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滸傳》中,梁山108條好漢聚集數萬人造反,受招安前似乎是所向無敵:兩敗童貫,三敗高俅,打得朝廷十餘萬軍隊大敗虧輸,甚至把官軍統帥高俅都活捉了,大有天下無敵之勢。然而此後宋江卻力主招安,很多人認為這是斷送了梁山大好前程,還導致梁山好漢在徵討方臘時傷亡慘重,因此一些讀者認為宋江禍害了整個梁山。那麼,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如果當時宋江不招安,梁山好漢能夠一直生存下去甚至奪取天下嗎?

先來看一下樑山好漢身處的大環境:當時宋徽宗雖然有點昏庸,但也就是搞了個花石綱,沒有上什麼勞民傷財的大工程。宋代饑荒是有的,但是大饑荒基本沒有,百姓並沒有遭受很大的罪,還沒到民不聊生的地步。只要百姓們勉強活得下去,沒有幾個人會跟著你冒險造反的。所以當時造反的大環境並沒形成。

再說了,如果你真想號召百姓跟你造反,最起碼要有一個綱領口號吧。當時梁山提出來的是「替天行道」。這個口號對於百姓們沒什麼號召力,還不如北宋初年王小波提出來的「均貧富」得人心。所以說梁山好漢根本號召不起來百姓,只能是小打小鬧。

另外,一個王朝如果有外敵入侵,造成原有的統治秩序崩塌,農民起義也有可能成功。宋朝當然也有外敵,當時與遼國,西夏對峙了上百年。但是,宋朝與西夏,遼國那是勢均力敵的,真要全力以赴,鹿死誰手猶未可知。況且,梁山如果想藉助外敵來造反爭奪天下,也不能得到百姓的擁護啊!因此,梁山造反沒有什麼成功的可能性。

而且,梁山還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人才缺乏。君不見,劉邦有漢初三傑、陳平曹參樊噲周勃等,劉秀有雲臺二十八將,李世民有天策府上將等,才成功的一統天下。反觀梁山,有多少真正的人才呢?幾個不得志的文人,一幫打家劫舍的綠林好漢,市井豪傑,一些朝廷最下級的官吏和地主豪紳,還有開黑店的,最強的就是十幾個官軍的降將了。所以梁山好漢看似厲害,其實就是一羣烏合之眾,如果對抗大宋,最後的結局也就是死路一條。要知道,宋朝最精銳的幾十萬西軍根本就沒有出動呢。

君若不信,再看看方臘的結局就知道了。方臘利用宋徽宗搞花石綱搞得江南民怨沸騰的有利條件,還藉助摩尼教的勢力起兵造反,江南百姓羣起響應,「眾至百萬」,勢力比梁山大多了,結果只不過半年多時間,就被童貫率領的十五萬西軍打得灰飛煙滅。如果當時宋江不招安,方臘的下場就是梁山的下場。

這一點想必宋江是最清楚的,靠這一幫烏合之眾,能夠造反成功那纔是怪事呢!因此,宋江力主招安正緣於此,這也是他能想到的最好的出路了。至少可以使部分梁山兄弟生存下來,並在歷史上留下「忠義」的美名。而這條路絕大部分梁山好漢也沒有反對,否則他們完全可以在「梁山泊全夥受招安」後下山另謀出路的。因為當時宋江當著全寨上下明言「去留任便」,而且也確有「五七千人」下山去自謀生路了的。


多看書,少看營銷號,水滸營銷號多,不要上套,就不會有這個想法。宋江全書也就害了秦明全家和小衙內


不看書,只看營銷號百家號瞟,再看幾集央水是這樣的


因為他們不去讀原著,不會向你這樣提問題,他們也不是真正熱愛欣賞水滸的人,他們沒這興趣,只是當個故事隨便記住陰謀論,不會問也不會去專門探討,片面的只去讀那種單篇的營銷號文章,假模假樣的列幾句原文再別有用心的一分析,他們就信了既興奮有心滿意足,滿足了他們的虛榮心和獵奇心,和對網路寫手的跪舔心理。

一羣笑話


因為宋江的終極目標,就是把這一百零八個人全弄死,對,一百零八,包括他自己

社會這麼黑暗朝廷這麼昏庸,活著這麼累,死了多好呀,死了就能成仙重登紫府了

當然不能上了山就弄死,得斷了魔心纔行,不然就得下十八層地獄。遼國打完了,魔心也斷乾淨了,好了你們去死吧

對梁山一百零八來說,死了比活著好,可很多人還是覺得活著比死了好


小衙內三巨頭都有份,不能說是宋江害的!

害奏明是花榮,書中有明說,是花榮的計策。宋江將花榮妹妹擅自給奏明是關節點,宋江目的是藉此抹去奏明對花榮的仇恨,也是宋江對花榮的敲打,花榮一句不吭,也說明瞭這點!不然,奏明是宋江害的,宋江又斷然將花榮的妹妹許配他人,誰能忍受如此奇恥大辱!宋江將扈三娘給王英,是以義妹的身份,就是證據。

宋江做事,都講究名正言順。招安是梁山絕大多數將領的意願,也是梁山唯一出路。

宋江,對一個國家而言,其忠義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宋江把梁山變成了他自己對朝廷的「投名狀」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