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讀過一篇日本投降書,覺得日本人文言文寫得好,中國呢?


聯想到中國方面的宣戰書就好了:

敬啓者:滬上自戰禍旣開以來,我淞滬沿線及閘北繁盛都市,頓成荒墟。滬上宗主同道居住戰區者爲數甚夥,難作以來,迭經各地同道,函電本會,轉致慰問,高誼厚情,殊深感戴。惟自軍興之後,交通梗阻,各地同道關懷滬事而未得一通音問者,必不乏人,謹陳數端,藉釋廑系,同道君子,幸垂察焉。

滬上禍變發生至促,其初日方藉端向我提出要求,我方當局明知彼乃以此藉口,欲實行其預訂計劃,故不惜忍辱求全,曲予接受,孰料彼仍於一月二十八日午夜向我開釁,迄今兩軍相持,已逾一月,我方將士激於義憤,忠勇奮發,不爲威武所屈,且能屢挫強敵。惟因日軍飛機重炮之濫轟,閘化,江灣,吳淞各地,悉成焦土。普通民衆因家室被燬而轉徙流離者,達一百數十萬人,慘酷之狀,楮墨難宣。戰區中及虹口區各教堂,如救主堂,浸會堂,浸會莊,懷恩堂,守眞堂,鴻德堂,信義會,自立會,閘北長老會,保羅堂,廣東及福建旅滬中華基督教會等大小數十處。各醫院如:上海療養院,同仁醫院,等以及各教會同道同工之家宅,亦均蒙受極大損失,幸各家眷屬多已平安出險。惟據確實調查,中華基督教會鴻德堂蔣時敘牧師及全家均被日兵擄去,勉勵會周志禹先生之子侄等九人,前任普益社總幹事包傳賢先生家屬三人,亦遭日軍逮捕,事後雖經竭力探詢,仍然杳無信息,生死未明。此外有無同道失蹤,尚未調查明白。教會學校如滬江大學,約翰大學,東吳大學法律學院與第二附中,崇德女學,中西女學,及各教堂附設之高初學校等,現均一律停頓,卽非戰區內之教會工作,亦有不少停頓者。

租界北區東區,爲日軍作戰之根據地,拉夫擄殺,幾於無日無之;地方士紳有鑒於災民之痛苦,爰設立救濟會,及收容所多處,以資救濟,我教會亦有代表參加。此外男女青年協會,及其他教會團體,假大陸商場,收容難民達三千人之多。中西同工服務其間者,有五十餘人。又如慕爾堂收容難民達九百人,此兩處皆有教會學校童子軍,分任維持秩序,故能井井有條。聖彼得堂及天安堂亦各救濟難民數百人,各教會醫院受傷兵民均已住滿。

中國至此,國難深重,凡我同道,旣爲國民份子,自有應盡責任;吾人深覺救國大計,任重道遠,妄逞意氣,徒託空談,均非救國之道。甚望全國同道,深自警惕,遵基督之寶訓,爲人道作前驅,以沉毅之精神,作持久之奮鬥。平日之所信守,今日尤當加倍努力,黽勉實行,庶幾基督豐富偉大之生命,得因吾輩之表現,而大彰其效能於中華民族,以甦國魂,以挽國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此吾同道所當自勉者一。當此時會,戰爭已經爆發,公理已被摧殘,歐戰後普世人類力謀建設之新國際道德標準,幾被窮兵黷武者之鐵蹄蹂躪一盡。凡我同道尤當放大眼光,負大責任,不僅盡中國國民之天職,以救吾國家於垂危,更當盡世界公民之天職,以維持世界文化於不敝。亟起聯合舉世同道,仗義執言,以冀與基督教旨絕不相容之侵略政策,能爲普世文明人類所共棄,而國際聯盟非戰公約等所代表之思想,得以實現,此吾同道所當自勉者二。因此之故,吾人誠意請全國同道爲中國及世界和平,在上帝臺前,懇切呼籲;且於個人祈禱之外各按當地情形,擇定相當時間,組織聯合祈禱會,依時聚集,虔禱不輟。務求上帝靈能,對侵略之兇暴,予以制止,一面感動中國同胞,同心同德,接納基督,力謀建設;更望世界基督徒,尤其中日基督徒,團結一致,高舉基督,維護和平。使名實相符之共存共榮,不特實現於兩國之間,且能實現於整個世界。敬佈腹心,諸希朗照。幷請道安——誠靜怡《爲上海事變敬告全國教會書》

諺雲『喫一囘苦學一囘乖』,此雖下里巴人之鄙語,實含保國保家之至理,淞滬血戰,創痕猶新,此一幕沉痛悲壯之歷史,凡稍有血氣知識之同胞,當視爲刻骨銘心之敎訓,此固無待吾人之贅述,但是僅以無忘國難自勵勵人,收效尚淺,必須立志埋頭苦幹,始有出苦海而彼岸之一日,本會今有一言,敢貢獻於在滬同胞者,假使有人提出淞滬戰役,吾市民十四萬萬之損失,於何取償,此一疑問,衆必躊躇而莫能置答,但本會則爲取償之道,卽在吾市民自身,如果每人立志自誓,此後飲食服御,以及一切消耗,非國貨不用,以上海人口之衆,生活程度之高,每年能減少一萬萬之漏巵,則此後十四年,卽能償清淞滬戰役全部之損失,此爲不戰屈人,反求諸己,最切實之辦法,亦卽諺語所謂喫一囘苦學一囘乖,否則如敗家之子,鄰人謀奪其田產,而不肖子尚以金錢私相結納,必至身無立錐而後已,今爲成敗關頭,何去何從,惟同胞自擇之。

——上海商會《上海商會一二八宣言》

中華民國二十六年四月五日,中華蘇維埃政府主席毛澤東、人民抗日紅軍總司令朱德、敬遣代表林祖涵,以鮮花時果之儀致祭於中華民族之始祖軒轅黃帝之陵,而致詞曰:

赫赫始祖,吾華肇造。 冑衍祀綿,嶽峨河浩。 聰明睿知,光被遐荒。 建此偉業,雄立東方。 世變滄桑,中更蹉跌。 越數千年,強鄰蔑德。 琉臺不守,三韓為墟。 遼海燕冀,漢奸何多! 以地事敵,敵欲豈足? 人執笞繩,我為奴辱。 懿維我祖,命世之英。 涿鹿奮戰,區宇以寧。 豈其苗裔,不武如斯: 泱泱大國,讓其淪胥? 東等不才,劍屨俱奮。 萬裏崎嶇,為國效命。 頻年苦鬥,備歷險夷。 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各黨各界,團結堅固。 不論軍民,不分貧富。 民族陣線,救國良方。 四萬萬眾,堅決抵抗。 民主共和,改革內政。 億兆一心,戰則必勝。 還我河山,衛我國權。 此物此志,永矢勿諼。 經武整軍,昭告列祖。 實鑑臨之,皇天后土。 尚饗!——毛澤東《祭黃帝陵文》

為佈告事:照得日本帝國主義橫行華北,無人制止。蔣介石、閻錫山、宋哲元,奴顏婢膝,媚外成性。全國喪亡,迫在眼前。中華蘇維埃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中國人民紅軍軍事委員會派遣本軍,東行抗日。一切愛國志士,革命仁人,不分新舊,不分派別,不分出身,凡屬同情於反抗日本帝國主義者,本軍均願與之聯合,共同進行民族革命之偉大事業。本軍所到之處,保護愛國運動,保護革命人民,保護工農利益,保護知識分子,保護工商業。本軍主張停止一切內戰,紅軍、白軍聯合起來,一致對日,凡屬愛國軍人,不論積極地與本軍聯合抗日,或消極地不反對本軍及愛國人民抗日者,本軍均願與之進行協商、協定或諒解。

我中華最大敵人為日本帝國主義,凡屬食毛踐土之倫,炎黃華冑之族,均應一致奮起,團結為國。皮之不存,毛將安附,國既喪亡,身於何有?建義旗於國中,申天討於禹域。有力出力,有錢出錢,有槍出槍,有知識出知識,以一當十,是我精神,以十當一,是我實力。中華民族之不亡,日本帝國主義之必倒,勝敗之數,不辯自明。其有不明大義,媚外殘民,甚至抵抗本軍者,是自棄於國人,本軍當以漢奸賣國賊論罪。工農商學兵聯合起來!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打倒漢奸賣國賊!抗日民族戰爭萬歲! 自由平等與領土完整的新中國萬歲!特此佈告。總司令 彭德懷

總政治委員 毛澤東

一九三六年三月一日——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中國人民紅軍抗日先鋒軍佈告》

日本軍閥夙以征服亞洲,並獨霸太平洋爲其國策。數年以來,中國不顧一切犧牲,繼續抗戰,其目的不僅所以保衛中國之獨立生存,實欲打破日本之侵略野心,維護國際公法、正義及人類福利與世界和平,此中國政府屢經聲明者。

中國爲酷愛和平之民族,過去四年餘之神聖抗戰,原期侵略者之日本於遭受實際之懲創後,終能反省。在此時期,各友邦亦極端忍耐,冀其悔禍,俾全太平洋之和平,得以維持。不料殘暴成性之日本,執迷不悟,且更悍然向我英、美諸友邦開釁,擴大其戰爭侵略行動,甘爲破壞全人類和平與正義之戎首,逞其侵略無厭之野心。舉凡尊重信義之國家,鹹屬忍無可忍。茲特正式對日宣戰,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條約、協定、合同,有涉及中、日間之關係者,一律廢止,特此佈告。中華民國三十年十二月九日主席 林 森——林森《國民政府對日本宣戰佈告》

自去年九月,德意志、義大利與日本訂立三國同盟以來,同惡共濟,顯已成一侵畧集團。德、意兩國始則承認偽滿,繼復承認南京偽組織。中國政府業經正式宣佈,與該兩國斷絕外交關係。最近德、義與日本竟擴大其侵畧行動,破壞全太平洋之和平。此實為國際正義之蟊賊、人類文明之公敵。中國政府與人民對此礙難再予容忍。玆正式宣佈,自中華民國三十年十二月九日午夜十二時起,中國對德意志、義大利兩國立於戰爭地位。所有一切條約、協定、合同,有涉及中德或中義間之關係者,一律廢止。特此佈告。

中華民國三十年十二月九日主席 林 森——林森《國民政府對德意志義大利宣戰佈告》


多的是,比如這篇:

奉天討滿檄文全文

中華開國四千六百零九年八月日,中華民國軍政府檄曰:

夫春秋大九世之讎,小雅重宗邦之義,況以神明華胄,匍匐犬羊之下,盜憎主人,橫逆交逼,此誠不可一朝居也。惟我皇漢遺裔,弈葉久昌,祖德宗功,光被四海。降及有明,遭家不造,蕞爾東胡,曾不介意。

遂因緣禍亂,盜我神器,奴我種人者,二百六十有八年。凶德相仍,累世暴殄,廟堂皆豕鹿之奔,四野有豺狼之嘆。羣獸嘻嘻,羌無遠慮。慢藏誨盜,遂開門揖讓,裂棄土疆,以苟延旦夕之命,久假不歸,重以破棄。是非特逆胡之罪,亦漢族之奇羞也。幕府奉茲大義,顧瞻山河,秣馬厲兵,日思放逐,徒以大勢未集,忍辱至今。天奪其魄,牝雞司晨,塊然胡雛,冒昧居攝,遂使羣小俱進,黷亂朝綱,鬥聚金璧,以官為市,強敵見而生心,小民望而蹙額。犬羊之性,好食言而肥,則復有偽收鐵道之舉,喪權誤國,劫奪在民。憤毒之氣,鬱為雲雷。由鄂而湘而粵而川,扶搖大風,卷地俱起。土崩之勢已成,橫流之決,可翹足而俟。此真逆胡授命之秋,漢族復興之會也。

幕府總攝機宜,恭行天罰,懼義帥所指,或未達悉,致疑畏之徒,遇事惶惑,僻遠諸彥,莫知奮起,用先以獨立之義,佈告中國人曰:

在昔虜運方盛,則以野人生活,彎弓而鬥,睒目舚舌,習為豺狼,是以索倫兇聲,播越遠近。入關之初,即擇其強梁,遍據要津,而令吾民輸粟轉金,豢其醜類,以制我諸夏。傳且九葉,則放誕淫侈,夤緣苟偷,以襲取高位。枯骨盈廷,人為行屍,故太平之戰,功在漢賊,甲午之役,九廟俱震。

近益岌岌,祖宗之地,北削於俄,南奪於日,廟堂闃寂,卿相嘻嘻,近貴以善賈為能,大臣以賣國相長,本根已斬,枝葉瞀亂。虎皮蒙馬,聊有外形。舉而蹴之,若拉枯朽,是虜之必敗者一。

昔三桂啟關,漢家始覆,福酋定鼎,益因緣漢賊,為之佐命。稍浴漢風,遂事羈縻,維時中邦,大勢已去,義士竄伏,迂儒小生,勿能自固,遂被迫脅,反顏事仇,漸化腥羶,遂忘大義,合薰於蕕,以逆為正,孑孑貪夫,時效小忠。虜遂奄然高踞,驕吸民脂,浸淫二百年,漢族義師,屢蹶不起,爰及洪王,幾復漢土,曾胡左李,以本族之彥,倒行逆施,遂使虜危而復安,久留不去,此實孝孫之已醉,非逆胡之可長也。方今大義日明,人心思漢,觥觥碩士,烈烈雄夫,莫不敬天愛祖,高其節義。雖有縉紳,已污偽命,以彼官邪,皆輿金輦璧,因貨就利,鄙薄驕虛,毋任艱巨。虜實不競,漢臣復匱,盲人瞎馬,相與徘徊,是虜之必敗者二。

邦國遷移,動在英豪,成於眾志,故傑士奮臂,風雲異氣,人心解體,變亂則起。十稔以還,吾族鉅子,斷脰決腹者,已踵相接。徒以民習其常,毋能大起,虜遂起持其間,因以苟容,遷延至今,乃以立憲改官,詐為無信,借款收路,重陷吾民,星星之火,乘風燎原。川湘鄂粵之間,編戶齊民,奔走呼號,一夫奮臂,萬姓影從,頹波橫流,敗舟航之,是虜之必敗者三。

昔我皇祖黃帝,肇造中夏,奄有九有。唐虞繼世,三王奮跡,則文化彬彬,獨步宇內,煌煌史冊,逾四千年。博大寬仁,民德久著,衡之西歐,則遜其條理已耳。先覺之民,神聖之胄,智慧優渥,宜高踞土疆,折衝宇宙,乃銳降其種,低首下心,以為人役,背先不孝,喪國無勇,失身不義,潛德幽光,望古遙集。瞻我生身,吊景慚魂。返性則明,知恥則勇,孝子不匱,永錫爾類,則漢族之當興者一。

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國有至尊,是曰人權。平等自由,樂天歸命。以生為體,以法為界,以和為德,以眾為量。一人橫行,謚曰獨夫,涼彼武王,遂有典刑。滿虜僭竊,更益驕恣,分道駐防,坐食齊民,厚祿高官,皆分子姓。脅肩諂笑,武斷朝堂,國土國權,斷送唯意。束我言論,遏我大羣,擾我閭閻,誣我善良,鋤我秀士,奪我民業,囚我代表,殺我議員,天地晦盲,民聲銷沉。牧野洋洋,檀車煌煌,復我自由,還我家邦,則漢族之當興者二。

海水飛騰,雄強參會,弱國孱種,夷為犬豕。民有羣德,朝有英彥,威能達旁,乃競爭而存耳。惟我中華,厄於逆虜,根本參差,國力遂糜。虜更無狀,魚餒肉敗,腥聞四布,遂引羣敵,乘間抵隙,邊境要區,割削盡去,拊背扼吭,及其祖廟,臥榻之間,鼾聲四起,耳目蔀覆,手足縶維,遂使我漢土堂奧盡失,民氣痿痹,將破碎顛連,轉饜封豕,不去慶父,魯難未已,廓而清之,駿雄良材,握手俱見,萬幾肅穆,羣敵銷聲,則漢族之當興者三。

維我四方猛烈,天下豪雄,既審斯義,宜各率子弟,乘時躍起,雲集響應。無小無大,盡去其害,執訊獲醜,以奏膚功。維我伯叔兄弟,諸姑姊妹,既審斯義,宜矢其決心,合其大羣,堅忍其德,綿系其力,進戰退守,與猛士俱。維爾失節士夫,被逼軍人,爾有生身,爾亦漢族,既審斯義,宜有反悔,宜速遷善,宜常懷本根,思其遠祖,宜倒爾戈矛,毋逆義師,毋作姦細。維爾胡人,爾在漢土。爾為囚徒,既審斯義,宜知天命,宜返爾部落,或變爾形性,願化齊民,爾則無罪,爾乃獲赦宥。幕府則與四方俊傑,為茲要約曰:"自州縣以下,其各擊殺虜吏,易以選民,保境為治。又每州縣,興師一旅,會其同仇,以專征伐,擊殺虜吏。肅清省會,共和為政,幕府則大選將士,親率六師,犁庭掃穴,以復我中夏,建立民國。"幕府則又為軍中之約曰:"凡在漢胡苟被逼脅,但已事降服,皆大赦勿有所問。其在俘囚,若變形革面,願歸農牧,亦大赦勿有所問。其有挾眾稱戈,稍抗顏行,殺無赦;為間諜,殺無赦;故違軍法,殺無赦!


我也貼一篇。

國民革命軍北伐宣言

中國人民之困苦至今日而極矣:以言農人,則血汗所獲,盡供兵匪之掠奪,預徵特捐,有加無已,終年辛苦,不得一飽,鬻田賣牛,寢成失業,此猶僥倖者也。至如直魯豫京兆等省區之農人,則兵匪所過,村裡為墟,老弱死於溝壑,壯年多被俘擄,男為牛馬,女被姦淫,其或能逃出虎口,幸保餘生,亦不過皇皇如喪家之狗,不操下賤之業,即作他鄉之鬼而已。以言工人,則終日勞作所獲,僅能苟延性命,既無餘資,又鮮保障,平時日日有失工之慮,災患一至,不免淪為流氓之列;此時欲商無資,欲耕無地,不降為苦力,以逐漸消耗其性命,則直成餓殍而已矣。以言商民,則外被洋商售賣洋貨、販運土貨之壓迫,內受大小軍閥土匪、苛捐重稅及明搶暗索之剝削,鮮能獲什一之利,而頻蒙虧本之災;馴至小資生意不堪損失,傾家蕩產,比比皆是。以言知識界,則教者恆以薪金久欠,徒憂哺啜,而不能傳其智能;學者每以匪患兵災,斷絕資斧,而無以進其學業;加以百業凋敝,雖屬聰明才智之士,難免彷徨失業之憂;至於直魯豫各省,年年烽火,學校關閉,小學教員淪為苦力,青年學生多成餓殍,更無論矣。其他各省軍閥部下之軍人,則多數本系農人工人,為求生計而投軍者;然而投軍之後,不但生計仍無可託,且為野心軍閥驅而置諸死地,大好熱血,不用以靖國難、救人民,乃徒以受軍閥豢養之故,反用以屠殺人民,為軍閥爭功名、求富貴,世間慘事,孰有過於此耶?至於經營工業企業家,在從前固為社會上之富裕者,然至今日,則銷場不佳,利益全無,工廠停閉,成本獃滯,即或勉強開工營業,而困於苛稅勒捐,無法支持,即不投降於軍閥,即乞靈於洋商,不但事業已非我有,資本則喪失大半矣。總而言之,居今日之中國,除少數軍閥、官僚、買辦、財閥之外,全國人民入則有老弱待哺之憂,出則無立業謀生之地,行則逢擄身喪命之變,居則罹舉家凍餒之禍,災害深於水火,困苦甚於倒懸,凡此皆帝國主義之侵略及實國軍閥之竊權之所致也。帝國主義經濟上之侵略,其剝削之巨,歲輒萬萬,數十年來未嘗或息也。迄中國之人民膏血已盡,僅存皮骨,彼為債主,我為債戶;彼不勞而坐獲,我終日充牛馬;彼為經濟的主人,而操命令指揮之全權;我為經濟的奴隸,而居被驅使之地位。帝國主義在經濟上剝削中國之不足,更在政治上利用萬惡之賣國軍閥,造成筆難盡述之罪惡。帝國主義者既使軍閥竊取政權,又使軍閥盜賣國家;既使軍閥永演鬩牆之爭,令吾民受盡兵刀之苦,更嗾使軍閥壓迫革命運動,欲吾民永無自決之日;既使軍閥式的政治發生土匪,更使土匪變成軍閥,軍閥生生不已,人民困苦無窮。以軍閥為刀俎,以吾民為魚肉,如此則無怪乎中國農民不能安於鄉,工人不能安於市,商民不能安於行旅,知識界不能安於校舍,軍閥下之軍人恆輾轉慘死於連年之內戰,甚至經營工業之企業家亦惴惴不能一日安其生也。帝國主義侵略之程度日益加深,軍閥之暴虐日益加重,則中國全國人民之困苦,自然日益加重。近者北方軍閥混戰經年,北京政府已不存在,我中國中部及北部人民,不但無好政府,而且亦無惡政府;不但無從減少既有之痛苦,亦且無法減輕新痛苦增加之速度。繼此以往,指顧之間,不難使數千里土地變為荒墟,數萬萬人民化為蟲沙,豈但政治的及經濟的奴隸而已。本黨於此時機,熟察前因後果,深知中國人民困苦之根本原因,在帝國主義及其工具賣國軍閥;深知目前中國之唯一需要,在建設統一政府。統一政府成立,則外足以抵抗帝國主義之恫嚇壓迫,內足以杜絕軍閥之禍國殃民。統一政府不成立,則外禍益烈,內亂益甚,中國人民之困苦,亦將如水益深,如火益熱,中國人民將無噍類矣。

本黨從來主張用和平方法,建設統一政府,蓋一則中華民國之政府,應由中華人民自起而建設;一則以凋敝之民生,不堪再經內亂之禍。故總理北上之時,即諄諄以開國民會議,解決時局,號召全國。孰知段賊於國民會議,陽諾而陰拒;而帝國主義者復煽動軍閥,益肆兇焰。迄於今日,不特本黨召集國民會議以謀和平統一之主張未能實現,而且賣國軍閥吳佩孚得英帝國主義者之助,死灰復燃,竟欲效袁賊世凱之故智,大舉外債,用以摧殘國民獨立自由之運動。帝國主義者復餌以關稅增收之利益,與以金錢軍械之接濟,直接幫助吳賊壓迫中國國民革命;間接即所以謀永久掌握中國關稅之權,而使中國經濟生命,陷於萬劫不復之地。吳賊又見國民革命之勢力日益擴張,賣國借款之狡計,勢難得逞,乃一面更傾其全力,攻擊國民革命根據地,既使匪徒擾亂廣東,又糾集黨羽侵入湘剩本黨至此,忍無可忍,乃不能不出於出師之一途矣。本黨敢鄭重向全國民眾宣言曰:中國人民一切困苦之總原因,在帝國主義者之侵略及其工具賣國軍閥之暴虐。中國人民之唯一的需要,在建設一人民的統一政府;而過去數年間之經驗,已證明帝國主義者及賣國之軍閥,實為和平統一之障礙,為革命勢力之仇敵;故帝國主義者及賣國軍閥之勢力不被推翻,則不但統一政府之建設無希望,而中華民國唯一希望所繫之革命根據地,且有被帝國主義者及賣國軍閥聯合進攻之虞。本黨為實現中國人民之唯一的需要,統一政府之建設,為鞏固國民革命根據地,不能不出師以剿除賣國軍閥之勢力。本黨為民請命,為國除奸,成敗利鈍,在所不顧,任何犧牲,在所不惜。本黨為求遵守總理所昭示之方略,盡本黨應盡之天職,宗旨一定,生死以之。願全國民眾平日同情於本黨之主義及政綱者,更移其平日同情之心,進而同情於本黨出師,贊助本黨之出師,參加本黨之作戰;則軍閥勢力之推倒,將愈加迅速,統一政府之建設,將愈有保障,而國民革命之成功,亦愈將不遠矣。

統一政府建設萬歲!國民革命成功萬歲!中國人民自由解放萬歲!中國國民革命軍萬歲!


我們先看日本投降書寫了什麼。日本投降書,按照目前的資料,應該是由《終戰詔書》致中國的《降書》以及致同盟國的《降書》三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是《終戰詔書》(日語:大東亜戦爭終結ノ詔書)

朕深監於世界之大勢與帝國之現狀,欲以非常之措置,收拾時局,茲告爾忠良之臣民。朕已命帝國政府通告美,英,中,蘇四國,接受其聯合公告,蓋圖謀帝國臣民之康寧,同享萬邦共榮之樂,乃皇祖皇宗之遺範,亦為朕所眷眷不忘者。曩者所以對美、英二國宣戰,實亦出於庶幾帝國之自存與東亞之安定。至若排斥他國之主權,侵犯領土,固非朕之本志。然交戰已閱四載,縱有朕陸、海將兵之勇戰,朕百官有司之奮勉,及朕一億眾?庶之奉公,各自克盡最大努力,戰局並未好轉,世界大勢亦不利於我。加之,敵新使用殘虐炸彈,頻殺無辜,慘害所及,實難逆料。若仍繼續交戰,不僅導致我民族之滅亡,亦將破壞人類之文明。

此朕之所以卒至飭帝國政府接受聯合公告也,朕對於始終與帝國協力共圖東亞解放之各盟邦,不得不表遺憾之意,念及帝國臣民死於戰陣,殉於職守,斃於非命者及其遺族,五內為裂,而負戰傷、蒙災禍、失家業者之生計,亦朕所深為軫念者也。惟今後帝國將受之苦難,固非尋常,朕亦深知爾等臣民之衷情。然時運之所趨,朕欲耐其難耐,忍其難忍,以為萬世開太平之基,朕於茲得以護持國體,信倚爾等忠良臣民之赤誠,常與爾等臣民共在。若夫為感情所激,妄滋事端,或同胞互相排擠,擾亂時局,因而迷誤大道,失信於世界,朕最戒之,宜念舉國一家,子孫相傳,確信神州之不滅,任重而道遠,傾全力於將來之建設,誓期發揚國體之精華,勿後於世界之潮流,望爾等臣民善體朕意之。

第二部分是給同盟國的《降書》。原文應該是英文版的,中文的只有文字翻譯版,似乎沒有見到手書正本。

中文文字如下:

餘等茲對合眾國、中華民國、及大不列顛帝國,各國政府首腦,於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七月二十六日于波茨坦宣而爾後由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邦之參加宣言條款,並根據日本政府,天皇,及日本帝國大本營之命令代表受諾之。右述四國以後稱之為聯合國。

餘等茲佈告,無論日本帝國大本營,及任何地方所有之日本國軍隊,與夫日本國所支配下一切軍隊,悉對聯合國無條件投降。

餘等茲命令任何地方之一切日本國軍隊,及日本國臣民,即刻停止敵對行動,保存所有船舶及軍用財產,且防止損毀,並服從聯合國最高司令官及其指示,對日本國政府之各機關所課之一切要求,應於以應諾。

餘等茲命令日本帝國大本營,對於任何地方之一切日本國軍隊,及由日本國支配下一切軍隊指揮官,速即發布其本身或其支配下之一切軍隊無條件投降之命令。

餘等茲命令所有官廳、陸軍及海軍之職員,命令其遵守其施行聯合國最高司令官為實施此投降文件,認為適當而其自己發出,或根據其委任發出之一切佈告其指示,且命令右開職員,除由聯合國最高司令官,或根據其事務委任,與解除其任務以外,均須留於各自原有地位,且仍繼續行使各個之非戰鬥任務。

餘等茲為天皇、日本國政府、及其繼續者,承約切實履行波茨坦宣言之條款,發布為實施宣言之聯合國最高司令官,及其他特派聯合國代表要求之一切命令,且實施一切措置。

餘等茲對日本國政府、及日本帝國大本營命令,即速解放現由日本國支配下所有聯合國俘虜,及被拘留者,且執行對彼等之保護、津貼、給養,及對指定地點之迅速運輸等措置。

天皇及日本國政府統治國家之許可權,置於為實施投降條款採用認為適當措置之聯合國最高司令官之限制下。

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二日午前九時四分,於東京灣密蘇裏號艦上簽字之,並根據大日本帝國天皇陛下及日本國政府之命令且以其名義。

重光葵

根據日本帝國大本營之命令且以下名義。

梅津美治郎

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二日午前九時四分,於東京灣為美利堅合眾國、中華民國、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及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及與日本國存在戰爭狀態之其他聯合國之利益受諾之。

聯合國最高司令官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元帥

美利堅合眾國代表尼米茲元帥

中華民國代表徐永昌上將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代表

狄裏夫楊柯中將

澳大利亞聯邦代表浦列米

加拿大國代表柯司克列失

法蘭西國代表克列克

荷蘭國代表赫爾佛尼茲

紐西蘭代表依西特

英文版如下:

第三部分,就是流傳最廣泛的致中國的《降書》:

評價:通篇閱讀《終戰詔書》文辭不算艱深,大概是清末民初的文風。《降書》更是基本上以白話文書就。

但是這個水平算不得非常高,只能說及格而已。和我國古代萬千的古文相比,算是班門弄斧。試舉幾例:

1。駱賓王《為徐敬業討武曌檄》,這是一篇討伐武則天的文章,效力相當於宣戰通告!

偽臨朝武氏者,性非和順,地實寒微。昔充太宗下陳,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節,穢亂春宮。潛隱先帝之私,陰圖後庭之嬖。入門見嫉,蛾眉不肯讓人;掩袖工讒,狐媚偏能惑主。踐元後於翬翟,陷吾君於聚麀。加以虺蜴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殘害忠良,殺姊屠兄,弒君鴆母。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猶復包藏禍心,窺竊神器。君之愛子,幽之於別宮;賊之宗盟,委之以重任。嗚呼!霍子孟之不作,朱虛侯之已亡。燕啄皇孫,知漢祚之將盡;龍漦帝後,識夏庭之遽衰。

敬業皇唐舊臣,公侯冢子。奉先君之成業,荷本朝之厚恩。宋微子之興悲,良有以也;袁君山之流涕,豈徒然哉!是用氣憤風雲,志安社稷。因天下之失望,順宇內之推心,爰舉義旗,誓清妖孽。南連百越,北盡三河,鐵騎成羣,玉軸相接。海陵紅粟,倉儲之積靡窮;江浦黃旗,匡複之功何遠?班聲動而北風起,劍氣沖而南鬥平。喑嗚則山嶽崩頹,叱吒則風雲變色。以此制敵,何敵不摧;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公等或居漢位,或協周親,或膺重寄於話言,或受顧命於宣室。言猶在耳,忠豈忘心?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安在?倘能轉禍為福,送往事居,共立勤王之勛,無廢舊君之命,凡諸爵賞,同指山河。若其眷戀窮城,徘徊歧路,坐昧先機之兆,必貽後至之誅。試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

評價:這氣勢,這文辭,我看沒有哪位寫得更好。

2。曾國藩的《討粵匪檄》:

為傳檄事:逆賊洪秀全楊秀清稱亂以來,於今五年矣。荼毒生靈數百餘萬,蹂躪州縣五千餘裏,所過之境,船隻無論大小,人民無論貧富,一概搶掠罄盡,寸草不留。其擄入賊中者,剝取衣服,蒐括銀錢,銀滿五兩而不獻賊者即行斬首。男子日給米一合,驅之臨陣向前,驅之築城浚濠。婦人日給米一合,驅之登陴守夜,驅之運米挑煤。婦女而不肯解腳者,則立斬其足以示眾婦。船戶而陰謀逃歸者,則倒抬其屍以示眾船。粵匪自處於安富尊榮,而視我兩湖三江被脅之人曾犬豕牛馬之不若。此其殘忍殘酷,凡有血氣者未有聞之而不痛憾者也。

自唐虞三代以來,歷世聖人扶持名教,敦敘人倫,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秩然如冠履之不可倒置。粵匪竊外夷之緒,崇天主之教。自其偽君偽相,下逮兵卒賤役,皆以兄弟稱之,謂惟天可稱父,此外凡民之父皆兄弟也,凡民之母皆姊妹也。農不能自耕以納賦,而謂田皆天王之田;商不能自買以取息,而謂貨皆天王之貨;士不能誦孔子之經,而別有所謂耶穌之說、《新約》之書,舉中國數千年禮義人倫詩書典則,一旦掃地盪盡。此豈獨我大清之變,乃開闢以來名教之奇變,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於九原,凡讀書識字者,又烏可袖手安坐,不思一為之所也。自古生有功德,沒則為神,王道治明,神道治幽,雖亂臣賊子窮兇極醜亦往往敬畏神祇。李自成至曲阜不犯聖廟,張獻忠至梓潼亦祭文昌。粵匪焚郴州之學官,毀宣聖之木主,十哲兩廡,狼藉滿地。嗣是所過郡縣,先毀廟宇,即忠臣義士如關帝嶽王之凜凜,亦皆污其宮室,殘其身首。以至佛寺、道院、城隍、社壇,無朝不焚,無像不滅。斯又鬼神所共憤怒,欲一雪此憾於冥冥之中者也。本部堂奉天子命,統師二萬,水陸並進,誓將臥薪嘗膽,殄此凶逆,救我被擄之船隻,找出被脅之民人。不特紓君父宵旰之勤勞,而且慰孔孟人倫之隱痛。不特為百萬生靈報枉殺之仇,而且為上下神祇雪被辱之憾。是用傳檄遠近,鹹使聞知。倘有血性男子,號召義旅,助我征剿者,本部堂引為心腹,酌給口糧。倘有抱道君子,痛天主教之橫行中原,赫然奮怒以衛吾道者,本部堂禮之幕府,待以賓師。倘有仗義仁人,捐銀助餉者,千金以內,給予實收部照,千金以上,專摺奏請優敘。倘有久陷賊中,自找來歸,殺其頭目,以城來降者,本部堂收之帳下,奏受官爵。倘有被脅經年,髮長數寸,臨陣棄械,徒手歸誠者,一概免死,資遣回藉。在昔漢唐元明之末,羣盜如毛,皆由主昏政亂,莫能削平。今天子憂勤惕厲,敬天恤民,田不加賦,戶不抽丁,以列聖深厚之仁,討暴虐無賴之賊,無論遲速,終歸滅亡,不待智者而明矣。若爾披脅之人,甘心從逆,抗拒天誅,大兵一壓,玉石俱焚,亦不能更為分別也。本部堂德薄能鮮,獨仗忠信二字為行軍之本,上有日月,下有鬼神,明有浩浩長江之水,幽有前此殉難各忠臣烈士之魂,實鑒吾心,鹹聽吾言。檄到如律令,無忽!

評價:曾國藩也算是桐城派名家。晚晴文風可見一斑!

3。嚴復《論世變之亟》(節選)

嗚呼!觀今日之世變,蓋自秦以來未有若斯之亟也。夫世之變也,莫知其所由然,強而名之曰運會。運會既成,雖聖人無所為力,蓋聖人亦運會中之一物。既為其中之一物,謂能取運會而轉移之,無是理也。彼聖人者,特知運會之所由趨,而逆睹其流極。唯知其所由趨,故後天而奉天時;唯逆睹其流極,故先天而天不違。於是裁成輔相,而置天下於至安。後之人從而觀其成功,遂若聖人真能轉移運會也者,而不知聖人之初無有事也。即如今日中倭之搆難,究所由來,夫豈一朝一夕之故也哉!

嘗謂中西事理,其最不同而斷乎不可合者,莫大於中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勝古。中之人以一治一亂、一盛一衰為天行人事之自然;西之人以日進無疆,既盛不可復衰,既治不可復亂,為學術政化之極則。蓋我中國聖人之意,以為吾非不知宇宙之為無盡藏,而人心之靈,苟日開瀹焉,其機巧智能,可以馴致於不測也。而吾獨置之而不以為務者,蓋生民之道,期於相安相養而已。夫天地之物產有限,而生民之嗜慾無窮,孳乳浸多,鐫鑱日廣,此終不足之勢也。物不足則必爭,而爭者人道之大患也。故寧以止足為教,使各安於樸鄙顓蒙,耕鑿焉以事其長上,是故春秋大一統。一統者,平爭之大局也。秦之銷兵焚書,其作用蓋亦猶是。降而至於宋以來之制科,其防爭尤為深且遠。取人人尊信之書,使其反覆沉潛,而其道常在若遠若近、有用無用之際。懸格為抬矣,而上智有不必得之憂,下愚有或可得之慶。於是舉天下之聖智豪傑,至凡有思慮之倫,吾頓八紘之網以收之,即或漏吞舟之魚,而已曝腮斷鰭,頹然老矣,尚何能為推波助瀾之事也哉! 嗟乎! 此真聖人牢籠天下,平爭泯亂之至術,而民智因之以日窳,民力因之以日衰,其究也,至不能與外國爭一旦之命,則聖人計慮之所不及者也。雖然,使至於今,吾為吾治,而跨海之汽舟不來,縮地之飛車不至,則神州之眾,老死不與異族相往來。富者常享其富,貧者常安其貧。明天澤之義,則冠履之分嚴;崇柔讓之教,則囂凌之氛泯。偏災雖繁,有補苴之術;萑苻雖夥,有剿絕之方。此縱難言郅治乎,亦用相安而已。而孰意患常出於所慮之外,乃有何物泰西其人者,蓋自高顙深目之倫,雜處此結衽編髮之中,則我四千年文物聲明,已渙然有不終日之慮。逮今日而始知其危,何異齊桓公以見痛之日,為受病之始也哉!

評價:嚴復是晚清引入西學的先驅,其文風如何,自行體會。

另選嚴復譯《天演論》第一段:

赫胥黎獨處一室之中,在英倫之南,背山而面野。檻外諸境,歷歷如在幾下。乃懸想二千年前,當羅馬大將愷徹未到時,此間有何景物。計惟有天造草昧,人功未施,其借徵人境者,不過幾處荒墳,散見坡陀起伏間。而灌木叢林,蒙茸山麓,未經刪治如今者,則無疑也。怒生之草,交加之藤,勢如爭長相雄,各據一抔壤土,夏與畏日爭,冬與嚴霜爭,四時之內,飄風怒吹,或西發西洋,或東起北海,旁午交扇,無時而息。上有鳥獸之踐啄,下有蟻蝝之嚙傷,憔悴孤虛,旋生旋滅,菀枯頃刻,莫可究詳。是離離者亦各盡天能,以自存種族而已。數畝之內,戰事熾然,強者後亡,弱者先絕,年年歲歲,偏有留遺,未知始自何年,更不知止於何代。苟人事不施於其間,則莽莽榛榛,長此互相吞併,混逐蔓延而已,而詰之者誰耶?

評價:簡直是經典。

咱們外語學多了,是時候回過頭來看看歷代經典文章,增添一下文化自信了。


中國共產黨祭黃帝文:

赫赫始祖,吾華肇造。胄衍祀綿,嶽峨河浩。

聰明睿知,光被遐荒。建此偉業,雄立東方。

世變滄桑,中更蹉跌。越數千年,強鄰蔑德。

琉臺不守,三韓為墟。遼海燕冀,漢奸何多!

以地事敵,敵欲豈足?人執笞繩,我為奴辱。

懿維我祖,命世之英。涿鹿奮戰,區宇以寧。

豈其苗裔,不武如斯。泱泱大國,讓其淪胥?

東等不才,劍屨俱奮。萬裏崎嶇,為國效命。

頻年苦鬥,備歷險夷。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各黨各界,團結堅固。不論軍民,不分貧富。

民族陣線,救國良方。四萬萬眾,堅決抵抗。

民主共和,改革內政。億兆一心,戰則必勝。

還我河山,衛我國權。此物此志,永矢勿諼。

經武整軍,昭告列祖。實鑒臨之,皇天后土。

尚饗!

無名烈士碑文;

天下有大勇者,智不能測,剛不能制,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志甚遠,所懷甚大也。所懷者何?天下有飢者,如己之飢;天下有溺者,如己之溺耳。民族危急,別親離子而赴水火,易面事敵而求大同。風蕭水寒,旌霜履血,或成或敗,或囚或歿,人不知之,乃至隕後無名。

銘曰:嗚呼!大音希聲,大象無形。來兮精魄,安兮英靈。長河為咽,青山為證;豈曰無聲?河山即名!人有所忘,史有所輕。一統可期,民族將興。肅之嘉石,沐手勒銘。噫我子孫,代代永旌。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