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馬黨,時常會爬趟坡,走石子路。在公路上往往有些力不從心想騎起來更輕鬆更快些

其實我很窮的阿,上個問題是換配件還是換整車相信都看到了吧,預算只有5k,公路入門都算不上呀,看樣子我還是安生點吧。另外大神們把車子整體拆開,車架子得劃痕打磨上蠟,腕組,中軸,前後花鼓整體打開清洗上油,車子每個配件的清洗,維護。 這個坑可以入嘛?


何苦呢。鴨嘴獸雖然是哺乳動物 但是從很多角度看都像鴨子啊

話說我還真就一直想試試用山地車架組臺公路。

我自己山地和公路都有,遇到過因為山地車把太寬,被堵在車流中的蛋疼,也遇到過騎公路車不小心跑進一條爛路,進退兩難的尷尬。

其實按照我個人的騎行風格,越野公路最合適,但在國內過於小眾,不大好買。

簡單總結一下:A) 不需要山地車那麼強大的越野能力,也不需要公路車的極速;B) 需要彎把的舒適和苗條,還需要在公路上比較輕快的同時能具備應付爛土路的能力。C) 我對自己的控車能力比較有自信。

所以,我想要的車應該有:

1. 彎把

2. 大齒比範圍3. 700CX30~45mm的輪胎4. 碟剎5. 碳架碳圈

6. 小行程叉子或硬叉

由於普通公路架子不適合寬外胎,排泥能力也差,越野公路架子又不好找,所以27.5的山地車架成了首選。

這樣花鼓的選擇也變得簡單,普通山地花鼓就可以。叉子還沒想好,小行程的LEFTY或者LAUF都不錯,就是太貴了,寬一點的硬叉也在考慮範圍內。

按照我平時的速度,32~46T的牙盤配11~36T的11速飛輪比較合適,上下坡兼顧,檔距也不大。不過很多山地車架裝不了太大的牙盤,要注意。公路後撥貌似不支持這麼大的飛輪,如果選山地後撥要考慮和手變的匹配問題(貌似SRAM的公路和山地拉線比一樣?希望有大神解答)。

剎車BB7即可,安裝和維護都簡單,也不需要昂貴的液壓手變。為什麼不用吊剎或C夾?現在的山地車架基本裝不了;碟剎壽命長,耗材便宜,不怕泥水……以上只是一些想法,尚未付諸實踐。不要拘泥於車子的"血統"是否純正,更不要一切向專業騎手看齊。PRO們能騎著公路車一口氣跑完200多公里的"搓衣板路",但我沒有那樣的鐵屁股。我也知道這樣的"四不像"沒公路車快,但我不能保證總能跑在環法那樣的路上。綜上,適合的才最好。當然這不是說"寨車"、"神車"也能行。
你的預算,都足夠買越野公路了(cx),而且還比你花錢改的山馬好騎,並且完全能勝任簡單的越野路況

瀉藥。

其實很簡單,換公路輪組,公路牙盤,飛輪,換硬叉,三件套可換可不換。

但這樣,大改之後也還是幹不過公路 (發動機一樣的情況下) ,畢竟風阻和剛性就決定了大多因素。

其實山馬就是車手的一個過渡期,之後轉型,因為山馬之後會面臨兩個選擇 : 一是 公路,二是 軟尾。

suv怎麼改的更像跑車?

別折騰,山地永遠改不成公路。考慮入臺公路吧,這纔是山馬最後的歸宿。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