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是一名普通的非音樂專業學生,不是音樂專業的學生。作為一名愛好者,當代音樂往往並不友好,許多唱片上的作曲家網上都搜不到。我應該怎樣學會欣賞一些二十世紀以後的當代音樂?現當代音樂都有哪些流派?有哪些代表作曲家和曲目?怎樣經過學習欣賞和體會當代音樂?


以下內容來自我的專欄《古典音樂筆記本》:

因為回答的篇幅有限,我只整理了作曲家和代表性作品,未對相關內容進行講解。在我的專欄《古典音樂筆記本》中,系統、簡潔的講述了從古希臘時期至今的全部古典音樂內容,如果想進一步學習欣賞古典音樂,歡迎關注!謝謝!

我開通我的B站啦,在未來我將通過視頻的形式系統的分享和講解古典音樂。歡迎大家關注三連!鏈接:https://b23.tv/CPebl4

另外,在我的網易雲音樂賬號(網易雲音樂)中,製作了從巴洛克時期到20世紀的代表作曲家代表曲目中旋律更好聽的作品歌單,歡迎大家關注收聽!

一、20世紀音樂的基本特徵

在浪漫主義晚期作曲家們的音樂創作中不難看出,他們即便是擁有了成熟的作曲技術理論,也很難再超越前輩作曲家,這一點在德奧地區晚期浪漫主義作曲家的創作中體現的尤為明顯。從印象主義音樂開始,西方音樂開始朝著新的方向發展,作曲家們不再受到傳統作曲技術的限制,尤其注重對新穎作曲技術和作曲理念的探索,從勛伯格的無調性作品開始,20世紀音樂開啟了全新的發展道路。

20世紀先後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經濟危機,法西斯獨裁等,國際社會的動蕩不安,引發了人們在心理上的變化。科學技術在20世紀迅猛發展,這為作曲家們在音樂創作上提供了新的可能。整體來看,20世紀音樂有過兩次發展高潮。

第一次高潮。第一次高潮發生在1945年以前。這次高潮可以從1909年勛伯格的無調性作品開始算起。此後,相繼出現了韋伯恩的《六首管絃樂曲》、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魯索洛的「噪音聯播」音樂會等音樂內容,這些音樂內容在當時引起很大爭議。在20年代,出現了勛伯格的十二音體系,瓦雷茲的實驗作品還有哈巴德微分音樂等。在30、40年代新古典主義音樂稱為主流,同時也出現了「實用音樂」。當然,在此時期仍然一些作曲家沿著浪漫主義時期音樂風格繼續創作,如巴托克、柯達伊等民族主義音樂作曲家等。

第二次高潮。第二次高潮發生在1945年以後,勛伯格的無調性音樂和十二音體系在此時期已經被普遍接受,以斯特拉文斯基為代表的的新古典主義音樂也出現了新的創作特徵。各種實驗音樂陸續出現,比如序列音樂、偶然音樂、電子音樂、採用新音色的音樂、簡約派音樂、新浪漫主義、第三潮流、後現代音樂、拼貼等。

20世紀音樂發展至今,其音樂創作基本已完全脫離浪漫主義時期傳統的作曲傳統,演變為多種多樣的的音樂創作風尚。不同國家的作曲家們都在努力通過新穎的作曲技術、創作觀念、作品形態方面來實現自己創作的價值,這就導致「音樂性」在當今的音樂創作中已不再重要。

在20世紀音樂,主要包括:

表現主義音樂、民族主義音樂、新古典主義、傳統風格作曲家、微分音樂與噪音音樂、序列音樂、偶然音樂、電子音樂、新音色、簡約派音樂、新浪漫主義、第三潮流、後現代風格、拼貼。

二、表現主義音樂

表現主義是在20世紀初出現的現代流派,它最早出現在繪畫、文學等領域,後來擴展到音樂領域。表現主義可以與印象主義形成對立,印象主義強調的是外在事物給個人的瞬間體驗和感受,而表現主義則更加強調個人內在的體驗和感受,這兩種思維模式就導致相對應的音樂有著不同的音樂特徵。

表現主義音樂其實在瓦格納和理查德·施特勞斯的歌劇中就已經有了一定暗示,他們的歌劇中十分突出人物情緒和感受的刻畫,在和聲上也出現了半音化的特徵的同時,在結構上也更加模糊,這些都為表現主義音樂的發展提供了前提。表現主義音樂繼續向前發展,取消了調式調性的限制,讓十二個音處於平等關係,真正讓音樂沒有調性,這是表現主義音樂最大的特徵。在表現主義音樂中也時常會出現一些其他的特徵,比如:誇張的跳進進行、力度的巨大變化、極度不協和的和絃、不對稱的節拍、不清晰的結構等。表現主義音樂因為要強調個人內在的情緒,所以通常用緊張、恐懼、絕望等比較有戲劇張力的情緒融入到作品之中。印象派雖然也是強調主觀體驗,但是至少還有一些精巧的旋律和典雅的音響,但在表現主義音樂中,一切都被「打亂了」。

表現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是勛伯格和他的兩個學生貝爾格韋伯恩,他們三個都出生在維也納,所以也有人稱他們三個為「新維也納樂派」

(一)勛伯格

阿諾德·勛伯格(Arnold Schoenberg,1874—1951),美籍奧地利作曲家,表現主義音樂代表人物之一。

勛伯格8歲學習小提琴,因父親早亡,家庭貧困,在16歲時到銀行當小職員謀生。同時,自學作曲和大提琴。20歲時,跟比他大兩歲的作曲家曾林斯基(Alexander Zemlinsky,1872—1942)學習了幾個月的復調,這是他唯一接受過的專業音樂訓練。1901年,27歲的勛伯格到劇院任擔任樂隊指揮,兩年後回到維也納從事教學,貝爾格和韋伯恩就是他在這一時期的學生。勛伯格在教學時,基本主要教授傳統作曲技法,並不傳授給學生「現代音樂」。

在1909年,勛伯格創作了第一首無調性作品《鋼琴三重奏》(Op.11,1909)。1911年,37歲的勛伯格為了生計來到柏林教書。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勛伯格應召入伍。戰後繼續回到維也納和柏林兩地的教學中。1918年,因為他的演出頻頻遭到觀眾反對,他成立「私人演出協會」,只邀請一些喜歡自己的人來看。在希特勒上臺後,因為他猶太人的身份,他的演出和教學都被終止了。在1933年,勛伯格來到美國,先後在多所大學教學。在1941年加入美國籍,1951年去世。

勛伯格的創作可以分為三個時期

1.晚期浪漫主義時期

這一時期勛伯格的創作基本延續了瓦格納、理查德·施特勞斯的創作特徵,體現了德奧晚期浪漫主義音樂的音樂風格。代表性作品有:

QQ音樂 ——勛伯格:弦樂六重奏《凈化之夜》(1899,1917年改編為弦樂樂隊)

QQ音樂-專輯 ——勛伯格:交響詩《佩裏阿斯與梅麗桑德》(1902,與德彪西歌劇同名)

QQ音樂-專輯 ——勛伯格:合唱作品《古列之歌》(1900—1911)

2.無調性時期

勛伯格在這一時期的創作中,取消了調性的概念,作品中的十二個音不再構成任何關係,處於完全平等的狀態。勛伯格的第一首無調性作品是1909年創作的《鋼琴曲三首》(Op.11,1909),第一部無調性管絃樂作品是《五首管絃樂曲》(1909)。

在《五首管絃樂曲》中的第三樂章「夏晨的湖邊,色彩」中,勛伯格提出了「音色旋律」的概念:勛伯格認為,即便是同一個音,在不同的樂器上是可以發出不同的音高的,這些音高連到一起便可組成旋律。

QQ音樂 ——勛伯格:《鋼琴曲三首》(Op.11,1909)第一首

QQ音樂 ——勛伯格:《鋼琴曲三首》(Op.11,1909)第二首

QQ音樂 ——勛伯格:《鋼琴曲三首》(Op.11,1909)第三首

在其他無調性作品中,最著名的是獨唱套曲《月迷彼埃羅》(共21首,1912)。

《月迷彼埃羅》表達的是主人公是一個精神錯亂的人,勛伯格通過一部部作品,表達了主人公的不同情緒。在音樂上,這部作品採用了介於說和唱之間的一種「念唱」方式。

QQ音樂-專輯 ——勛伯格:獨唱套曲《月迷彼埃羅》(共21首,1912)

在1915—1923年,勛伯格創作沒有創作作品。

3.十二音時期

從1923年開始,勛伯格在創作中採用「十二音」作曲技術。十二音音樂是無調性音樂的進一步發展。之前無調性的音樂創作,一般只適用於小型作品。而在大型作品中,需要更複雜的構思和技術來組織整個作品,十二音解決了這個問題。

十二音體系的創作方法其實很簡單,作曲家開始可以按任意順序將一個八度內的12個半音進行排列,形成一個音階序列(或稱音階),這個音階我們可以稱之為「原形序列」。在一部十二音作品中,需要將這個「原形序列」以原形、逆形、倒影、倒影逆形的形式在作品中依次出現。在每一次進行中,十二個音全部出現以前,不得重複其中任何一個音,每個音出現的位置、高度、聲部不受約束。十二個音可以相繼出現,也可以以音程或和絃的形式同時出現。十二音只對音高有要求,對節奏、力度、音色沒有任何限制。

勛伯格第一步用十二音體系創作的作品是《鋼琴組曲》(Op.25,1923)。目前有學術成果對《鋼琴組曲》中運用的十二音的序列進行了整理,如下圖,僅供參考。(看不懂略過)

QQ音樂 ——勛伯格:《鋼琴組曲》(Op.25,1923)

勛伯格其他十二音代表性作品有:《第三絃樂四重奏》(1926)、《樂隊變奏曲》(1927—1928)、《第四弦樂四重奏》(1936)、《小提琴協奏曲》(1936)、《鋼琴協奏曲》(1942)、《一個華沙的倖存者》(1947)、歌劇《摩西與阿倫》(1951)等。其中《一個華沙的倖存者》最為著名。

《一個華沙的倖存者》(Op.46,1947)為朗誦、男聲合唱和樂隊演出而作,勛伯格自己作詞。敘述了德國法西斯在二戰期間殺害猶太人的時間,表達了勛伯格內心的情緒與激動。

QQ音樂 ——勛伯格:《一個華沙的倖存者》(Op.46,1947)

值得注意的是,勛伯格在這一時期不止用十二音體系進行創作,也創作了很多有調性的作品。十二音體系這種作曲技術,開始只流傳於勛伯格和他的學生之間,後來斯特拉文斯基等作曲家也開始採用了這種作曲方法。所以,我們應該注意一個問題,即「十二音」並非表現主義音樂的最大特徵,無調性纔是。

十二音體系的出現,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爭議,因為從嚴格意義上來講,這種創作手段似乎已經超出了傳統音樂創作的認知範疇。這種創作方式是在具有一定規則下的隨機性創作,從音響角度來看,已經開始脫離西方音樂歷史中對「音樂」的認知。但不能否認的是,勛伯格的包括十二音在內的音樂創作,對20世紀音樂的發展造成了深遠的影響。

(二)貝爾格

阿爾本·貝爾格(Alban Berg,1885—1935),奧地利作曲家,表現主義音樂代表人物之一。

貝爾格生於維也納,在19歲開始和勛伯格學習作曲,在與勛伯格學習之前,貝爾格已創作了一些作品,均屬晚期浪漫主義音樂風格。在與勛伯格學習後,貝爾格的作品中開始有了自己的特點,特別是從他的第4號作品開始,他先後採用了勛伯格的無調性和十二音的作曲技術創作了一些作品,這些作品具備表現主義音樂特徵的同時,也體現出晚期浪漫主義音樂的特徵。

1914年,貝爾格根據19世紀德國劇作家奧爾格·畢希納(Georg Buchner,1813—1837)的話劇《沃採克》開始構思同名歌劇,於1921年完成作品。這部歌劇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代表了他的創作風格與水準。《沃採克》講述的是一個貧窮士兵沃採克,長期遭受長官的欺辱,為了養活自己的情人和私生子,通過讓軍醫在自己身上做實驗賺錢,最後他發現自己的情人和自己的長官私通,於是沃採克殺了他的情人,自己也跳河自殺了。在沃採剋死後,他的孩子還在玩耍。這部歌劇十分有進步意義,通過對比的手法表達出一種悲劇性的力量。歌劇的音樂一部分是無調性的,一部分音樂是十二音的,一部分是有調性的。在歌劇中,貝爾格採用了瓦格納的主導動機的手法,也結合了勛伯格的「念唱」的聲樂表現方式。歌劇是用了傳統的曲式結構,並參照了瓦格納「整體藝術」的觀念,將整個歌劇視作一個整體。

貝爾格《沃採克》2017年薩爾茨堡音樂節 維也納愛樂樂團 威廉·肯特里奇導演 Alban Berg - Wozzeck Salzburg Festival_嗶哩嗶哩 (゜-゜)つロ 乾杯~-bilibili?

www.bilibili.com圖標

此後的10年,貝爾格主要從事作曲和教學工作,期間創作了他的第一部十二音作品弦樂四重奏《抒情組曲》(1925—1926)。1929年開始,他開始創作他另一部重要的歌劇《露露》,這是一部揭露現實的歌劇,內容講述的是露露毀滅了每一個愛上她的男人,最後自己淪為妓女,被人殺害。

QQ音樂-專輯 ——貝爾格:弦樂四重奏《抒情組曲》(1925—1926)

希特勒上臺以後,以勛伯格為代表表現主義音樂全部禁演。在此期間,貝爾格寵愛的一個小女孩(馬勒遺孀改嫁後所生的女兒)去世了,他用十二音技術為這個女孩創作了《「天使的回憶」小提琴協奏曲》,這部作品成為20世紀最具有影響力的小提琴作品之一。1935年,貝爾格去世。留下《露露》沒有完成。

QQ音樂 ——貝爾格:《「天使的回憶」小提琴協奏曲》(1935)

貝爾格在表現主義音樂中的特殊貢獻在於他在十二作品中,融入了更多的情感,這使得貝爾格的作品更加容易讓人接受。

(三)韋伯恩

安東·韋伯恩(Anton von Webern,1883—1945),奧地利作曲家,表現主義音樂代表人物之一。

韋伯恩生於維也納,與貝爾格一樣,在1904—1910期間與勛伯格學習作曲。韋伯恩早期的作曲是有調性的,在1908年,他隨著勛伯格開始採用無調性語言創作了一些作品,比如:

QQ音樂-專輯 ——韋伯恩:《六首管絃樂曲》(Op.6,1910)

QQ音樂 ——韋伯恩:《五首管絃樂曲》(Op.10,1913)

在1924年起,跟隨勛伯格一起採用十二音技術進行作曲,代表作品有:

QQ音樂 ——韋伯恩:《三首宗教民歌》第1首(Op.17,1924)

QQ音樂 ——韋伯恩:《三首宗教民歌》第2首(Op.17,1924)

QQ音樂 ——韋伯恩:《三首宗教民歌》第3首(Op.17,1924)

QQ音樂 ——韋伯恩:《交響曲》第1樂章(Op.21,1928)

QQ音樂 ——韋伯恩:《交響曲》第2樂章(Op.21,1928)

QQ音樂 ——韋伯恩:《鋼琴變奏曲》第1樂章(Op.27,1936)

QQ音樂 ——韋伯恩:《鋼琴變奏曲》第2樂章(Op.27,1936)

QQ音樂 ——韋伯恩:《鋼琴變奏曲》第3樂章(Op.27,1936)

在納粹統治期間,韋伯恩跟勛伯格和貝爾格一樣,作品遭到禁演。在1945年德國投降後不久,韋伯恩一天在屋外散步,不明原因被一名美國哨兵槍殺。

韋伯恩的作品並不是很多,共31首(17首聲樂曲、14首器樂曲)。韋伯恩雖然與貝爾格都是遵循勛伯格的音樂風格進行創作的,但二者是有區別的。貝爾格的作品中,似乎更加註重對情感的抒發和描寫,具有晚期浪漫主義音樂傾向。而韋伯恩則與之相反,更加「超前」,他將勛伯格的十二音技術運用的更加誇張,在他的十二音作品中,旋律主題十分短小,樂隊的編製很小,曲式結構也十分簡單。韋伯恩的音樂要更加強調十二音的「個體」,而不是「整體」。韋伯恩的創作特徵,暗示了20世紀後來作曲家的創作趨勢。

20世紀的民族主義音樂是19世紀民族主義音樂的延續,在20世紀新的社會、歷史背景下,各國的民族主義音樂出現了新的特徵。20世紀的民族主義音樂相比於19世紀,和國家的民主運動沒有太大關係,作曲家們更多是處於自身對民族民間音樂的興趣進行創作,作品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思想深度減弱的同時,也融入了20世紀音樂的風格特徵。

俄羅斯在1917年爆發了「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君主專制和資產階級反動政權,迎來了社會主義社會。隨之而來的社會變革對這一時期的音樂創作形成了一定的影響。20世紀俄羅斯民族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是斯克裏亞賓拉赫瑪尼諾夫

二、俄羅斯民族主義音樂

(一)斯克裏亞賓

亞歷山大·尼古拉耶維奇·斯克裏亞賓(Alexander Nikolayevitch Scriabin,1972—1915),俄羅斯鋼琴家、作曲家。

斯克裏亞賓生於莫斯科,父親是外交官,母親是鋼琴家。斯克裏亞賓5歲可以在鋼琴上即興演奏,8歲創作了一部歌劇,11歲開過鋼琴音樂會,16歲進入莫斯科音樂學院,主修鋼琴和作曲,20歲畢業。但因他與作曲老師不和,畢業時只有鋼琴學位,沒有作曲學位。1898年,26歲的莫斯科進入莫斯科音樂學院教鋼琴。在1904年以後,斯克裏亞賓主要在國外生活,從事演奏和創作活動。

斯克裏亞賓的創作可以分為三個時期:

第一時期,1888—1900年。這一時期斯克裏亞賓主要體現的是對歐洲浪漫主義音樂的繼承,無論是體裁還是風格,都跟肖邦十分類似。代表作品有:10首《瑪祖卡》(1988—1900)、12首《練習曲》(1849—1895)、24首《前奏曲》(1888—1896)、三首《奏鳴曲》(1892,1897,1897)、《?f小調鋼琴協奏曲》(1898)、9首《瑪祖卡》(1899)、管絃樂前奏曲《理想》(1898)等。我們可以通過「瑪祖卡」這種體裁,對比一下斯克裏亞賓與肖邦的異同。

QQ音樂-專輯 ——斯克裏亞賓:《瑪祖卡》全集

QQ音樂-專輯 ——肖邦:《瑪祖卡》全集

第二時期,1900—1905年。由於俄國當時社會的動蕩和文化思潮的影響等原因,斯克裏亞賓在這一時期開始信奉「神祕主義」,他認為「物質世界終將毀滅,精神世界必將永生!」。他甚至基於自己的生日是12月25日,認為自己是「上帝」,認為自己是來「拯救世界」的。但在我看來,斯克裏亞賓這一時期好像有點精神問題。在這一時期觀唸的影響下,他不再侷限於小型體裁,他主要創作交響曲用來「拯救世界」,代表作品有:《第一交響曲》(6個樂章,1899—1900)、《第二交響曲》(1901)、《「神之歌」第三交響曲》(包括三個標題樂章:《鬥爭》、《享樂》、《神的遊戲》,1904)等。

QQ音樂-專輯 ——斯克裏亞賓:《第一交響曲》(6個樂章,1899—1900)

QQ音樂-專輯 ——斯克裏亞賓:《第二交響曲》(1901)

QQ音樂-專輯 ——斯克裏亞賓:《「神之歌」第三交響曲》(包括三個標題樂章:《鬥爭》、《享樂》、《神的遊戲》,1904)

第三時期,1905—1915年。這一期間俄國爆發了多次革命,期間斯克裏亞賓認識了俄國革命家普列漢諾夫,普列漢諾夫是個明白人,在聽了斯克裏亞賓的神祕主義觀點後,馬上就指出斯克裏亞賓是「無可救藥的唯心神祕主者」。斯克裏亞賓其實是在當時俄國社會中的一類人的代表,這一類人因為俄國革命事業頻頻失敗,他們開始消沉、頹廢、渙散,甚至有一些人開始追求唯心的哲學思想觀念,斯克裏亞賓就是其中一個。在這一時期斯克裏亞賓的音樂創作更加具有神祕色彩。代表作品有:交響詩《狂喜之詩》(1905—1908)、《普羅米修斯》(又名《火之詩人》,1908—1910)、第5—10《鋼琴奏鳴曲》(1907,1912,1912,1913,1913,1913)

QQ音樂 ——斯克裏亞賓:《普羅米修斯》(又名《火之詩人》,1908—1910)

斯克裏亞賓一生的創作風格是非常豐富的,早期是浪漫主義時期的肖邦風格,中期是類似於瓦格納和德彪西的風格,晚期形成了自己具有「神祕主義」傾向的音樂風格。

有一件事值得說一下,「神祕和絃」是斯克裏亞賓獨創的和絃,較常出現在他晚期的創作中。「神祕和絃」是用增四度、減四度、純四度疊置構成的和絃,斯克裏亞賓將這個和絃作為作品的調性中心,使得作品具有了無調性的狀態。

神祕和絃

斯克裏亞賓的創作十分具有時代感,他在探索了一種新的音樂風格的同時,在他的身上也能看到俄羅斯年輕人在那個混亂年代的困惑與迷茫。

(二)拉赫瑪尼諾夫

謝爾蓋·瓦西利耶維奇·拉赫瑪尼諾夫(Sergei Vassilievitch Rachmaninoff,1873—1943),俄羅斯鋼琴家、作曲家。

拉赫瑪尼諾夫比斯克裏亞賓小1歲,1873年出生於奧涅格貴族家庭。拉赫瑪尼諾夫4歲開始隨母親學習鋼琴,9進入彼得堡音樂學院,12歲進入莫斯科音樂學院,先後師從多位大師學習鋼琴和作曲。在學校期間拉赫瑪尼諾夫十分迷戀柴可夫斯基的音樂,所以在拉赫瑪尼諾夫後來的音樂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類似柴可夫斯基風格的作品。1891年和1892年拉赫瑪尼諾夫分別在兩個學校畢業,獲得鋼琴和作曲學位。此後開啟了他的創作生涯。拉赫瑪尼諾夫的音樂創作同樣可以分為三個時期:

第一個時期,1891—1900年。拉赫瑪尼諾夫在這一時期主要從事鋼琴演奏和作曲活動,這一時期創作了《第一鋼琴協奏曲》(1891,1917)、獨幕歌劇《阿列科》(根據普希金長詩《茨岡》改編,1892)、《第一交響曲》(1895)、鋼琴、小提琴和大提琴的《悲歌三重奏》(1893)、鋼琴小品《?c小調前奏曲》、聲樂作品《別唱吧,美女》、《春潮》等作品。這一時期拉赫瑪尼諾夫的作品相對比較稚嫩,還處於風格的探索階段。他這一時期最著名的作品是獨幕歌劇《阿列克》,拉赫瑪尼諾夫因在紀念普希金誕辰一百週年的活動上指揮這部歌劇而獲得了很高的聲譽。

第二個時期,1900—1917年。拉赫瑪尼諾夫在這時期進入成熟階段,完成了他一生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如:《第二鋼琴協奏曲》(1901)、《第三鋼琴協奏曲》(1907)、康塔塔《春天》(1902)、歌劇《裏米尼的弗朗切斯科》、《吝嗇騎士》(1904)、《第二交響曲》(1907)、交響詩《死亡島》(1909)、《鋼琴前奏曲集》(Op.23,10首,1902;Op.32,13首,1919)、《音畫練習曲集》(Op.33,9首,1911;Op.39,9首,1917)、聲樂交響詩《鐘聲》(1913)、無伴奏宗教合唱《約翰·茲拉託烏斯特禮儀》(Op.31,1910)和《通宵祈禱》(Op.37,1915)以及大量聲樂作品。在這些作品中最著名的是:

QQ音樂-專輯 ——拉赫瑪尼諾夫:《第二鋼琴協奏曲》(1901)

QQ音樂-專輯 ——拉赫瑪尼諾夫:《第三鋼琴協奏曲》(1907)

QQ音樂-專輯 ——拉赫瑪尼諾夫:《鋼琴前奏曲集》(Op.23,10首,1902;Op.32,13首,1919)全集

QQ音樂 ——鋼琴藝考常用曲目:拉赫瑪尼諾夫:《g小調前奏曲》(Op.23,No.5)

QQ音樂-專輯 ——拉赫瑪尼諾夫:《音畫練習曲集》(Op.33,9首,1911;Op.39,9首,1917)全集

第三個時期,1917—1943年。1917年爆發了俄羅斯歷史上最重要的兩次革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拉赫瑪尼諾夫作為一個貴族子弟,對兩次革命有著不同的態度,在「二月革命」期間,拉赫瑪尼諾夫極力支持,甚至將自己音樂會的所有收入捐給軍隊。但在「十月革命」後,拉赫瑪尼諾夫卻十分茫然,這是當時俄國貴族階層和知識分子階層的普遍反映,十分耐人尋味。拉赫瑪尼諾夫在1917年11月離開了俄羅斯,最後去了美國,並在那裡度過餘生。這一時期他的創作很少,且整體藝術水準不高,代表作品有:為合唱與樂隊而作的《三首俄羅斯歌曲》、鋼琴《科列利主題變奏曲》(1931)、為鋼琴與樂隊而作的《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1934)、《第三交響曲》(1936)、《交響舞曲》(1940)。這一時期的作品雖然質量沒有之前高,但體現出了拉赫瑪尼諾夫對俄羅斯故土的情感和對人生內涵的思考。

整體來看,拉赫瑪尼諾夫的音樂創作基本上保持了西歐浪漫主義音樂和俄羅斯民族樂派的創作風格,並沒有受到當時的瓦格納、德彪西、勛伯格等人音樂風格的影響。

三、匈牙利民族主義音樂—巴托克

貝拉·巴托克(Bela Bartok,1881—1945),匈牙利作曲家,民族音樂學家。

巴托克生於匈牙利,他在17歲進入布達佩斯音樂學院學習,在學校上學期間,他有機會接觸到了匈牙利民族獨立運動,這對他一生的音樂創作和音樂活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1904年,23歲的巴托克開始記錄匈牙利民間音樂。在24歲時,巴托克認識了柯達伊(Kodaly Zoltan,1882—1967,匈牙利作曲家,音樂教育家,創立了柯達伊音樂教育體系),從此兩人開始合作,對匈牙利民間音樂進行系統的調查。這期間巴托克結合調查結果發表了一些學術理論成果,這個行為在作曲家中是非常少見的。1907年,26歲的巴托克受聘於布達佩斯音樂學院,教授鋼琴,期間創作了鋼琴教材《小宇宙》(Mikrokosmos)(共6冊,153首)。

在30年代納粹黨掌權後,巴托克的反納粹行為讓他被迫離開祖國,前往美國。在美國期間,他曾在哥倫比亞大學教學,同時整理民間音樂。來到美國後他的作品受到冷落,演出也比較少。在1945年逝世。

巴托克的創作可分為四個時期

第一時期,1889—1907年。巴托克這一時期的音樂創作先後受到了貝多芬、理查德·施特勞斯、李斯特音樂的影響,具有浪漫主義音樂的特徵。雖然在作曲技術上十分成熟,但缺乏創新。代表作有描寫1848年匈牙利起義的《阿樹特》(1903)等。

第二時期,1908—1924年。巴托克在這一時期根據自己收集的民間音樂素材,創作了不少具有民族音樂風格的作品,代表作有:管絃樂曲《兩幅肖像》(1908)、《第一弦樂四重奏》(1908)、《第二絃樂四重奏》(1915—1917)、鋼琴曲《粗野的快板》(1911)、歌劇《藍鬍子公爵的城堡》(1911)、舞劇《木雕王子》(1916)和《神奇的滿大人》(1919)、管絃樂曲《舞蹈組曲》(1923)等。有的作品直接採用了民間的曲調,如《15首匈牙利農民歌曲》(1915)等。

QQ音樂 ——巴托克:管絃樂曲《兩幅肖像》第1首(1908)

QQ音樂 ——巴托克:管絃樂曲《兩幅肖像》第2首(1908)

QQ音樂-專輯 ——巴托克:《15首匈牙利農民歌曲》(1915)

第三時期,1926—1940年。這一時期巴托克的作品有了一些「新古典主義音樂」的傾向,同時也創作了一些實驗性的作品。代表性作品有:《第一鋼琴協奏曲》(1926)、《第三絃樂四重奏》(1927)、《第四弦樂四重奏》(1928)、《第五絃樂四重奏》(1934)、《第六絃樂四重奏》(1939)、《世俗大合唱》(1930)、《為弦樂、打擊樂和鋼片琴而寫的音樂》(1936)、《兩家鋼琴與打擊樂的奏鳴曲》(1937)等。

QQ音樂-專輯 ——巴托克:《第一鋼琴協奏曲》(1926)

第四時期,1940—1945年。在美國的巴托克創作了一些重要作品,如《管絃樂協奏曲》(1943)、《第三鋼琴協奏曲》(1945),這些作品具有一定民族特色的同時也可以看出浪漫主義氣息。

QQ音樂-專輯 ——巴托克:《第三鋼琴協奏曲》(1945)

雖然巴托克作為民族主義音樂作曲家,對匈牙利民族音樂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但他對於西方音樂歷史來說,他的價值並不體現在他的音樂創作,他對歷史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他對民間音樂的收集和研究工作。他作為一個作曲家,能夠深入到民間,對民間音樂進行關注,這為後來的民族主義音樂的作曲家起到了一個很好的表率。基於此,甚至有一些學者認為,巴托克是20世紀最成功的的民族主義音樂作曲家。

四、波蘭民族主義音樂—席曼諾夫斯基

卡羅爾·席曼諾夫斯基(Karol Szymanowski,1882—1937),波蘭作曲家。

席曼諾夫斯基於1882年出生於一個富裕家庭,他從小學習鋼琴和作曲,在19歲時到華沙學習作曲。從1905年開始,隨著波蘭民族意識的不斷高漲,以席曼諾夫斯基為中心成立了「青年波蘭」的創作小組,這一小組創作了一些具有波蘭民族特色的音樂作品。這一時期,他經常到歐洲各國進行交流學習,廣泛的接受了德奧音樂的創作風格,並在維也納定居。在1919年,席曼諾夫斯基回到波蘭華沙,後在1926年出任華沙音樂學院院長,三年後因改革受阻辭職。此後的席曼諾夫斯基經濟拮据,相關音樂創作和社會活動減少。1937年,55歲的席曼諾夫斯基逝世。

席曼諾夫斯基的創作體裁涉及廣泛,包括交響曲、小提琴協奏曲、鋼琴協奏曲、歌劇、舞劇、宗教作品;鋼琴作品有奏鳴曲、前奏曲、練習曲、波蘭舞曲、瑪祖卡舞曲;此外還有弦樂四重奏、小提琴樂曲、改編民歌、藝術歌曲等。

席曼諾夫斯基的創作可以分為三個時期

第一時期,1901—1914年。這一時期席曼諾夫斯基的創作體現出德奧浪漫主義音樂的風格傾向,也可以從作品中看出肖邦和斯克裏亞賓作品的影響。代表作品有《波蘭民歌主題變奏曲》、《第一鋼琴奏鳴曲》、《第二鋼琴奏鳴曲》、《第二交響曲》等。

QQ音樂 ——席曼諾夫斯基:《波蘭民歌主題變奏曲》

QQ音樂 ——席曼諾夫斯基:《第二鋼琴奏鳴曲》第1樂章

QQ音樂 ——席曼諾夫斯基:《第二鋼琴奏鳴曲》第2樂章

第二時期,1914—1925年。席曼諾夫斯基在這一時期開始專註於對德彪西和斯特拉文斯基音樂的學習研究,在創作風格上也有開始出現印象主義音樂和新古典主義音樂的傾向。代表作品有:小提琴鋼琴音詩《神話》、《第一小提琴協奏曲》、《第一弦樂四重奏》、《第三交響曲》等。

QQ音樂 ——席曼諾夫斯基:《第一小提琴協奏曲》

QQ音樂-專輯 ——席曼諾夫斯基:《第一弦樂四重奏》

QQ音樂-專輯 ——席曼諾夫斯基:《第三交響曲》

第三時期,1925—1937年。席曼諾夫斯基在這一時期結實了一些波蘭民族音樂學家,他這一時期將興趣集中到對波蘭民間音樂的收集和整體,並在通過學習和研究後,依據民間曲調進行音樂創作。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品有:大型作品《聖母哀悼樂》、《瑪祖卡舞曲》、舞劇《山盜》、《第二小提琴協奏曲》、《鋼琴協奏曲》等。

QQ音樂-專輯 ——席曼諾夫斯基:《瑪祖卡舞曲》

席曼諾夫斯基一生的音樂創作之路曲折多變,在經歷了浪漫主義、印象主義、新古典主義後,最終確立了民族主義音樂的創作傾向。其對祖國濃烈的情感使得他的音樂有著與眾不同的氣質。

五、捷克民族主義音樂—亞那切克

萊奧什·亞那切克(Leos Janacek,1854—1929),捷克作曲家。

亞那切克1854年出生於莫拉維亞,在11歲時亞那切克進入布魯諾一個修道院的唱詩班,後進入布魯諾師範學校學習音樂,18歲畢業後留校。20歲進入布拉格風琴學校接受更專業的教育。學成後繼續回到布魯諾師範學校任教,同時在布魯諾中學作教師,兼任教堂唱詩班指揮。曾在1879—1880年期間奔赴萊比錫和維也納音樂學院進修作曲。1881年,亞那切克創辦了管風琴學校,擔任校長直至1919年。這一期間,他進行了一些音樂創作,代表作品有:歌劇《莎爾卡》(1888)、《她的養女》(耶奴發)(1903);合唱《阿瑪魯斯》(1897);管絃樂曲《賣藝人的孩子》(1912);鋼琴曲集《草木叢生的小徑》(1908)、《鋼琴奏鳴曲「1905年10月1日」》(1912)以及一些民歌改編歌曲等。1919年,歌劇《葉努法》在布拉格上演獲得巨大成功,亞那切克成為享譽歐洲的作曲家。

1918年捷克斯洛伐克宣佈獨立,已經64歲的亞那切克潛心創作,創作了不少重要的作品,比如:歌劇《卡佳·卡巴諾娃》((1921)、《瑪克洛普羅斯事件》(1925),合唱曲《赫拉特扎尼之歌》(1916),聲樂套曲《一個失蹤者的日記》(1919),管絃樂曲《塔拉斯·布爾巴》(1918)、《布拉尼克敘事曲》(1920)、《小交響曲》(1926),室內樂《第一弦樂四重奏》(1923),以及為西里西亞和莫拉維亞地區民歌改編的兩部民歌集(1918,1922)等。這期間,亞那切克主要投身於教學和社會活動,先後獲得了很多榮譽。1928年去世。

亞那切克一生的創作體裁涉及廣泛,最能代表他藝術水準的體裁是歌劇管絃樂鋼琴作品

(一)歌劇

亞那切克創作歌劇的最大特徵就是十分擅長對捷克民間音樂的使用。他一生創作了9部歌劇,其中最著名的是三幕歌劇《耶奴發》。這部歌劇是亞那切克根據捷克女作家普雷索瓦(G.Preissova,1862—1946)的戲劇編寫的腳本,這部歌劇講述的是一個複雜的農村多角戀,通過一個被拋棄的懷孕少女對愛情和生活的追逐,揭示了人性中的善與惡。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7s411r7JN/?

www.bilibili.com

(二)管絃樂

在亞那切克的管絃樂作品中,最有名的是狂想曲《塔拉斯·布爾巴》(1910)和《小交響曲》(1926)。

《塔拉斯·布爾巴》是一部標題性作品,取材於俄國作家果戈裏的同名小說。內容描述的是俄國一位著名將軍英勇善戰為國捐軀的故事。

QQ音樂-專輯 ——亞那切克:狂想曲《塔拉斯·布爾巴》

《小交響曲》是亞那切克唯一一部交響曲,這部作品最初是為了捷克第八節體育節創作的軍樂曲,後來寫成了一個5樂章的交響曲。這部作品篇幅不大,整個作品透漏出明快清新的氣質。

QQ音樂-專輯 ——亞那切克:《小交響曲》

(三)鋼琴作品

亞那切克的鋼琴作品不是很突出,但有一部鋼琴作品十分特別。《奏鳴曲「1905年10月1日」》(1905)是亞那切克專門為一個政治事件創作的。在1905年捷克還處於奧地利政府的統治的時期,捷克的布魯克諾地區的百姓要求在街區建一所捷克人的大學,遭到當地奧地利人的反對,於是當地的捷克人和奧地利人在1905年10月1日發生了衝突,奧地利拍軍隊鎮壓,一名捷克工人被奧地利軍警殺害,這引起了捷克民族主義人士的強烈抗議。亞那切克為此做了一部作品,十分值得尊敬。

QQ音樂 ——亞那切克:《奏鳴曲「1905年10月1日」》(1905)第1樂章

QQ音樂 ——亞那切克:《奏鳴曲「1905年10月1日」》(1905)第2樂章

亞那切克在音樂上取得的種種成就,讓他成為20世紀捷克民族主義音樂的代表。他在斯美塔那和德沃夏克的基礎上,將捷克民族主音樂進一步向前推進。值得注意的是,亞那切克同時一位民族音樂學家,與匈牙利的巴托克一樣,十分注重對民族民間音樂的收集整理和研究,這是十分難得的,為捷克民族音樂的發展有重要價值和意義。

六、英國民族主義音樂—沃安·威廉斯

在西方音樂歷史中,英國音樂自從亨德爾之後就很少被提及,直至19世紀末,英國在藝術界發起一場民歌運動,這使得很多作曲家投身到對英國民間、古代音樂的收集和編創之中。在這場運動中,產生了很多具有英國民族特色的音樂作品,促使了一些民族主義音樂作曲家的誕生,其中最著名的是20世紀上半葉的沃安·威廉斯

拉爾夫·沃安·威廉斯(Ralph Vaughan Williams,1872—1958),英國作曲家。

沃安·威廉斯在1872年生於英國格羅斯特郡,18歲進入皇家音樂學院學習,2年後轉到劍橋三一學院學習,3年後又回到皇家音樂學院學習。1901年,沃安·威廉斯獲劍橋音樂博士學位。1909年,37歲的沃安·威廉斯去法國拜訪了拉威爾,並拜其為師。1903年開始,沃安·威廉斯加入到英國民歌學者夏普(Cecil Sharp,1859—1924)主持的民歌收集工作之中,這對他的音樂創作有很大的影響。期間他深入到民間,對英國民歌進行了收集和整理。

1914年,戰爭爆發,42歲的沃安·威廉斯應徵到炮兵部隊服役。在1919年複員後,擔任皇家音樂學院教授。此後沃安·威廉斯主要從事教學和創作活動,期間也擔任了一些社會職位。在1957年,沃安·威廉斯逝世,享年85歲。

沃安·威廉斯一生經歷了晚期浪漫主義、印象主義、表現主義、新古典主義、十二音音樂、多調性、爵士音樂等音樂風格。其中對他影響最大的是浪漫主義音樂和印象主義音樂的風格,在沃安·威廉斯的創作中對英國民歌十分重視。沃安·威廉斯涉及的體裁是分廣泛,包括歌劇、交響樂、合唱、室內樂等,最能代表他創作風格和水準的是交響樂歌劇

(一)交響樂

他的交響曲有9首,其中最具特色的是第二首《倫敦交響曲》(1913)、第三首《「田園」交響曲》(1921)、這兩部作品根據英國民間音樂描繪了英格蘭的景色,抒發了沃安·威廉斯的個人情感。

QQ音樂-專輯 ——沃安·威廉斯:《倫敦交響曲》(1913)

QQ音樂 ——沃安·威廉斯:《「田園」交響曲》(1921)

此外,為弦樂四重奏和雙弦樂隊寫的《塔利斯主題幻想曲》(1910)和小提琴與樂隊浪漫曲《雲雀高飛》(The Lark Ascending,1914)也是著名的管絃樂作品。

QQ音樂 ——沃安·威廉斯:《雲雀高飛》(1914)

QQ音樂 ——沃安·威廉斯:《塔利斯主題幻想曲》(1910)

(二)歌劇

沃安·威廉斯的歌劇廣泛的採用了英國詩人的作品,需要用英語演唱,這就讓作品具有了獨特的氣質。代表作品有《牲口販休》(Hugh the Drover,1914)、《戀愛中的約翰爵士》(Sir John in love,1928)、《騎馬下海人》(Riders to the Sea,1932)等。

https://v.qq.com/x/page/s0757tnun88.html ——沃安·威廉斯:《戀愛中的約翰爵士》(Sir John in love,1928)

七、美國民族主義音樂

20世紀,美國音樂文化發展迅猛,一方面是其相對相對穩定的政治社會環境為藝術家們提供了良好的創作氛圍,另一方面是由於歐洲的政治歷史原因,促使很多優秀的歐洲音樂家來到美國,極大的豐富了美國的多元性音樂內涵。從20世紀開始,美國的音樂家們開始意識到民族音樂的重要性,很多作曲家開始嘗試對具有美國風格的音樂作品進行創作,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是科普蘭格什溫

(一)科普蘭

艾倫·科普蘭(Aaron Copland,1900—1990),美國作曲家。

科普蘭生於紐約,父母都是移民。科普蘭從小學習鋼琴,17歲開始學習作曲。21歲時到巴黎的一所音樂學院學習作曲,在學習中瞭解到了20世紀「現代音樂」的音樂風格,特別是他的指導老師布朗熱所熟悉的「新古典主義音樂」風格。1924年,科普蘭回到美國,由此開始了他的音樂人生,他一生積極參與各種社會活動,也十分熱衷於教學和創作,先後在多所學校任教,撰寫了很多音樂學術成果的同時,也完成了不少音樂作品。

整體來看,科普蘭的創作可以分為三個時期

第一時期,1990—1930年。這一時期科普蘭的創作風格主要受到了他老師布朗熱的影響,具有「新古典主義音樂」的風格特徵,《管風琴與樂隊交響曲》(1924,1928年改名為《第一交響曲》)是科普蘭在這一時期十分成功的一部作品,在當時得到了很高的評價。

QQ音樂-專輯 ——科普蘭:《管風琴與樂隊交響曲》(1924,1928年改名為《第一交響曲》)

第二時期,1930—1950年。隨著30世紀美國經濟、政治危機和工人運動的發展,科普蘭在這一時期開始注重對美國音樂和文化的關注,創作了一些結合了美國元素的音樂作品,代表性作品有:用用了墨西哥民間歌曲素材的管絃樂作品《墨西哥沙龍》(1933—1936)、採用了西部牛仔歌曲的舞劇《小夥子比利》(1938)、根據美國鄉村音樂描述賓夕法尼亞農村生活的舞劇《阿帕拉契亞的春天》(1944)、為朗誦和樂隊而作的《林肯肖像》(1942)等。

QQ音樂 ——科普蘭:《墨西哥沙龍》(1933—1936)

QQ音樂-專輯 ——科普蘭:《小夥子比利》音樂(1938)

QQ音樂 ——科普蘭:《阿帕拉契亞的春天》(1944)

QQ音樂 ——科普蘭:《林肯肖像》(1942)

第三時期,1950—1990年。科普蘭在50年代後接受了勛伯格的十二音作曲方法,創作了《內涵》(Connotations,1962)、《內在特性》(Inscape,1967)等。這一時期的作品已經不再使用民間材料,開始追求一種抽象的音樂風格。

QQ音樂 ——科普蘭:《內涵》(Connotations,1962)

QQ音樂 ——科普蘭:《內在特性》(Inscape,1967)

整體來看,科普蘭在西方音樂歷史中最具有價值的還是他第二個時期關於美國音樂的一些創作,他採用十二音技術創作的作品雖然加入了具有個人特色的和聲,但影響不是很大。

(二)格什溫

喬治·格什溫(George Gershwin,1898—1937),美國作曲家。

格什溫1898年生於紐約布魯克林俄國猶太移民家庭,從小喜歡爵士音樂。12歲開始學習鋼琴,16歲進入唱片公司當歌曲推銷員,期間他創作了一些流行歌曲。1917年,格什溫進入百老匯劇院擔任作曲,此後他創作了很多成功的流行音樂和音樂劇,比如:音樂喜劇《露西爾》(1919)、《女人,要溫順》(1924)、《瘋狂的姑娘》(1930)、《我為你歌唱》(1931)等。在此期間,他嘗試過寫專業音樂作品,但由於沒有受過專業的訓練,心有餘而力不足。

後來,他和很多專業作曲家學習了作曲技術,這使他在作曲技術上得到了巨大的提高,格什溫開始在專業音樂上進行了嘗試。格什溫在1924年創作的《藍色狂想曲》是他最成功的作品之一,在《藍色狂想曲》中,格什溫將爵士樂和專業音樂相結合,形成了一種新的「爵士交響樂」的體裁,雖然在之前的斯特拉文斯基、米約等作曲家的創作中也加入了爵士樂,但相比於對爵士樂更加熟悉的格什溫的創作來說還是相對稚嫩的。此後的《F大調鋼琴與樂隊協奏曲》(1925)、管絃樂曲《一個美國人在巴黎》(1928)延續了《藍色狂想曲》的風格,在當時也獲得了觀眾的喜歡。

QQ音樂 ——格什溫:《藍色狂想曲》(1924)

QQ音樂 ——格什溫:《F大調鋼琴與樂隊協奏曲》第1樂章(1925)

QQ音樂 ——格什溫:《F大調鋼琴與樂隊協奏曲》第2樂章(1925)

QQ音樂 ——格什溫:《F大調鋼琴與樂隊協奏曲》第3樂章(1925)

QQ音樂 ——格什溫:管絃樂曲《一個美國人在巴黎》(1928)

歌劇《波吉與貝絲》(海沃德(Dubose Heyward)根據自己小說改編劇本,格什溫哥哥Ira Gershwin作詞)取材於美國黑人的生活,是格什溫一生創作的頂點。為了完成這部作品,1934年格什溫專門到故事發生地呆了幾個星期,觀察他們的生活的同時,也採集了很多當地的民歌。這部作品不同於格什溫以往的音樂劇作品那樣輕鬆幽默,而是採用了一種嚴肅的創作思維將黑人音樂、民族音樂、專業音樂巧妙的融合到了一起。因為格什溫歌劇的風格相比於其他作曲家的歌劇要更加輕鬆簡明,所以有人將格什溫創作的歌劇稱為「輕歌劇」。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rE411L7Pq/ ——格什溫:歌劇《波吉與貝絲》(1935)

十分不幸的是,正值事業巔峯的格什溫在1937年逝世了,享年39歲。

科普蘭和格什溫是20世紀美國民族主義音樂發展的兩個方向,科普蘭的音樂創作在經歷了晚期浪漫主義、新古典主義音樂、民族主義音樂之後走進入十二音音樂的創作,這是專業音樂發展的主流方向。而格什溫則放棄了對主流嚴肅音樂風格的追求,反而在將專業音樂與民間音樂、爵士音樂的融合創作道路上越走越遠。

八、新古典主義音樂

新古典主義(Necoclassicism)是20世紀上半葉出現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音樂流派,它力圖復興古典主義或古典主義以前時期的音樂風格和特徵。新古典主義音樂誕生的標誌性作品是斯特拉文斯基的舞劇《浦契涅拉》(Pulcinella,1919—1920)。在「新古典主義」中的「古典」的概念並不是十分明確,它通常指19世紀浪漫主義時期作曲家們放棄或不重視的任何東西。在音樂美學標準上,新古典主義音樂要求藝術的整體要均衡、完美、穩定。在情感的抒發上要理性、節制。在結構上,可以採用浪漫主義之前的任何曲式和和聲。同時,新古典主義音樂要求作品要有相對明確的調性和旋律,不需要標題。

新古典主義音樂的出現是與當時的社會環境有著很密切的聯繫的,在戰爭的影響下,社會變得動蕩,秩序遭到了破壞。而新古典主義音樂正是當時的人們對於「重建社會規則」追求的一種體現。在新古典主義音樂中,最著名的是斯特拉文斯基興德米特「六人團」

(一)斯特拉文斯基

伊戈爾·菲奧多羅維奇·斯特拉文斯基(lgor Feodorovich Stravinsky,1882—1971),俄羅斯作曲家,新古典主義音樂代表人物之一。

斯特拉文斯基生於俄羅斯奧拉寧鮑姆,父親是歌劇院歌手。斯特拉文斯基9歲開始學習鋼琴。中學畢業後到彼得堡大學攻讀法律,1905年畢業。1903—1906年,斯特拉文斯基和裏姆斯基-科薩科夫學習作曲,由此進入專業作曲的道路。斯特拉文斯基在早期創作的《焰火》(1908)引起了音樂界的重視,之後相繼完成了委約作品《火鳥》(1909—1910)、《彼得魯是卡》(1910—1911)、《春之祭》(1911—1913),這三部作品逐漸讓他在西方音樂中確立了自己的地位。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斯特拉文斯基避居瑞士。俄國「十月革命」後,斯特拉文斯基的音樂受到了社會的排斥。1920年,斯特拉文斯基定居法國(1934年入法國籍)。此後,他的創作發生改變,音樂創作開始出現了新古典主義的風格傾向。1939年,斯特拉文斯基到美國參加活動,因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斯特拉文斯基從此留在美國,1945年成為美國公民。在50年代以後,斯特拉文斯基開始用十二音創作作品,完成了很多整體序列音樂作品。

1962年,斯特拉文斯基應邀訪問俄國,這位過去一直受到蘇聯批判的作曲家,受到熱烈歡迎。1971年,斯特拉文斯基逝世。

斯特拉文斯一生的創作可大致分為三個時期

1.俄羅斯民族主義時期(1882—1920)

斯特拉文斯基在這一時期創作的作品因受到裏姆斯基-科薩科夫的影響,主要是俄羅斯民族主義風格時期,代表作品主要是三部舞劇:《火鳥》(1909—1910)、《彼得魯什卡》(1910—1911)、《春之祭》(1911—1913)、《士兵的故事》(1918)。

《火鳥》(Zhar』-ptitsa,1909—1910)取材於俄羅斯民間神話故事,劇情講的是一個叫伊凡的王子藉助一直火鳥的力量,擊敗了魔王救出公主的故事。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54411t7eZ/ ——斯特拉文斯基:《火鳥》(舞劇板)(Zhar』-ptitsa,1909—1910)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k5411Y7GG/ ——斯特拉文斯基:《火鳥》(交響樂板)(Zhar』-ptitsa,1909—1910)

《彼得魯什卡》(Petrushka,1910—1911;rev.1946)在俄羅斯民主主義風格中,體現出了一些斯特拉文斯基的個性。作品的故事情節大概講的是:彼得魯什卡是一個木偶,但是他卻有人一樣的思想和行為,喜歡上了一個女演員,但女演員喜歡一個摩爾人,彼得魯什卡因為嫉妒,經常破壞女演員的愛情。最後摩爾人把彼得魯什卡打散了,彼得魯什卡的靈魂在街上瘋狂打人,但卻沒有人能感受到他的存在。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cb411a77c/ ——斯特拉文斯基:《彼得魯什卡》(舞劇板)(Petrushka,1910—1911;rev.1946)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tE411p7Sq/?p=2 ——斯特拉文斯基:《彼得魯什卡》(交響樂板)(Petrushka,1910—1911;rev.1946)

《春之祭》(Vesna svyashchennaya(The Rite of Spring),1911—1913)是斯特拉文斯這一時期最著名的舞劇作品。這部作品描述的是俄國古代民族在春天祭獻大地的儀式。舞劇的場面十分狂野粗暴,甚至有演員需要披著粗麻袋。在作品的音樂中,斯特拉文斯基有很多創新,它突破了強弱規則交替的限制,使節奏變得多樣、複雜。這樣的音樂創作讓當時的觀眾很難接受。但是在一年後,當《春之祭》以音樂會形式公演時卻受到了歡迎。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1x41157PF/ ——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舞劇版)(Vesna svyashchennaya(The Rite of Spring),1911—1913)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qE411V7qm/?p=4 ——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交響樂版)(Vesna svyashchennaya(The Rite of Spring),1911—1913)

《士兵的故事》(Histoire du soldat,1918)是斯特拉文斯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創作的作品。這部作品取材於一個俄國民間故事:士兵利用假期回家探親,在路上休息時,他沒事拉了一會小提琴,這時候惡魔化身的老頭說:「我用魔法書換你的小提琴,你換不換」。士兵說:「換」。之後,士兵還去老頭家呆了三天。三天後,士兵回到老家發現,時間已經過了三年,自己的未婚妻已和別人結婚了。心灰意冷的他決定用魔法書變成富翁,但變成了富翁他也感到不幸福,於是決定出門冒險。他來到一個國家,這個國家的公主得病了一直不好,士兵想救他,正巧惡魔也想去救,惡魔:「說你的小提琴能治病,但是現在這是我的小提琴啦,哈哈」。士兵說咱倆打一把撲克,你輸了把小提琴還我,然後,士兵贏了。他用小提琴治好了公主。士兵想帶著公主回老家過幸福生活,但是惡魔因為非常生氣,給士兵下了一個詛咒,詛咒士兵永遠不能離開公主的國家。但是因為士兵非常想家,就帶著公主硬闖,最後被惡魔抓走了。這部作品中運用了爵士音樂的元素,十分具有新意,但水準與格什溫的爵士交響樂作品還是有距離的。

https://v.qq.com/x/page/z05304dhrxt.html ——斯特拉文斯基:《士兵的故事》(舞劇版)(Histoire du soldat,1918)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7K411p7NB/ ——斯特拉文斯基:《士兵的故事》(室內樂版)(Histoire du soldat,1918)

2.新古典主義時期(1920—1951)

從1918年斯特拉文斯基定居法國之後,他的音樂創作風格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開始注重對古典主義音樂素材,他1919年—1920年潛心創作舞劇《浦契涅拉》,在1920年《浦契涅拉》的上演標誌著斯特拉文斯基新的創作風格確立,同時也標誌著「新古典主義音樂」的誕生。其實,斯特拉文斯基試圖突破俄羅斯民族主義的傾向在他的《春之祭》和《士兵的故事》中已經有所體現。從《浦契涅拉》開始,直到1951年的歌劇《浪子生涯》,他的新古典主義創作持續30年之久,期間創作了很多具有新古典主義音樂風格的作品。

《浦契涅拉》(Pulcinella,1919—1920)的情節來自於18世紀浦契涅拉的傳說,音樂來自於18世紀佩格萊西的音樂。這部作品在西方音樂歷史中的作用在於他標誌著新古典主義音樂的確立。

https://v.qq.com/x/page/o0387rjws9c.html ——斯特拉文斯基:舞劇《浦契涅拉》(Pulcinella,1919—1920)

這一期間的作品代表作品還有:

受海頓、莫扎特音樂影響的《C調交響曲》(1940);

QQ音樂-專輯 ——斯特拉文斯基:《C調交響曲》(1940)

採用法國歌劇作曲家呂利音樂的《阿波羅》(1928);

QQ音樂-專輯 ——斯特拉文斯基:《阿波羅》(Apollon musagète)(1928)

根據柴可夫斯基作品創作的《魔女之吻》(1928);

QQ音樂-專輯 ——斯特拉文斯基:《魔女之吻》(Le baiser de la fée)(1928)

歌詞選自拉丁文《聖經》,根據巴洛克複調音樂創作的《詩篇交響曲》(1930)

QQ音樂-專輯 ——斯特拉文斯基:《詩篇交響曲》(1928—1929)

根據英國18世紀同名版花創作的歌劇《浪子生涯》(1947—1951)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254y1Q7yV/ ——斯特拉文斯基:歌劇《浪子生涯》(1947—1951)

新古典主義音樂與斯特拉文斯基的這一時期的音樂觀念有直接關係,他認為音樂並不能表達任何東西,「音樂」就是「音樂」,不需要情感,在這種創作思維下,浪漫主義時期以前的音樂素材必然更容易得到斯特拉文斯基的青睞。

3.十二音時期(1952—1971)

從1952年起,斯特拉文斯基開始轉向十二音音樂的創作。1956年,開始創作整體序列作品。他放棄了新古典主義音樂,接受了勛伯格的作曲體系,尤其是對韋伯恩的作品表示出濃厚興趣。他大的十二音作品仍然保留了一些個人風格。代表作品有:舞劇《阿貢》(1957),合唱《哀歌》(1958)、《安魂讚美詩》(1966)等。這一時期的音樂作品缺乏創新,在整體的創作水準和影響力上,都不如前兩個時期的作品。在西方音樂中,人們似乎更加能夠記住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義音樂作品。

整體來看,斯特拉文斯基的音樂創作是基於在俄羅斯民族主義音樂進一步在社會時代影響下的產物,從中能看出當時歐洲作曲家對音樂創作的迷茫,同時也體現了那個時代作曲家們的偉大創造力。無論如何,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義音樂將20世紀音樂與古典主義音樂建立起了聯繫,這為同時期的其他作曲家開拓出一條不同的音樂創作道路,對20世紀音樂造成了深遠影響。

(二)興德米特

保羅·興德米特(Paul Hindemith,1895—1963),德國作曲家。

興德米特生於德國,6歲開始學習小提琴,11歲公開演奏。14歲開始進入雷克音樂學院學習小提琴和作曲。19歲時已成為著名的小提琴和中提琴演奏家。在音樂學院學習期間,他創作了一些具有個人風格的作品,但相對稚嫩。20年代初,興德米特的《第二絃樂四重奏》(1921)和《室內樂隊曲》第1號(1922)奠定了在歐洲音樂界的地位。20年代中期,他積極倡導「實用音樂」(gebruchsmusik),即一種能為業餘的音樂愛好者在家裡或非正式場合自己演奏用的音樂。1927—1937年,興德米特任柏林大學教授。納粹當執政後,由於他的作品與政治精神不符,遭到禁演。1938年,興德米特移居瑞士,1940年移居美國。在美國期間主要在耶魯大學任教,教學期間撰寫了一些作曲理論論著。1951年,興德米特兼職在蘇黎世大學任教。1953年,興德米特定居瑞士。1955年起,主要從事指揮和演出工作,不再教學。興德米特反對「為藝術而藝術」,強調作曲家應該直到自己創作的目的。

他的作品數量很多,不僅有歌劇、舞劇、交響曲、協奏曲、室內樂、獨唱、合唱等,還有為常用的獨奏樂器(如長笛、雙簧管、單簧管、小提琴、中提琴、管風琴)及樂器(如圓號、小號、英國管、低音提琴等)所寫的用於教學的大量樂曲。此外,還有為兒童遊戲、學校集會、電臺廣播等用的"實用音樂"作品。

他的創作可以分為三個時期

1.探索時期(1918—1923)

興德米特從開始創作就沒有經歷過浪漫主義階段,是直接採用各種現代流派的手法,在眾多現代音樂流派中,勛伯格廣泛的吸收當時作曲家的創作風格,為確立自己的音樂風格而不斷嘗試。比如∶

受勛伯格影響,創作了《第二絃樂四重奏》(1921);受巴托克影響,創作了《第三絃樂四重奏》(1922);

QQ音樂-專輯 ——興德米特:《第二絃樂四重奏》(1921);《第三絃樂四重奏》(1922)

受斯特拉文斯基和米約影響,創作了《室內樂隊曲》(第1,1922);

QQ音樂-專輯 ——興德米特:《室內樂隊曲》第1號(1922)

受爵士樂影響,寫了鋼琴作品《1922年組曲》(1922)。

QQ音樂-專輯 ——興德米特:鋼琴作品《1922年組曲》(1922)

2.新古典主義時期(1924—1933)

興德米特受到斯特拉文斯基提出的「回到巴赫」運動影響,開始進行新古典主義音樂的創作,在具體的創作中。興德米特與其他新古典主義音樂作曲家不同的是,他十分青睞於從巴羅克時期的音樂中汲取素材,作品中的變化音較多,和聲織體複雜。代表作品有:

受巴赫的《勃蘭登堡協奏曲》啟發,為各種獨奏樂器和樂隊創作的《室內樂隊曲》(第2—7號,1924—1927)

QQ音樂-專輯 ——興德米特:《室內樂隊曲》(第2—7號,1924—1927)

興德米特提倡的「實用音樂」也多創作於這個時期,代表作品有:為機械風琴而作的《雄貓費利克斯在馬戲團時》(1926)、為長笛、雙簧管和絃樂而作的《演奏用的樂曲》(1927)等。

3.綜合風格時期(1933—1963)

興德米特在這一時期不再受到風格和條件的限制,創作了很多具有綜合風格的作品,這讓他的音樂更加具有「國際性」。這一時期持續的最長,作品也最多,這一時期興德米特的作品很難明確的區分出是屬於什麼風格。越往後期發展,興德米特的作品越抽象。這一時期的代表性作品有:

歌劇《畫家馬蒂斯》(1934—1935,腳本根據宗教改革時期德國畫家馬蒂斯部分真實經歷加以虛構而成,1934年改編為同名交響曲)、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X4411171K/ ——興德米特:歌劇《畫家馬蒂斯》(1934—1935

《小提琴協奏曲》(1939)

QQ音樂 ——興德米特:《小提琴協奏曲》第1樂章(1939)

QQ音樂 ——興德米特:《小提琴協奏曲》第2樂章(1939)

《世界的和諧》(1951)(描寫文藝復興時期天文學家開普勒的故事)、

QQ音樂-專輯 ——興德米特:《世界的和諧》(1951)

(三)「六人團」

「六人團」是20世紀法國的一個音樂創作小組,由六個人組成。在1920年年初,法國記者科萊在《喜劇》雜誌上發表了一篇文章∶《俄國五人團、法國六人團和薩蒂》,「六人團」的名稱由此誕生。這六位作曲家是奧涅格(Arthur Honegger,1892—1955)、米約(Darius Mihaud,1892—1974)、普朗克(Trancis Poulenc,1899—1963)、奧裏克(Georges Au-ric,1899—1983)、杜列(Louis Durey,1888—1979)泰費爾(Cermaine Tallfere,1892—1983)。

「六人團」的成立,是因為他們6個人都反對以瓦格納為代表的音樂和印象主義音樂,提倡質樸清新的創作風格。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6個人的想法開始不同。在「六人團」成立後的兩三年後,便很少再在一起活動了。

「六人團」的創作並不完全是新古典主義,他們很少採用古典主義音樂的曲式結構和音樂素材,他們的新古典主義音樂創作傾向主要體現在他們清新質樸的音樂風格上。在「六人團」中,最著名且在創作上水準更高的是奧涅格米約

1.奧涅格

阿瑟·奧涅格(Arthur Honegger,1892—1955),法國作曲家,「六人團」成員之一。

奧涅格生於法國勒阿弗爾,他早期在蘇黎世音樂學院學習,接受德國音樂教育。19歲人巴黎音樂學院,受到了印象派影響。1914—1915年到瑞士服兵役,戰後返回巴黎,成為「六人團」成員,此後主要潛心作曲。

奧涅格的音樂更加具有德奧浪漫主音樂的風格特點,也在一些作品中可以看出印象主義音樂風格。奧涅格創作了大約200部作品,體裁涉及十分廣泛,其中代表性作品有:

歌劇《大衛王》(1921)是奧涅格的成名作,是根據聖經故事完成的一部作品,後來經常用音樂會的形式演出。管絃樂曲《太平洋231號》(1923)使用不協和和聲、快速變換的節拍節奏模仿了火車頭啟動、運行、停止的全過程,這部作品對後來的音樂具有一定的影響。奧涅格共寫了5部交響曲,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第二交響曲》(1941)、《第三交響曲》(1946)、《第五交響曲》(1950)。

QQ音樂-專輯 ——奧涅格:歌劇《大衛王》(音頻版)(1921);管絃樂曲《太平洋231號》;

QQ音樂-專輯 ——奧涅格:《第二交響曲》(1941);《第三交響曲》(1946)《第五交響曲》(1950)

2.米約

達賴厄斯·米約(Darius Milhaud,1892—1974),法國作曲家。

米約生於法國普羅旺斯的猶太家庭,7歲開始學習小提琴和作曲。1909年,17歲的米約進入巴黎音樂學院學習。1916年出任駐巴西公使祕書。1918年回到巴黎後,於1919年成為「六人團」成員。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米約移居美國。1947年,同時在巴黎音樂學院和美國加利福尼亞米爾斯學院和科羅拉多阿斯彭音樂學院教授作曲。

米約經常被人稱為「本世紀最勤奮的作曲家之一」,他一生創作了400多部作品,包括歌劇、舞劇、清唱劇、兒童劇、戲劇配樂、電影音樂、交響曲、協奏曲、弦樂四重奏、鋼琴曲、合唱、獨唱歌曲等。這是在20世紀十分少見的情況。米約的音樂創作是十分感性的,他通常是在生活中獲得了什麼體驗,他緊接著就會為此創作一部作品,或許這也是為什麼他這麼多產。

米約一生的創作沒有明確的時期劃分,他在不同階段的創作風格基本一致。他音樂的主要特點是多調性,注重旋律,這也是為什麼他的音樂被認為有古典主義音樂傾向的原因。在20世紀能夠保持調性音樂的創作其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米約的代表性作品有:

為家鄉普羅旺斯創作的管絃樂《普羅旺斯組曲》(1937)。

QQ音樂 ——奧涅格:管絃樂《普羅旺斯組曲》(1937)

採用巴西民間音樂創作的鋼琴組曲《巴西回憶》(1921)

QQ音樂-專輯 ——奧涅格:鋼琴組曲《巴西回憶》(1921)

雙鋼琴作品《丑角》(1937)

QQ音樂 ——奧涅格:雙鋼琴作品《丑角》(1937)

九、「折中主義的作曲家」

在20世紀,表現主義音樂、新古典主義音樂、民族主義音樂是大多數作曲家選擇的創作風格,但仍然有一部作曲家,不受時代所影響,不堅持特定的流派和風格,根據自身創作的需要,吸收不同的作曲技術,保持以極具個人性格的音樂風格進行創作,這些作曲家通常在音樂歷史中無法被歸為某一類。有些學術成果中將這些作曲家稱之為「折中主義的作曲家」,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俄羅斯地區的肖斯塔科維奇普羅科菲耶夫、英國的布里頓蒂皮特

(一)肖斯塔科維奇

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維奇·肖斯塔科維奇(Dmitriy Dmitriyevich Shostakovich,1906—1976)俄羅斯地區作曲家。

肖斯塔科維奇生於彼得格勒,9歲開始學習鋼琴。13歲考入彼得格勒音樂學院,學習鋼琴和作曲,於1925年畢業。肖斯塔科維奇《第一交響曲》(1925)是他的畢業作品,這部作品讓他在當時獲得了讚譽的同時,也開啟了他專業作曲家的創作道路。

QQ音樂-專輯 ——肖斯塔科維奇:《第一交響曲》(1925)

肖斯塔科維奇在這一時期的創作始終想要將俄羅斯傳統古典音樂風格和現代音樂風格想結合,這個想法在通過創作《第二交響曲》(1927)、《第三交響曲》(1929)、《24首鋼琴前奏曲》(1932—1933)、《大提琴奏鳴曲》(1934)等作品的探索與嘗試後,最終在歌劇《姆欽斯克縣的馬克白夫人》(1932,腳本根據19世紀俄羅斯作家列斯科夫的小說改編而成)和《第四交響曲》(1935—1936)中得以實現。肖斯塔科維奇的歌劇《姆欽斯克縣的馬克白夫人》得到了巨大的反響,各地頻繁上演,得到了廣泛的喜愛。但由於這部作品與當時官方音樂審美相悖,這部歌劇遭到了官方批評。由此,《第四交響曲》在當時也沒能上演。

肖斯塔科維奇《姆欽斯克縣的麥克白夫人》2016年莫斯科大劇院 [英字] D. Shostakovich - Katerina Izmailova Bolshoi_嗶哩嗶哩 (゜-゜)つロ 乾杯~-bilibili?

www.bilibili.com圖標

1937年,肖斯塔科維奇的《第五交響曲》(1937)首演後再次獲得普遍好評,他重新確立了他在俄羅斯音樂中的地位。

QQ音樂-專輯 ——肖斯塔科維奇:《第五交響曲》(1937)

1941年,德國入侵蘇聯,列寧格勒遭到圍困,期間肖斯塔科維奇創作了《第七交響曲》(1941)。次年,這部作品在蘇聯演出,引起巨大反響,他的這部作品成為了「反抗納粹的象徵」。

QQ音樂-專輯 ——肖斯塔科維奇:《第七交響曲》(1941)

1948年,蘇聯官方再次點名批評肖斯塔科維奇的音樂創作,指出他的音樂中有「錯誤的、反人民的形式主義傾向」。此後,主要從事兩方面的創作,一方面創作形式簡單、通俗易懂的作品,如:清唱劇《森林之歌》(1949)、康塔塔《陽光照耀著我們祖國》(1952);另一方面,創作符合自己創作追求的技術複雜、抽象深刻的作品,如:《第一小提琴協奏曲》(1948)、《第四弦樂四重奏》(1949)等作品(這些作品主要是在斯大林去世後上演的)。

在1953年,斯大林去世,結束了斯大林個人崇拜的時代,肖斯塔科維奇在8年沒有接觸交響樂體裁後,在這一年創作並演出了《第十交響曲》(1953),這部作品再次引起爭議,但並沒有得到官方的批評。

QQ音樂-專輯 ——肖斯塔科維奇:《第十交響曲》(1953)

1957年,肖斯塔科維奇獲列寧獎章。1958年,官方發表決議,糾正了1948年對肖斯塔科維奇等作曲家的批評。1957年,肖斯塔科維奇為紀念「十月革命40週年」創作了《第十一交響曲》(1957),為紀念列寧創作了《第十二交響曲》(1961)。

QQ音樂-專輯 ——肖斯塔科維奇:《第十一交響曲》(1957)

QQ音樂-專輯 ——肖斯塔科維奇:《第十二交響曲》(1961)

1961年,肖斯塔科維奇根據蘇聯詩人葉夫圖的詩作創作了《第十三交響曲》(1961),但因被認為觸犯當局而遭禁演多年。

QQ音樂-專輯 ——肖斯塔科維奇:《第十三交響曲》(1961)

1966年,國家授予肖斯塔科維奇「社會主義勞動英雄」稱號。作於1969年的《第十四交響曲》(1969)共11個樂章,有歌詞的,內容都與死亡有關,實際上是對所處時代的一種隱性的抗議。《第十五交響曲》(1971)交響曲也是他十分優秀的作品,是肖斯塔科維奇對一生交響樂的總結。

QQ音樂-專輯 ——肖斯塔科維奇:《第十四交響曲》(1969);《第十五交響曲》(1971)

他的晚期作品中在音樂風格方面,探索了無調性的語言,如《小提琴奏鳴曲》(1968)、《第十二絃樂四重奏》(1968)都有一個十二音的主題。但無調性和調性在他的作品中經常是並置在一起的,而且最後總要回到調性。

肖斯塔科維奇的創作體裁涉及各種門類,如歌劇、舞劇、大合唱、為各種樂器而寫的協奏曲、鋼琴與弦樂室內樂、弦樂四重奏、鋼琴獨奏、電影配樂(36部)、戲劇配樂(11 部)、各種聲樂曲等,不過,他主要還是作為20世紀少有的交響樂作曲家聞名於世。

(二)普羅科菲耶夫

謝爾蓋·謝爾蓋耶維奇·普羅科菲耶夫(Sergei Sergeyevich Prokofiev,1891—1953)俄羅斯地區作曲家。

普羅科菲耶夫生於烏克蘭,3歲時和母親學習鋼琴,5歲半開始作曲,9歲時完成了一部歌劇。11歲和作曲家格里埃爾(Reinhold Clere,1875—1956)學習。13歲,進入彼得堡音樂學院,入學後主要和裏姆斯基-科薩科夫和和李亞多夫學習作曲技術理論。1909年修畢作曲學業後後,繼續學習鋼琴和指揮,於1914年畢業。在校期間,普羅科菲耶夫在學習傳統作曲技術的同時,也廣泛接觸現代音樂。在他早期的創作中,體現出了他的探索與突破,他色彩化的和聲和粗狂的節拍節奏是他這一時期作品最大的特色,代表作品有:《第一鋼琴協奏曲》(1911)、《第二鋼琴協奏曲》(1912—1913,1923年修訂)、《第二鋼琴奏鳴曲》(1912)等。

QQ音樂-專輯 ——普羅科菲耶夫:《第一鋼琴協奏曲》(1911)

QQ音樂-專輯 ——普羅科菲耶夫:《第二鋼琴協奏曲》(1912—1913,1923年修訂)

QQ音樂-專輯 ——普羅科菲耶夫:《第二鋼琴奏鳴曲》(1912)

從1916年開始,普羅科菲耶夫開始醞釀《古典交響曲》(1916—1917),作品於1918年首演後獲得巨大成功。作品採用的是古典主義時期音樂的語言,平衡、清新、優雅。這部作品與新古典主義暗示了20年代的新古典主義的發展。1918年,普羅科菲耶夫離開俄羅斯,來到美國。來到美國後,普羅科菲耶夫的創作和演出受到冷落。期間普羅科菲耶夫創作了《第三鋼琴協奏曲》(1917—1921)。

QQ音樂-專輯 ——普羅科菲耶夫:《古典交響曲》(1916—1917)

QQ音樂-專輯 ——普羅科菲耶夫:《第三鋼琴協奏曲》(1917—1921)

1923年,他從美國來到巴黎,作為鋼琴家、作曲家兼指揮家到歐洲進行音樂活動。在法國期間,普羅科菲耶夫創作的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是《第二交響曲》(1925),這部作品與《古典交響曲》的風格截然相反,採用了極度不協和的音程和和絃。1934年,普羅科菲耶夫回到俄羅斯,受到蘇聯政府和人民的歡迎。

QQ音樂-專輯 ——普羅科菲耶夫:《第二交響曲》(1925)

在回國後,普羅科菲耶夫進入到了多產時期,創作了許多重要的作品。這一時期,普羅科菲耶夫在重視簡樸、抒情、旋律性的音樂創作風格的同時,也保持了他早期怪誕的音樂創作特徵。電影配樂《基熱中尉》(1934,後改編成交響組曲)是他回國後的第一部作品。此後創作了不少代表性作品,比如:舞劇《羅密歐與朱麗葉》(1936)、《灰姑娘》(1944),交響童話《彼得與狼》(1936),《第二小提琴協奏曲》(1935),《第五交響曲》(1944)、《第七交響曲》(1952)等等,都受到好評。1943年,憑藉《第七鋼琴奏鳴曲》(1943)獲斯大林獎。

S.普羅科菲耶夫芭蕾舞劇-ROMEO AND JULIET羅密歐與朱麗葉 03.01.2013 1080p高畫質 高音質_嗶哩嗶哩 (゜-゜)つロ 乾杯~-bilibili?

www.bilibili.com圖標【藍光原盤 1080p+】芭蕾舞劇 《灰姑娘》 - 普羅科菲耶夫 / Cinderella by Rudolf Nureyev_嗶哩嗶哩 (゜-゜)つロ 乾杯~-bilibili?

www.bilibili.com圖標

QQ音樂-專輯 ——普羅科菲耶夫:交響童話《彼得與狼》(1936)

QQ音樂-專輯 ——普羅科菲耶夫:《第二小提琴協奏曲》(1935)

QQ音樂-專輯 ——普羅科菲耶夫:《第五交響曲》(1944)

QQ音樂-專輯 ——普羅科菲耶夫:《第七交響曲》(1952)

QQ音樂-專輯 ——普羅科菲耶夫:《第七鋼琴奏鳴曲》

普羅科菲耶夫成了愛好古典形式的但具有浪漫主義傾向的作曲家。他的音樂通俗易解,同時又有精湛的作曲技巧,既能為愛好音樂的廣大聽眾所歡迎,又受到專業行家們的讚賞。跳進的旋律,粗狂的節奏始終是他的最大特徵。

(三)布里頓

本傑明·布里頓(Bernjamin Britn,1913—1976),英國作曲家。

布里頓生於英國,7歲時可以閱讀交響樂和歌劇總譜,14歲時已創作了很多作品。1930年,17歲的布里頓進入皇家音樂學院學習。畢業後,為電視、話劇、廣播創作了大量音樂。積累豐富的創作經驗。1939年,布里頓來到美國,二戰爆發後,布里頓決定回國。1942年,布里頓回到英國後,積極投身於創作和演奏活動中。布里頓的音樂創作主要集中在歌劇管絃樂

歌劇作品:他在1945年創作的歌劇《彼得·格蘭姆斯》(1945)表現了個人與社會的矛盾與衝突,最終釀成悲劇的故事,成為20世紀最成功的歌劇之一。其他的歌劇還有:《比利·巴德》(1951)、《螺絲的轉動》(1954)等。

https://v.qq.com/x/page/y0881fwbxua.html ——布里頓:《彼得·格蘭姆斯》(1945)

https://v.qq.com/x/page/p08427vw5ii.html ——布里頓:《比利·巴德》(1951)

https://v.qq.com/x/page/i3040ym22pc.html ——布里頓:《螺絲的轉動》(1954)

管絃樂作品:布里頓比較重要的管絃樂作品有:《布里奇主題變奏曲》(1937,他早期的成名作)、《青少年管絃樂隊指南》(1945)、《春天交響曲》(1949)、大型聲樂器樂曲《戰爭安魂曲》(1962)等。

QQ音樂-專輯 ——布里頓:《布里奇主題變奏曲》(1937)

QQ音樂 ——布里頓:《青少年管絃樂隊指南》(1945)

QQ音樂-專輯 ——布里頓:《戰爭安魂曲》(1962)

整體來看,布里頓的音樂以傳統作曲技法為基礎,廣泛採用各種現代手法進行創作。他較少採用結構複雜的曲式,偏愛變奏手法。其音樂基本上是抒情性的,質樸且有現代氣息。

(四)蒂皮特

邁克爾·蒂皮特(Michael Tipet,1905—1998),英國作曲家。

蒂皮特生於倫敦,1923年,18歲的蒂皮特進入皇家音樂學院學習,1928年畢業。畢業後的蒂皮特在創作上一直沒什麼起色,直到34歲時創作的才創作出了比較成功的作品《雙弦樂隊協奏曲》(1939,1940年首演)。

同期創作的清唱劇《我們時代的孩子》(1939—1941,作曲家自撰腳本)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作品主要講的是一位猶太少年與納粹軍隊之間的矛盾衝突,在首演後獲得巨大反響。

https://v.qq.com/x/page/i01441pceej.html ——蒂皮特:清唱劇《我們時代的孩子》(1939—1941,作曲家自撰腳本)

此後,蒂皮特還創作了《第二交響曲》(1957)、歌劇《普里阿摩斯國王》(King Priam,1958—1961)、歌劇《堅冰消融》(The lce Break,1977)、《第四交響曲》(1977)等。

https://c.y.qq.com/base/fcgi-bin/u?__=Nq5JRwu ——蒂皮特:《第二交響曲》(1957)

https://c.y.qq.com/base/fcgi-bin/u?__=fHjJRw2 ——蒂皮特:《第四交響曲》(1977)

蒂皮特的音樂創作十分關注社會性題材,在他早期的作品中十分注重對情感的抒發,而從《第二交響曲》開始,他的創作似乎更加註重對作曲技術的探索。

十、微分音音樂

小於半音的音程被稱作微分音(microtone),用微分音作成的曲子被稱作微分音音樂。微分音音樂出現於20世紀20年代,其中的代表人物是作曲家哈巴

奧斯·哈巴(Alois Haba,1893—1973),捷克作曲家。

哈巴早期畢業於布拉格音樂學院。他最早使用微分音的成熟作品是《第三絃樂四重奏》(1922),值得一提的是,微分音音樂需要特製的樂器進行演奏,在20世紀的樂器工藝技術,已經達到了可以演奏微分音的水準。布里頓將微分音奏曲技術廣泛應用於不同體裁的創作中,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歌劇《母親》。歌劇共十場,取材於捷克民間生活,表達了對母愛的歌頌,採用四分之一音體系進行創作。哈巴於1924年在布拉格音樂學院創建了微分音音樂系,從事教學和教學工作。

微分音音樂的困難在於樂器的構造和調音的方法,但這些困難在後來的電子音樂中很容易解決,所以微分音音樂在音樂歷史中的影響不大。

十一、噪音音樂

噪音音樂(musicofnoise)由噪音所組成,沒有固定音高,音的振動是不規則的。噪音音樂是未來主義思潮在音樂上的主要表現。未來主義是20世紀初在義大利興起的文藝運動,它否定傳統,宜傳未來藝術的新思想,強調錶現現代機械文明等,開始主要反映在繪畫領域,後來拓展到音樂之中。

未來主義在音樂上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義大利發明家、畫家、作曲家魯索洛(Luigi Rusolo,1885—1947)。他十分提倡把噪音加入音樂之中,他把噪音分成六類,即

1.轟隆聲,霹靂聲,爆炸聲,嘩啦聲,飛濺聲,咆哮聲;

2.吹哨聲,嘶嘶聲,噴氣聲;

3.颯颯聲,淙淙聲,咕嚕聲,忙亂聲,潺潺聲;

4.尖銳聲,呼嘯聲,沙沙聲,吵鬧聲,癖嘛啪啪聲,摩擦聲;

5.金屬、木頭、陶瓦的敲擊聲;

6.動物和人的聲音∶呼喊,尖叫,呻吟,大哭,大笑,喘息,嗚咽。

利用噪音音樂觀念創作了《汽車與飛機的集會》(1913—1914)等作品,但後來因為社會對這種音樂的普遍排斥,魯索洛停止了噪音音樂的創作。

在這一時期,法國作曲家瓦雷茲雖然不搞噪音音樂,但在他的一些作品中會使用不同的打擊樂來豐富作品的音色,這使他的創作具有潛在的噪音音樂特質。

埃德加·瓦雷茲(Edgar Varese,1883—1956),法國作曲家。

瓦雷茲生於法國,1907年去德國。他廣泛了解當時的音樂流派,最後形成了自己的音樂創作觀念。他認為音樂需要依靠節奏和音響來組織,而不是旋律與和聲。所以,他根據不同的打擊樂器創作了不少作品,第一首大型樂隊作品《美洲》(1921),用了20件打擊樂器。其他作品有:《電離》(loniation,1929—1931)、《比重21.5》(1936)等。

QQ音樂 ——瓦雷茲:《美洲》(1921)

QQ音樂 ——瓦雷茲:《比重21.5》(1936)

《電離》(1933)為13名打擊樂演奏者而作,用了40件打擊樂和兩個警報器,是瓦雷茲最著名的一部作品。它沒有旋律、沒有和聲,只有不同的打擊樂音色。

QQ音樂 ——瓦雷茲:《電離》(1933)

瓦雷茲此類作品不多,多數作於20世紀20、30年代,但在當時因為演出和指揮難度大,很少有演出。50年代,開始他的作品開始逐漸受到重視,同時隨著電子設備的出現,瓦雷茲也利用電子設備,創作了如《沙漠》(1954)、《電子音詩》(1957)等電子音樂作品。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DQyOTY0MjEyNA==.html ——瓦雷茲:《電子音詩》(1957)

十二、整體序列音樂

在勛伯格的十二音體系中,「序列」一般只應用於音高,而將十二音的作曲手法不只用於音高,同時還應用於時值、音色、織體、和力度等方面的音樂,就叫做「整體序列音樂」。

美國作曲家巴比特(Milton Babbitt,1916—2011)首次在《三首鋼琴作品》(1947)中在音高和時值中運用序列。整體序列音樂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法國作曲家奧利弗·梅西安(Olivier Messiaen,1908—1992)。

梅西安生於法國,11歲進入法國巴黎音樂學院學習,23歲年畢業。1939年,梅西安入伍,不久被俘,被俘期間他創作了《世界末日四重奏》(1941)。

QQ音樂-專輯 ——梅西安:《世界末日四重奏》(1941)

1942年,被釋放的梅西安成為巴黎音樂學院教授。從1948年開始,梅西安開始探索序列音樂技術。於1949年 ,他採用整理序列手法創作了鋼琴曲《時值與力度的模式》(1949),並指導學生在佈列茲(Pierre Boulez,1925—2016)完成了整體序列音樂《結構》。

https://v.qq.com/x/page/w0145ohskzo.html ——梅西安:鋼琴曲《時值與力度的模式》(1949)

在1953年開始,梅西安開始將創作中心轉為帶鳥叫的音樂,他採集了各種鳥的叫聲,並依此進行創作,代表作品有:大型鋼琴套曲《鳥鳴集》(1956—1958)、鋼琴和樂隊曲《百鳥蘇醒》(1953)、《異國鳥》(1955—1956),大型樂隊曲《時值色彩》(Chronochronie,1960)等。

QQ音樂-專輯 ——梅西安:大型鋼琴套曲《鳥鳴集》(1956—1958)

QQ音樂 ——梅西安:鋼琴和樂隊曲《百鳥蘇醒》(1953)

QQ音樂 ——梅西安:鋼琴和樂隊曲《異國鳥》(1955—1956)

QQ音樂-專輯 ——梅西安:大型樂隊曲《時值色彩》(Chronochronie,1960)

十三、偶然音樂

如果說整體序列音樂代表了極度剋制的音樂創作風格,那偶然音樂就代表了極度自由的創作風格。偶然音樂是指對作品的創作和表演不加控制,憑藉偶然、隨機、不確定因素進行創作的音樂。

偶然音樂的代表人物是著名的美國作曲家約翰·凱奇(John Cage,1912—1992)。

凱奇在1935年與勛伯格學習過作曲技術,在40年年代末進入哥倫比亞大學學習東方哲學與佛教禪學。從此,他開始了偶然音樂的創作。他根據《易經》創作了第一部偶然音樂作品《變化的音樂》(1951)、凱奇在作品中靠扔硬幣和查八卦來決定音樂的音高、時值等因素,所以缺乏「可聽性」。50年代起,凱奇開始用偶然方法與「混合媒體」(mixedmedia)結合起來,形成「即興混合媒體」(happening),他用這種創作方式創作了《水的音樂》(1952),這部作品為鋼琴而作,但是鋼琴家也在臺上做些動作,如從罐子裏倒水、在水裡吹口哨、擺弄收音機和撲克牌等,企圖使觀眾除了在聽覺上、也在視覺上得到樂趣。

凱奇在偶然音樂作品中,最極端的例子是《433"》(1952)。它是一首「無聲作品」(silence piece),鋼琴家上臺以後並不彈奏,只是在三個樂章(分別為140"、223"和030")開始時做出關上和打開琴蓋的動作。10年以後的《000"》(1962),也稱《433"第二號》沿續這一創作模式,凱奇在表演時在臺上切菜,把菜放在攪拌器裏,喝菜汁等。各種動作的聲響都通過擴音器在大廳裏播放。

https://v.qq.com/x/page/r0143s78e0w.html ——凱奇:《433"》(1952)

凱奇的音樂其實折射出他的一種個人思想,即:「生活就是音樂,音樂就是生活。

十四、電子音樂

電子音樂是指一切用電子手段產生的音響製作而成的音樂。電子音樂在早期的代表人物是德國作曲家卡爾海因茨·施托克豪森(Karlheinz Stockhausen,1928—2007)。

施托克豪森早期在法國和梅西安學習作曲,後來回到德國進行音樂創作。他最具代表性的電子音樂作品是《少年之歌》(1956),這部作品既運用了電子音響,也運用了「具體音樂」(指用磁帶操作技術製成的電子音樂作品。)

QQ音樂 ——《少年之歌》(1956)

在後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電子音樂也隨之發展。60年代,電子合成器的出現簡化了電子音樂的過程,擴大了音色的可能性。80年代,MIDI鍵盤和計算機的發展,讓電子音樂的創作更加方便。

十五、新音色

在這一時期,很多作曲家不再受到傳統樂器音色的限制,開始追求「新音色」,在20世紀初瓦雷茲的《電離》(為13位打擊樂演奏者、鐵鑽和報警器而作,1933)和《電子音詩》(為磁帶而作,1958)已經體現了對新音色的追求。

其他對「新音色」進行探索的代表性作曲家有:

波蘭作曲家彭德雷茨基(K.Penderecki,1933—2020)的《廣島殉難者的悼歌》(1960)

潘德列茨基-廣島罹難者的輓歌_嗶哩嗶哩 (゜-゜)つロ 乾杯~-bilibili?

www.bilibili.com圖標

奧籍匈牙利作曲家利蓋蒂(Gyorgy Ligeti,1923—2006)的《大氣》(1960)

QQ音樂 ——利蓋蒂:《大氣》(1960)

克拉姆(George Crumb,1929—)的《遠古童聲》(1970)

https://v.qq.com/x/page/e030127juj0.html ——克拉姆《遠古童聲》(1970)

十六、簡約派

20世紀60年代,在紐約的一些視覺藝術家設計出了由簡單因素組成循環和重複的作品結構,被稱為「簡約派藝術」,這可能對音樂造成了影響。簡約派音樂是指不斷重複簡單音樂材料的音樂,在不斷重複的過程中,音樂的旋律、節奏、和聲和配器等方面會發生細微的變化。代表性作品有斯蒂夫·賴克(Steve Reich,1936—)的《鋼琴相位》(1967)

QQ音樂 ——斯蒂夫·賴克:《鋼琴相位》(1967)

QQ音樂-專輯 ——斯蒂夫·賴克作品集合

菲利普·格拉斯(Philip Glass,1937)的《沙灘上的愛因斯坦》(1976)

【菲利普·格拉斯】沙灘上的愛因斯坦 Einstein On The Beach_嗶哩嗶哩 (゜-゜)つロ 乾杯~-bilibili?

www.bilibili.com圖標

約翰·亞當斯(John Adams,1947—)的《尼克松在中國》(1987)等。

【亞當斯】尼克松在中國 大都會歌劇院高清直播 Met Opera Live in HD: Nixon in China 作曲家本人指揮_嗶哩嗶哩 (゜-゜)つロ 乾杯~-bilibili?

www.bilibili.com圖標

十七、新浪漫主義(後現代風格)

後現代風格是在建築中的一種風格,指可以在一個建築中可以運用所有時期的風格。這種觀念逐漸被應用於音樂。在音樂上,一些作曲家將不同時期的音樂素材融入到作品之中,同時加入個人的音樂風格,這一類作品通常被成為「後現代風格」音樂。因為由於這些作曲家十分青睞於吸收浪漫主義時期的音樂,所以他們的創作風格也被成為「新浪漫主義」

具體來講,新浪漫主義(neo romanticism)是誕生於20世紀70、80年代的音樂流派。一般來說,它要求音樂要以傳統和聲為基礎,注重情感的抒發,同時經常飲用19世紀浪漫主義時期作曲家的音樂材料,但它又經常在音樂中出現一些現代音樂元素。整體來說,新浪漫主義可以說是浪漫主義時期音樂與現代音樂的結合。代表性作品有:盧西亞諾·貝裏奧(Luciano Berio,1925—2003)的《交響曲》(引用了馬勒的《第二交響曲》的材料,1968);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MTQyMDA1NTM4OA==.html ——盧西亞諾·貝裏奧:《交響曲》

十八、第三潮流

「第三潮流」是指歐洲專業音樂創作中將藝術音樂與爵士樂相結合的音樂,由美國作曲家岡瑟·舒勒(Gunther Schuller,1925—)在20世紀50年代提出。其實在之前的斯特拉文斯基、米約、奧涅格、格什溫等作曲家的創作中已經將專業音樂與爵士樂結合,而舒勒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將這種創作模式進行推進和發展。第三潮流的代表性作品有:岡瑟·舒勒《變形》(1956)等。

QQ音樂——岡瑟·舒勒:《變形》(1956)

十九、拼貼

「拼貼」(collage)的概念最早用於視覺藝術,指把各種不一樣的材料拼貼在一起。這種觀念逐漸進入到音樂領域。「拼貼」音樂通常指把幾種出乎意料的、不協調的音樂素材結合在一起,這些素材通常來自西方音樂其他作品。這種創作手法並不是20世紀纔出現,其實早在中世紀法國的經文歌裏就已經有類似的創作手法了,只不過在20世紀這種手法作為一種音樂流派被提出。「拼貼」音樂的代表性作品有:彼得·戴維斯(Peter Maxwell Davies,1934—)的《瘋王之歌8首》(1969)等。

QQ音樂-專輯 ——彼得·戴維斯:《瘋王之歌8首》(1969)。


多看書,除了當代音樂史要熟練之外多看technique(包括composing和performing)方面的著作,這點很重要因為大多數當代音樂不再是光靠「主觀體驗」就能夠欣賞出大概(當然沒人能說清這種主觀欣賞能帶來什麼)的東西了

還有,當代音樂和傳統一些的音樂終究也是個一脈相承的關係,不要試圖把二者割裂開來——沒有傳統音樂的功底試圖直接進入欣賞當代音樂的行列,不是「目的性過強(裝b)」,就是收穫不會很豐富

這些僅供入門哈,想要master的話先去歐洲讀個作曲本科吧


如果想要聽一些現代嚴肅音樂,建議先把「古典的」古典音樂修好

這裡所說的「古典的」古典音樂,主要指從巴赫(巴洛克時期)到理查·施特勞斯(浪漫主義晚期)的曲子,也可以聽得更早一點--從約翰道蘭跟傑蘇阿爾多(文藝復興時期)或者中世紀時期的曲子開始聽。

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
理查·施特勞斯(Richard Strauss,1864-1949)
傑蘇阿爾多(Carlo Gesualdo,1561-1613)
約翰·道蘭(John Downland,1563-1626)

雖然時間跨度上很大,但你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浪漫主義晚期的德奧作曲家,特別是古斯塔夫·馬勒要認真搞一搞,因為馬勒的音樂與音樂觀基本上已經有現代主義的影子了,他影響了無數現代音樂的作曲家,並且比起同時代作曲家來說過渡的氣息更濃厚。

馬勒(Gustav Mahler,1860-1911)

其中馬勒的第七交響曲是他最先鋒的作品,幾乎可以認為是一部現代作品了。

然後就是深受馬勒影響的「新維也納樂派」,也就是勛伯格、

勛伯格(Arnold Schoenberg,1874—1951)

韋伯恩、貝爾格(Alban Berg,1885-1935)

右為韋伯恩(Anton Webern,1883-1945),左為貝爾格(Alban Berg,1885-1935)

等人的音樂,需要注意的是他們開創的「十二樂音體系」與「無調性音樂」,這很重要,後來的很多現代作曲家都會創作無調性作品。

(不過不建議輕易入門他們。)

我認為在馬勒之後出現的音樂大部分都是現代音樂了,特別是一戰之後。

不過還是有很多例外,

比方說愛德華·埃爾加與

愛德華·埃爾加(Edward Elgar,1857-1934)

約翰·愛爾蘭,

約翰·愛爾蘭(John Ireland,1879-1962)

雖然他們生活在20世紀初乃至20世紀60年代,但不能被認為是現代作曲家,而是浪漫主義作曲家。

同樣還有拉赫瑪尼諾夫我也不建議輕易把他放到現代作曲家的行列中去。

需要注意。

拉赫瑪尼諾夫(Sergei Rachmaninoff,1873--1943)

在打好早期古典音樂的基礎後,就可以入門馬勒之後的20世紀現代音樂了。

對於現代音樂,我覺得有必要引入俄羅斯作曲家施尼特凱提出的復風格主義(英文是Polystylism)這一概念,施尼特凱於1971年發表了《現代音樂中復風格的傾向》 這篇文章,首次提出了"復風格"這個術語。

施尼特凱(Alfred Schnittke,1934-1998)

施尼特凱認為,20世紀音樂的主要傾向就是復風格主義

有關復風格主義的準確定義,還是有一些爭論的。

復風格主義音樂的主要特徵是:

1.以原有的音樂作為創作素材,對其進行引用、變形、模仿、加工,使之形成新的要素。

2.以創作的風格作為計量要素調整。

3.用復調的思維對樂曲的運動與結構進行整體調整。

這的確並不好理解。

舉一個馬勒的例子好了。

馬勒第七交響曲的終樂章,也就是第五樂章,是個宏大的迴旋曲(Rondo),其中可以聽到瓦格納《紐倫堡的名歌手》第一幕序曲等音樂的旋律,這就是上面所說的「對原材料進行引用與加工」。不過至於特徵2與3在這裡表現得並不明顯。

(因此我們可以再次看到馬勒音樂中預示著現代音樂的東西,因而我說他是理解現代音樂非常重要的作曲家)

當然復風格主義最明顯的還是施尼特凱自己的音樂,我們之後再稍稍講講他。

這也是為什麼我想讓你先把最早的古典音樂聽熟悉,因為現代音樂很多都建立在它們身上。

關於入門現代音樂,就像前面所說的,盡量不要從十二樂音與無調性開始聽。也不需要一開始就瞭解太多有關樂派甚至作曲技巧的東西。

需要記住的是,越是離我們生活年代(也就是現在)越近的作曲家,他的音樂作品就越可能複雜、呈現出現代性(或在作曲家風格與作曲家之間形成復風格)

而且對於一個作曲家來說,越是他晚期創作的作品越是成熟,也越可能流於無調性與複雜性

因此建議從「早期的」現代作曲家的早期音樂開始聽。

比方可以從新古典主義開始聽:

新古典主義的作曲家有:

普羅科菲耶夫

普羅科菲耶夫(Sergei Prokofiev,1891-1953)

斯特拉文斯基

斯特拉文斯基(Igor Stravinsky,1882-1971)

肖斯塔科維奇(他早期的音樂算是新古典主義)

肖斯塔科維奇(Dmitri Shostakovich,1906--1975)

亨德米欣

(Paul Hindemith,1895-1963,也有譯作欣德米特的)

巴托克

巴托克(Béla Viktor János Bartók,1881-1945)

等人。

他們都算是第一代現代作曲家。

可以先聽熟他們其中一人的音樂作品。

當然同時期還有很對其他風格與流派的作曲家可以聽(比方說像美國作曲家安塞爾、漢森,匈牙利民族作曲家科達利,英國作曲家布里頓、威廉姆斯),可以自己發掘一下。

喬治·安塞爾(George Antheil,1900-1950)
霍華德·漢森(Howard Hanson,1896–1981年),他的作品現代性不太強,還是有很多浪漫主義晚期的影子。更多以音樂教育家聞名。曾任紐約羅切斯特伊斯曼音樂學校校長。與19世紀美國作曲家與音樂教育家佩恩(John Knowles Paine,1839-1906)一樣對美國音樂有重大貢獻。
科達利(Zoltán Kodály,1882-1967,好像也有譯作高大宜的)
本傑明·布里頓(Benjamin Britten,1913-1976)
沃恩·威廉姆斯 (Ralph Vaughan Williams, 1872-1958)

另外還有柏林的克洛爾歌劇院(Berlin Kroll Opera House)也很有趣。

The Berlin Kroll Opera House - The Middle of Germany (1990)_嗶哩嗶哩 (゜-゜)つロ 乾杯~-bilibili?

b23.tv圖標

它在20世紀20年代初-30年代中期是現代音樂的實驗室。

可以去看看它當年上演的那些曲目(比方說斯特拉文斯基的《俄狄浦斯王》)。

擔任克洛爾歌劇院音樂總監的是奧託·克倫佩勒,他當時堅持只指揮新的音樂作品。

最右為奧託·克倫佩勒(otto Klemperer,1885-1973),1928年在克洛爾歌劇院與杜伯格(中)、斯特拉文斯基(左)的合照。

除了上面提到的「第一代」現代作曲家,像剛才的施尼特凱其實都算「第二代」現代作曲家了。

他們大多數都是二戰與二戰後的人,又受到jazz、搖滾的影響,自然復風格主義傾向更強烈。

我認為二代作曲家還有梅西安、

梅西安(Olivier Messiaen,1908-1992)

沙格蘭

沙格蘭(Francis Chagrin,1905-1972)主要創作電影配樂

利蓋蒂、

利蓋蒂(1923—2006,Gyorgy Ligeti)

巴伯、

賽謬爾·巴伯(Samuel Barber,1910-1981)

魯託斯拉夫斯基

魯託斯拉夫斯基(Witold Lutoslawski 1913 - 1994)

等人。

而像潘德列茨基

克里斯托弗·潘德列茨基(Krzysztof Penderecki,1933-2020)

熱夫斯基

弗雷德裏克·熱夫斯基(Frederic Anthony Rzewski,生於1938年)

彼得·馬克斯韋爾·戴維斯

彼得·馬克斯韋爾·戴維斯(Peter Maxwell Davies,生於1934年),他著名的戲劇配樂,描寫喬治三世的《瘋國王的八首歌》(Eight songs for a mad king,作於1969年)運用了人聲極限處理法,真是酷炫極了。

沃爾夫根·裏姆

沃爾夫根·裏姆(Wolfgan Rihm,生於1952年)

戈雷茨基

戈雷茨基(Henryk Miko?aj Górecki,1933-2010),他的第三交響曲「悲歌」(Symphony No. 3, Op. 36,「Sorrowful Songs」,作於1976年 ) 有著100萬張專輯銷量,被認為是最熱銷的古典交響曲作品。

這些作曲家都算是「二代」晚期,甚至是「三代」作曲家了。

而且還有像約翰凱奇這樣滿腦子都是新東西的古典先鋒實驗派作曲家(因而他基本上創作的都是實驗音樂)。

約翰凱奇(John Cage,1912-1992)正在調試實驗鋼琴(或預製鋼琴),這種鋼琴被作曲家在琴絃上加置了螺絲釘等雜物,以此來創造出一種新的鋼琴音色。凱奇的實驗鋼琴具有打擊樂性。

如果你連一位一代作曲家都沒怎麼瞭解的話,聽這些二代、三代作曲家就更是麻煩了。


雖然剛剛說到了這麼多現代作曲家,你一定感到聽這些音樂會很困難。

其實不是這樣,最基礎、最簡單、最重要的還是多聽,最好就是依照時間順序來聽

多聽你就會逐漸熟悉現代音樂的「復風格」機制

就像很多人都喜歡聽米津玄師的曲子,聽多了他的曲子之後不用看作者都有辨別這首曲子是不是他創作的能力一樣。


寫了多字,累死我了。

什麼,你說我寫得很水?

這個嘛,我也沒有辦法,畢竟我本身就很水。

以上,

某懶人。

希望對答主有幫助


不管欣賞什麼,都離不開好聽這個標準。

這也就是可聽性性的問題。當代嚴肅音樂很多都不好聽,這個不管是普通人還是音樂學院的作曲系學生都是一致的。不好聽就是不好聽,這和所謂的音樂審美無關。那些因為音樂審美的原因而覺得不好聽的音樂和真正難聽的要死的音樂還是有本質區別。

所以說,你覺得什麼好聽就聽什麼,別勉強自己,折磨自己。我們曲式老師向民自己都說了,哪怕在歐洲,真正喜歡當代嚴肅音樂的普通人,恐怕也不多。那些經常去當代音樂的作品音樂會上的,不超過50個。其他的全是作曲專業的人士。

至於有答主提到的,欣賞當代音樂要閱讀譜面這個問題,更是本末倒置。現在有的作曲家成了繪畫藝術家,只追求譜面好看,完全不關心實際的音響。這種畸形的音樂創作,普通人大可不必為其買單。

所以,欣賞當代音樂不是不行,選自己喜歡的好聽的聽就可以了。不喜歡沒必要強行聽。也不要去強行追求什麼意義,讓自己「聽懂」音樂,真沒必要。聽音樂就是放鬆的,把聽音樂當成學術研究,是我們作曲專業要做的事,這對普通人來說是很累很不享受的,久而久之也就不想聽了,反而有害。

附:我覺得比較好聽的現代音樂,聽著老得勁兒了哈哈。

分享Various Artists的單曲《Quatuor pour la fin du temps, Quartet for the End of Time: Intermède》https://y.music.163.com/m/song?id=22515540userid=561987086 (@網易雲音樂)

分享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Sir Georg Solti的單曲《Music for Strings, Percussion and Celesta, Sz. 106:2. Allegro》https://y.music.163.com/m/song?id=38554362userid=561987086 (@網易雲音樂)

分享Dirk van de Velde/Rubio Quartet/Peter Devos/Dirk van de Hauwe/Marc Sonnaert的單曲《String Quartet No.9 in E flat major Op.117 (1964):Allegro》https://y.music.163.com/m/song?id=1270764userid=561987086 (@網易雲音樂)

分享中國國家交響樂團的單曲《郭文景:蜀道難 (指揮:邵恩 男高音:李初建 / 1987年中國唱片錄音)》https://y.music.163.com/m/song?id=419485707userid=561987086 (@網易雲音樂)


聽!使勁聽!別一上來就整勛伯格十二音還是Babbitt什麼的

陳其鋼— 逝去的時光

Corigliano— red violin

ligeti— chamber concerto

grisey— vortex temporum

都很好聽

再不行就從早一點的肖斯塔科維奇開始聽吧

Shostakovich—cello concerto, viola sonata

britten—Cello suite, Four sea interlude

Stravinsky—rite of spring

copland—Appalachian spring

rochberg—string quartet no 6

都很好聽

多聽就好了

聽多了這個聲音就是你所熟悉的了

人總是更容易喜歡熟悉的東西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