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過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應該秉持怎樣一種心態去讀呢。


《烏合之眾》真的值得讀嗎?

《烏合之眾》被很多人奉為經典,甚至有不少人聲稱全程是跪著讀完的,引發無窮回味。但一本書能否被奉為經典,不應該是靠大家的讚賞,而在於它傳達的思想是否能打破時空的局限,即使是處於不同時代的讀者,依舊能產生強烈的共鳴。從這個角度分析,《烏合之眾》或許不具備這樣的能力。

首先,就寫作背景來看,《烏合之眾》寫於1895年的法國,那時候的法國,在過去的一兩百年,先後經歷了啟蒙運動、大革命、七月革命、第二、第三共和國建立等國家巨變事件。法國社會民主和共和思想逐漸蔓延,傳統權威和信仰崩塌,群體在反反覆復的革命浪潮中,變得野蠻、極端、盲從。因此,在特定的時代背景下,書中所描述的群體表現出來的衝動、多變、易怒、情感容易簡單化和誇大化等特點也就不足為奇了。這一觀點套在現在社會的多數群體當中,都頗具偏見,因某一愛好而集結在一起的某個群體,你能臆斷說是衝動無頭腦的嗎?這就是這本書的時代局限所在。

其次,《烏合之眾》的作者勒龐在書中的描述帶有強烈的階級色彩。勒龐是當時法國的一名保守派社會精英代表,在目睹了法國的這一系列變革之後,內心夾雜著惶恐和抵觸情緒,撰寫此書旨在批判群體的無知,言辭表達具有濃厚的階級優越感,很難代表底層階級的真實想法,不具有說服力。

再次,內容上,勒龐所定義的群體是為了某一具體的目標而聚集在一起的一群人,群體一旦形成後,群體中人的思考、感覺和行動的方式,會和這個人獨處的時候完全不同,一旦產生行為,就直接演化成「烏合之眾」,智商降為零,猶如白痴。你細品,是否有一種罵人的意味?我們之所以會認同這本書的思想,大部分人應該是對應了當今的網路社會,一旦發生爭執,很多網友確實如勒龐所描述的那樣,失去理智。但個例畢竟是個例,走出網路,回歸生活,當一個真實的事件發生的時候,即使你正處於群體之中,你真的會不顧一切盲目從眾嗎?

最後,最重要的是,整本書幾乎沒有任何的系統研究、調查論證,都是採用直接的「斷言、重複、傳染」的傳播方式進行敘述,觀點偏頗語言偏激,又缺乏論證,無理無據,今天是否適合廣大書友借鑒吸收,我是持保留意見的。如果一味無條件讚歎,恐會陷入另一個極端,因此閱讀也需要考察其必要性,不能一味追「經典」。

說了這麼多,勒龐的思想之所以至今還能被大眾廣泛認可及傳播,與其在書中多次的斷言、重複其觀點是分不開的,因為這種表達方式確實更能煽動大眾的情緒,不知不覺被其感染,所以,經典的寫作方法與經典的內容,哪個才是我們更應該追捧的?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


不是值不值得的問題,讀書沒有值不值一說。只是我極不推薦缺乏一定人文社科知識的人開篇就讀這本,尤其是處於國內的環境里,很多人太容易對這本書的內容全然接受了。

這本書尷尬的地方就在於它更相當於一篇「陣營」爽文,或說「黨報宣傳冊」——排他、唯一,所做的不是論證,不是闡釋,而更多是「煽動」——哪怕時間平移到一百年前。

勒龐最大的問題不(僅)是時代的局限性,他的研究方法就算在當時也飽受詬病——麥克萊蘭說他「徑直擷取其他學者有關群眾的最悲觀言論,從中提煉出他自己的理論」。作為學術文本它缺乏客觀論證,完全依賴主觀臆斷,並且堆砌素材,或用極個別的例子來迎合自己的臆斷(先射箭後畫靶)。靠激進的「陣營」劃分,以「人海戰術」論證真理——參照物與標準線一齊歪斜。如果說我們依據一個偏見來印證另一個偏見,那得出的也只能是偏見。

是而他的斷言式寫作,雖然金句頻出,看上去擲地有聲,但論述方式依然是簡單粗暴且過時——貶低「民智」,否定「群體運動及其目標」,唯精英主義的視野會掩蓋很多的「正當性」存在,從而達到一種政治輿情對群體的控制,即——將人的質疑和抵抗消解。

何謂「烏合之眾」?這本書提出了一種唯心的流派,與一種陣營的分割,卻並未給出任何區分「群體」與「個體」的標準——甚至它們都並不是統一的,而是根據作者的主觀立場的變換而隨意變換,比如一開始作者提出群體是「擁有共同目的人的集合」,而後來又變成「民族」。作者調用了語義的準確性來反覆加註自己的論斷,用一種俯視的、不由分說且直白而不間斷的「重複」,讓你確信:群眾愚昧無知,真理只存在於少數人之中,而相信他的「你」就是這「少數」之一。

是而作為「少數」之一的「你」如此快樂,如此輕鬆就擁有了「真理」,每一個讀過它而讚不絕口的人都覺得自己是那唯一的「例外」——而除自己以外的人都是貨真價實「烏合之眾」。這是非常尷尬的一件事。

因為如果讓勒龐的迷霧散去,我們不難發現,這樣邏輯的成文,我們其實如今也有——比如當年咪蒙寫的那些10w+的公號文:「我有一個朋友」、致敬「賤人」,然後販賣焦慮。


一本一百多年前的群體心理學書了,就我個人覺得其中很多觀點已經不能與時俱進了,作者在書中主要是以論文的形式來論證自己的觀點。我看了這本書後,感覺也學到了許多東西,其中有能汲取的營養也有跟不上當下時代的東西,其中取捨看個人了。書不是很厚,認真讀且時間充足,兩三天就可以看完。硬要說值不值得讀,就我個人而言不是很推薦


值得。

我只談個人的感受。

確實,這本書的觀點比較落後和泛化。作者帶有一定的情緒性和立場性,論證也比較粗略稀疏,裡面一部分觀點也站不住腳。它更多像是一種經驗性的表達。作為一本社會學學術著作,他本應更理性、更嚴謹。

但是,他的視角,啟發我很大。那就是:我們不能用評價個人的方法,來評價多人形成的整體,不管是評價一個組織,還是評價一群持有特定觀點、分享特定利益的人。

作者沒有解釋其中的原因,他認為群體是非理性的、極端的、混亂的。我們暫且不評價他的用詞,我只是看到,他用評價個人的詞語用在一群人身上,出現的這種不調適感和憤世嫉俗,是有結構性的原因的。

為什麼某個明星的粉絲和黑子常常出現如此激烈地爭吵?他們為何對同一個人持有完全不同的觀點?他們為什麼總是抓住對方陣營中最不恥的行為加以抨擊?

為什麼女權和反女權的對立看似無法調和?

為什麼理性善良的個人聚集在一起可能造成暴亂,成為魔鬼?上個世紀的文()革如何理解?傷痛文學的反思是否到位?

作為管理者,如何調配一個整體的行動?如何理解個人在集體中的處境和壓力?

這都是《烏合之眾》能讓你思考的問題。

我的結論是,如果你關心這些問題,那麼這本書絕對值得讀,因為他給了你新的視角。但是你必須比作者走得更遠。


很薄,讀了試一下吧。這是在我們老師要求書目的選讀里的,我是讀了幾本相關的書再看的這本,覺得內容上相對來說淺顯易懂。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好像只有我看不下去這本書的言辭。。。看到對女性的藐視的言語就不想看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