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菜最重要的大約是心情

心情好的時候

想喫什麼美食都可以做出來

心情不好的時候

我都不想喫了還做啥


如果你不是專業的廚子。

那麼首先弄懂一些基本的烹飪原理。

這很多都是自己看視頻自己總結來的,包括像老飯骨那樣的視頻,慢慢摸索。

比如炒肉怎麼嫩,掛糊怎麼薄又脆,過油什麼時候下鍋,爲什麼要復炸,幾種麪糊的做法,調料的使用,糖從哪甜醋從哪酸,等等等等,弄懂了這些原理,做菜即便不到大廚水平,但起碼你在家給自己做個紅燒肉、熘魚段、軟炸裏脊、糖醋魚、油燜蝦、鍋包肉這些個家常菜基本就沒啥問題了。

再進一步就是考功夫,一點點磨練,刀工,炒工,這些。慢慢來吧,總得先有興趣不是


粗暴的提升一下“水準”,就三點:

1、足夠的美拉德反應;

2、合適的咀嚼口感;

3、適量的呈鮮物質;

普通意義上比較“好喫”的東西,都是以上三點中至少做到了兩點。

比如我們小時候有些同學愛喫學校門口的炸串,卻不愛喫父母做的飯,不是沒道理的,炸串明顯具備前兩點特徵:香、脆。而拉麪館的拉麪如果比你家裏的好喫,是因爲體現了後兩點:面Q彈、湯鮮美。炒青菜要想好喫,就需要猛火爆炒,斷生即出鍋,使其脆嫩,別忘了放點味精等等。

複雜的就不說了,口味的豐富性和層次感一兩句也說不清,畢竟,講(dè)究(sè)是沒有上限的。


最重要要有“三個好朋友”

(一)一個願意喫你做菜的好朋友

記得四年前我開始進廚房的時候,每一餐之前一定看食譜並且按部就班的做菜,調味料買了一堆,食材也缺一不可,沒蔥絕對不能用蒜來取代,還是經常做出暗黑料理,但我的媽媽每一餐都喫的津津有味,侄子侄女也被我養肥了好幾斤。

他們的笑容讓我在悶熱的廚房,做出一道一道美味的料理。

你想下廚做飯的第一個技巧一定要有支持的因素,否則不光不會進步,還很容易放棄繼續叫外賣的。

(二)一個慢慢熟悉發生感情的好朋友(鍋具)

常常看別人做菜好像很容易,不沾鍋,氣炸鍋,蒸汽鍋,微波爐,電鍋,壓力鍋................太多太多了!然後搞的整個廚房一堆鍋,最後全部變成擺飾

中華料理的廚師們所使用的鍋具都很簡單,想做出好喫的家常菜其實鍋具不需複雜,

目前我的廚房嚴格說起來只有四個鍋具:

(1)40年的不鏽鋼中華炒鍋

(2) 大同電鍋

(3) 鑄鐵鍋(湯鍋)

(4) 平底鐵鍋

以上四個鍋具我可以做出幾百道佳餚,但在一開始的時候我嫌棄他們,被網上的賣家誘惑下花了不少冤妄錢。

好朋友要靠長時間相處後瞭解秉性,鍋具更是如此。

(三)一個暸若指掌的好朋友(冰箱)

一日三餐,今天要喫什麼?這問題絕對受限冰箱裏有什麼?怎麼搭配?

一直不斷採買只會造成食物過剩(這點我控制的很好,陸續會推出#剩菜再製的專欄)過剩的食物更爲威脅到地球的生態。

食材沒有絕對的搭檔,不要被一些食譜綁架,炒菜不一定要蒜頭,涼拌也可以沒有香油,掌握好冰箱裏食物的新鮮程度,美食無國界創意會有意外的收穫。

宅家是私廚、旅行是小俠、全網同名歡迎關注分享@江湖小俠


最重要的是洗菜擇菜切菜 二十分鐘左右

剩下的都不是問題 直到鍋裏沒水了放油 過幾秒下菜翻炒 鹽醬油最後放就行 一分鐘左右

想提升一下就蔥薑蒜花椒辣椒熗鍋

九成的炒菜都這套路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