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謝謝回答!


在一些意淫式的文學、影視作品中,

丹書鐵券這種東西,

不僅是關鍵時刻能夠救命的法寶,

而且還是平日為非作歹卻可以逃離法律制裁的護身符,

但在《水滸傳》中,

丹書鐵券只是塊廢鐵罷了,

1、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

擁有這種廢鐵的人,

通常只有兩種結局,

要麼在低調謹慎中度過富足的一生,

要麼就成為階下囚,

甚至全家被砍頭,家產被充公!

一個聰明人得到丹書鐵券,

一定會老老實實地把尾巴夾在腚溝里,

賺個一生安定富足,

一個蠢人則會忍不住拿它耀武揚威,

卻不知危險已暗暗潛伏,

皇上給你這塊牌子是讓你炫耀的?

皇上是給你站台的?

你怎麼長得這麼好看!

而柴進,是一個喜歡作死的人,

我們看看他曾經誇下的海口,

遮莫做下十惡大罪,既到敝庄,但不用憂心。不是柴進誇口,任他捕盜官軍,不敢正眼兒覷著小庄。

柴進把丹書鐵券當成什麼了?

黑社會的保護傘!

一個做錯了事的孩子,

嚷嚷兩句「我爸是李剛」,最多就是把爹坑了,

但你柴進這麼大一個人了,

說這種話不是坑皇上嗎!

合著皇上給你丹書鐵券,

就是讓你給黑道兒開路的?

一個人要迷糊到什麼地步才會說出這種話!

2、

柴家受到殷天錫的欺侮時,

柴進才發現自己根本無能為力,

李逵聽說後,要為柴進出頭,

柴進道:「李大哥,你且息怒……我家放著有護持聖旨,這裡和他理論不得,須是京師也有大似他的,放著明明的條例,和他打官司。」

李逵道:「條例,條例,若還依得,天下不亂了!……」

看見了吧,有時候柴進還沒李逵看得明白,

後來殷天錫明確放話,

便有誓書鐵券,我也不怕!

但柴進仍然對丹書鐵券充滿了幻想,

李逵一怒之下打死殷天錫後,

柴進還指望這塊鐵牌子能保自己平安無事,

「我自有誓書鐵券護身,你便去是……」

一個前朝皇族的馬仔,

打死了當朝高官的親屬,

還妄想著用當朝的榮譽證書來擺平,

這不是搞笑嗎!

平時和反政府分子稱兄道弟,

結果自己出了事兒卻讓政府買單,

你柴進的臉怎麼這麼大!

3、

我們想一下,

假如柴進真去京城告了御狀,會怎麼樣呢?

大概率是全家被砍頭,家產被充公!

因為調查官員就是閉著眼也能查出來,

柴進經常窩藏、資助罪犯和黑社會集團!

你一個前朝皇族,想幹什麼!

不過,柴進根本去不了京城,

他被人欺負地連滄州都出不去!

……

不得不說,

大宋朝廷對柴進真是寬容到了極致,

當然,也可能想把豬養肥了再殺,

但朝廷的算盤也落了空,

他媽的!

老子睜一眼閉一眼,

看你柴進風風光光許多年,

結果最後家產讓宋江拉走了!

看官們,

閱後留一贊,江湖好相見,

抱拳

(歡迎關注同名公眾號「慈老濕」)

歡迎關注我的專欄

慈老濕說《水滸》?

www.zhihu.com圖標慈老濕說《聊齋》?

www.zhihu.com圖標

相關回答:

《水滸傳》中一百單八將都是怎麼解決生理需求的?

《水滸傳》有哪些細節是成年後才能看懂的?

應如何理解《水滸傳》中的林沖?他到底有沒有出賣魯智深?

《水滸傳》中的好漢為什麼沒有小嘍啰升上來的?

你怎麼看待有人說李逵是活佛?


因為這段被設計出來的目的就是告訴大家挫慫政權早已禮崩樂壞,區區一個地痞,勾搭上踢球的太尉,就可以無視朝廷法度和先皇頒下的丹書鐵劵。

這代表什麼?代表著挫慫的官僚系統已經崩潰了,天子已經失去了法統。

天已失道,好漢只能替天行道。


可以直接看水滸傳第五十二回《李逵打死殷天錫 柴進失陷高唐州》


要想理解這個問題,不妨先參考下《武林外傳》中,老白被打板子的情節:

老白忘帶免罪金牌,在縣衙吆五喝六跟婁知縣頂牛,氣得婁知縣扔籌子打他屁屁。就在衙役們要撲倒老白時,老白開始在衣服里亂摸:

我牌子呢?我牌子呢?我牌子呢?

因為當時沒有找到免罪金牌,結果被婁知縣一頓痛打,而且扔到牢房裡蹲號子去了。

柴進的情況跟老白一樣,他的確有太祖皇帝賜的丹書鐵券,基本功能跟老白的免罪金牌一樣。

遮莫做下十惡大罪,既到敝庄,但不用憂心。不是柴進誇口,任他捕盜官軍,不敢正眼兒覷著小庄。

基本上是只要不謀反,柴進就不會被處死,在大宋享有死刑豁免權。

but,他去高唐州替柴皇城擺事的時候,並沒有隨身攜帶;當然,他也沒有料到會攤上人命官司。

按照柴進的想法,不需要祭出丹書鐵券,也能擺平殷天錫:

但有門戶,小侄自使人回滄州家裡,去取丹書鐵券來,和他理會。

丹書鐵券是底線,一般不會輕易祭出,就走正常流程辦事唄,不行就砸錢唄。

要是柴進正常處理,即使解決不了宅基地的糾紛,至少柴進不會搭進去,也不會被誣陷。

但問題是,李逵出手打死殷天錫,事發突然,反倒是打柴進一個措手不及;完事後柴進沒有跑路,反而去衙門大搖大擺自首。還在衙門裡跟知府高廉耍橫。

這不就是作死嗎?

知道案情經過後,高廉一口咬定,李逵打死殷天錫,是被柴進指使的,當下要對柴進開打。

柴進的表現跟老白一樣,開始隨身掏牌子:

放著先朝太祖誓書,如何便下刑法打我?

這招其實能忽悠住高廉,但高廉跟婁知縣一樣,反問他牌子在哪。

柴進說不在身上,讓人會滄州老家去取了。

這不就是往高廉嘴裡送嗎?既然牌子現在不在身上,那我不揍你揍誰?

這廝正是抗拒官府,左右腕頭加力,好生痛打!

柴進跟老白一樣挨板子,關鍵還屈打成招,承認指使李逵打死人的事。

這個時候就算丹書鐵券取過來,還有毛用?柴進都承認涉險命案,而且自己就是主使了。

這能算是「誣陷」嗎?

所以柴進不是不想用,而是被高廉打了一個時間差:

一開始不用,是覺得沒必要用;後來想用了,卻不在身邊,直接被痛打招供。

就算後來搬來丹書鐵券,也頂多頂多保住命,但能不能從死囚牢里放出來,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如果不是梁山攻打高唐州,我相信在丹書鐵券送來之前,柴進一定會被整死在牢里。

另外,柴進上山後等於失去合法身份,算是造反的草寇一員,丹書鐵券自動失去法律效力了。

歷史上並沒有什麼丹書鐵券,宋朝名義上要求優待柴氏後人是真的,但那是在接班的情況下秘密告知的,不可能大肆宣揚。

再看小說,要理解這個問題不妨參照另一部經典名著《紅樓夢》里「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蘆僧亂判葫蘆案」。內容就不貼了,曹雪芹借賈雨村向門子討要「護官符」之事引出了四大家族。按門子的話說:「倘若不知,一時觸犯了這樣的人家,不但官爵,只怕連姓名也不保。」果然賈雨村很識時務,打死人的薛蟠沒有任何處罰。

再看《讓子彈飛》里的一個片段。

張麻子:「那我不成跪著要飯的了嗎?」

湯師爺:「在老百姓眼裡你是縣長,在黃四郎眼裡,你就是跪著要飯的。」

在科舉成為選拔官員的主要手段之後,流官漸漸成為主流,流官代表中央與當地士紳地主既相互合作又互相制約,成為一種扭曲的利益聯合體。當然如果中央勢力旁落,在當地士紳眼裡你就是跪著要飯的。

這麼看高廉真是不懼豪強,秉公執法的好官啊。。。怎麼可能。

連一個門子都知道的常識,作為一個官居高唐州知府,還是高俅的親戚,在官場摸爬滾打多年的老油條會不知道?整死柴進正是他在權衡利弊之後做出的選擇。

首先從柴大官人引以為傲的身份說起——後周皇室後裔。歷史及格的都知道陳橋驛兵變,宋太祖黃袍加身建立宋朝。這時這些前朝皇室後裔的身份就非常尷尬了。趙匡胤選擇的是給予優待,作一個華麗的政治花瓶,他可以給你一些榮譽,一些地位,但絕不會給你任何實權,連任何可能的上升渠道都給你堵死了,說難聽點就是一個光鮮的政治囚犯。

可偏偏柴大官人沒有這個政治覺悟,屢次庇護,資助梁山,成為梁山的幕後金主。宋朝的建立本就是不那麼光彩的,你柴家的存在彷彿無時無刻不在顯示的趙家過去的黑歷史。可你又不安生,頻頻踩政治紅線。況且當年下令優待柴氏後人是誰?趙匡胤啊,現在坐龍椅的是誰?宋徽宗趙佶。他倆啥關係,趙大是趙佶的爺爺的爺爺的大哥(大概)。這層關係就更沒有約束力了。

高廉正是看穿了這層關係才敢下手:

第一,柴進沒有實權,在朝在野都沒有幫他說話的人,(別說幫他說話,這種人簡直就是政治毒藥,真想混官場的人拉屎都得離他八丈遠)所謂的丹書鐵券也不過是廢鐵一塊。對於有權有勢的家族來說,他的權勢就是他們的丹書鐵券,例如開頭提到的薛蟠之流。

第二,可以討好以高俅為代表的,朝廷中對梁山的主戰派大員。高廉本就是高俅親戚,這麼作也代表了他的政治立場,算是旗幟鮮明的選邊站隊,立投名狀,同時也能撈取政治資本。

第三,可以名正言順的公報私仇。殷天錫不能白死,弄死柴進可以極大的提高他在當地的威望。

第四,有心算無心。如果柴進隨身攜帶著丹書鐵券,當時就拿出來,那高廉真就沒法下台了。但他知道丹書鐵券對於柴進的意義,一定把它鎖在保險柜里,不到萬不得已絕不使用。所以就打一個時間差,利用他沒有隨身攜帶的空檔,快刀斬亂麻,做成鐵案。

第五。。。這還真是鐵案!柴進如此高調的庇護和資助梁山,想不被知道可能嗎。而且殷天錫也確實是被李逵打死的。柴進勾結梁山賊寇的罪名算是石錘了。弄死他也符合上面的心意。

當然,這也是高廉的一次政治豪賭,賭贏了自然能為自己贏得一條光明大道,但凡事要想想最壞的結果:我們老趙家也是要面子的啊,當年說好了要優待人家,結果你到好,來了個先斬後奏,這不就顯得我們老趙家出爾反爾,沒有容人之心嗎?為了堵住天下悠悠眾口,只能獻祭你高廉了,汝之妻子吾養之,汝勿慮也。。。這不完犢子了嗎。

但是不怕,高廉也有他的想法,首先明確,這是宋朝,不可能發生像是「推出午門斬首」或者秉旨太監攏著腳尖,對著侍衛說:「陛下有旨,給我仔細的打」這種橋段。有宋一朝總體是優待士人的,極少斬刑,最多流放,因此他至少性命無虞。

但流放也血虧啊,也不怕,因為他算定高俅肯定會幫他,高俅本源於市井,因為徽宗看上他的球技,才能平步青雲,成為一個政治新星,蔡京童貫也因為皇帝對他的偏愛而對他另眼相看。但正因為高俅是政治新星,所以他底子薄,黨羽少。因此他絕不會輕易拋棄他的黨羽,否則誰還敢拜他的山頭。至於蔡京童貫也不會為難高俅,畢竟在對付梁山這一點上,他們的利益是一致的。

所以最壞的情況也就是被貶到其他地方待兩年,然後明調暗升,走上一條星官大道,怎麼算也不虧。

這就是我對「丹書鐵券門」的一點粗淺理解,不知道我的理解能到第幾層。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