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明朝是一個非常蒙古化的朝代,思想文化制度大多照搬蒙古,而沒能繼承宋朝的制度文化,導致中國開始落後,封閉。而明末時期中國已經最大程度的向宋文明迴轉,但後來明室傾覆,再後來清朝入主導致中國繼續偏離宋文明,結果是讓中國更加專制更加封閉。請問應該如何評價這種說法呢?


不同王朝肯定有相似的慣例,而侵略者王朝由於自身落後,在管理漢人的方面必然會沿襲一些漢人王朝的習慣,但這只是表面上的。

好比近代滿族學者號稱的清隨明制,明和清表面政府結構相似,其實內在人員組成和運行邏輯完全不同,這種說法不過是掩蓋滿人的侵略者身份罷了。舉個例子,滿清的財政流向,大頭就是八旗的花銷,即滿清王朝的存在就是為了剝削漢人供養滿人。

所以題目的這個說法即不懂蒙元的運行邏輯,也不懂明朝的,看似學術,其實純粹欺負老百姓讀書少。


這個說法太簡單粗暴了。

明朝初年和中後期不一樣(哪個事物都是如此),怎麼能一概而論呢,這不是專業和智慧的研究問題方式


1,明朝制度有一部分是承襲元朝,這一點是事實。但絕不能說明朝是一個蒙古化的朝代。眾所周知,元朝將其臣民分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前兩種是上等人,後兩種是下等人。第三等「漢人」,是指在蒙古征服以前,生活在中國北方的人,包括契丹人、高麗人、女真人,以及曾在金國統治下的漢人。第四等「南人」,就是南宋治下的漢人。也就是說,元朝制度的一個根本點,是對整個漢民族進行系統性的奴役與歧視。所以,無論如何,不能說明朝是一個蒙古化的朝代。

2,朝代更迭之際,會有劇烈的社會變革,但制度的演進,其實是緩慢的。由漢至唐,由唐至宋,由宋至明。假如只看各朝制度最獨特的部分,做時間跨度很大的比較,那麼每個朝代都迥然不同。假如時間跨度小一些,比如從漢末到魏晉,從南北朝到隋唐,從唐末到宋初,這樣比較就會發現,雖然王朝已經換了姓氏,制度變化其實不是很大。

3,當時蒙古人雖然已被逐出中原,但他們畢竟在這遼闊的疆域上,統治了百餘年(從忽必烈入主中原算起),百姓對元朝的制度,已經比較熟悉了。假如明朝剛一建立,就重新設計所有制度,百姓也會感到變化太大,難以適應。沿襲一部分前朝制度,既便於統治,對百姓也是很有利的。

4,明朝相距宋朝,已有百年,要求明朝去繼承宋朝制度,實在是過分。而且宋朝冗官冗費積貧積弱三百年,終於被異族消滅,其制度已被證實可以淘汰了。

5,明朝是否很落後,這一點還有待商榷。先假定確實很落後,那也不能推定,這居然是因為沒有繼承宋朝制度而導致的。假如實行宋朝制度,就必然先進強大,那麼宋朝為什麼亡了呢?

6,網上許多對宋朝文明的讚頌,可以說都是基於幻覺做出來的。我當然不是說宋朝一無是處,而是說遠沒有他們吹噓的那樣輝煌。

這裡引一篇我在別的問題下的舊回答:《宋朝知識分子的十種死法》。裡面談到了宋朝知識分子的生存狀態,可以讓一部分人清醒一下。

司馬少:如何評價袁騰飛「我可能生錯了地方,想穿越回宋朝,那裡對文人最友善」的言論??

www.zhihu.com圖標

7,鄰國的強弱,在很大程度上會決定一個王朝的思維模式。兩宋疆域狹小,與外族作戰,始終大喫其虧。這一不幸,反應到思想文化上,整體來說,宋朝是很小家子氣的。

8,相比之下,明朝的疆域、武功,直追漢唐。漢民族擺脫了異族的威逼、統治與歧視,漢文化得以復興。社會經濟也有很大發展。科舉制的興盛,使讀書人越來越多,書籍流傳越來越廣,學術討論不再是少數高門貴族的專利。這些難道不是值得稱讚的地方嗎?

我當然不是說明朝什麼都好,而是說評價一個王朝,要做到公允持平。宋朝有許多好的地方,也有不少壞的地方。明朝有許多壞的地方,也自然有不少好的地方。不能一說宋朝,就全是好處,一說明朝,就全是壞處。

9,明朝制度,有很多都是獨創的,既非繼承元朝,也非繼承宋朝。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朱元璋廢除宰相制度,並且要求子子孫孫都來遵守,絕對不可再立宰相。這一點對後來的政治走向,影響是非常非常大的。

自上古至元朝,每一個朝代都有其宰相制度。做宰相的人,其官名不一定是丞相、相國之類,但其職權很明確,那就是宰相作為政府首腦,天下大小事務,都由宰相來處理、負責。宰相做得不好,百姓可以罵他,皇帝可以罷免他。

到了明朝,沒有了宰相,那麼本來該由宰相來做的事,就變成得由皇帝親自來做。明太祖、明成祖父子二人,皆一代雄主,親自治國是勝任的,甚至遊刃有餘。可是後來的繼任之君,卻沒有這樣的天賦。

每天要看那麼多奏章,皇帝有那麼多時間嗎?看完了知道該怎麼批嗎?

治國需要政治才能,此前各朝,都是從大臣中挑選最優秀的人才來做宰相,皇帝只抓大事,不管小事。到了明朝,一切大事小事,都由皇帝親自做決定。皇帝不諳政事,也得硬著頭皮上,總不能自己罷免自己啊。於是任命了許多內閣大學士,來做自己的私人祕書。各種奏章,讓大學士先看,批好意見,寫在小紙條上,這叫做「票擬」,皇帝自己再照著小紙條描一遍,這叫做「批紅」。

這些大學士看起來像是宰相,其實與宰相迥然不同。最重要的一點,就在於他們沒有宰相的名分,天下大小事務,都不該他們來管,他們只是皇帝的顧問,可以出主意,不能直接管事。政策上的好壞得失,都該由皇帝自己負責。

明朝的皇帝,因為對政事不熟、不懂,也怕見大臣,爭論起來,也辯不過他們。而大臣不能直接擬定政策,他的一切想法,都需要先獲得皇帝的批准,才能作為政策去實施。

大臣要見皇帝,皇帝怕見大臣,二者要實現有效溝通,就不得不藉助太監。對大臣來說,太監是皇帝的代言人,儼然「真皇帝」。對皇帝來說,幾乎一切事都交給太監去辦了,太監成了「真宰相」。因此,明朝的太監專權,與歷朝歷代相比,就格外不同。

假如某個大臣,政治才能格外突出,甚至稱得上偉大,決定把朝廷大小事務都管起來,那麼他在當時也會遭到極大的非議,因為他事實上沒有許可權來管這些事。攻擊他的人,就會說他是個權臣。就像張居正那樣。

有些人將明朝後來的大臣執政,看作是宋文明的回歸,這基本可以說是胡扯。明朝後期這種狀況的出現,完全是時勢造成的,而不是對前前朝制度的拙劣效仿。

明朝廢除宰相制度,導致政治上出現了很大的弊病。但這些弊病,可以有別的方法來補救,並不是說一定得有宰相纔行。

每一個朝代,都會總結前朝失敗的經驗,修補制度漏洞,但新制度畢竟是第一回嘗試,又必然會出現相應的新漏洞。比如宋朝怕武將造反,制度上改成重文輕武、宦官統兵,其結果就是持續三百年捱揍嘛。

考慮到繼續說下去有跑題的風險,姑且就此打住。

10,明朝獨創的制度還有很多,有好有壞,這裡不多講了。總而言之,明朝維持了將近三百年的統一與太平,其制度不可能是完全照搬前朝。其文明程度,也不能簡簡單單一兩句話概括。像網上這樣一棒打死,將明朝說得這樣不堪,那是不負責任的。


你這個「傳統」是指什麼「傳統」?

這麼說恐怕不怎麼準確——從政治傳統和文化傳統來說,明朝更像是南宋。

明朝是中國古代中原王朝唯一的一個起於南方而得天下,並建都南方的政權。可以講,洪武政權在政治佈局方面,大體繼承了南宋的脈絡。這一政權發源特點對於明朝在北邊防禦體系的建設上,產生了一定影響。這便是在對外政策方面的內斂性。朱元璋在大體消滅北元主體力量後,便制定了「來則御之,去則勿追」的保守戰略。

按照黃仁宇的話來說就是

中國的「第二帝國」經過北魏北齊北周和隋的經始,有了唐朝的發揚光大,又經過五代十國的地方分權,和宋統之再統一。元朝的試驗,又沒有產生任何積極性的結果。等到朱元璋組織明朝時,他一方面好像行動自由,全帝國由他擺布;一方面他的視界也仍受近千年來歷史衍進的限制,因之他的作為,也仍無法超時代的發展了。

至於「宋明理學」、「宋明封建官僚制度」,核心內容大體上也是明承宋,和元朝相差甚遠。

——————————————

從制度來說明朝多承自金元,比如海禁。

【圖片】慶元路總管府銅權

慶元著名的玄妙觀也在這次倭寇侵掠活動中被燒毀。據虞集(1272–1348)《慶元路玄妙觀碑銘》載:

「島夷歲以土物互市,郡境吏卒侵漁之,不堪以忿,持所齎流黃等葯火城中。官府、故家、民居幾盡,觀亦與焉。蓋至大二年也。」《慶元路玄妙觀重修道藏記》也稱玄妙觀「入國朝,易今名。繼有倭夷之災,觀與藏俱毀。至大辛亥,呂真師既謀興復,首葺藏殿,置輪機,具像設。」據此可知,玄妙觀被倭寇燒毀,後又於至大四年重新修復。

為加強沿海戒備,至大二年,元朝江浙省從水路沿海萬戶府新附軍中調取三分之一,與陸路蘄縣萬戶府漢軍相參鎮守。至大四年十月,因「慶元與日本相接,且為倭商焚毀」,樞密院遂下令於「衝要去處,遷調鎮遏」,加強海防力量。延祐三年(1316),「大臣以浙東倭奴商舶貿易致亂」,遂奏請派遣漢卿宣慰閩、浙,撫戢兵民,海陸為之靜謐。延祐四年,王克敬被派往慶元「監倭人互市」。「往監者懼外夷情叵測,必嚴兵自衛,如待大敵」,王克敬到任後,實行懷柔政策,將衛兵「悉去之,撫以恩意,皆帖然無敢嘩」。

日本學者藤家禮之助認為至正年間日本商人焚掠慶元事件為「倭寇的前奏」,高榮盛進而認為該事件是一個明顯的信號或肇端,在一定程度上開啟了之後的一系列倭寇事件,為元代倭患的一個「標誌性起點」。

至正慶元倭患平息不久,慶元又爆發了另外一次嚴重的倭患事件。據元朝學者程端禮1344–1345年的記載:

初,倭寇來鄞,防禦之官控御無度,且啟肆慝,焚屋廬,剽玉帛,民甚患之。公鎮遏,嚴師控制,貿易持平,表之以廉介,懷之以恩威,乃俛首讋服,恭效貢輸之禮。嘗中夜倭奴四十餘人擐甲操兵,乘汐入港。公亟訊之,得變狀,徵所賂上官金還之。倭旋及昌國北界,擄商貨十有四,掠民財百三十家,渡其子女,拘能舟者役之,餘氓奔竄。公亟駕巨艦追之。進其酋長,諭之曰:「曩不軌,在律無赦。聖上仁慈,不忍殄殲。汝敢怙終,復肆蠆毒!汝亟用吾命,幸寬貸之。稍予遲違,則汝無遺類矣。」皆股慄戰恐,願盡還所掠以贖罪。公從之,遂招徠其民,給衣食,使之保聚,皆兩舉手,環公拜且泣曰:「吾父母也。

據目前所掌握的資料,這是最早明確使用「倭寇」一詞的中國文獻。文中所記的諤勒哲圖(1299–1344),圖伯特氏,世居燕山,祖上戰功顯赫,延祐庚申(1320)欽受符命授懷遠大將軍蘄縣翼上萬戶府、達嚕噶齊,正三品,不久又奉檄鎮海口,因功受賞,加授定遠將軍,至正甲申(1344)拜浙東道宣慰使都元帥加中奉大夫兼前職。程端禮「知公顛末最詳」,故撰文記述其生平。

結合上下文背景可知,此次倭寇事件大約發生在1320年代。因當時慶元地方官吏貪污腐敗,苛待日商,故引起後者憤而報復。當時進犯鄞縣的倭寇人數也頗多,一次就多達40多人,且攜帶利器,組織有方。倭寇流竄到昌國北界(今浙江嵊泗縣境內)後,搶劫了14處商家和130家民宅。倭寇不但搶商貨、掠民財,而且還焚屋廬、擄民人,給沿海居民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

泰定元年(1324)六月六日,倭寇進犯鶴沙(今屬上海浦東新區),殘殺居民達600人,瞿婦喬永貞氏拒辱反抗,後死於倭寇刀下。趙天放歌頌其氣節曰:「倭賊殺民凡六百,獨有婦喬死貞白。」泰定二年(1325)十月,日本商船又駛抵慶元海口,浙東宣慰司使馬鑄隨即向之宣告朝廷嚴格管理貿易的旨意。然而,日本商人初聞旨意之時,「疑駭不肯承命」。馬鑄見狀,一邊反覆申諭,一邊整頓軍隊,加強巡警,規範商貿。最終,慶元的中日貿易市場得以正常運轉。至順元年(1330),張震任慶元路同知,總管府事。張震上任後,繼續實行恩威並施的政策,「接之以誠而防之不測,交易而退,遂以無事」。

元人姚桐壽在至正癸卯(1363)所作的《樂郊私語》中記載了發生在浙江澉浦的倭寇事件:

近年長吏巡徼,上下求索,孔竇百出。每番舶一至,則眾皆歡呼曰:「亟治!廂廩家當來矣!」至什一取之,猶為未足。昨年番人憤憤,至露刃相殺,市舶勾當死者三人。主者隱匿,不敢以聞。射利無厭,開釁海外,此最為本州一大後患也。

宋初,澉浦置市舶場,元至元十四年(1277),設市舶司,大德二年(1298),澉浦、上海二處市舶司併入慶元市舶提舉司。姚桐壽文中所記的「番人」當指日本商人,因其不滿澉浦港官吏的勒索憤而反抗報復,三位市舶司官員在衝突中被殺。此次倭寇事件,當發生在至正二十年(1360)前後。

在這種情況下,元朝不得不實行嚴格的海禁政策,並把原來的7個提舉市舶司減至3個

自今諸處,悉依泉州例取之,仍以溫州市舶司併入慶元,杭州市舶司併入稅務。凡金銀銅鐵男女,並不許私販入蕃。……二年,禁海商以細貨於馬八兒、唄喃、梵答剌亦納三蕃國交易,別出鈔五萬錠,令沙不丁等議規運之法。大德元年,罷行泉府司。二年,並澉浦、上海入慶元市舶提舉司,直隸中書省。是年,又置制用院,七年,以禁商下海罷之。至大元年,復立泉府院,整治市舶司事。二年,罷行泉府院,以市舶提舉司隸行省。四年,又罷之。延祐元年,復立市舶提舉司,仍禁人下蕃,官自發船貿易,回帆之日,細物十分抽二,粗物十五分抽二。七年,以下蕃之人將絲銀細物易於外國,又並提舉司罷之。至治二年,復立泉州、慶元、廣東三處提舉司,申嚴市舶之禁


謝邀。

明制主要承襲金元制度,而非宋制,這個是肯定的,儘管說朱太祖無論是真情實意還是虛情假意地,確實作過恢復唐制的努力,但金元制度仍是明制的主要繼承方向。儘管金元制度本身又是與唐代和宋代制度緊密聯繫的(遼宋承唐制,金制承遼宋制度,元制承金制),但金元二朝也有自己的制度創造,尤其元代(據杉山正明氏稱,元世祖定製甚至受到羅馬、波斯制度的較大影響),所以說,宋制對明制的影響總體是比較小的。也就是說從政治制度上來講,這個是大體成立的(如果排除後期官制中「使職」趨多的傾向)。

但是,就其他角度而言,情況就未必如此了。

首先,雖然明代的政治風氣、君臣關係應當來講與金元征服王朝密切相關,但是永樂死後,皇帝和文臣政府、武將三者的關係越發接近宋朝,金元之風總體趨弱,越是到了後期這種傾向便越為明顯。類似的情況在思想學術、政治制度等領域也有體現。最典型的,明太祖、明成祖對待臣子,完全是奴隸主對奴隸的態度,殺起來猶如殺雞,全不手軟,這一臣事君猶奴侍主的風氣直接承襲金元但有過之而無不及。但等到嘉靖時,明世宗雖然玩弄臣下於手掌之中,但也不敢效法自己的祖先,大殺文臣以固君威了。等到萬曆時,皇帝已經很大程度上對文官們無可奈何了,連立儲這樣的家事都無法自決了,這就頗有些唐宋官僚對皇帝的制約的意味在了。但這種情況的發生是否(完全)由於宋代傳統的回歸尚待考證。

其次,有些宋的傳統也為元代所繼承,如赫赫有名的程朱理學,便是顯例。這些東西自然也會被明所繼承,在這些方面,明自然也繼承了宋。


另外一方面,中國是個大河農業文明,本質上不會太開放、激進,太富有鬥爭意識,這個跟西方海洋文明和初期阿拉伯文明有很大區別。就文化而言,漢人主流文化由開放走向保守的節點是安史之亂而非蒙古入侵,這主要也不是因為安史之亂造成了什麼特別大的文化惡果,而是因為先前唐的開放本來就很不正常,而安史之亂使唐朝向正常的中原王朝轉變,而後來的漢族王朝都還比較「正常」,所以。。。。。。就對外貿易交往方面而言,明的封閉保守也怪不了蒙元,相反蒙元中前期在這方面極為開放,比唐宋都開放。中國徹底走向閉關政策,轉折點應為明太祖施行嚴格海禁,這個政策為後世所繼承,導致了所謂的「封閉保守」,怪不得別人。


歷史上確實如此,宋亡是全面淪陷,宋的所有官方社會成果都毀了,再加上元是大帝國,根本不屑宋的傳統,也沒有什麼保護。到明時只有元的成果最容易繼承,宋只存在於文獻之中,和唐一樣,只能靠想像。


這種說法很扯,首先如果宋朝那麼好,他就不用向金稱臣了。最後一句有些二元論,屬於宗教範疇,專制與民主自由相對立,封閉與開放相對立。如果看過聖經的人都瞭解這種二元法則,上帝與撒旦對立。這是一個西方哲學邏輯,所有的西方思想都多少帶有這種邏輯,也形成了現在西方人的價值觀永遠有對立。中國人講究中庸之道,恰恰認為不偏不倚,折中調和。

說起專制,趙構殺嶽飛,向金稱臣,在那個朝代能善終?再比如趙構都跑海里去了,大宋照樣運行。元順帝跑漠北沒幾年北元皇帝都殺沒了。南明的皇帝淪為地方軍閥的傀儡,老佛爺還沒死呢,大清就東南互保了。比起專制來宋朝纔是大哥。元朝蒙古人雖然打天下狠,執政很難說專制,能10年換5個皇帝堪比日本換首相也專制不起來。明清兩朝是加強皇權,主要是加強中央各部的權力,讓大臣更加沒地位,更加依附於皇帝,但對地方的控制反倒是削弱了。

說起封閉,近代面對西方文明的衝擊。越開放的國家死的越快,越封閉的國家,往往傳統勢力強大,活的越久,但缺點是保守思想嚴重阻礙變革,這是一個悖論。現在西方面對的就是這個矛盾,看看他們怎麼處理吧。

鑒於現在美國已經開啟晚明模式,英國已經開啟晚清模式。專制封閉是導致國家衰落的主要原因的說法,有待研究。


前面似元,最典型的就是把蒙古主僕那一套學去。後期,文官日漸勢大,君權相對減弱以及對民間開放海貿的行為(雖然時開時關),漸漸有了氣象,但整體還是不如宋。主僕教育出來的都是一羣勢利無能小人(準確來說明後期君權不能算被架空,是皇帝被忽悠,而且沒太祖殺伐果斷),被忽悠拿手中的權力亂來,尤其是崇禎。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