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個學過鋼琴和樂理而沒學過作曲的人寫出如下一段曲子,該如何評價?謝謝了! 謝謝大家,我就是突發奇想要創造一段曲子,還要繼續努力.


卸腰。

感覺上來說,這基本上也可以是一個沒學過鋼琴的作曲學生的第一個鋼琴習作的樣子。

當然,我不是說這個寫得是好還是不好,我只是說這個寫作非常的基礎。通過這個還看不出好不好。

或者說,當然要是從作曲角度來分析,肯定是有非常多的不好的地方。但是因為可以看出寫作者是處在一個非常非常初級的階段,所以拿專業的程度去要求寫作者,目前這個階段肯定是不公平也是沒有必要的。就比如你跟剛學會走路的小孩子說你走路太慢了姿勢還不好看是一個道理。題主如果對作曲感興趣的話,可以試著找個老師稍微提點一下。學一段時間,寫幾個習作,到時候可能別人才更容易看出你在這方面到底有沒有發展的潛力。


這個是風格模仿寫作,不知道這個降a是什麼用意?如果說風格模仿寫作升5寫成降a是一個很大的錯誤。

經常出現主和弦而且都沒有轉位這是很枯燥的。

第8小屬到主,這個不錯因為一開始是半終止這個全終止能意識到這點還不錯,但是後面還是沒有轉調,又在主和弦做文章。大致就這樣。
Post-post-…-minimalism.

感覺。有點像車爾尼最基礎的練習曲,題主應該是學古典出身的吧。和聲是最古典的寫法,四平八穩。不過題主既然會鋼琴,可以學學和聲和基礎的對位,把節奏處理的多樣一點,就可以寫出動聽(當然肯定是業餘水平)的樂曲了。

當然,專業的作曲我就不知道了,畢竟我的介紹都是十八線鍵盤手了(笑)

祝題主加油啦!
嗯。。。節奏缺少變化,基本上是和弦的分解,沒有明顯的旋律線條。還有如果你是a和聲小調,降a還是寫成升g會比較好點!不過看的出你應該挺喜歡創作,加油哦

看了之後第一反應:這不是拉赫第二鋼協的主題動機嗎。(笑)對於動機個性不予評價。

第三小節最後一拍的Ab帶有強導向型,可以考慮將第四小節中G#改為G形成半音階下行線條;如果堅持在第四小節中使用G#,之前的Ab就有邏輯錯誤,應改Ab為G#作為先現音。從聽感上來說,第三小節最後一拍創造了張力,而第七小結最後一拍作為平行結構未出現張力,是一個不錯的對比,但是這個對比對作品的意義何在,需要作者慎重考慮

九、十、十一小節最後一拍A#和Gb同時出現屬記譜邏輯錯誤。第十二小節的變音記號也需修正。

整段可以看為一個樂段的前句,需要再補充一個後句。也可看成看成獨立樂句,需要加強最後終止時的完滿感,可採用導音等手段轉調並終止在新調上,可以多擴展一些內容來強調終止,同時最後收攏的時候可以考慮對核心動機加以淡化來增強收束感,寫法可參照貝多芬第一鋼琴奏鳴曲第一樂章5~8小節的淡化處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