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定。

在讀書少的人羣中,總有那些拔尖的人,能夠過得很好。

在讀書多的人羣中,也總有那些過得不好的人。

這其實是符合正態分佈的。

混得好的人是前10%,混得普通的人是中間80%,混得差的,也是隻有10%。

由此可見,這個問題答案是不一定。

但是,讀書多的人,大概率會比讀書少的人過得好。

比如說,1萬個讀書多的人之中,可能有2000個過的好的人,但是呢,1萬個讀書少的人之中,可能只有500人過的好。

這也像讀書也和聰明的關係、讀書和有錢的關係、讀書和成功的關係一樣:

讀書,不一定會讓你變得更聰明,但是會增大你變聰明的概率。

讀書,不一定會讓你變得有錢,但是會增大你變得有錢的概率。

讀書,不一定會讓你成功,但是會增大力變成功的概率。

未來是說不定的,人混的好還是混的壞,要看自己是如何選擇未來的生活的。

選擇渾渾噩噩,那抱歉,人只可能更向混得差的方向發展。

選擇努力奮進,那有可能向混得好的方向發展。

沒有人能確保你100%成功,但是隻要你肯努力的學習,創造出社會價值,那麼,你也能增大成功的概率。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沒準兒就能成功呢!


物質上不一定,但精神上富足


沒有自己的思想,還不是隨大流,聽了那麼多道理,還是過不好這一生,真是太難了


讀書多不一定過的好,但是大概率會相對沒讀過書的自己過的更好,大概率不會因爲讀書而損失什麼。

儘管你可能能舉得出一兩個讀書不好的人在領導一兩個讀書好的人,但統計平均上看,是100個讀書好的人在領導100個讀書不好的人。

天賦決定潛力,而後天努力決定潛力能最終轉化成多少能力。讀書是一種後天努力,它雖然不能改變你的天賦,但它表明了你努力的態度。決定成敗的往往不是能力,而是態度。

得出的結論是,如果別人過的好,你又發現人家讀書多,那你照搬別人的讀書量,也未必能達到和別人一樣的效果。但相對於你自己,讀書一定是讓你進步的。


讀書與過得好不好沒有直接關係,過得好與不好也沒有明確的界限。我一直認爲只要一個人滿足於當下的生活,心中所想與現實沒有落差就足以!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