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還是山地?

山地:

純通勤的話2k左右的山地完全夠了,事實上哪怕是去艹山,xds傳5基本能滿足95%以上的需求,也就3k的樣子,選山地車綽綽有餘

公路:

要是懷疑過減速帶或者走幾個臺階就是所謂的路況差、害怕公路車會散架因而猶豫不敢選擇公路的話就大錯特錯了。大中國的基建可以保證公路車的適用範圍遠遠高於大部分人都想像:斯特拉都可以進藏的年代,還害怕過幾個土路?

不競速:g家的ocr,m家的斯特拉,JAVA魚雷,xds的rf完全夠用了,5k以內妥妥的,看哪個塗裝好看選哪個/看哪家實體店離自己更近選哪家

競速比賽:專業一點點的比賽5k勉強買個車架。不過練腿練得好的話ocr也能在業餘賽裡面拿前十。為了減輕1kg的重量而多出的幾k的預算還不如自己練腿+減肥來的實在。

於我而言,我更推薦公路,通勤效率更高,準備一個頭盔、一雙手套,背上電腦包輕裝出行穩穩的。


路況如果不是特別差,建議平把公路吧,5000基本主流捷安特美利達都能買到不錯的,速度可以,舒適型也可以,外觀低調,買個頭盔手套


個人來看由一下幾點對選自行車做個判斷

1:用途

如果是上下班代步2000的捷安特,美利達,完全足夠。

如果是週末了還想去看看山水風景什麼的,可以考慮5000的自行車。

2路面

比較平坦的路面,那就可以考慮彎把公路,或者平把公路。

要是各種上坡,下坡什麼的,建議山地。

3車型

目前主流就是山地和公路

山地,有避震,路面適應性強,騎行姿勢相對舒適,價格比較平易近人,真心重

公路,整車簡潔,外觀比較帥,重量比較輕,沒有避震,只建議在好路面騎,騎行姿勢比較難受,價格相對貴點。

4車店位置

最好選離家或者常用路線近的。

5維護,包養

我們不可能遇到問題就去車店修,自己還是要會處理一些簡單的問題。最常遇到的就是換車胎,山地扎胎還能補補用,而且胎壓不高,一般打氣筒都能打。公路車扎胎只能換新的,胎壓很高,一般打氣筒還打不動。簡單來講就是山地沒公路那麼嬌氣。

6一見鍾情

有時候買車就和愛情一樣,無論遇過多少,真愛只有一個。


代步平把公路,追求極限公路車,非鋪裝路面山地車。20公里通勤挺遠的,更建議電摩或者摩托


五千的預算,一半在車上,一半在裝備上。

20km也不短,騎久了肯定得整個騎行褲,不然蛋蛋頂不住,騎行服呢,還分春夏秋冬裝。安全呢,肯定得整個頭盔,騎車呢,風大可以整個騎行眼鏡,雜七雜八的東西可燒錢了。。


20公里是單程還是往返?路況怎麼樣。本人恰好單程20公里。普通5千多的公路車。大多郊區道路一小時左右


我推薦公路車(公路車的推薦,其他答案已經給出了我就不羅列了),二十公里不算遠,只要是帶變速的車都可以。 你要是強,單速車也是可以的(不過體驗很差就是了)


如果追求速度和熱愛騎行可以選擇公路車,如果只是作為通勤車選擇山地車,想比山地騎起來輕鬆比公路又慢點那就旅行車。


美利達野狼系列的旅行車,價格從2000到4、5000上下,應該綽綽有餘了。


要看路況 平整的話選擇公路車 喜德盛系列 美利達斯特拉系列

山路的話選擇喜德盛傳奇系列 俠客系列 其中推薦喜德盛俠客800pro


山地車舒適度好點,20公里一般50分鐘左右,5000的山地車選擇還是很多的,建議美利達,網點多,性價比高。公路車速度快,騎的時間就短了。


giant fastroad sl1 或者 sl2,我通勤單程16km,跟你差不多的預算,最後買了sl2。


推薦一個冷門的,迪卡農的520公路車,鋁架碳,入門首選。


旅行車,2000起步入門,通勤+鍛煉……


鋼架的車 舒適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