯腫脹、淤血、關節積液或血腫、活動明顯受限。X線片顯示關節腔寬窄不均。韌帶勞損可採用局部制動,理療或封閉等。對韌帶完全斷裂一般須手術治療,某些新鮮閉合性斷裂可用石膏固定治療。

踝關節韌帶拉傷的分級

韌帶中存在本體感覺的感受器,韌帶損傷後,除了需要恢復損傷的韌帶的物理連接,還需要針對損傷部位進行本體感覺訓練。如果處理不好,輕則韌帶損傷無法完全恢復,重者可能引起關節不穩,從而出現反反覆復的損傷,甚至繼發更嚴重的問題。

下肢本體感覺訓練

韌帶拉傷也分很多種,如果是關節內部的交叉韌帶拉傷,那個比較特殊,因為交叉韌帶沒有修復癒合能力,所以康復治療思路與普通韌帶損傷不同。其它的韌帶拉傷,都有修復癒合能力,只不過這個過程沒有合理的幹預,會造成很多功能障礙。

韌帶的修復過程

韌帶損傷後,整個康復週期大概需要6~8周痊癒。剛損傷後大量的血液凝聚在撕裂部位,大約在損傷後四天,血凝塊中開始形成膠原纖維,大約2周時,在撕裂的部位大量膠原纖維增加形成橋接連接起撕裂的韌帶,在後期的2~7周,裡面的膠原纖維含量不斷增加,但這個過程中形成的韌帶,結構紊亂,並不像正常韌帶那樣韌帶纖維排列規律。所以,就會形成疤痕增生,纖維化,肥厚,粘連。後期的疼痛更多的是粘連牽拉引起的,而不是炎症引起的,都損傷好久了還在想著消炎消炎,後期的癥狀更多的是功能障礙引起的。所以,應該通過功能康復解決問題。

韌帶損傷後適當的牽張刺激有助於韌帶規律排列,更好的修復癒合。減少疤痕增生。所以,在損傷後需要循序漸進的進行力量功能訓練,而不是等韌帶完全長好了再去康復。

想了解更多運動康復知識可以關注我或者私信我諮詢交流。幫你詳細診斷分析一下。


具體到一些部位的話,是這樣的。

肩關節韌帶損傷長期不愈可能會導致後期關節活動度減少甚至引發肩周炎。

脊椎常見的是下腰部的棘上韌帶損傷,這會造成下腰痛,彎腰或者按壓時會有撕裂痛。

膝關節交叉韌帶損傷比較常見,輕一些的會有下蹲痛,嚴重的行走都會受到影響,嚴重的需要做韌帶重建手術。

踝關節吧,比較倒黴,如果韌帶損傷後彈性變差,容易造成習慣性崴腳,那些總是同一隻腳容易扭傷的人基本都是這樣。

這是比較常見的情況,僅做參考。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