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有思維不一定改變,為什麼這麼說呢?

思維的目的在於更符合客觀規律的加工處理大腦接受到的信息,如果你現有的即固有的思維能很好的符合這一實際需求,那麼就沒有必要一定改變。

如果情況相反,那麼是有必要改變一下原有的思維模式——或者更新,或者擴展。

這裡有四個步驟可供參考:

1.學習質疑——質疑你大腦裡面覺得理所應當的事情

2.學習提問——問深度:為什麼是這樣?然後又為什麼?;問廣度:為什麼不是那樣?還有沒有別的暖?

3.學習解答——互聯網、書本上面自己找新鮮的答案,拜訪覺得比自己厲害的牛人、師長進行解疑答惑。

4.學習反思——養成每天反思的習慣,記日記是一個好方法,把遇到的人和事及其自己當時的思考應對方式記錄下來,看是否還可以優化。

以上四步,若能堅持學習並實踐,個人的思維模式會更加符合客觀規律。


先給大家講個故事:一頭驢子的面前有一個胡蘿蔔,它一直不知疲倦地去追逐著這個胡蘿蔔,而它的目標也十分明確,就是追到這個胡蘿蔔。

多麼目標明確,勤勞而又努力的驢子啊,這是一個看起來很勵志的故事。

可事實上呢,驢子身上坐了一個人,他正拿著一個杆子,而杆子另一頭就用線掛著那個驢子一直在追逐的胡蘿蔔。

怎麼樣,傻眼了吧?突然之間不知道如何看待這個驢子。

如果驢子能了解全部事實,他可能會考慮是否還去追求胡蘿蔔。

可是事實上,很多時候我們的思維被禁錮和固化了,並不是因為我們沒有能力,而是我們也像這個驢子一樣沒有看見整個全部的事實。

當你知道了世界有多大,你就不會為了一些小事兒斤斤計較。

當你明白了選擇的重要性,你就不會每天埋頭只知道培養能力。

你可能會做出完全不一樣的選擇。

所以,改變固有思維,首先就要打破原來的認知。

如何打破原來的認知?

那就必須去儘可能地去多看多體驗多思考,了解事物真正的全貌,同時尋找到更多的可能性。

你知道的越多,你越能夠跳出原有的思維圈子去合理的看待問題,做出正確的反應。

那麼,要了解和體驗多少才算多呢?才能讓自己跳出來看到全貌呢?

舉個例子,最近,我看了很多書,才發現很多我們一直找不到答案的問題,在幾百年前的書中,都有了很深入的思考,我感覺自己的認知一次次的被打破,一次次的被重建。

所以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是:沒有止境。

人真的是需要活到老,學到老,特別是在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

若是你努力一會,就停下來,很快又會踩到思維的邊界,碰到自己的天花板。

所以,最後總結一下:

多看多體驗多思考,不拘泥於原有認知,任何事情盡量跳出來去看事情的全貌!

以上。

如果你:

  • 正在被焦慮、抑鬱、煩躁等情緒長期困擾
  • 無法解決愛情、人際、親密關係中的感情問題
  • 感到迷茫但又迫切想要突破個人成長中的卡點問題

歡迎你私信我,國家三級心理諮詢師一對一諮詢幫你解決難題、打通卡點,帶你遇見更好的自己!


要想改變固有的思維,需要換個環境。人是環境的產物,你現在所有的思維也是之前的環境給你造成的。大人物使人變大,小人物使人變小。

生物裡面講道,一個植物的外在表現,是基因和環境的雙重作用導致的。所以,表現形=基因型+環境。對於人也是一樣的,既然你的基因很難改變,那就改變環境吧。


1、學會他人視角。2、反過來想。3、系統思維。4、堅持以上過程。5、杜絕雞湯式即飲即爽的思維反饋行為。


有篇文章 學的好,誰寫的 不記得了。

你找出你身邊5個最親密的朋友 他們思維的平均值 就是你的思維。別的就不多說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