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並不算科學,只是一種世界觀。


這兩本看一本就好了,把它們當做歷史類的故事書而不是科學類的書籍。 科普書籍重要的作用就是讓人讀了會對它所描述的東西產生好奇心,然後再去透過閱讀專業性較強的書籍去了解更深入的知識。(嗯,我承認《人類簡史》的專業性沒有很強)


就像達爾文的進化論,只是一種學說,歷史本來就是見仁見智,書裏寫得很多東西我還很認同的,得到社會的認同那麼……,再有科學是可證偽的,從這點來說它就不是偽科學,你只能說它有些觀點不科學。比如智人比尼安德特人強大主要是智人有想像力,不能說絕對的對錯,但是觀點還是很新穎的,能給人一些啟發。


未來簡史沒看過不發表意見,不過人類簡史應該是歷史類,而不是科學類。而歷史本來也沒有客觀標準,只有盡量接近,作者在寫作時也不是胡編亂造,他是用科學的,理性的方法來分析和寫作的。所以你說的偽科學,不成立。

人家又不是寫論文,也不是寫論語,我信仰科學,也信仰這兩本書的觀點(雖然可能會被很多人噴,怪不得柴靜一邊紅一邊被人罵,扯遠了。)就像我相信沒有讀過論語的父母教給我的很多東西。


雖然不是完全認同這兩本書裏的觀點,但應該不能說這是偽科學。歷史本來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說偽科學有點過火,說成一家的觀點或者看法可能更合適。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